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 2.5生物的多样性(课件 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 2.5生物的多样性(课件 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4 18:1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5 生物的多样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从冰封的北极雪原到炎热的赤道丛林,从喜马拉雅之巅到太平洋洋底,都能找到生物的踪迹。生物为何如此丰富多彩 我们该如何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内蒙古的草原上不会出现大象,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不会看到企鹅。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图中这两种生物各自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我们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北极熊
仙人球
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任何一种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呢
思考与讨论
1.观察课本P79图2.5-3,分析影响灰兔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可以把这些环境因素分为哪两类
2.这些环境因素中,对所有生物的生活都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例如,水域、草地、森林中,由于水分的丰沛程度不同,各自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从山脚到山顶,由于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植物的种类也明显不同。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说说翠鸟捕鱼、雄狮争夺配偶、被菟丝子紧紧缠绕的植物、同一蜂巢中的蜜蜂、鳄鱼与埃及鸻这些生物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翠鸟捕鱼
雄狮争夺配偶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同种生物间的种内关系和不同种生物间的种间关系。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比较复杂,有的互助互利,有的则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斗争,如捕食、竞争、寄生等。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关系是食物关系,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称为食物链。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作为食物,而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作为食物。
这样,某一区域中的各条食物链就会交织在一起,构成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过程,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从而使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存方式。
思考与讨论
下列生物分别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枯叶蝶
雷鸟
骆驼
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有的表现在外表形态或色泽上,如用于伪装自己的拟态和保护色;有的表现在具有特殊的内部结构特点,如骆驼的身体具有强大的保水能力,猎豹发达的四肢适于陆上快速奔跑。
思考与讨论
1.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缓或阻止土地沙漠化
2.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整体,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如:柳杉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忠钻来钻去,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其排泄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环境污染,对林木的过度砍伐导致土壤沙漠化等。
二、生物多样性
同种生物由于某种原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时,会逐渐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并最终演化成不同的物种。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也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方式。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甚至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学家将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ecosystem)。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其范围向上可达离地面约10km的高空,向下可达距离海平面11km左右的海底,或者距地面深达2~3km的岩石层,在这些地方都能找到生物的踪迹。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思考与讨论
1.看课本P93图2.5-10所示的各生态系统分别属于哪类生态系统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否相同。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它们在获得食物的同时,也为桃树传播了花粉。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蜜蜂大量死亡,可能就会影响到桃树的坐果率。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因此,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思考与讨论
导致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也较为稳定。而环境污染、乱砍滥伐、气候异常等都会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力的增强,一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人为破坏,从而加速了某些生物的灭绝。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上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演化,每一个物种都是一本书,讲述着关于过去的独特故事。失去任何一个物种,都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生命发展的历史。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人类属于生物圈,但生物圈不只属于人类。
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它遇到敌害时,身体立即倒立不动,像一种植物,从而有效地躲避敌害,这种现象称为(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适应
【答案】C
【解析】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 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它遇到敌害时,身体立即倒立不动,像一种植物,从而有效地躲避敌害,这种现象称为拟态;
故答案为:C
课堂小练习
花与蝴蝶的关系是(  )。
A.寄生 B.捕食 C.互利互助 D.竞争
课堂小练习
【答案】C
【解析】蝴蝶为花传播花粉,繁殖后代,花为蝴蝶提供食物,所以两者的关系是互利互助,并非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C。
课堂小练习
【答案】B
【解析】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长白山有五条垂直分布植物带,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带依次是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矮曲林和高山冰原 。影响长白山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长白山资源丰富,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带依次是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矮曲林和高山冰原,形成这种垂直植被分布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