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课时1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结合气候和地形等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水文特征的成因。
4.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位置。
【教学重点】
中国主要的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主要的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中国河流的基本概况。
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我国河流的基本概况,不同的河流注入的海洋不同,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
1.河流的基本概念
师:学习河流前我们首先了解关于河流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河流的水系?什么是河流的分水岭?什么又是流域呢?
师:大家请看这幅图,图中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河流系统称为水系,分水岭是分隔两大水系的山岭或高地,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称为流域。
师:我们根据河流最终是否注入海洋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2.中国河流的概况
【自主学习】 中国河流概况
1.读P46图2-40,找出长江、黄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和塔里木河。看一看在这6条河流中,哪些河流注入了海洋,注入了哪个海洋?(P46活动题1)。
2.在图2-40上,找出中国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看一看它与图2-25(P35)中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并归纳出中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布特征。(P46活动题2)。
生:读图找河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本活动读图找河流,让学生自己运用地图找信息,既能帮助学生熟悉地图,也能培养学生运用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
师: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师:读图思考。我国内、外流区分界线与哪条线大致重合?
生: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师:没错,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重合,也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重合。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脉。
师: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半湿润区,面积占64%,年径流总量在95%以上。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36%,年径流总量在5%以下。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外流区的面积广大。
师:不同的河流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何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我们通常用“水流讯冰沙”来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水是指水量和水位,用高低表示,流是指河流的流量,用大小表示;汛是指河流的汛期,用大小、长短表示;冰是指结冰期,用有无和长短表示;沙是指含沙量,用大小来表示。
师:通常,外流河是以雨水为补给水源,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位高。
内流河是以高山冰雪融水为补给水源,夏季温度高,冰雪融化多,河流水量小,水位低。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师: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河流经过之处,形成了一些绿洲,孕育了绿洲农业。因中下游河水渗漏、蒸发,加上引水灌溉,水量愈往下游愈小。
师:读图思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的河流的流量有什么不同?
生:阅读课本资料并完成思考。
师: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降水多,河流(如西江、长江)流量大。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少,河流(如黄河、松花江)流量小。
师:自南向北,汛期越来越短,东北地区的松花江有2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东北的河流因冬末春初,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还会形成一次春汛。
师:河流含沙量的多少与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辽河、海河和黄河等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很大。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南方地区因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较小。
师: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而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黑龙江的结冰期约180天,黄河结冰期约100天。
师: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将河流的水文特征具体化,更加清晰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活动】课内阅读——京杭运河
思考:1.京杭运河的起止点?
2.从北到南沟通了哪5大水系?
3.从北到南经过哪六省市?
4.在什么工程中,运河成为了东线的一支重要的输水通道?
生:思考并回答。
师: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浙江的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历史上,京杭运河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活动】课内阅读——中国的湖泊
思考:1.中国内流湖和外流湖的分布特征?
2.中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中国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淡水湖分别是哪个湖泊?
生:思考并回答。
师:中国的内流湖在内流区,大多数是咸水湖;外流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中国湖泊的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青海湖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师:河湖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河流与湖泊不仅供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而且还具有航运、发电、灌溉、养殖和旅游之利。河流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等功能。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中国的气候
一、中国主要的河流
1.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等
2.注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等
3.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4.内流河:塔里木河(最长的河流)
二、以外流河为主
1.外流河:分布在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2.内流河: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3.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和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脉
4.水文特征:水流汛冰沙
三.中国的湖泊
【课后作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读图“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亚热带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长江上中游 B.长江下游
C.淮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
3.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描述黄河和太行山的诗句,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快。
2023年9月,由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历时9年完工。该工程坐落于西江支流黔江的峡谷——大藤峡,水资源量占西江流域的56%,是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的重要保障。读“大藤峡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 )
A.珠江下游 B.西江下游 C.黔江下游 D.东江下游
5.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时间长达9年的原因是( )
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②滩多水急,工程量大
③当地经济水平落后,资金紧缺
④峡谷跨度大,施工难度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对当地的积极作用有( )
①提供灌溉水源 ②保障水质安全
③提高防洪效益 ④缓解电力紧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我国河流众多,许多大河源远流长,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内外流区的分布图和塔里木河、珠江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初识河流—明类型
(1)归纳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说说我国外流河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了解河流—析特征:
(3)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汛期均出现在夏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4)河流的水文特征对河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珠江通航总里程约为1.55万千米,货运量仅次于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下图为珠江流域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简要分析珠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原因。
(5)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河分布,请分析河流对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教学反思】
1.亮点:本节课将课本琐碎的知识表格化,逻辑化,重难点的处理恰当明确。
2.不足:课堂的教学环节不够完整,学生自主思考时间较少,自主探究活动缺少,学生的积极性未能充分的发挥。
3.教学建议:①关于河流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可以安排课堂探究活动。②河流的分布可以课前准备空白地图,让学生对着地图描出河流,熟悉地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