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
B.当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会自动停止
C.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限度
D.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向其中加少量KCl固体,则溶液颜色变深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B.燃烧反应和铝热反应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4.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能够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H=+726.5kJ/mol
B.CH3OH(l)+O2(g)═CO2(g)+2H2O(l)△H=﹣726.5kJ/mol
C.CH3OH(l)+O2(g)═CO2(g)+2H2O(g)△H=﹣675.3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3kJ/mol
5.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下列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2v(B)正=V(D)逆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6.一密闭体系中发生反应:2SO2(g) ( http: / / www.21cnjy.com )+O2(g) 2SO3(g),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在某一时间(t)段内的变化.则下列时间段中,SO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7.一定温度下,在一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 ( http: / / www.21cnjy.com )2和H2发生如下反应:N2+3H2 2NH3,并达到平衡,此时N2的转化率为a%,缩小容器的体积,则N2的转化率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8.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9.在0.1mol 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PH值增大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H1=﹣393.5kJ/mol
CH3COOH(l)+2O2(g)=2CO2(g)+2H2O(l)△H2=﹣870.3kJ/mol
H2(g)+O2(g)=H2O(l)△H3=﹣285.8kJ/mol
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H(焓变)为( )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
二、填空题(共60分)
11.一定温度下在10L容器中加入5molSO2和3molO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有3molSO2发生反应.
(1)生成了 molSO3,SO2的转化率为 .
(2)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mol.
(3)平衡时SO2的浓度是 mol/L.
1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
(1)HClO
(2)H2SO3
(3)NaHCO3
(4)H2SO4 .
13.在氢氟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F H++F﹣
(1)加入固体NaOH,电离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c(H+) .
(2)加入固体NaF,电离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c(H+) .
(3)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c(H+) .
14.2SO2(g)+O2(g)2SO3(g)△H=a kJ 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完全转化为1mol SO3(g)放热99kJ.请回答:
(1)图中A点表示 ,a= .
(2)E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H ( http: / / www.21cnjy.com )(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B点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296kJ mol﹣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常温常压下,由单质硫和氧气经两步反应,生成3mol SO3(g),放出的总热量为 _.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甲醇可通过将煤的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 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得:CO(g)+2H2(g)═CH3OH(g)
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 mol/(L min).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n(CO)和n(CH3OH)增大的有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1mol CO和2mol H2 D.使用催化剂.
新人教版_2015-2016学年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
B.当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会自动停止
C.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限度
D.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向其中加少量KCl固体,则溶液颜色变深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化学反应最终都要进行到一定的限度;
B、当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即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
D、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分析,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中Fe3+、SCN﹣浓度不变.
【解答】解:A、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都有一定限度,最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即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反应不会停止,故B错误;
C、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但是不会改变反应限度,故C错误;
D、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平衡时,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中Fe3+、SCN﹣浓度不变,K+和Cl﹣不参加反应,平衡不移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B.燃烧反应和铝热反应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
【解答】解:A.当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则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燃烧反应和铝热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放热反应,难度不大,抓住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各物质的系数,据此书写方程式.
【解答】解:由于2vB=3vA、3vC=2vB,所以vA:vB:vC=2:3:2,即A、B、C对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2.
故反应方程式为2A+3B=2C.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规律,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和对反应速率规律的理解.
4.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能够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H=+726.5kJ/mol
B.CH3OH(l)+O2(g)═CO2(g)+2H2O(l)△H=﹣726.5kJ/mol
C.CH3OH(l)+O2(g)═CO2(g)+2H2O(g)△H=﹣675.3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3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A、甲醇燃烧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故A错误;
B、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可知热化学方程式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B正确;
C、反应生成的水为水蒸气,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2mol甲醇燃烧放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主要是燃烧热概念的理解分析,题目较简单.
5.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下列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2v(B)正=V(D)逆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反应中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的体积不变,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2v(B)正=V(D)逆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应为v(B)正=2V(D)逆,故A错误;
B.反应中A为固体,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反应中A为固体以及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6.一密闭体系中发生反应:2SO2 ( http: / / www.21cnjy.com )(g)+O2(g) 2SO3(g),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在某一时间(t)段内的变化.则下列时间段中,SO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SO3的百分含量最高,说明平衡向着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移动程度大,图中,t2→t3是原平衡逆向移动后建立的平衡,t3→t4和t2→t3两个时间段内,平衡不变,t5→t6是平衡再次逆向移动后建立的平衡.
【解答】解:分析图象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t2→t3是原平衡逆向移动后建立的平衡,SO3的百分含量降低,t3→t4和t2→t3两个时间段内,SO3的百分含量相同,t5→t6是平衡再次逆向移动后建立的平衡,SO3的百分含量再次降低,所以t0→t1时间段内达到的平衡状态下三氧化硫的百分含量最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建立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图象分析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7.一定温度下,在一定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发生如下反应:N2+3H2 2NH3,并达到平衡,此时N2的转化率为a%,缩小容器的体积,则N2的转化率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一定温度下,缩小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据此答题.
【解答】解: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温度下,缩小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此时N2的转化率增大,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根据明确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是解本题关键.
8.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①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②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
④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⑤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解答】解:①A是固体,增大A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①错误;
②升高温度,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②错误;
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故③错误;
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故④正确;
⑤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是改变条件引起正、逆速率不相等.
9.在0.1mol 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PH值增大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因加入水、加热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加酸抑制弱酸的电离,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抑制电离,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则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
B.加入少量NaOH固体,与CH3COOH电离生成的H+结合,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加入少量0.1mol L﹣1HCl溶液,c(H+)增大,pH减小,故C错误;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电离平衡可知,c(CH3COO﹣)增大,则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平衡的移动,明确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即可解答,注意利用加水促进电离及同离子效应来分析解答.
10.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H1=﹣393.5kJ/mol
CH3COOH(l)+2O2(g)=2CO2(g)+2H2O(l)△H2=﹣870.3kJ/mol
H2(g)+O2(g)=H2O(l)△H3=﹣285.8kJ/mol
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H(焓变)为( )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将(1)×2+(3 ( http: / / www.21cnjy.com ))×2﹣(2)可以得到目标反应2C(s)+2H2(g)+O2(g)=CH3COOH(l),从而计算出目标反应的焓变.
【解答】解:已知:(1)C(s)+O2(g)═CO2(g)△H2=﹣393.5kJ mol﹣1
(2)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 mol﹣1
(3)H2(g)+O2(g)═H2O(l)△H3=﹣285.8kJ mol﹣1
据盖斯定律将(2)×2+(3)×2 ( http: / / www.21cnjy.com )﹣(1)可得:2C(s)+2H2(g)+O2(g)═CH3COOH(l)△H=(﹣393.5kJ mol﹣1)×2+(﹣285.8kJ mol﹣1)×2﹣(﹣870.3kJ mol﹣1)=﹣488.3kJ/mo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盖斯定律的含有及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60分)
11.一定温度下在10L容器中加入5molSO2和3molO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有3molSO2发生反应.
(1)生成了 3 molSO3,SO2的转化率为 60% .
(2)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6.5 mol.
(3)平衡时SO2的浓度是 0.2 mol/L.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列出该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段式计算出反应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平衡时二氧化硫的浓度.
【解答】解:加入5molSO2和3molO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有3molSO2发生反应,则
2SO2(g)+O2 (g) 2SO3(g),
起始:5mol 3mol 0
转化:3mol 1.5mol 3mol
平衡:2mol 1.5mol 3mol
(1)达平衡时生成3molSO3,SO2的转化率为:×100%=60%,故答案为:3;60%;
(2)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mol+1.5mol+3mol=6.5mol,故答案为:6.5;
(3)平衡时SO2的浓度为:c(SO2)==0.2mol/L,故答案为:0.2.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中等,注意三段式计算方法的运用,明确转化率、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的概念及表达式,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
(1)HClO HClO H++ClO﹣
(2)H2SO3 H2SO3 H++HSO3﹣
(3)NaHCO3 NaHCO3 Na++HCO3﹣
(4)H2SO4 H2SO4=2H++SO42﹣ .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1)HClO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
(2)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
(3)NaHCO3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4)硫酸为二元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解答】解:(1)HClO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HClO H++ClO﹣;
故答案为:HClO H++ClO﹣;
(2)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3 H++HSO3﹣;
故答案为:H2SO3 H++HSO3﹣;
(3)NaHCO3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HCO3﹣;
故答案为:NaHCO3 Na++HCO3﹣;
(4)硫酸为二元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故答案为:H2SO4=2H++SO4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掌握书写规则即可解答,注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题目较简单.
13.在氢氟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F H++F﹣
(1)加入固体NaOH,电离平衡向 正 反应方向移动,c(H+) 减小 .
(2)加入固体NaF,电离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c(H+) 减小 .
(3)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 正 反应方向移动,c(H+) 增大 .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在氢氟酸溶液中,存在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电离平衡:HF H++F﹣,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电离,向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和氢离子或氟离子反应的物质促进氢氟酸电离,加入含有氢离子或氟离子的物质抑制氢氟酸电离.
【解答】解:(1)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促进氢氟酸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答案为:正;减小;
(2)向溶液中加入氟化钠固体,氟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氢氟酸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答案为:逆;减小;
(3)升高温度,促进氢氟酸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增大,故答案为:正;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14.2SO2(g)+O2(g)2SO3(g)△H=a kJ 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完全转化为1mol SO3(g)放热99kJ.请回答:
(1)图中A点表示 反应物的总量 ,a= ﹣198 .
(2)E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H 无 ( ( http: / / www.21cnjy.com )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B点 降低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 mo ( http: / / www.21cnjy.com )l﹣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S(s)+O2=SO2(g)△H=﹣296kJ mol﹣1 ,常温常压下,由单质硫和氧气经两步反应,生成3mol SO3(g),放出的总热量为 1185kJ _.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催化剂的作用.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1)根据A表示反应物总能量;根据参加反应SO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的△H之比;
(2)根据物质的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能降低物质的活化能;
(3)根据在101kPa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单质硫的燃烧热以及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反应热利用盖斯定律来求.
【解答】解:(1)因图中A表示反应物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量;因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 mol﹣1,所以2molSO2(g)氧化为2molSO3的△H=﹣198kJ mol﹣1,则2SO2(g)+O2(g)=2SO3(g)△H=﹣198KJ mol﹣1,故答案为:反应物总能量;﹣198;
(2)因物质的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能降低物质的活化能,则Ea减小,故答案为:无;减小;
(3)因燃烧热概念要求必须是lmol物质完全燃烧,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SO2(g)△H=﹣296kJ mol﹣1;因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 mol﹣1,则S(s)+O2(g)=SO2(g)△H=﹣296KJ mol﹣1,而 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 mol﹣1,则SO2(g)+O2(g)=SO3(g)△H=﹣99kJ mol﹣1,由盖斯定律可得:S(s)+O2(g)=SO3(g)△H=﹣296KJ mol﹣1+(﹣99kJ mol﹣1)=﹣395KJ mol﹣1,所以S(s)生成3molSO3(g)的△H为﹣395KJ mol﹣1×3=﹣1185 KJ mol﹣1,故答案为:S(s)+O2=SO2(g)△H=﹣296kJ mol﹣1;﹣118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以及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
15.甲醇可通过将煤的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 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得:CO(g)+2H2(g)═CH3OH(g)
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 0.075 mol/(L min).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2H2(g)=CH3OH(g)△H=﹣91 kJ/mol
(3)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n(CO)和n(CH3OH)增大的有 C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1mol CO和2mol H2 D.使用催化剂.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根据图I时,反应中CO浓度的变化,结合速率公式计算;
(2)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来分析吸热还是放热,并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3)根据平衡的移动对浓度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解:(1)由图I可知,反应中CO浓度的变化为:1.00﹣0.25=0.75mol L﹣1,则c(CO)===0.075mol/(L min),故答案为:0.075mol/(L min);
(2)反应物的总能量为419kJ,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总能量为510kJ,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19kJ﹣510kJ=91kJ,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91 kJ/mol,
故答案为:CO(g)+2H2(g)=CH3OH(g)△H=﹣91 kJ/mol;
(3)A.升高温度,则平衡左移,n(CO)增大,但n(CH3OH)减小,故A错误;
B.由于是恒容的容器,充入He气,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n(CO)和n(CH3OH)均不变,故B错误;
C.再充入1mol CO和2mol H2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平衡右移,故n(CH3OH)增大,但平衡右移只能减弱CO的浓度增大这种改变,不能抵消,故n(CO)也比原来变大,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n(CO)和n(CH3OH)均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为综合性习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热化学反应、图象的分析和利用等知识点,注重对高考热点知识的考查,是较好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