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3 22:0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部编版)(综合测试)
1.对于西藏地区,设立直属中央政府的机构宣政院进行管辖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在清末,接受学堂教育的新知识分子无需再依靠皇家俸禄谋生,他们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各种新的社会经济职业,如梁启超指出的,“现在的学问和思维方法确已有了一条大进步之路径,这里头最大关键,就是科举制度之扑灭。”这可用于说明清末
A.儒家正统思想地位遭到严重冲击 B.知识分子的职业选择趋向多元化
C.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日益发展壮大 D.维新派主张对选官方式进行变革
3.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将宋代视为“看不见篡夺”的时代。他说:“在唐以前的中世,强有力的贵族一旦压倒皇室,就要发生篡夺,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定。”宫崎市定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可能是,宋代
A.杯酒释兵权,皇权达到顶峰 B.采用二府三司制,维护君主权威
C.设监察御史,完善监察体系 D.派遣文官任知州,加强中央集权
4.下图所示文物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秦“阳陵虎符”。虎颈至胯间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十二字:“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该文物可用于研究皇帝对军权的控制的时期( )
A.东周 B.秦国 C.秦朝 D.宋朝
5.南宋学者陈傅良说:“自国初以行举,诱致偏方之士,而聚之中都”,“愿仕于本朝。由是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以此得人。”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员的政治素养高 B.科举制冲击了门第观念
C.官员选拔标准宽松 D.科举选拔官员公平公正
6.唐代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多时至十几人,最少则只有两人,即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开会时有一主席称为执笔,由他综合记录,讨论结果。有时一人轮十天,也有时一人轮一天。执笔大臣综合记录大家的意见,也有最后的文字决定权。政事堂会议这种议事制度(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B.防止了丞相擅权加强皇权
C.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 D.有利于决策人员的稳定性
7.“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间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以孝廉作为选官的标准 B.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8.明朝中期,皇帝因阁权过盛,重用吏部以对内阁进行制衡,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与此同时,为防范吏部权重,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与。这说明了( )
A.内阁逐步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有效规避了文官集团的斗争
C.内阁与六部共同协作制约皇权 D.阁部制衡下君主专制的加强
9.1949年11月至12月,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和亚洲妇女代表会议两个区域性国际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各国参会代表讨论了反帝反殖民族民主运动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中国介绍了在工人运动和妇女解放方面的经验。这两次会议的召开( )
A.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宣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明初只有两京乡试派翰林官任主考,各省聘明经公正的儒官、儒士担任,万历后,始定以翰林或科、部官派充。清初乡试主考官继承了明代选用京官的办法,一律由京官出任,每省任命正副考官各一人,后来改为一正三副,一直沿用到清末。主考官制度的变革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
C.促进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D.体现了君主专制权力加强
11.成文法的出现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下列关于古代成文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共和国晚期的《十二铜表法》
B.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是《刑书》
C.古希腊克里特岛早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出现成文法
D.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用象形文字刻画于黑色石柱
12.这是英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妥协,800年前在那片不起眼的草地上签署的这份协议第一次对绝对王权给予否定,将王权置于契约和法律的监督之下。这份协议是
A.《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 C.《大宪章》 D.《民法大全》
13.中国古代与家谱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内外服制 D.井田制
14.1905年,袁世凯等六疆臣在要求立停科举的奏折中明确指出,希望借此取信于外人,以换得其“推诚相与”;1906年,四川一份办学纲要指出,中外“交通既久,几于无事不与外人为缘”。这从本质上体现了此时中国( )
A.半殖民地的社会属性 B.文化教育的近代转型
C.中体西用的价值追求 D.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15.冠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即古代华夏族的成人礼。先秦时期,冠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享有非常高的地位,被称为“礼之始”,对个人的人生历程有重大影响,对整个社会也有不容低估的影响。由此可知,冠礼的主要功能是
A.利用血缘关系凝聚宗族 B.传承文化完善儒家学说
C.规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 D.强调责任感和教育功能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朝后期894年止,先后派使到中国达13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二 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法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材料三 唐初,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651年侵占了波斯,波斯国王卑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涅斯来到唐朝,客居长安,后来先后客死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卖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材料四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4)根据材料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17.为了治理好地方基层,加强中央集权,古今中外的最高执政者采取了诸多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央集权的元素。
图1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的法令
图2秦朝交通大道
材料二 有位政治家曾经形象地用两个圆(如下图)来表示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联邦制,其中大圆代表联邦政府,小圆代表各州政府。
材料三 当地时间(2020年)3月28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表示正在考虑对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三州疫情严重地区进行以联邦政府名义下达的强制隔离。特朗普认为强制隔离可以有效控制纽约州等三州的疫情扩散。在过去的半个月中,纽约及其附近地区已经成为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特朗普此项表态遭到了纽约州州长科莫的强烈反对,他认为这么做是非法的也是不可行的,并且会造成混乱与恐慌。他还称特朗普的建议基本相当于“联邦政府向这些州宣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治家这样表示的理由?
(3)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制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1.B2.B3.B4.C5.B6.C7.B8.D9.B10.C11.C12.C13.A14.A15.D
16.(1)历史条件: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先进,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繁荣;政府重视中外交往和贸易;对外交通发达;坚持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开明政策。
(2)情况:唐政府接待日本“遣唐使”来唐学习;唐朝与天竺互派使者,加强往来;唐朝与大食往来;波斯商人在唐经商;唐政府尊重外来宗教。
(3)特点:持续时间长,同亚洲各国交往,联系范围广泛:既有使者往来,也有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宗教文化各领域的相互交流,更有直接商品贸易等;既有外国学习唐朝的方面,也有唐朝吸收外国的方面,具有双向性。
(4)影响:唐朝对外关系的发展,密切了唐朝同各国的联系;对唐朝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当时主要是唐朝文化促进了亚洲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
17.(1)原因:统一全国,广置郡县;秦国商鞅变法的成功;南北各地交通网的建设(驰道);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先秦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任答3点)
(2)理由:美国联邦制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地位高于州(或联邦法律至上)。
(3)优点:美国联邦制下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联邦地位高于各州,联邦法律至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整体上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缺点:在某些领域,各州独立性过强,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难以迅速达成一致,决策力和执行效率受影响,因此面对快速扩散的新冠疫情,无法协同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