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土地资源》课时2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区域认知)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了解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思维)
3.通过图文材料,说出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
中国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土地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
中国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回顾旧知,巩固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8-69,结合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找出并归纳: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生:结合地图思考与回答。
【设计意图】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特点是重难点,地图是地理第二语言,通过给予学生地理信息,让学生自主查找分布特点,既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也能锻炼学生对于地理信息运用能力。
师: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生:季风区。
师: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生:读图回答。
师:由此可以归纳出我国耕地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生:回答。
师:耕地分布的地形区有东南丘陵、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师:我国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地区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生:仔细读图回答。
师:西北内陆的耕地分布在灌溉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和绿洲。青藏高原地区的耕地分布在海拔较低、热量较好的河谷地带。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布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西北地区是水源影响耕地的分布,青藏高原地区是热量影响耕地的分布。
师:耕地在我国南北方又有差异。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是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秦岭—淮河以北是旱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
师: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生:季风区。
师: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干湿地区?
生:湿润区。
师:我国林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生:思考并回答。
师: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林区是天然林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林区。西南林区,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林区,我国第三大林区,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林地很少。
师: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生:非季风区。
师: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干湿地区?
生: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师: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生:读图回答。
师: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就是描述的内蒙古高原,西北高山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小组活动】分析归纳:结合刚才的分析,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的任务归纳。
生:结合所学,讨论并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完成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后,知识点较为零散,通过表格将知识总结使得其逻辑化系统化。
师:中国各地区土地资源存在质量差别。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干旱少雨,多草地和荒漠。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较低,多草地和荒漠。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多耕地和林地。东部的耕地质量南北方又有不同。
师: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耕地多为旱地;南方多丘陵、山地,耕地多为水田;北方降水偏少,气温略低,以旱地为主;南方气候湿热多雨,以水田为主。
【活动】练一练:将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活动】乔木生长的耗水量要远远大于灌木和草本植物,有人曾形象地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乔木比喻为“抽水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种树好还是种草好?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各抒己见。
师: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严重不足,如果种植耗水量大的乔木,会导致这些地区更加干旱,而种植需水量少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加剧。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草要好于种树。应该因地制宜,当地适合生长什么种什么,西北很多地方是耐旱灌木。
承转: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丰富,开发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师:读漫画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生:飞来的山峰是表明城市化扩张中乱占耕地;小草的哀求是人类的不合理行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的心酸是指由于人类的废水排放,污染土地;水土的怒吼是由于人类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
师:同学们概括的非常准确。面临这些问题,我国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提出18亿亩是中国耕地保护的“红线”。即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
师:针对林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林地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需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
师:针对草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林地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或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
师:为了切实保护耕地,我国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的基本国策。
师:归纳小结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在开发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两个表格将重难点归纳,既方便学生整理笔记,也方便学生将知识体系化。
【活动】(1)想一想,为什么“种啥啥不长”的沙地可以变成种植西瓜的宝地?对于家乡难以利用土地的开发,你有哪些“金点子”?
生:思考并回答。
师:因为改良种植技术,采用压砂技术,白天减少水分蒸发,晚上水汽冷凝后经砂砾下渗,利于西瓜生长。
【活动】中国农村现保留有比较多的空闲宅基地,农田埂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闲置或废弃的土地也比较多。对这些土地进行整理,恢复并提高其生产力,不仅增加耕地面积,还能够改善乡村景观和人居环境。
(1) 结合所在地区的情况,谈一谈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
(2)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议一议,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哪些工程措施既可以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又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农村土地整改的重要意义: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耕地面积;改善村容村貌,美化环境;利于规模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
师:工程措施有清理河塘工程,改善水质;规划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建设垃圾中转站,避免垃圾侵占农田,美化农村环境;新农村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
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多种树;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宣传保护土地等。每年的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资源
一、区域差异明显
1.地区分布不均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林地: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山区
草地:西部干旱和半干旱的山地,高原地区
2.土地质量存在差别
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课后作业】
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年度二氧化碳吸收固定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回收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大力发展经济过程中,森林和草地的“碳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森林、草地主要分布地区是( )
A.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 B.森林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
C.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森林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
2.为实现2060年中国“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该( )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 B.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
C.净化江河湖海,减少水污染 D.大力发展农业,限制交通运输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即一本教科书连续被不同学生循环使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直接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
A.煤炭 B.森林 C.土地 D.石油
4.上述自然资源在我国东北的分布与图中土地
利用类型密切相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耕地面积19.14亿亩,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土地利用类型代表耕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 )
A.山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非季风区 D.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
7.珍惜土地资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必须做到( )
A.大规模围湖围海造田
B.对土地严格保护,禁止利用
C.大力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分别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旱地,③表示草地 B.空间分布均匀,类型齐全,比例合理
C.林地较少,耕地较多 D.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9.关于我国保护耕地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禁止乱占耕地 D.加大城市建设用地
【教学反思】
多媒体教学和课本教学完美衔接。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本课大量应用图片、动画等资料,丰富学生的视野。教学方式多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本课在讲授耕地、林地、草地分布特点时,由于知识较简单,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进行,然后进行反复读图训练;在突破重难点时,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小结完成表格形式,有明确任务,极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结尾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树立一种正确的人地观念,保护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理念和意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板书设计可以再用心思,板书更有特色逻辑会帮助学生刚好的理解重难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