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3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
能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了解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四大盐场。
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海洋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01 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域辽阔
海岸线漫长
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KM
约1.8万千米
东海
黄海
渤海
南海
温带海域
亚热带海域
热带海域
秦岭-淮河线附近
北回归线附近
1.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2.大陆架面积宽广
3.海水温度适中
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
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9内容。回答问题:
①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有多少?
②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③中国的四大渔场是什么?其中最大的是哪个渔场?
④中国的四大盐场是什么?
中国海洋生物种类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
①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有多少?
②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 、 、 。
大黄鱼
小黄鱼
带鱼
乌贼(又称墨鱼)
大黄鱼
带 鱼
乌 贼
小黄鱼
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北部湾渔场
最大
③中国的四大渔场是什么?其中最大的是哪个渔场?
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
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
舟山渔场
沿岸流
台湾暖流
舟山渔场(最大)形成原因:
①东海大陆架浅而广阔,光照条件好,水温适宜。
②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流入,带来大量有机物质,鱼类饵料丰富。
③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在此交汇,海水搅动,海底营养物质上泛。
④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1/3以上。
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自主阅读教材79页倒数2段,思考我国的近海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中国近海蕴藏着大量的_______和________,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
石油
天然气
南海蕴藏有丰富的可燃冰,而且不断有新的油田被发现。随着开采技术的突破,将对能源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
金红石
滨海_______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砂矿
锆石
钛铁矿
石英砂
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
1.在图3-30中圈画出我国四大盐场;
2.思考这些地点成为盐场的有利条件。
长芦盐场
淮北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最大
(1)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
(2)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的气候
(3)广阔、平坦的泥质滩涂
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雨天天气少蒸发旺盛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02海洋资源的保护
海水淡化
滨海旅游
海洋牧场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重大成就。
填海造陆
1.海洋灾害频繁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海洋灾害是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主要指风暴潮、海浪、飓风、海啸等。
赤潮是局部海域因浮游生物突发性地大量增殖或高密度聚集,而使海水变色发臭的异常现象。海洋污染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赤潮发生后,鱼类与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并释放出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中国沿海赤潮频发地区主要是江河入海口海区和大陆近海。
赤潮引发鱼类大量死亡
海水变色发臭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事故
邮轮沉没石油泄露
2.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海洋污染主要来源
陆地污染
石油污染
等我们长大了再捕好吗?
我们长大了还能吃到鱼吗?
中国东海上的嵊山岛,曾经有大量的渔村,由于渔业资源的枯竭,渔民不得不外迁,剩下空荡荡的村子。
3.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面临主要问题 采取的对策
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难以形成渔汛)
实施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
海洋灾害频繁
(台风、风暴潮等)
海域环境污染
(石油泄漏,城市污水排放等)
加强保护力度
(建沿海防护林,加固海堤)
加强海洋污染监测
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红树林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虽然是植被,但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
长江十年禁渔是指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以水生生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20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借鉴玲玲和贝贝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设计1个关于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然后彼此交换问题进行解答。
近些年来,舟山渔场的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已难以形成渔汛,带鱼的捕捞前景也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善措施呢?
突发性的海洋溢海事故除了会严重损害海洋与海岸的生态环境外,还会给当地带来哪些重大损失呢?
休渔甚至延长休渔期
限制捕鱼网的网口,保护鱼苗。
导致海洋生物大量减少。
影响渔民收入。
海里的鱼会积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课堂小结
中国的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海水养殖业
有利条件:①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②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水温度适中
四大海产:小黄鱼、大黄鱼、带鱼、乌贼
四大渔场
主要品种:海带、虾、紫菜等
海洋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
滨海砂矿
四大盐场
海洋资源的保护
日本政府于2023年8月24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沿河地区
C.东京附近 D.北海道岛
2.福岛核污水是由大地震和海啸袭击,导致福岛核电
站连续发生爆炸而产生的。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A.过度开采地下资源 B.地形复杂多样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板块内部
3.日本核污水排入海洋,直接危害是( )
A.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B.导致火山地震频发
C.海洋运输完全停滞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A
C
D
海洋国土是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示意我国东部海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海洋国土( )
①全部位于北温带 ②钓鱼岛位于东海
③渤海是我国内海 ④曾母暗沙位于南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
规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
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旅游 D.减少海洋污染
D
A
2023年年底,“深中通道”已全线贯通。通道采用“桥隧结合”的建设方案,其中西段为桥梁、东段为隧道。如图为“深中通道”主体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深中通道采用“桥隧结合”的建设方案利用了( )
A.海洋生物资源 B.海洋空间资源 C.海洋矿产资源 D.海洋能源资源
7.结合珠江的水文特征,深中通道建设水下工程最易施工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B
D
2023年年底,“深中通道”已全线贯通。通道采用“桥隧结合”的建设方案,其中西段为桥梁、东段为隧道。如图为“深中通道”主体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深中通道”东段不建桥梁而是采用隧道的目的是( )
①不影响东部机场飞机的正常飞行 ②减少桥梁对通行船只的影响
③减少气候对其通道的影响 ④减少东段海底水流对桥梁的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A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