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认识“哄、先”等13个生字,会写“哄、闭”等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深深的爱。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父母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睡梦中妈妈的形象。
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母子之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字描绘出妈妈睡梦中的样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朗读音频、妈妈睡觉的图片和视频等。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内 容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营造氛围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在悠扬舒缓的旋律中,展示一系列妈妈与孩子温馨相处的图片,如妈妈抱着孩子、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等。 歌曲结束后,提问学生:听了这首歌,看着这些图片,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你想到了自己和妈妈之间的哪些温暖瞬间? 教师深情引导:妈妈,是那个给予我们生命,用无尽的爱陪伴我们成长的人。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妈妈的爱都如阳光般温暖着我们。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题目是《妈妈睡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用铅笔圈出来,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和朗读习惯。 检查初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重点指导“哄、润、粘”等字的读音。对于“哄”字,强调读音“hǒng”,可以通过组词“哄骗、哄孩子”来加深理解;“润”字,读音“rùn”,注意是翘舌音,可组词“湿润、滋润”;“粘”字,有“zhān”和“nián”两个读音,在文中读“zhān”,如“粘贴”。 开火车读生字词,增加趣味性。如果有学生读错,其他同学要及时纠正,共同强化记忆。 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一人读,另一人认真倾听,从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停顿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纠正。然后互换角色,再次朗读和纠正。 (三)随文识字,理解文意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一位朗读有感情的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妈妈哄孩子睡觉的图片,通过图片直观地理解“哄睡”的意思,感受妈妈的慈爱。 学习生字“哄”,除了之前提到的组词,还可以让学生用“哄”字进行造句,如“妈妈哄我睡觉”。 引导学生思考:妈妈为什么哄“我”睡觉,自己却先睡着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让学生体会妈妈的辛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妈妈在照顾自己时的辛苦付出。 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描写妈妈外貌的词语。 出示这些词语:“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同时展示对应的清晰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妈妈的美丽。 学习生字“脸、沉”,通过字形分析记忆。“脸”字,左边是“月”字旁,表示与身体部位有关;“沉”字,左边是“氵”,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冗”,可通过编口诀“三点水,加个冗,沉重的沉记心中”来帮助记忆。 指导朗读,教师先示范朗读,读出对妈妈美丽外貌的赞美之情。然后让学生模仿朗读,互相评价,看谁读得更能展现妈妈的美丽。 学习第三自然段 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理解“温柔”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温柔的人的表现,比如说话轻声细语、做事细心周到等。 学习生字“先、闭”,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先”字,上面是“ ”,下面是“儿”;“闭”字,外面是“门”,里面是“才”。 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的温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微笑”,体会妈妈的温柔。让学生回忆妈妈温柔对待自己的场景,进一步感受妈妈的爱。 学习第四自然段 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声音整齐响亮。 找出描写妈妈累的词句,如“呼吸沉、头发粘在额头上”,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妈妈的疲惫。 学习生字“发、窗”,区分多音字“发”的不同读音和用法。“发”读“fā”时,可组词“发现、发明”;读“fà”时,可组词“头发、白发”。 组织学生讨论:妈妈为什么这么累?让学生从文中的描述联想到妈妈在生活中的辛勤付出,如做家务、照顾家人等,从而体会妈妈的不易。 (四)书写指导 出示“哄、闭、脸、沉”4个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和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详细讲解书写要点。 “哄”字:左窄右宽,“共”的第二笔是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闭”字:门字框要写得宽一些,为里面的“才”留出足够的空间。“才”字的撇从竖中线起笔,捺要写得舒展,超过门字框的宽度。 “脸”字:左窄右宽,右边“佥”的撇捺要写得舒展,覆盖住下面的“贝”字。 “沉”字:左窄右宽,“氵”呈弧形分布,三个点的方向略有不同。“冗”的撇要从竖中线起笔,向左下伸展,长而有力;竖弯钩的竖要短,弯钩要长而舒展。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对于书写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手把手地教。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利用投影仪或在黑板上张贴,师生共同评价。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写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然后同学互评,互相学习优点,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书写规范、美观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红花、小贴纸等,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让他们对照范字再次练习。 (五)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生字词,如“哄、脸、沉、先、闭”等的读音、写法和词义;理解的词语,如“哄睡、温柔”等;以及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妈妈哄“我”睡觉却先睡着,睡梦中妈妈美丽、温柔又劳累的样子。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妈妈的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如“妈妈是一个美丽、温柔又辛苦的人”。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词抄写3遍,加强记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读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如“哄、先、闭、脸、沉、发、窗、事”等,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请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一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文中描写妈妈外貌、神态的词句,如“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微微地笑着。”“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第五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思考:“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这三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引导学生体会这三句话是对前面二、三、四自然段的总结和概括,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学习第六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想象: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看着睡梦中的妈妈,你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谢妈妈、心疼妈妈、要报答妈妈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表达。 学习第七自然段 师生合作朗读第七自然段,教师读旁白,学生读文中的句子,通过朗读感受文中的情感。 理解“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妈妈平时都干了哪些活儿,从而体会妈妈的辛苦和劳累,理解她需要好好休息。 体会作者对妈妈的心疼和关爱之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语气、语调来表达这种情感,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互相评价,看谁读得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心情。 (三)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让学生回忆自己妈妈在生活中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先在小组内互相分享,然后请几位同学在全班分享,让大家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感人视频,如《妈妈的爱从未缺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爱和感恩之情。在观看视频时,教师可以在旁边适当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细节,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母爱。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妈妈的爱?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如帮妈妈做家务、关心妈妈的身体、努力学习让妈妈开心等。 (四)指导书写 出示“先、事、窗、发”4个生字,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和结构。 “先”字:上面的“ ”撇要短,竖要长,写在竖中线左侧;下面的“儿”撇从竖中线起笔,竖弯钩的竖要短,弯钩要长而舒展,超过横中线。 “事”字:横画较多,要注意间距均匀。中间的“口”要写得扁一些,上宽下窄,位于竖中线位置。 “窗”字:上下结构,上面的“穴”要写得扁宽,撇和点要写得舒展;下面的“囱”要写得方正,框内不是“夕”,点要出头。 “发”字:注意区分多音字“fā”和“fà”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写法。当读“fā”时,可组词“发现、发生”;读“fà”时,可组词“头发、白发”。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和不良姿势。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共同提高书写水平。 (五)课堂总结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回顾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劳累,以及作者对妈妈的爱和心疼。 再次强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妈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让学生在背诵中进一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捶背、洗脚等,并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成长。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恩,懂得关爱父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