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新课导入
同学们,写作难吗?
有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 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
写作始于我们的生活,是人们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现在开始,同学们不妨先试一试,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加上什么框框。这样写起来就会很放松了。
横批:写不出来
想一想:
你每天的生活完全一样吗 是不是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而你的心情也会有所不同呢
这些不同之中,就蕴藏着值得写的内容。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写什么东西发愁了。此外,通过各种媒体接触有益的文章、高颇和频,也可以帮助你增长阅历,积累语言素材。
测试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下边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
家里是谁陪伴你的时间最长呢
家长与你常聊的话题是什么
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你的好朋友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你的同学进教室时,神态、动作有什么特点
你的语文老师常穿什么样式的衣服 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表达和交流,而写作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素养目标
壹
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写作方法。
贰
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叁
激发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借鉴已学课文
回忆特殊情感(感觉)的经历
分组讨论,自由讲述,选定写作对象
写作指导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写熟悉的对象
旧有印象搜寻法
学会凝视观察
冷静的凝视观察,主动参与的凝视观察
体验和提炼
开发、利用写作资源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三心俱全:留心、用心、细心。
已知加新知观察法——对熟悉的人、事、物等再做观察
揣摩、联想、思考,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趣、生活之理
提升感受与思考、筛选和提炼生活素材的能力
借鉴课文写法
宏观层面:高雅的情怀、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
微观层面: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总—分—总”的结构,调用多种感官,等等
效法朱自清、老舍等名家。
借鉴《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名篇的写法。
写作实践
【一】片段写作。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
提示:
1.关健是要善于发现,你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不妨先都记下来,再做取含。
2.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思维导图
变化
根据生活环境,选择观察对象(盆栽、菜畦、花草树木)
按方法观察(调动多种感官,按一定角度或顺序观察,按不同时间或气象条件观察)
关注特征,发挥想象(由“形”思“神”,联系社会现象、生活经验,点明规律,阐述道理)
例文展示
乡间的秋天
秋天,田野里金黄的稻子成熟了。秋风吹来,稻子摇来摇去,像海洋里翻腾的波涛,真让人喜爱!乡间的秋天是多么灿烂啊!
亮点批注
两个感叹句,直接抒情。
秋天,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像一张张小姑娘羞得通红的脸;黄澄澄的鸭梨上小下大,仿佛一个个金葫芦;红彤彤的柿子高挂在枝头,好似节日里挂的灯笼;石榴笑裂了嘴;橘树乐弯了腰。乡间的秋天是多么可爱呀!
亮点批注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果实累累的胜景。
~~~~~~~~~
~~~~~~~~~~~~~~~~~~~~
~~~~~~~~~~~~~~~~
~~~
~~~~~~~~~
~~
~~~~~~~~~~~~~~~
秋天,梧桐树那黄中带绿、绿中透黄的叶子被风一吹,像一只只断了线的风筝,打着转儿飘落下来,贴在地面上。远远望去,那仿佛就是画家用彩色画笔给大地画的一席花地毯。乡间的秋天是多么美丽呀!
亮点批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乡间秋景的美丽。
~~
~~~~~~~~~
~~
乡间的秋天美丽迷人,可描绘的美景数不胜数。小作者观察细致,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灿烂、可爱、美丽的乡间秋天展现了出来。文段语言优美,比喻生动贴切。
总评:
名家名篇
立秋这个节气,在南方城市中也许体现得并不明显,暑热依然会侵扰人们。但在哈尔滨,立秋的日子,却真的是秋天登场的时刻,哪怕早晨艳阳高照,到晚上却是清凉如水。此地民谚“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殊为传神。你在立秋的上午还吃解暑的西瓜呢,傍晚散步就得加一件外套了。从哪儿能看出秋天的迹象呢 你可以看天,天空显得高远,云彩没有夏日那么风起云涌了,要迁徙的成年候鸟,把雏鸟赶向天空的次数多了;你也可以看大地,树梢的叶子微黄了,草从的野花开始调零,庄稼地快是罢园的时候了,林间的松鼠动作敏捷地往洞里搬运冬眠的食物了,松花江水瘦身了,蝴蝶和蜻蜓越来越少,花大姐和蚊子却开始了狂舞;你还可以从夜市的大排档,人们尽情享受美食和晚风的表情上,看出他们是多么珍惜还能在户外吃喝的日子,到了冬天,这样的享受,就被雪花给贴上封条了。
——迟子建《烟火漫卷》
读一读下面的文字
写作实践
【二】升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想必有许多新的见闻。试着做一番观察,拿起笔,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字数不限。
提示:
1.全新的校园环境、不一样的课堂活动、初次见面的老师和同学……都可能成为写作的内容。要试着打开思路,放出眼光,丰富自己观察的角度。
2.印象之所以“深”,想必是因为带给了你不一样的触动。在讲述的同时,也要注意表达你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3.写完之后与同学分享,看看各自的所见所感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你不仅会结识新朋友,也会在如何观察和思考方面得到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例文展示
就是你
一节音乐课,又高又胖的音乐老师上来就让我们齐唱《七子之歌——澳门》。
曲终,胖老师突然站起来,用一种神秘的语气说:“我从大家的合声里,听出一个女生的音准非常好,而且很动情,声音也好听。她是谁呢?"这时,他用手指对着我们,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圆,而后突然指着我说:“就是你!”
“啊?怎么可能!初次见面,他是怎么从40多个同学的合唱中分辨出我的声音的?”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你一定练过乐器,你小学是合唱队的吧,请你再给同学们唱一遍,好吗?”
“太神了!他怎么知道我学过乐器,又怎么知道我小学是合唱队的?再唱一遍?当……然好了!”老师这种出人意料的赞美方式,让我既惊讶又激动。
胖老师仿佛看懂了我的心思,有点得意地冲我笑笑,然后回到琴凳上,动听的前奏再次响起。优美的旋律又一次让我忘掉一切,动情歌唱。
接下来,胖老师告诉我们音乐并非歌手与演奏家的专利,其实音乐无处不在。然后,他开始为我们播放他精心剪辑的电影片段,带领我们欣赏背景音乐。
我第一次遇到听力如此神奇的音乐老师,也第一次上如此动人的电影音乐欣赏课。回想小学六年,我一直觉得音乐课可有可无。因为课上无非唱一些老掉牙的歌,而且音乐课经常被语文或数学老师占用。没想到,初中的第一节音乐课,我就被眼前这位胖老师的艺术修养折服了。从此,下一节音乐课成了我快乐的期待。
小作者以“就是你”这一激动人心的相识瞬间为核心,着重再现音乐老师用耳朵“认人”的过程,全文详略得当,人物特点鲜明。通过动作、对话、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凸显老师过人的辨听能力,表达了对老师的喜爱、敬佩之情。
总评:
写作实践
【三】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当时的情景,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生活中让你动情的事可能有好几件,要从中选择一件让你最受触动的事情来写。可以先把这件事讲给身边的同学们听,看看他们的反应,然后再落笔。
2.在记叙时,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让记叙眉目清楚。
3.除了记叙经过,还要抒发自己的感受。可以开门见山或篇末,点题也可以与记叙相结合来表达。
思维导图
成长
审题:
紧扣“成长”主题
选取自己最受触动的事件
立意:
记录成长经历
抒写人生感悟
选材:
家庭:父母的关爱、帮助
学校:老师的批评、教育,同学的友谊、矛盾
社会:经历的某件事或见闻
个人: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
写法:
叙事要素齐备
可用“总—分—总”结构
注重描写,适当运用修辞
详略得当
例文展示
在唠叨声中长大
“就知道看电视。”“快点做作业!”……唠叨声时不时在耳边响起,嚷得我头都大了。不过呢,如果少了这些唠叨,生活里还真的缺少了许多趣味呢。
老爸的唠叨——山崩地裂
周末,我一边悠闲地看电视,一边吃东西。我看电视的认真劲可是无人能比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看电视,就连老爸何时来到我身边的都没有察觉。
“哼、哼!”两声惊醒了沉醉在电视中的我,可我的眼睛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
“关掉电视,马上去做作业!”老爸的唠叨声音加大。我还在沙发上磨蹭……
“快去做作业,快去!”老爸如雷的声音响起,嗡嗡回响在客厅里,山崩地裂一般。老爸发飙了,我赶紧关掉电视机乖乖地去做作业。
老妈的唠叨——柔中带刚
我是一个比较倔犟的人,常常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可是只要对方是老妈,往往还是以我的落败告终。
一天,我穿了一件自认为非常好看的衣服,温柔的老妈说:“天气还有些冷,不要只顾风度,不要温度。”我不肯听,“那谁还看得见我的漂亮衣服呀?”老妈笑笑说:“你可以等天气暖和了再穿。”
我还是不听,老妈也不恼,仍然以温和的语气耐心地劝导我,什么感冒啊,打针啊,吃药啊,耽误学习啊,走到大街上像是异类啊……我用手捂紧耳朵,老妈却没有半点停下来的意思……最后,我落败了,换下了那件漂亮的衣服。
老弟的唠叨——软磨硬泡
“好姐姐,你就帮我买吧。”“好姐姐,你就让我玩一玩嘛。”弟弟的唠叨,总会像跟屁虫一样伴随我左右。他总依赖我,遇到爸妈不让做的事情,他准来找我。
这不,弟弟又有事情来求我了。刚开始,不管弟弟使出什么招,我就是不答应;可到后来,他一边摇着我的手,一边摇着身子,嘟着个嘴,眼睛里还泛着一丝泪光……我又被征服了。你说,我怎么在弟弟的软磨硬泡下心就软了呢?
我健康,我快乐,我知道这些都是与家人的唠叨声密不可分的。人们常常觉得唠叨烦人,但我渐渐认识到唠叨声中含着的是无尽的关爱,是潺潺如溪水般的亲情……
生活中,我们总是很厌烦唠叨,但是作者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唠叨。她写了爸爸、妈妈及弟弟的唠叨,发现唠叨中其实含着无尽的关爱,是潺潺如溪水般的亲情。在作者生动的描写下,这些迥乎不同的唠叨声中蕴涵的却是动人的真情。
总评:
结语: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本来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情,不是全都依靠观察跟认识吗 人家说咱们的记叙文章写得好,又正确又周到。推究到根柢,不是因为观察跟认识好才写得好吗
——摘自叶圣陶《拿起笔来之前》
谢 谢
观 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