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时训练(含答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时训练(含答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4 12:0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23·宿迁月考)《德国通史》写道,德国法西斯产生于民族感情受到挫折的土壤上,这种挫折逆反成为一种民族复仇主义。而纳粹分子又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此,不仅要求恢复本民族“原有地位”,还要把“生存空间”作“无限的扩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条件是(  )
A.自由主义思潮的膨胀
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
D.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
2.下表是德国纳粹党在德国参与选举的数据统计(部分),据此可知(  )
时间 获得议会席位(个) 获得选票数(万张) 占票数的比例
1924年 14 90.8 2.9%
1928年 12 81 26%
1930年 107 64.7 20.5%
1932年 230 1 379.9 44.3%
A.德国右翼势力开始抬头
B.世界大战欧洲的策源地已经形成
C.纳粹党非法夺取了政权
D.纳粹党上台是经济危机下的产物
3.(2023·苏州模拟)1935年,法国总理在阐述对意大利政策时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一政策(  )
A.遏制了意大利法西斯势力
B.有利于欧洲的和平稳定
C.是基于维护法国既得利益
D.缓和了法意之间的矛盾
4.1939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会上面对意大利和德国提出的由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的建议,法国总理吹捧这是“本着客观和现实的精神提出来的”,英国首相竟宣称他也“想到过一个同这个建议相似的解决办法”。这表明英法(  )
A.极力遏制法西斯扩张
B.无力抗击德国的侵略
C.努力维护欧洲的和平
D.大力地推行绥靖政策
5.(2023·无锡月考)1939年,苏联人勃兰切尔创作了一首名为《喀秋莎》的爱情歌曲,描绘了苏联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但是,这首歌曲在当年并没有流行,而是在两年后的苏联卫国战争中,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开来。这说明(  )
A.文艺创作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B.文艺作品也具有强大战斗力
C.人民认可的艺术才具有价值
D.政治需要推动了文艺的发展
6.(2023·扬州模拟)1940年9月16日,美国《兵役登记法》正式生效,规定对年龄从21至35岁的男性公民进行登记,以便必要时招募新兵入伍,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做法表明美国(  )
A.彻底放弃孤立主义
B.开始调整中立政策
C.全国卷入世界大战
D.着手应对战争威胁
7.(2023·扬州模考)右图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图中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
A.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已成定局
B.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C.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
D.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
8.(2023·常州模考)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由此可见,《开罗宣言》的发表(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
D.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
9.(2023·泰州模拟)下图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 IN,MISTER?》(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
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
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
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
10.据《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载,雅尔塔体系包括:欧洲雅尔塔体系,即通过分区占领划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东亚雅尔塔体系,即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即把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体现出雅尔塔体系(  )
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B.顺应多极化的趋势
C.承认民族解放运动 D.倡导和平民主原则
11.波茨坦会议对德国确定了“四D计划”,即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消除军工和垄断)和民主化,以期彻底改造德国社会。其中,“非纳粹化”的目标是根除纳粹主义存在的社会根源,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非纳粹化运动”旨在(  )
A.彻底清算德国法西斯法律组织与战犯
B.深入社会基层扫除法西斯势力的残余
C.为德国战后和平崛起创造有利条件
D.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2.(2023·南京调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纪念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电子宣传册《欧洲胜利日:庆祝与思考的时刻》,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德国与苏联入侵波兰之时”,而在1939年10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在上议院演讲中称“必须明白:德国与苏联在波兰的行为有所不同……苏联政府推进的边界,大体正是凡尔赛会议后寇松爵士提倡的边界”。这表明(  )
A.美英在对苏政策方面存在分歧
B.政治目的影响对国际争端的评判
C.美国否认苏联对于二战的贡献
D.英国纵容苏联以维护凡尔赛体系
二、非选择题
1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下面是一幅历史漫画及其构思,其中蕴含着历史内容和历史寓意。
四人的聚会
漫画《四人的聚会》构思:漫画中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纳粹党头子希特勒,漫画设计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举行聚会,大使馆墙上还挂着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的肖像。画面中四位历史人物完成了交易正在庆贺,大家一起干杯说道:“好了,在我们继续前,先要作自我牺牲。”
——摘编自吴广伦等《老漫画中的法国史:17世纪至20世纪末》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及构思中包含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内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及构思中包含的符合史实的寓意。(6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23·宿迁月考)《德国通史》写道,德国法西斯产生于民族感情受到挫折的土壤上,这种挫折逆反成为一种民族复仇主义。而纳粹分子又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此,不仅要求恢复本民族“原有地位”,还要把“生存空间”作“无限的扩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条件是(  )
A.自由主义思潮的膨胀
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
D.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德国的法西斯源于民族复仇主义,故选D项;自由主义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与法西斯存在很大区别,排除A项,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是德国法西斯上台的结果,排除B项;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是客观条件,而材料中所述是德国自身的条件,排除C项。
2.下表是德国纳粹党在德国参与选举的数据统计(部分),据此可知(  )
时间 获得议会席位(个) 获得选票数(万张) 占票数的比例
1924年 14 90.8 2.9%
1928年 12 81 26%
1930年 107 64.7 20.5%
1932年 230 1 379.9 44.3%
A.德国右翼势力开始抬头
B.世界大战欧洲的策源地已经形成
C.纳粹党非法夺取了政权
D.纳粹党上台是经济危机下的产物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德国纳粹党在议会中的支持率逐渐升高,说明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出路,纳粹党的上台实际上是经济危机下的产物,D项正确;“开始抬头”和“已经形成”的说法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B项;纳粹党是通过合法的选举获得了政权,排除C项。
3.(2023·苏州模拟)1935年,法国总理在阐述对意大利政策时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一政策(  )
A.遏制了意大利法西斯势力
B.有利于欧洲的和平稳定
C.是基于维护法国既得利益
D.缓和了法意之间的矛盾
答案 C
解析 题干内容说明法国总理反对意大利在欧洲扩张,主张意大利到非洲去扩张,据此可知,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是维护法国在欧洲的既得利益,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理的这一政策并没有遏制意大利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扩张,排除A项;既然这一政策并没有遏制意大利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并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说明这一政策并没有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也没有缓和法意矛盾,排除B、D项。
4.1939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会上面对意大利和德国提出的由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的建议,法国总理吹捧这是“本着客观和现实的精神提出来的”,英国首相竟宣称他也“想到过一个同这个建议相似的解决办法”。这表明英法(  )
A.极力遏制法西斯扩张
B.无力抗击德国的侵略
C.努力维护欧洲的和平
D.大力地推行绥靖政策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最终签订《慕尼黑协定》,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将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纳粹德国,D项正确,排除A项;英法不是无力抗击德国,而是对德国妥协,排除B项;英法的绥靖政策,没有起到维护欧洲和平的作用,排除C项。
5.(2023·无锡月考)1939年,苏联人勃兰切尔创作了一首名为《喀秋莎》的爱情歌曲,描绘了苏联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但是,这首歌曲在当年并没有流行,而是在两年后的苏联卫国战争中,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开来。这说明(  )
A.文艺创作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B.文艺作品也具有强大战斗力
C.人民认可的艺术才具有价值
D.政治需要推动了文艺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这首歌曲激励了苏联士兵战胜德国侵略的斗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适应了当时的战争需要,因此广为流传,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文艺创作因为适应战争需要而广为流传,而A项中偷换概念,并非是时代需要,排除A项;文艺作品鼓舞了士兵的战斗力,并不是作品本身具有战斗力,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卫国战争的爆发推动了歌曲的流行,C项与材料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
6.(2023·扬州模拟)1940年9月16日,美国《兵役登记法》正式生效,规定对年龄从21至35岁的男性公民进行登记,以便必要时招募新兵入伍,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做法表明美国(  )
A.彻底放弃孤立主义
B.开始调整中立政策
C.全国卷入世界大战
D.着手应对战争威胁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40年”可知,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招募新兵入伍是为了着手应对战争威胁,D项正确;“彻底放弃孤立主义”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开始调整中立政策”,排除B项;这一时期美国全国没有卷入世界大战,排除C项。
7.(2023·扬州模考)右图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图中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
A.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已成定局
B.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C.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
D.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
答案 B
解析 题干内容所述及的时间是“二战时期”,在漫画中,美国、英国和苏联共同努力,把代表“法西斯”炸弹的希特勒夹走,说明该漫画强调大国之间进行合作的重要性,故选B项;漫画的着重点在于强调大国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法西斯集团的“失败”,排除A项;在漫画中并没有任何有关瓜分德国的信息,排除C项;漫画内容强调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的合作,而不是凸显苏联的主战场地位,排除D项。
8.(2023·常州模考)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由此可见,《开罗宣言》的发表(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
D.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且“中国代表据理力争”,最终得到英、美、苏等国同意,说明《开罗宣言》的发表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故选A项;四国首脑共同同意,故不是大国强权政治,排除B项;《开罗宣言》抨击了日本侵略暴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日本侵略活动,但“遏制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中国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排除D项。
9.(2023·泰州模拟)下图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 IN,MISTER?》(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
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
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
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
答案 A
解析 据漫画内容可知,小国不能随意进入会场,或者需要在大国的陪同下进入,说明雅尔塔会议是由大国主导的国际会议,故选A项;雅尔塔会议巩固和维护了美、英、苏战时同盟,为反法西斯胜利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通过漫画可以看出美苏作为大国,在会议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无法看出两国利益冲突,排除C项;雅尔塔会议构建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排除D项。
10.据《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载,雅尔塔体系包括:欧洲雅尔塔体系,即通过分区占领划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东亚雅尔塔体系,即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即把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体现出雅尔塔体系(  )
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B.顺应多极化的趋势
C.承认民族解放运动 D.倡导和平民主原则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英和苏联等强国对弱国的瓜分和控制,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解放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
11.波茨坦会议对德国确定了“四D计划”,即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消除军工和垄断)和民主化,以期彻底改造德国社会。其中,“非纳粹化”的目标是根除纳粹主义存在的社会根源,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非纳粹化运动”旨在(  )
A.彻底清算德国法西斯法律组织与战犯
B.深入社会基层扫除法西斯势力的残余
C.为德国战后和平崛起创造有利条件
D.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答案 D
解析 波茨坦会议是二战结束之际美、英、苏三国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美、英、苏三国通过波茨坦会议构建战后的世界格局及战争遗留问题,故其宗旨在于整个战后世界而非德国,故选D。A、B、C三个选项都是“非纳粹化”运动对德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解决德国问题最终也是指向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排除。
12.(2023·南京调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纪念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电子宣传册《欧洲胜利日:庆祝与思考的时刻》,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德国与苏联入侵波兰之时”,而在1939年10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在上议院演讲中称“必须明白:德国与苏联在波兰的行为有所不同……苏联政府推进的边界,大体正是凡尔赛会议后寇松爵士提倡的边界”。这表明(  )
A.美英在对苏政策方面存在分歧
B.政治目的影响对国际争端的评判
C.美国否认苏联对于二战的贡献
D.英国纵容苏联以维护凡尔赛体系
答案 B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是2020年,美国在2020年宣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德国与苏联入侵波兰,是出于反对俄罗斯的需要,1939年英国认为德国与苏联在波兰的行为有所不同,是出于拉拢苏联,对付德国的需要,都是因为政治目的影响其对国际争端的评判,B项正确;2020年,苏联早就已经解体,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美国关于苏联对二战贡献的评判,排除C项;英国意图拉拢苏联,对付德国,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下面是一幅历史漫画及其构思,其中蕴含着历史内容和历史寓意。
四人的聚会
漫画《四人的聚会》构思:漫画中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纳粹党头子希特勒,漫画设计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举行聚会,大使馆墙上还挂着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的肖像。画面中四位历史人物完成了交易正在庆贺,大家一起干杯说道:“好了,在我们继续前,先要作自我牺牲。”
——摘编自吴广伦等《老漫画中的法国史:17世纪至20世纪末》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及构思中包含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内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及构思中包含的符合史实的寓意。(6分)
答案 (1)背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3年,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36年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
内容: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2)寓意:“四人聚会”在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是指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商讨割让捷克斯洛伐克领土问题;“四人完成交易”是指他们共同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自我牺牲”是指英法对德意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英法不惜牺牲盟友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换取希特勒对和平的许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