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 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秦灭六国后南征百粤,军队在湘桂两省边境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三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据此可知灵渠( )
A.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便于中央加强对岭南统治
C.完全阻绝两广的割据独立
D.使岭南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3.元朝前期,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杂剧作家大都是北方人,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到了元中后期,杭州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杂剧中心。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
A.政治中心的转移
B.京杭大运河的贯通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北方军事威胁严重
4.某条运河被称为世界工程奇迹。该运河由法国人在1881年开始建造,但很快由于工程技术问题和劳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国于1904年接手这一工程,运用了大量现代工程手段,最终运河于1914年8月15日完工。这条运河的开通( )
A.体现了非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活力
B.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C.成为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水上通道
D.极大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间的航程
5.这个船队发现并成功穿越海峡在航海史和地理发现史上的意义在于,解决了自哥伦布西航以来困扰欧洲的重大问题,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向西航行也能够到达亚洲,因为通向东方的西方航道的确存在并能航海穿越。该船队( )
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C.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
D.发现欧亚之间最短通道
6.早在1897年上海就出现了廉价的有轨电车,但当时乘坐的人很少。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叶,上海的电车生意已相当红火了。据时人统计,当时所有电车每天行驶的总路程约为5.15万千米,每天的乘客有六七十万人次。这反映出近代上海( )
A.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B.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
C.旧式交通工具基本被淘汰
D.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7.早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重视殖民地的铁路建设,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到1913年时,已在殖民地共建铁路达10万余千米。1914年,仅印度铁路网的总长度高达35 285英里,远远超过了英国本土的铁路网。英国此举意在( )
A.密切英属殖民地间联系
B.扩大英国海外殖民版图
C.构建全球交通网络系统
D.强化英国对外资本扩张
8.如图所示为光绪十九年十月初四日(1893年11月11日)“信差胡永安关于完善邮路事致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禀文”,主要内容为信差胡永安奏报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对当时正铺设的京津大道铺修工程中涉及的工程量及相关花销等问题进行了汇报。该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
A.客邮对中国航运权的侵害
B.近代中国邮政业务的私有化
C.近代海关关税制度的演进
D.近代中国交通的半殖民地化
9.下面是美国福特公司的发展历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认识是( )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
◎1913年, 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汽车行业中的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产量达到了1500万辆
◎1965年,福特公司推出Bronco。 这是福特公司为响应正在萌芽的四轮驱动休闲汽车市场的需要推出的第一辆真正意义的SUV
A.福特公司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为汽车业
C.福特公司重视科技研发和技术引领
D.福特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
10.如表为2020年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密度表。据表可知( )
范围 高速铁路 里程(千米) 面积(万平方千米) 高速铁路密度(千米/万平方千米)
东北 3712 79 47
东部 11 543 92 125
中部 9966 103 97
西部 8589 688 12
A.中国高铁建设落后于时代要求
B.中国的路网规模引领全世界
C.高铁建设与各地经济水平相关
D.高铁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1.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詹天佑以创造性的设计克服了种种工程困难,用安全可靠的炸药取代原来的炸药,采用欧美国家铁路普遍使用的姜尼挂钩,并建议清政府在全国推广。1909年,詹天佑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吸收为学会会员。这反映出( )
A.科技进步依赖文明交流
B.晚清铁路修建世界领先
C.技术交流推动社会发展
D.利于文化多元社会发展
12.近年来,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电动汽车行业。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不到6万辆,2022年突破1000万辆;2020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不足5%,2022年达到14%。这反映了( )
①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 ②世界大国能源竞争愈演愈烈 ③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 ④交通出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大型飞机研发制造列入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22年12月9日,中国首架国产大型单通道干线客机C919全球交付商用,中国大飞机事业也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这表明中国航空制造业( )
A.打破了美国垄断地位
B.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
C.取得突破性技术进步
D.占领了国内航空市场
14.观察下图,对英国蒸汽机动力使用数据变化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有( )
①阿克莱特式纺纱厂建立 ②富尔敦汽船迅速普及 ③“铁路时代”的到来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托勒密在《未来的冲击》中记述:“一般有汽车的美国人每年平均开车1万英里……总的里程数更是大得惊人。例如1967年10 800万名美国人共进行过3.6亿次离家100英里并在外地过夜的旅行,单单这些旅行的总路程就有3120亿英里。”这种情况的出现( )
A.得益于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
B.说明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发展
C.表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D.重塑了美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出现以后,道路成为人们开拓的产物。至周代,已有了明确的道路系统,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至渤海、南至江浙的两条“驰道”及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直道”,最宽处可供许多驾马车并排行驶。汉代道路修筑和养护已达一定水平,驰道两旁置有林荫。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隋唐时期,全国的道路再现繁荣,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宋朝由于受到辽金的进攻,交通范围大大缩减。元明清时期,中国陆路交通兴盛发达。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等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小汽车在美国得到迅速普及,公交系统逐渐退化,人车矛盾突出。这一时期,洲际高速路网的建设全面完成。20 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冰茶法案” “续茶法案”等法案的颁布,美国城市交通系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小汽车单一模式向包含公交、步行等在内的多模式交通体系转变。面对郊区化和大都市区的城市发展,美国形成了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及新城市主义理论。交通系统研究从早期解决人车冲突开始,最终形成了邻里单位理论、雷德朋人车分流理论。
——摘编自叶建红、施雪莹等《欧美
城市与交通发展演进的历史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道路交通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交通体系发展的背景。(6分)
17.(12分)【京杭大运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郭守敬发现昌平龙山脚下的白浮泉水量充沛,巧妙导引其沿着北京西北部等高山际线进入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使积水潭的储水量更加充足,形成更大的水位势能,再流向通州,这样南来的漕船可以通过船闸逆流而上进入积水潭,使积水潭成为京杭运河的码头,延长了京杭大运河的北线,解决了通州至大都城内“最后一千米”的粮食物资运输问题。
材料二 关于运河的部分研究成果
成果作者及题目 主要内容
于琪《明清京杭运河闸官研究》 深入探讨了闸官的设置与历史沿革、闸官的职能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岳广燕《明代运河沿线的水马驿站》 具体分析了明代运河沿线驿站的功能、地位与作用
林任梁《明代漕军制度初探》 对明代漕军制的形成、职能做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述
郑民德《明代徐州水次仓漕运仓储历史变迁》 通过对徐州水次仓的研究与探讨,揭示了明代漕运仓储设置、管理与运作
林纯业《明代漕运与天津商业城市的兴起》 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
胡梦飞《明清时期徐州运河漕运与地方信仰风俗嬗变》 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
(1)阅读材料一,分析白浮泉水引入京杭运河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运河的影响。(6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这样南来的漕船可以通过船闸逆流而上进入积水潭”可知,京杭运河漕运从水路进入大都城的需要;结合京杭大运河图示可知,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昌平位于北京西北,元代时水资源丰富。第(2)问,据材料二“具体分析了明代运河沿线驿站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可知,推动了运河管理、运输制度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据材料二“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 “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可知,促进了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据材料二“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 “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可知,影响了沿途社会风俗信仰。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萧甬铁路建设
1898年,清政府与英商怡和洋行订立《苏杭甬铁路章约》。
1905年,浙江绅商在上海斜桥推举两淮盐运使汤寿潜为总理,发起招股修路,抵制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借款合约。
1908年,浙江与海外华侨又集新股535万银圆,先后共集资1019万银圆,清廷迫于内外压力,铁路由“浙路公司”兴建。
1909年,甬曹段(宁波至曹娥)铁路开工。
1913年12月,宁波至曹娥江东岸77.9千米铁路线筑成。
1936年,杭曹段(杭州至曹娥)铁路动工,1937年11月建成,曹娥江大桥建成桥墩、桥台,全桥未建成。
1937年底,为阻止日军进犯,通车不满一月的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
1953年7月,重建萧甬线。
1959年,萧甬铁路全线通车。
——摘编自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
以“从萧甬铁路看近现代中国”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4分)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 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据材料可知,该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粮仓,与中外丝绸贸易无关,故①错误;据材料“居卢訾仓以邮行”可知,“邮”是汉代的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说明汉朝时期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故②正确;“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与郡县制(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无关,故③错误;“居卢訾仓以邮行”说明新疆罗布泊能通过“邮”传递官府的重要文书,便于政府管辖,即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秦灭六国后南征百粤,军队在湘桂两省边境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三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据此可知灵渠( )
A.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便于中央加强对岭南统治
C.完全阻绝两广的割据独立
D.使岭南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B [据材料“秦灭六国后南征百粤,军队在湘桂两省边境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秦始皇命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可知,秦始皇通过修建灵渠,转运粮饷,支持其统一战争,从而有利于强化对岭南地区的控制,B项正确;此时秦朝已经建立,排除A项;灵渠的修建是巩固统一的措施,并不是为了隔绝割据,排除C项;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才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使成都成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称为“天府之国”,排除D项。]
3.元朝前期,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杂剧作家大都是北方人,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到了元中后期,杭州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杂剧中心。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
A.政治中心的转移
B.京杭大运河的贯通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北方军事威胁严重
B [据材料可知,元朝杂剧中心由大都转移到杭州,根据所学可知,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元朝为了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重新开通了大运河,促进了杭州经济繁荣,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基础,故选B项;元朝都城是大都,位于北方,排除A项;元朝没有实行文化专制,排除C项;元朝疆域辽阔,不存在北方军事威胁,排除D项。]
4.某条运河被称为世界工程奇迹。该运河由法国人在1881年开始建造,但很快由于工程技术问题和劳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国于1904年接手这一工程,运用了大量现代工程手段,最终运河于1914年8月15日完工。这条运河的开通( )
A.体现了非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活力
B.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C.成为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水上通道
D.极大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间的航程
D [结合所学可知,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横穿巴拿马地峡,运河于1904年开始开凿,1914年竣工通航,运河开通后,极大地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通航近百年来,已成为西半球乃至全球重要航道,为巴拿马及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巴拿马运河和非洲无关,排除A项;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排除B项;苏伊士运河成为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水上通道,排除C项。]
5.这个船队发现并成功穿越海峡在航海史和地理发现史上的意义在于,解决了自哥伦布西航以来困扰欧洲的重大问题,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向西航行也能够到达亚洲,因为通向东方的西方航道的确存在并能航海穿越。该船队( )
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C.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
D.发现欧亚之间最短通道
A [据材料中的“解决了自哥伦布西航以来困扰欧洲的重大问题” “向西航行也能够到达亚洲”等信息可知,该船队应是麦哲伦舰队,麦哲伦船队从欧洲出发向西航行,绕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横跨太平洋,到达亚洲菲律宾等地,最后回到欧洲。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A项正确;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排除B项;达·伽马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排除C项;麦哲伦船队并未发现欧亚之间最短通道,排除D项。]
6.早在1897年上海就出现了廉价的有轨电车,但当时乘坐的人很少。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叶,上海的电车生意已相当红火了。据时人统计,当时所有电车每天行驶的总路程约为5.15万千米,每天的乘客有六七十万人次。这反映出近代上海( )
A.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B.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
C.旧式交通工具基本被淘汰
D.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B [近代上海乘坐有轨电车的人由少到多,反映出民众思想上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认可和接受,故选B项;电车的发展并不能代表近代上海民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排除A项;电车的流行不可能淘汰掉所有旧的交通工具,排除C项;有轨电车的乘客多不等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
7.早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重视殖民地的铁路建设,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到1913年时,已在殖民地共建铁路达10万余千米。1914年,仅印度铁路网的总长度高达35 285英里,远远超过了英国本土的铁路网。英国此举意在( )
A.密切英属殖民地间联系
B.扩大英国海外殖民版图
C.构建全球交通网络系统
D.强化英国对外资本扩张
D [据材料“重视殖民地的铁路建设,不断扩大建设规模” “ 1914年,仅印度铁路网的总长度高达35 285英里”可知,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及资本投资场所需求增加,铁路的修建便利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故选D项;密切英属殖民地间联系并非根本目的,而是通过加强与印度的联系,对印度进行经济控制,排除A项;扩大英国海外殖民版图的目的也是服务于英国本国的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突出的是在殖民地修建铁路,不能构建全球交通网络系统,排除C项。]
8.如图所示为光绪十九年十月初四日(1893年11月11日)“信差胡永安关于完善邮路事致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禀文”,主要内容为信差胡永安奏报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对当时正铺设的京津大道铺修工程中涉及的工程量及相关花销等问题进行了汇报。该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
A.客邮对中国航运权的侵害
B.近代中国邮政业务的私有化
C.近代海关关税制度的演进
D.近代中国交通的半殖民地化
D [根据“主要内容为信差胡永安奏报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可知,当时正在铺设的京津大道由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主持,体现了近代中国交通的半殖民地化,D项正确;“京津大道”没有涉及航运权,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提及私有化,排除B项;“信差胡永安关于完善邮路事致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禀文”主要与交通业有关,体现不出海关关税制度的变化,排除C项。]
9.下面是美国福特公司的发展历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认识是( )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
◎1913年, 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汽车行业中的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产量达到了1500万辆
◎1965年,福特公司推出Bronco。 这是福特公司为响应正在萌芽的四轮驱动休闲汽车市场的需要推出的第一辆真正意义的SUV
A.福特公司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为汽车业
C.福特公司重视科技研发和技术引领
D.福特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
C [据材料“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开发出……第一条流水线” “推出的第一辆真正意义的SUV”等可知,福特汽车公司重视科技研发和技术引领,故选C项;经济全球化浪潮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材料中福特公司的发展历程都是自主研发和技术引领,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是电力工业,排除B项;此时的福特公司专门研发生产汽车,排除D项。]
10.如表为2020年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密度表。据表可知( )
范围 高速铁路 里程(千米) 面积(万平方千米) 高速铁路密度(千米/万平方千米)
东北 3712 79 47
东部 11 543 92 125
中部 9966 103 97
西部 8589 688 12
A.中国高铁建设落后于时代要求
B.中国的路网规模引领全世界
C.高铁建设与各地经济水平相关
D.高铁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 [从表中数据来看,我国高铁密度在各区域差距极大,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铁密度大,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铁密度较小,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高铁分布的不平衡,但不能体现高铁建设落后于时代要求,排除A项;材料没有列出其他国家数据,无法体现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路网对比情况,无法推出中国路网规模引领全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图表数据中只涉及高铁密度分布情况,并未列举城市分布密度与高铁密度分布的关系,排除D项。]
11.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詹天佑以创造性的设计克服了种种工程困难,用安全可靠的炸药取代原来的炸药,采用欧美国家铁路普遍使用的姜尼挂钩,并建议清政府在全国推广。1909年,詹天佑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吸收为学会会员。这反映出( )
A.科技进步依赖文明交流
B.晚清铁路修建世界领先
C.技术交流推动社会发展
D.利于文化多元社会发展
C [据题干可知,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引进外来的炸药和姜尼挂钩,使京张铁路得以成功修建,由此可知技术交流推动了社会发展,故选C项;文明交流有利于科技进步,并不能说科技进步依赖于文明交流,排除A项;题干仅是述及詹天佑修建了京张铁路,并没有将其与其他铁路进行比较,也就不能得出“晚清铁路修建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铁路修建,并不是文化多元社会的发展,排除D项。]
12.近年来,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电动汽车行业。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不到6万辆,2022年突破1000万辆;2020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不足5%,2022年达到14%。这反映了( )
①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 ②世界大国能源竞争愈演愈烈 ③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 ④交通出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根据“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电动汽车行业”可知,当今世界传统油车企业加速转型,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说明当今世界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故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大国能源竞争愈演愈烈,排除②;根据材料可知,电动汽车销量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不断提高,说明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故③正确;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都是汽车,涉及的是能源动力变化,并没有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排除④,故本题选B。]
13.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大型飞机研发制造列入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22年12月9日,中国首架国产大型单通道干线客机C919全球交付商用,中国大飞机事业也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这表明中国航空制造业( )
A.打破了美国垄断地位
B.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
C.取得突破性技术进步
D.占领了国内航空市场
C [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将大型飞机研发制造列入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即取得突破性技术进步,故选C项;材料并无美国垄断大飞机制造技术的信息,排除A项;2001年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中并无市场份额的信息,无法得出“占领了国内航空市场”的结论,排除D项。]
14.观察下图,对英国蒸汽机动力使用数据变化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有( )
①阿克莱特式纺纱厂建立 ②富尔敦汽船迅速普及 ③“铁路时代”的到来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阿克莱特式纺纱厂使用的是水力,不是蒸汽动力,故①错误;1807年,富尔敦用蒸汽机驱动轮船,富尔敦汽船迅速普及推动了蒸汽动力的使用,故②正确;“铁路时代”到来时,火车机车使用的是蒸汽动力,也推动了蒸汽动力的使用,故③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1944年,故④错误;D项符合题意。]
15.托勒密在《未来的冲击》中记述:“一般有汽车的美国人每年平均开车1万英里……总的里程数更是大得惊人。例如1967年10 800万名美国人共进行过3.6亿次离家100英里并在外地过夜的旅行,单单这些旅行的总路程就有3120亿英里。”这种情况的出现( )
A.得益于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
B.说明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发展
C.表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D.重塑了美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
A [据材料“1967年10 800万名美国人共进行过3.6亿次离家100英里并在外地过夜的旅行,单单这些旅行的总路程就有3120亿英里”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汽车总里程增长迅速,汽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汽车工业和道路建设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只列举了汽车一种出行方式,未反映出“立体化”,排除B项;材料现象只反映了美国人交通方面的变化,没有其他生活方式的说明,不能反映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排除C项;材料只有美国人的交通方式,没有涉及美国人的社会等级,不能体现重塑美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 ,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出现以后,道路成为人们开拓的产物。至周代,已有了明确的道路系统,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至渤海、南至江浙的两条“驰道”及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直道”,最宽处可供许多驾马车并排行驶。汉代道路修筑和养护已达一定水平,驰道两旁置有林荫。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隋唐时期,全国的道路再现繁荣,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宋朝由于受到辽金的进攻,交通范围大大缩减。元明清时期,中国陆路交通兴盛发达。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等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小汽车在美国得到迅速普及,公交系统逐渐退化,人车矛盾突出。这一时期,洲际高速路网的建设全面完成。20 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冰茶法案” “续茶法案”等法案的颁布,美国城市交通系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小汽车单一模式向包含公交、步行等在内的多模式交通体系转变。面对郊区化和大都市区的城市发展,美国形成了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及新城市主义理论。交通系统研究从早期解决人车冲突开始,最终形成了邻里单位理论、雷德朋人车分流理论。
——摘编自叶建红、施雪莹等《欧美
城市与交通发展演进的历史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道路交通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交通体系发展的背景。(6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至周代,已有了明确的道路系统”可知道路系统形成时间早(历史悠久) ;据材料一“最宽处可供许多驾马车并排行驶”可知道路修筑的水平高;据材料一“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可知发展曲折(与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据材料一“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直道’”可知,与战争有密切关系,道路建设与战争需求相结合;据材料一“国家出现以后,道路成为人们开拓的产物”可知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政府重视)与政府主导;据材料一“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可知结构上有辐射性,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或形成交通网)与以都城为中心,以稳定统治及维护统一为目的;据材料一“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可知道路管理制度化与设置相关机构与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结合所学道路交通的史实可知为现实统治需求服务。第(2)问,据材料二“小汽车在美国得到迅速普及”可知,二战后美国私人汽车普及;据材料“洲际高速路网的建设全面完成”可知,高速路网的建设完成;据材料二“随着‘冰茶法案’ ‘续茶法案’等法案的颁布”可知交通法律的完善,推动交通体系的转变;据材料二“美国形成了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及新城市主义理论”可知城市发展理论的革新,指导交通系统研究的发展;据材料二“公交系统逐渐退化,人车矛盾突出”可知政府对人车矛盾等城市交通发展问题的重视。
答案 (1)特点:道路系统形成时间早(历史悠久);道路修筑的水平高;发展曲折(与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与战争有密切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政府重视);结构上有辐射性,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或形成交通网);政府主导;道路管理制度化;设置相关机构与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以都城为中心,以稳定统治及维护统一为目的;为现实统治需求服务;道路建设与战争需求相结合。(8分)
(2)背景:二战后美国私人汽车普及;高速路网的建设完成;交通法律的完善,推动交通体系的转变;城市发展理论的革新,指导交通系统研究的发展;政府对人车矛盾等城市交通发展问题的重视。(6分)
17.(12分)【京杭大运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郭守敬发现昌平龙山脚下的白浮泉水量充沛,巧妙导引其沿着北京西北部等高山际线进入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使积水潭的储水量更加充足,形成更大的水位势能,再流向通州,这样南来的漕船可以通过船闸逆流而上进入积水潭,使积水潭成为京杭运河的码头,延长了京杭大运河的北线,解决了通州至大都城内“最后一千米”的粮食物资运输问题。
材料二 关于运河的部分研究成果
成果作者及题目 主要内容
于琪《明清京杭运河闸官研究》 深入探讨了闸官的设置与历史沿革、闸官的职能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岳广燕《明代运河沿线的水马驿站》 具体分析了明代运河沿线驿站的功能、地位与作用
林任梁《明代漕军制度初探》 对明代漕军制的形成、职能做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述
郑民德《明代徐州水次仓漕运仓储历史变迁》 通过对徐州水次仓的研究与探讨,揭示了明代漕运仓储设置、管理与运作
林纯业《明代漕运与天津商业城市的兴起》 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
胡梦飞《明清时期徐州运河漕运与地方信仰风俗嬗变》 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
(1)阅读材料一,分析白浮泉水引入京杭运河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运河的影响。(6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这样南来的漕船可以通过船闸逆流而上进入积水潭”可知,京杭运河漕运从水路进入大都城的需要;结合京杭大运河图示可知,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昌平位于北京西北,元代时水资源丰富。第(2)问,据材料二“具体分析了明代运河沿线驿站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可知,推动了运河管理、运输制度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据材料二“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 “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可知,促进了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据材料二“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 “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可知,影响了沿途社会风俗信仰。
答案 (1)原因:京杭运河漕运从水路进入大都城的需要;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昌平位于北京西北,元代时水资源丰富。(6分)
(2)影响:推动了运河管理、运输制度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促进了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了沿途社会风俗信仰。(6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萧甬铁路建设
1898年,清政府与英商怡和洋行订立《苏杭甬铁路章约》。
1905年,浙江绅商在上海斜桥推举两淮盐运使汤寿潜为总理,发起招股修路,抵制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借款合约。
1908年,浙江与海外华侨又集新股535万银圆,先后共集资1019万银圆,清廷迫于内外压力,铁路由“浙路公司”兴建。
1909年,甬曹段(宁波至曹娥)铁路开工。
1913年12月,宁波至曹娥江东岸77.9千米铁路线筑成。
1936年,杭曹段(杭州至曹娥)铁路动工,1937年11月建成,曹娥江大桥建成桥墩、桥台,全桥未建成。
1937年底,为阻止日军进犯,通车不满一月的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
1953年7月,重建萧甬线。
1959年,萧甬铁路全线通车。
——摘编自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
以“从萧甬铁路看近现代中国”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4分)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从萧甬铁路大事年表中可得萧甬铁路建设是近现代中国交通建设和工业发展的缩影,也和中国近代一系列重大事件息息相关,结合《马关条约》、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中华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一五”计划等相关所学知识可得标题:从萧甬铁路看近现代中国。然后结合萧甬铁路建设过程谈近现代中国的特征,从萧甬铁路命运起伏谈对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等角度进行表述。
答案 示例:
萧甬铁路近百年的建设历程,是近现代中国交通建设和工业发展的缩影。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筹建萧甬铁路向洋行借款,是西方国家扩大资本输出的体现;浙江爱国商绅和华侨积极筹措资金,是中国人实业救国、保护路权的表现;清末新政中发展经济的各种举措,为铁路开工提供了一定政策支持。中华民国建立后鼓励兴办实业,甬曹段铁路线在此建成。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通车不满一月的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是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萧甬铁路得以重建并很快建成通车。可见,国家独立与发展,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