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
士”,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诗
人,美食家,豪 放派词人代表。 中国文学史上少 有的全才之一。
·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散文家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苏、黄(庭坚)、米(带)、蔡(裹)
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
烹调艺术上发明“东坡肉”
文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
观
补充介绍
宋神宗时期,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 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
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苏轼政治 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
他经常到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元丰五年, 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 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
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
娇 ·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1、壬戌( rén xū)
2、桂棹( zhào)
3、余音袅袅( niǎo)
4、幽壑( hè )
5、嫠妇 ( lí )
6、愀然(qiǎo)
7、山川相缪( liáo)
8、触舶千里( zhú lú)
9、旌旗( jīng)
10、翻酒 ( shī )
11、横槊(shuò)
12、渔樵( qiáo)
13、扁舟( piān)
14、匏樽 (páo)
15、蜉蝣(fú yóu)
16、无尽藏( zàng
17、狼籍(jí))
18、枕藉( jiè )
字词正音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农历十五
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 通“嘱”,劝人饮酒
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
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 状语后置 任凭
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
到,往 通“凭”,乘
所 止 ; 飘 飘 乎 如 遗 世 独 立 ,羽化而登仙。
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
泛舟游”,状语后置
课文研读
第1自然段
阅读思考
1、第一自然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描写了哪些景物 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清风、水波、月亮、白露、水光、小船、江面
清爽、静谧、朦胧、似真亦幻、澄明、开阔
一 、良 辰 :七月既望
二 、美景:
乐在何处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雅事:泛舟游赤壁
把酒诵歌诗
3、第一段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乐甚”——乐
于是饮酒乐 ·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 在这时 名作动,歌唱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
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定语后置句 应和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
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 . . . .. 哭泣 寡 妇
课文研读
第2自然段
1.古人在抒发自己欢乐的心情时往往是
饮酒赋诗,这里除了饮酒赋诗外,苏轼 还用了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心情的
阅读思考
“扣弦而歌之
2.歌曰:“ …望美人兮天一方。” 在
歌词中苏轼怎么就想到美女了
美人:古代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 想的象征。
3.有歌者,那么有应和者吗 用什么来
和
有应和者,用洞箫来和。
阅读思考
阅读思考
4.第二段中描写箫声的句子有哪几句
描写的萧声有何特点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 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 舟之嫠妇。”
特点:悲凉、幽怨、婉转悠长
5.听到这哀婉的箫声,苏轼欢快的心情
有没有变化 从第三段的哪些词语可 以看出来
悲
愀然
正襟危坐
阅读思考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
容色改变的样子 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
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
正当 通“缭”
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 州 ,下江陵,顺流
被 使....破 名作动,攻下
而东也,舶舶千里,旌旗蔽空,酒临江,横槊赋诗,
名作动,东下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本来 宾语前置句
课文研读
宾语前置句
第3自然段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麋鹿。驾一
名作动,打鱼,砍柴。状语后置句 意动,以..为侣,以..为友
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
通
之一粟。哀吾生之须奥,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
片刻,表示时间很短
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
风。”
课文研读
第3自然段
阅读思考
1.第三段中哪几句话是写曹操的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 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 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舶舵千里, 旌旗蔽空,酮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 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阅读思考
2.作者先写曹操的丰功伟绩后写“而今
安在哉”,作者的情感为什么这样大 起大落
时光易逝,人事不断变化,连曹操这样 伟大的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了,像我们这 样渺小的人在历史上更留不下什么痕迹, 所以感到很悲伤。
阅读思考
3.客人的箫声为何而哀伤
(1)为英雄落幕、吾辈渔樵而哀伤
(2)为天地阔远、自身渺小而哀伤
(3)为人生短暂、理想难得而哀伤
第4自然段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用在句中,代词,那
而未尝往也 ;盈 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
流走 月圆月缺 最终,到底 如果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
通“已”,停
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南又何羡乎
“而又羡何乎”,宾语前置句
且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 一 毫而
再说 即使
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
这
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
宝藏 享受 连词,表修饰 重新
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 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
杂乱不堪的样子 垫着
方之既白。
形容词作动词,泛白
课文研读
第4自然段
1、苏子从哪些方面阐发观点来劝慰客人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
月的盈缺,来说明人生无常,生老病死,总在变化; 而人类世代相承,繁衍生息,又是永恒。
(2)物各有主,所以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 心。
(3)吾与子共同享用大自然的无尽宝藏。
2.听了苏轼的劝告,客人的心情有没有
变化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客喜而笑 乐
阅读思考
泛舟游赤壁
把酒诵歌诗
闻箫声悲凉
叹人生苦短
妙语解惆怅 主客尽欢颜
乐 (第1段)
悲 (2-3段)
乐 (第4段)
写景
抒情
说理
3、文章根据情感的变化可分为几部分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 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 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 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 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 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 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运用的骈句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 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 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
友麋鹿” ,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06年高考湖南卷《谈意 气》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
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 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 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时运不 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头颅低下。
05年高考广东卷《纪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