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交通运输业(课时1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交通运输业(课时1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14 21:4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课时1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中国交通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结合中国铁路分布图,了解中国铁路交通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增强爱国情感。(区域认知)
2.通过图文分析对比,能够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综合思维)
3.结合相关材料和地图等信息,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地理实践力)
4.结合中国交通分布图,探究影响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的原因,树立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
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中国公路,走遍中国500万公里。
生:观看视频
师: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公路里程仅约8万公里。经过一代代修路人70余年的努力,中国公路不仅突破了各种工程困难,不仅穿越了丰富多彩的景观,更是覆盖了边境的角角落落。如今,中国的公路超过500万公里,公路在中国大地上四处铺陈,交织成一张密布的巨网,首尾相连足以绕行地球130圈。我国为什么要执着于修公路?公路的修建对于区域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结合中国公路修建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工程奇迹,从视频中感受到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还能学习中国工程师的工匠精神,敢于挑战苦难,不怕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
二、新课讲授
师:交通运输的概念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师: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生:举例说明。
师:交通运输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例如从重庆到北京人和货通过货车、飞机、船舶、火车进行联系。交通运输业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师: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经历那些过程?
生:思考并回答。
师:原始社会,人类通过手提肩扛搬运货物,古代社会,通过牲畜驮运货物;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方式有5种。
思考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想一下“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青藏铁路通车前,进出藏物资和人员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公路、航空运输压力巨大,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彻底打破了长期制约西藏的运输瓶颈,西藏紧张单一的运力局面得到缓解,运输成本降低一半以上,进出藏货物量大幅提升。青藏铁路的建设,直接促进了西藏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师小结: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要想富,先修路。
【活动】你了解现代化大都市内部的交通工具吗?请将图片与相关文字用直线连接起来。
生:连一连。
师:读图思考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情况。
生:读图思考并回答。
师:中国交通运输线路总长度、运输工具数量均大幅度增长, 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的交通干线又是往哪个方向延伸的呢?读图思考回答。
生:思考并回答。
师:为改善西部交通运输状况,国家相继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等联系西藏的干线公路,还修建兰新、成昆、北疆、青藏等联系边远地区的铁路。
【活动】(1)在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运里程、民航通航里程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一个?
(2)据图说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
生:读图思考并回答。
师小结: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民航,可以看出中国交通运输线路总长度大幅度增加,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承转: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师:观察:读右图,回答下列的问题。
(1)我国交通线从总体看,在空间分布上哪里密集?哪里稀疏?
(2)影响交通线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生:思考并回答
师:我国的铁路干线东部铁路网密集;西部铁路网稀疏。影响交通线分布的因素有地形、人口、气候、资源等。
师:中国的铁路干线有何特点?
生:读图回答。
师:铁路干线走向是纵横交错,覆盖面是全国更省,中心城市是北京。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
【小组讨论】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
1.找出5条南北走向铁路干线和它们的起点和终点。
2.找出3条东西走向铁路干线和它们的起点和终点。
3.找出下列铁路枢纽:北京、上海、郑州、武汉、株洲、成都、广州
生:小组读图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铁路干线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小组活动提高课堂的学校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师:我国5条南北走向铁路干线分别是京沪线(北京—上海),京九线(北京—九龙),京哈—京广线(北京—哈尔滨—广州),太焦线—焦柳线(太原—焦作—柳州),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
师:我国3条东西走向铁路干线分别是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沪昆线(上海—昆明)。在我国的第一级阶梯还有青藏铁路(兰州—西宁—拉萨)。
师:交通枢纽是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与衔接之处,共同办理客货的中转、发送、到达所需的多种运输设施的综合体。铁路干线交会的地方,会形成铁路枢纽。
【活动】找出下列铁路枢纽:北京、上海、郑州、武汉、株洲、成都、广州。
生:读图找铁路枢纽。
师:京广线于陇海线交汇处是郑州,京沪线于陇海线的交汇处是徐州,包兰线、兰新线与陇海线的交汇处是兰州;京沪线和沪杭线交汇处是杭州;京哈线和哈大线交汇处是哈尔滨和沈阳;成昆线和宝成线的交汇处是成都;沪昆线和京广线的交汇处是株洲,株洲也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活动】读图,说一说武汉成为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原因。
生:思考并回答。
师:京广线等多条铁路在此交会;对外公路四通八达;长江航道穿过其中;天河机场与外相通。
师:铁路不同车次代码表示不同的类型,例如K开头的是普通列车;T开头的是特快列车;Z开头的是直达特快列车;D开头的是动车组列车;G开头的是高速动车组列车。
【活动】乘坐火车需要查看时刻表。读下表,完成任务。
(1)从北京到广州的T15次、K598/K599次列车,途中各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乘火车从广州到郑州,希望早上到达,应该乘哪一次列车?
生1:从北京到广州的T15,20小时33分钟;K598/K599,29小时28分钟。
生2:如果乘火车从广州到郑州,希望早上到达,应该乘T16列车。
师:除了铁路,我国的公路也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公路里程超过500万公里。读图,归纳公路干线分布特点。
生:思考并回答。
师: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密集,呈网格状分布;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路稀疏。
师:读图,归纳内河航线和港口分布特点。
生:思考并回答。
师:内河航线和港口分布上南多北少,集中在长江和珠江流域。(干流航道多东西向,支流航道多南北向)
课外拓展: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
师:2015年国家启动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提出到202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08万公里,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基础上,形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
师:播放视频:2004—2023年,中国高铁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发展速度,展现中国发展力量,交通运输在不断发展,以视频展现如今的发展的情况更为直观。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
1.概念: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
2.重要性:①联结纽带 ②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
4.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网
1.铁路干线
①分布:东部铁路网密集;西部铁路网稀疏。
②三横五纵:起点与终点
③铁路枢纽
2.公路运输
3.水路运输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交通运输业”的教学,达成了新课标的要求,本课时设计以我国公路超过500万公里视频导入,巧妙地将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就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本节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巧妙地将课堂推向高潮,为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奉上了一堂“有理”“有魂”的地理课。课堂主题鲜明,设计精巧,首尾呼应,师生配合互动良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了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本节课在难点部分,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注重对地图的充分利用和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参与度较高,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分工,团结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信息和综合表达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