【四清导航】【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六单元(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清导航】【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六单元(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0 10:07:02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兼语句“邹忌讽 纳谏”齐王解
题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朗读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然后根据下面的图片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尽量用自己的语言)。1.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古义,长;
今义,修理。
尺:
古义的尺相当于现代的六寸。字词积累(2)暮寝而思之。
寝:
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泛指睡觉。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古义,偏爱;
今义,自私。字词积累(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古义,指责;
今义,诽谤,恶意中伤。
(5)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义,第二天;
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字词积累(6)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处所、地点。
字词积累2.一词多义:

①朝服衣冠
(早晨)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③皆朝于齐
(朝拜)字词小结

①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谁)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仔细)
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字词小结旦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早晨)
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
(第二天)
③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事哉
(天天)字词小结诚
①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
二山
(真诚)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真的)字词小结间
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
(期间)
②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或)
③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字词小结3.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朝服衣冠
服:穿戴。
(2)名词用作状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当面。 字词小结(3)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
美:认为……美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闻: 使……闻
字词小结4.特殊句式: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忌不自信,(3)朝服衣冠,“者”“也”表判断“不信自” ,宾语前置(邹忌)朝服衣冠,省略句字词小结(4)王之蔽甚矣。“蔽”,被蒙蔽。被动句(5)固定格式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字词小结(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与徐公比美(2)如何与徐公比的美? 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 “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内容思考(4)邹忌思考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5)你能用自己的话谈谈邹忌由比美想到了什么?(即悟出的道理) 他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6)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以家事喻国事的方法。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弊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
面刺 上赏; 书谏 中赏; 谤讥 下赏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
初 门庭若市; 数月 间进; 期年 无可进。归纳总结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谏》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同时也善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件15张PPT。 21. 细柳营
司马迁导入课文 复述 翻译
句子词语
归类 分析
课文 拓展
延伸古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复述故事:《细柳营》 之 一词多义:军使助词:1)无意 2)的代词:1)代人 2)代物动词:去、往到动词:驻军名词:使者、使臣名词:1)军队 2)军营动词:派遣 已而: 表示时间的词语:居无何:随后过了不久(以前曾学过:既而、俄而、忽……)嗟乎、矣、耳、也、邪……感叹词、语气词:表示古代礼仪的词语如:持节、按辔徐行、揖、拜、式车、敬劳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 刃,彀弓弩,持满。 ②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 天子之诏。” ③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 入劳军。” ④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 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翻译句子:⑤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 将固可袭而虏也。 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他为什么会如此高度评价周亚夫,写文帝的言、行在文中有何作用?分 析 课 文本文的标题是“细柳营”,为何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这一“惊”字是对群臣反应的高度概括,请为“惊”后加一个字来谈一谈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惊恐讶喜群 臣 皆 惊 课文对周亚夫有没有正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周亚夫的性格特征:拓 展 延 伸恪尽职守
刚正不阿——文似看山不喜平。——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课件22张PPT。 22. 古文二则
司马光孙权劝学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实。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曾出任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反对王安石变法。他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他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为编年体通史,学术价值很高。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初名为《通志》,历时19年完成。后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鲁肃(172~217)
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当初对……说当权推辞事情多我,帝王自称研究儒家经典只不过知道罢了与……相比如何从事学习等到谈论、议事才干、谋略重新用新眼光看待认清事情,识别事势课文理解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课文思考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告的不悦,有责备的意味。3.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什么作用?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吕蒙和鲁肃对话时的神态心理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对吕蒙的变化感到吃惊,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赞叹。这不是埋怨鲁肃,而是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自豪与自得。课文讨论孙权吕蒙鲁肃不可不学军中多务非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劝辞惊豪
启示?课文总结祖逖北伐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第一层:写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勇猛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第二层:劝说司马睿进行北伐。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带领自己百余家世族武装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驱逐戎狄人)肃清中原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第三层:率家乡众人渡江,击楫中流,进行北伐,发誓收复失地。人物形象: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具有忧国忧民的品格、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在不被重用的情况下仍然倾尽家资招募兵士,进行北伐。忧国忧民闻鸡起舞击楫中流身体力行大胆进言力主北伐成语学习与运用:闻鸡起舞:后用来比喻志士及时奋发。自相鱼肉:比喻内部自相吞并残杀。望风响应:风,气势、声势。看见对方的声势而积极响应,或按对方的要求去做。
击楫中流:比喻收复失地,振兴事业的决心。课件19张PPT。 23. 公输
《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为宋国人(一说为鲁国人)。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他的“兼爱”和“非攻”主张,在“强劫弱”“众暴寡”的春秋战国之际,反映了社会下层小生产者的要求和愿望。墨家源于低贱的手工业者,所以墨家与下层人民结合得比较紧密,是一门劳动人民的学说。 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存《墨子》71篇,现仅存53篇。《墨子》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说理,语言质朴无华、浅白易懂。鲁 班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天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攻城)、钩钜(舟战)以及其他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等各种木作工具,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齐楚燕韩赵魏秦鲁宋春秋战国形势图公输盘( ) 郢( )
愿藉子杀之( ) 胡不见我于王( )
敝舆( ) 犀兕( ) ( )
鼋鼍( ) ( )
雉兔( ) 请说之( ) 鲋鱼( )
文梓楩楠豫章( ) ( )
以牒为械( ) 诎( )
圉( ) 禽滑厘( ) 掌握下列字词读音。s#y@ngji-xi3nyux~b`nyu1ntu5zhishu4f&zipi1ndi9q$y&g^解读课文 合作探究听课文朗读,熟悉字音,明确节奏。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标注不能理解的字词与句子,向本组同学提出,讨论解决。
由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译出全文,其余同学作补充纠正。
一、你能说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及含义吗?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九距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说”通“悦”,高兴。“距”通“拒”,抵挡。“圉”通“御”,防守。“诎”通“屈”,折服,理由。二、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荆之地方五千里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请说之 ?
胡不见我于王
见公输盘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方圆)(巧妙的方式)(解释)??(引见)(拜见)(即使这样)(但是)(事理)(类别)

子墨子闻之
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 宋也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吾从北方闻之为梯
此为何若人(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替、给,介词做,制造,动词是,动词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三、“之”的用法和“为”的用法。
夫子何命焉为?
2.吾义固不杀人。
3.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4.胡不见我于王?
5.吾请无攻宋矣。你有什么见教呢?我坚守道义,决不杀人。力争了却没有结果,不可以认为有能力。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大王呢?我就不攻打宋国了。四、翻译下列句子。经过以上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吗?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他做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解读课文 合作探究公 输
起因:楚将攻宋
经过:墨子阻战
结果:楚罢攻宋劝说公输盘劝说楚惠王与公输演习攻防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盘的?
(明确:迂回陈说,令其自相矛盾)
墨子是如何说服楚王的?
(明确:引王入彀,巧设类比)
墨子类比推理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解读课文 合作探究舍文轩而窃敝舆
舍锦绣而窃短褐
舍粱肉而窃糠糟王曰:“必有窃疾”以国土比车子
以生产比食物
以林木比衣衫王吏之攻宋
与此同类引王入彀
自相矛盾类比推理语文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人物朗读的
语气和表情、心理,然后分角色朗读,
比一比哪一组表演的得更出色!朗读悟情 角色扮演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呢?
学习本文,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呢? 《公输》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记叙了墨子用道理说服公输盘,迫使楚王不得不放弃对宋国的侵略意图的经过。出色地表现了墨子的智慧、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是墨子“兼爱”“非攻”主张的生动而又具体的表现。18 提示: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9课件11张PPT。 24. 诗词五首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远望所见近看所见凄凉破败孤独悲伤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志建功封侯,单枪匹马戍守在梁州。在那边关戍守的日子如梦消逝,不知何处寻求,只留下这尘封色暗的旧貂裘。诉衷情胡未灭,
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 发如秋霜,忧国忧民的眼泪白流。这一生谁能料到,心在天山边疆,人却只能在滨水的沧洲老去。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年少万兜鍪(m5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实写史事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词的前两句写中秋时节的京城之景。虽然花好月圆,秋色清爽,但想到中国的前途危殆, 作者心里还是沉甸甸的。满江红
秋 瑾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虽然作者不是男人身,但她却有一颗比男儿更刚正的心。世间的凡夫俗子,谁能知晓自己的抱负?英雄多磨难、知音难觅。喇叭,锁哪,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吹”之声音“吹”之功用“吹”之恶果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表面上吟咏喇叭,实则借物抒怀,讽刺揭露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解读探究,合作交流《十五从军征》和《诉衷情》写的都是士兵,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朝天子?咏喇叭》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十五从军征》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感,抒写他的悲凉凄楚之情。《诉衷情》是通过回忆往事,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感情。采用借物咏怀的手法,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背诵与默写这五首诗词。
课外收集古代描写杨柳的诗句,并和同学交流。作业布置课件21张PPT。20.邹忌讽齐王纳谏yìkuīqǐnjiànjīcháo长,文中指身高光彩美丽察看第二天不如,比不上第二天的确,实在宫里的嫔妃;侍从受蒙蔽,文中指因受蒙蔽而不明当面指责指责,讽刺;公共场合使……听到不时,有时候;间或、偶尔满一年“孰”通“熟”,仔细名词作状语,当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形容词作动词,偏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名词作动词,穿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过失的,授上等奖赏。能在公共场合批评(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不时有人来进谏;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国策》《国事》刘向国别历史散文BAC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邹忌。因为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
(或:齐威王。因为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比穿戴不时,有时候这(样)(他)每每在朝廷上向我争谏,侮辱我使我非常不自在。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站在太宗旁。共同点:运用启发、委婉劝谏,有针对性的方式,使人容易接受。 文德皇后。对皇帝的错误言行,文德皇后没有正面批评,而是从另一方面盛赞皇帝:圣上圣明,臣子才忠贞,使皇帝明白自己的过错。这种向皇上委婉进谏的方式比正面批评更让人容易接受。(或:邹忌。有胆有识,明智,精细,以自身的事情,现身说法,巧妙设喻,暗示。委婉劝谏,使齐王猛醒,从而纳谏除弊,兴国安邦。)三、课外阅读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A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
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课件19张PPT。细柳营21jíɡòunǔzhàopèiyīzhòushìnǎnɡ任命传令;营垒按住缰绳慢慢前行驻军拉弓太守军营通“披”,穿规定感动敬重礼仪完毕就离去之后前往,到双手抱拳行礼命令,派遣;告知特指皇上; 犒劳;守军铠甲;头盔通“轼”,车前的横木对……说;随从;车队俘虏就;派遣;使臣)使……锋利先前“被”通“披”,穿着“式”通“轼”,车前的横木名词作动词,下诏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锐利名词作动词,驻军名词作动词,穿着盔甲随后,(皇上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兵器,挽弓搭箭,(戒备森严)。军门都尉说:“周将军有令:‘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上的命令。’”守营门的官兵对随从(汉文帝)的车队说:“周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骑马快跑。”于是汉文帝就(让人)按住马的缰绳慢慢前行。盔甲在身,(末将)就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且被俘虏。子长历史文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将要规定告知先前A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①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②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犒劳,慰问规定打随后(皇上的车队)前往(到)细柳(军)营。 先行官说:“天子将要驾到。”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平民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周亚夫是治军严整(治军有方)、忠于职守(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 李广因英勇善战而不断被加封,并受到文帝赞赏。军队派于是CC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的仇家郭开用重金买通使者,让他在皇上面前说廉颇的坏话。课件22张PPT。22.古文二则qīnɡshèsuìtìkūncùruìzīxiāolǐndíkǎi对……说你;执政,掌权借口谁比得上难道;研究;儒家经典认为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从师学习分别才干和谋略了解,知道到了……时候;到踢,蹬于是比喻残杀、残害不好重新统率;世家大族私人军队平素,向来集合军粮铠甲;兵器渡江心进发介词,用形容词作名词,勇猛健壮的人名词作动词,残杀、残害名词作动词,残害,伤害6.重点句子翻译。(11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哪是想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呢?只是要求你广泛阅读有益的书,了解历史罢了。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初吴下那个阿蒙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分别三天,就要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大哥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啊!
(4)逖居京口,纠合骁健。
?祖逖居住在京口,集合勇猛健壮的人。
(5)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晋王朝的战乱,不是因为皇上昏庸无道导致百姓怨恨反叛,(而是)因为皇族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6)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大王如果能任命将领出师(北伐),派像我这样的人统率他们来收复中原,(那么)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到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

?
?(7)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
祖逖统率他的百余家世族武装北渡长江,船到江心时,(祖逖)敲打船桨发誓。
7.作家作品。(8分)
司马光(1019—1086),字______,北宋陕州下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______家、______家。著有《资治通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治通鉴》是继《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______体通史,历时19年完成,共______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______年的史实。
君实政治史学《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编年2941362事务只;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9.说说《孙权劝学》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4分)
(1)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待人坦诚。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机敏精干。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10.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4分)
?
?
11.指出文中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说说所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作用。(4分)用自己的读书体会,现身说法。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侧面描写,突出表现吕蒙积学修业,学有所成。1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句中的“不可不学”改为“要学”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不好。“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语气比“要学”更强烈。对内;对下倒入 越王深为兵败降吴而痛苦,想要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以求和吴国决一死战。15.甲、乙两文中,祖逖、越王都欲得民心,但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试分析其原因。(4分)
?甲文祖逖倾尽家产招募兵马北伐,收复失地,爱国爱民,赢得民心。原因:“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乙文越王吃穿住如同百姓,还经常接济教养百姓,赢得民众拥护。原因:与吴国决一死战必须首先赢得民心。
16.乙文所讲的故事与一个成语有关,请写出这个词语,并造句。(4分)
?卧薪尝胆。示例:中国足球要想冲向世界,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17.读完上面两个选段,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4分)
?
示例:做人民所喜欢的事,就是获得人民拥护的方法。 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或:为人小心谨慎,很少做错事的),(如今)为什么做起小偷来了呢?给离开很,非常背,背负20.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分)
?
?宽恕他人,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课件20张PPT。23.公 输díbānxièyǐnɡjīnɡyuán tuóxuānyúhèxī sìyuèpián出发,动身大致相当于“请允许我”)遵守正义或道德规范的要求。既然这样;停止懂得事物间类比的关系,依类推理为什么;引见华美的车破车怎样好饭好菜木片通“拒”,抵御用什么入侵距”通“拒”,阻挡“说”通“悦”,高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满名词作动词,坚守道义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宋国有什么罪呢?(3)知而不争。
?
(4)此为何若人?
?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
(6)虽杀臣,不能绝也。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这是什么样的人呢?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8.作家作品。(8分)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________,是__________著名的思想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__”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________”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________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现存________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墨子》属于________散文。翟战国初期墨家兼爱非攻《墨子》53先秦诸子C10.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5分)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
1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杀人吗?请简答。(5分)
?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而无法争辩,达到劝诫的目的。
?班门弄斧墨守成规没有你停止更加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
(2)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制止我呢?
?14.甲文表明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乙文画线句子体现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5分)
15.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4分)
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 √√×√B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我节制自己穿衣吃饭(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
(2)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
?百姓不顾(节约)的道义,追求奢华的吃穿,铺张浪费的行为(一旦形成),我也无法去禁止。
?19.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5分)
?节俭,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善于劝谏。课件23张PPT。24.诗词五首zhìzhǒnɡɡēnɡdòuchōnɡqiúmóuwèishìnóngpánshù才坟墓;连续不断的样子洞穴野鸡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送,赠送以兵守边梦醒水边,比喻隐者所居头盔,代指兵士占据,割据暂时居住因为擦,揩空,徒然我还,仍然;顾惜,介意刚正,有节操激动广大烦乱如理麻,理也理不清尽锁哪”通“唢呐”,管乐器“那”通“哪”,怎么;“甚么”通“什么”,疑问代词5.重点句子翻译。(6分)
(1)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且看远处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2)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
(3)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身在何处?唯有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得如同秋霜,只好任凭忧国的眼泪白白流淌。谁能预料我这一生,原想一心一意在前线抗敌,如今却老死于这闲居之地。
(5)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征战不止,(从不屈服于谁)。
(6)四面歌残终破楚。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
6.重点句子默写。(20分)
(1)《十五从军征》中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从军征》中表达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景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景描写)。表现作者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诉衷情》中写自己报效祖国,收复旧河山的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者悲凉沉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4)《诉衷情》中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满江红》写作者不甘做小女子,希望自己能跟男子一样施展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不尽长江滚滚流生子当如孙仲谋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8)《满江红》中作者想起同是沦落天涯的白居易不禁黯然泪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出喇叭“吹”之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之功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之恶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7.“十五”“八十”是夸张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8.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5分)
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诗句: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9.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3分)
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二)诉 衷 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0.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在词中描写的生活场景。(3分)
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敌寇依旧,自己却已年老体衰,顿感悲愤不已。1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两句中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用意?(3分)
? 典故:《战国策·秦策一》载,苏秦游说秦王不成,贫穷潦倒,所穿貂裘破旧不堪。用意:比喻自己多年未受朝廷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12.“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诗句中“空”字用得妙,妙在哪里?(2分)
“空”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表现了诗人对君臣尽醉,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1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3分)
抒发了渴望报国立功,但却被冷落闲置,被迫退隐,身心分离的悲愤。这三个短句正是饱含着年迈的诗人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一句的意思是什么?(3分)
举目远望,我中原故土在哪里呢?收入眼底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 15.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16.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四)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7.请你谈谈对“四面歌残终破楚”这句话的理解。(3分)
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18.请说说词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中的“列”与“烈”字的好处。(3分)
?作者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的不同,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19.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4分)
这首词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有凌云壮志又知音难觅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五)朝天子·咏喇叭
王 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0.体会“水尽鹅飞罢”的含义。(2分)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21.本曲中“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曲儿小腔儿大”分别讽刺了什么?(3分)
前者揭露宦官压迫掠夺人民的行径及其恶果;后者讽刺宦官虚张声势的丑恶嘴脸。
?二、课外阅读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2.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用原文回答)(3分)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23.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白发生),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