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2.3.2中国的河流(课时2)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长江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描述长江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1.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向和地位。(P50)
2.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P24)
3.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及其简称。(P9)
4.长江的主要支流及干支流交汇处的城市。(P50)
5.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P51-P52)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唐古拉山脉
各拉丹东峰
太平洋
(东海)
自 西 向 东
地位: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向和地位。(P50)
玲玲将长江干流的形状描述为 “V+ W”,请同学们从源头到入海口用铅笔描一描,看一看她的描述是否形象。
河名 长度 (千米)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黄河 5500 75 580
长江 6300 180 10000
珠江 2190 45 3360
黑龙江 3420 162 2709
淮河 1000 18 621
全国主要河流比较表
第一
第一
第一
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长江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横
断
山
脉
巫
山
2.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P24)
长江流经三级阶梯,发源地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梯。
安 徽
江 苏
江 西
湖 南
湖 北
重庆
云 南
四 川
西藏自治区
青 海
上海
干流流经:青海(青)、西藏(藏)、四川(川或蜀)、云南(云或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
3.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及其简称。(P9)
共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雅砻江的山民骑着嘉陵摩托去乌汉买香干”
江
雅
砻
岷
江
嘉
陵
江
汉
江
乌
江
江
湘
江
赣
最长支流
4.长江的主要支流及干支流交汇处的城市。(P50)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江
雅
砻
岷
江
嘉
陵
江
汉
江
乌
江
江
湘
江
赣
宜昌
湖口
5.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P51-P52)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湖北宜昌)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江西湖口)。
长江概况(归纳小结) 发源地
河源
注入海洋
长度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
主要支流 “雅砻江的山民骑着嘉陵摩托去乌汉买香干”
上中下游 分界点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湖北宜昌)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江西湖口)
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
沱沱河
东海
6300多千米
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沱沱河与其南面的当曲汇合后,到青海玉树的河段,称为通天河。玉树至四川宜宾的河段,称为金沙江。过宜宾后始称长江。 习惯上,人们又把宜宾至宜昌的河段称川江,把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称荆江。江苏扬州以下至入海口的河段,旧称扬子江。
图2-47 长江干流纵剖面
上游
下游
中游
落差大、水能丰富
3200米
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 河段,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河段,有“_________”之称。
水能宝库
上游
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哪一段?(P51-P52)
上游
长江上游河段形成许多雄奇壮观的峡谷,著名峡谷有虎跳峡、三峡(图)等。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夔门雄奇壮观,素有”夔门天下雄“。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40%, 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活动探究】1.在图中找到三峡和葛洲坝,从地形角度,谈谈在长江三峡段修建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
三峡
葛洲坝
峡谷地形,河流较窄,建坝工程量小。
【活动探究】2.大坝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
原因:①阶梯交界处,落差大;②降水丰富,流量大
【活动探究】3.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说说长江流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图2-47 长江干流纵剖面
上游
下游
中游
落差大、水能丰富
3200米
长江中游落差较小,流速减慢,多曲流,适合发展航运和灌溉。
长江中游河段具有什么水文特征?
宜昌
湖口
荆江
长江出三峡后,进入平原地区,在920多千米的流程中,落差约40米,流速锐减,加之众多支流汇入,形成蜿蜒曲折的河道,沿江两侧湖泊星罗棋布。
荆江(湖北枝城—湖南城陵矶)曲流甚多,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历史上水患频发。
图2-47 长江干流纵剖面
上游
下游
中游
落差大、水能丰富
3200米
长江下游水面平稳,江面开阔。
长江下游河段具有什么水文特征?
长江下游河段流程超过840千米,落差不足20米,水流平稳,江面开阔,不少河段江面宽度超过10千米。长江入海处,江面宽度超过80千米,呈现出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
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期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
水量丰富
无结冰期
根据下面两幅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析长江发展航运的条件。
高原气候区
亚热带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江
雅
砻
岷
江
嘉
陵
江
汉
江
乌
江
江
湘
江
赣
宜昌
湖口
【活动探究】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
上 游
退耕还林还草
问题:
措施:
水土流失严重
【活动探究】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
中 游
问题:
措施:
洪涝灾害
泥沙淤积
退耕还湖
截弯取直
加高堤坝
【活动探究】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
17世纪中期的洞庭湖
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
面积不断减小
原因: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比较两幅图,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它西部和南部接湘资、沅、澧四水,北纳长江汛期泄入的洪水,在城陵矶汇入长江,因而洞庭湖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能够减轻长江中游汛期的洪水压力。但是,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大规模的人工围垦,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下 游
问题:
措施:
水污染
【活动探究】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
防治水污染
长江
河流概况
开发与利用
源地与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东海(中国第一大河)
流经主要地形区和11个省
主要支流和湖泊
上中下游分界点: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上游:水能宝库(落差大,流速快,降水丰富)
中下游:“黄金水道”灌溉
治理与保护
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草)
中游:洪涝灾害、泥沙淤积(退耕还湖、截弯取直
、加高堤坝)
下游:水污染(防治水污染)
2024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是“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近年来随着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江豚数量实现稳中有升。读长江流域江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豚主要分布在长江( )
A.上、中游河段 B.中、下游河段
C.上、下游河段 D.入海口
2.1991—2017年长江流域江豚的种群数
量减少了约1600多头,导致江豚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
①设立了长达10年禁渔期 ②江水水质遭到污染 ③夏季洪涝灾害严重
④食物资源被打捞 ⑤大型轮船破坏栖息地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B
C
下面是一人工裁弯取直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此工程位于下列四省中的( )
A. B. C. D.
4.人工裁弯取直工程最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A.泥沙淤塞,航运不便 B.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C.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D.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造成水灾
C
D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引领我们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图为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五岭透腾细浪,乌蒙磅走泥丸。”五岭所指的山脉是( )
A.秦岭
B.南岭
C.大兴安岭
D.小兴安岭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引领我们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图为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景观位于( )
A.长江上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黄河上游地区 D.黄河中游地区
7.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例如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有( )
①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与沙漠广布
②横断山区———“一山四季”与险峻地形
③松潘草地———“一天四季”与泥泞沼泽
④黄土高原———“终年严冬”与千沟万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D
材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犹如昂首高歌的雄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山脉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紫色土为主
B.乙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渤海
C.丙山脉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丁山脉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
材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犹如昂首高歌的雄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下列对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
B.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贵”,有人口数量
最多的少数民族
C.②区域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一京津
唐工业基地
D.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现出从西北
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的特点
A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