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生活处处有真意
【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凝练在“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一句中,这句话出自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序》,主要取其思想内容,而不着重其写作技巧。这句话出现在单元首页,为后面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提供了标准和方向:文章的辞藻不是重点,鲜明的中心才是文章的灵魂。单元语文要素有二:其一“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其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后者指向习作表达的要求。这是在三至五年级分别学习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等习作的基础上,跨越专题来学习“寻找中心,围绕中心意思表达”的习作单元。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学生习作中所立之意不要刻意追求高远深刻,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见闻、经历和感受去捕捉和发现。综上,本单元以“生活处处有真意”作为主题,着力引导学生用一颗慧心、一双慧眼发现寻常生活的“亮点”,围绕中心意思抒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感受。讲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表真意是本次习作的原则要求。
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家眼中的生活真意,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交流平台”结合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怎样“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一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围绕中心来写:是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练习,均是在明晰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习作例文”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本单元习作以“感受最深的汉字”为话题,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汉字,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习作,写后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
本单元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的亮点和“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能力。单元内所有教学资源都指向这一目标任务的达成。其中四篇选文内容各有侧重,涵盖了景、物、人、事不同方面的描写,既体现了“生活处处有真意”,又聚焦“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要素,为学生领会写作方法提供了多种示范,让学生在阅读中一步步加深认识——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文章,均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抓住重点部分具体写,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细读文本可发现,几篇选文相互间也有关联:《夏天里的成长》和《小站》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盼》和《爸爸的计划》都是选取不同事例来突出中心。《夏天里的成长》作为精读课文,开篇以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统领全篇,所描写的景物从有生命的植物——草木、作物,写到无生命的山、水、路,一幕幕“看得见的生长”跃然纸上,最后一段在“物”的生长基础上写到“人”的成长。文章的描写对象随着视野的放宽不断擢升,立意见深。习作例文《小站》先从不同方面描写了小站之小,最后点明它带给旅客温暖的春意。两篇选文示范了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写的方法,都在最后点明中心意旨,有卒章显志的意味。另一篇精读课文《盼》则从同龄人的角度,叙写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雨天穿雨衣,借口买酱油穿雨衣,终于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几件小事真切描摹了小孩子的心理。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用不同事例写了我的爸爸是个计划“迷”的特点。两篇选文采用儿童视角观察描写生活经历,真实的情感和相似的经历让学生感同身受。
【单元目标】
1.会写“棚、苔”等22个生字,会写“甘蔗、瀑布”等24个词语。
2.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意思,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3.在生活中观察和感受,能够围绕一个意思选择适合的写作材料。
4.发现生活中的亮点,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5.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并尝试运用“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表达方法练习写作,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并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学习修改。
【学习情境】
夏天、小站、雨衣、爸爸……都是生活的日常,成长的夏天、温暖的小站、期盼着穿雨衣、计划迷爸爸……这些平凡的生活,在作者笔下处处蕴含真情实意。试着像作家一样,发现寻常中的不一般,用心感受平凡生活,寻找那个最“亮”的点,抒写属于自己的得“意”之作。
【课时安排】
主题 内容 课时 学习任务 教学要点
生活处处有真意 《夏天里的成长》 交流平台 3 任务一:深深领悟生活的真意 活动一:品出夏天独特的味道 活动二:小站走入我心田 1.会写9个字,会写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习作例文《小站》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2.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盼》 交流平台 2 任务二:体会同龄人心情 活动三:你的“盼”和她一样吗 活动四:我家也有一个“谜” 1.会写13个字,会写12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 初试身手 1.能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2.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作为材料。
习作 2 任务三:晒晒我的得意之作 活动五:书写我的新感情 活动六:评选亮点佳作 1.领会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写作。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学习写文章前先列提纲的方法。
习作修改 1.通过习作交流,进一步掌握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写。 2.结合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能围绕中心意思运用恰当的描写把重点部分修改具体。 3.借助师生共读、交流对比、互评互改等方法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和习惯。
生活处处有真意——任务一:深深领悟生活的真意
活动一:品出夏天独有的味道
【学习目标】
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评价任务】
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学习重难点】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学习流程】
活动一:激发兴趣,走进课文
1.明确单元要素。
(1)观察:请认真观察单元篇章页,看看插图画了些什么,自由读上面的文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相机理解“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含义)
(2)推想:想想本单元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与其他单元安排的内容有何不同,以及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
(3)明确: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要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并且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4)齐读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
2.教师引导:你们知道,万物在哪个季节生长最快?(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里的成长”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活动二:初读课文,感知写法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活生生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软绵绵 谚语 棚架 农作物 尽量
指名认读,互助正音,齐读。
缝隙(fènɡ) 尽量(jǐn)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书写“瀑”“缝”2个字:“瀑”字,右边下面的部件不要写成“水”;“缝”字,要注意走之与左右两个部件之间穿插避让,注意正确的笔顺。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画出树形图。(板书: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思考:①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完善树形图相应部分。(板书: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人)
②文中具体写了哪些事物?
学生畅谈,教师分类概括。(动植物、山河大地、人)
(3)小结:课文通过列举动植物、山河大地、人三个方面的生长事例来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学习流程】
活动一:回顾方法,温故知新
1.回顾方法:上节课,我们反复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中心意思表达清楚的?
2.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读懂课文,读透课文。围绕着这个中心意思,作者写了许多迅速生长的事物,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品一品。
活动二:研读课文,揣摩方法
1.学生活动: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相应的中心句。
①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中心句。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②教师引导:“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浏览圈画:快速浏览,看看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动植物的生长。(学生浏览圈画)
①课件出示图片:棚架上的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苔藓;草坪菜畦;小动物。
②小组交流,并完成板书树形图中“有生命的”这部分内容。
③总结方法:根据树形图,作者围绕“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猜猜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板书: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描写)
(3)讨论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动植物的生长的?请同学们找出关键的语句读一读。
①交流反馈。
生物怎样长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竹子、高粱一夜可以多出半节苞蕾昨天是……今天是……明天是……苔藓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草和菜几天不见,就变成了……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
②教师引导:提问:这些事例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预设:瓜藤、竹子、高粱的长体现了“飞快的长”;苞蕾、苔藓、草和菜、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的变化,突出了“跳跃的长”;作者从长短、形态、大小等不同方面来写动植物的生长,表现了“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③提问:纵向观察表格,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列举事物的。(以时间长短为序)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示“长”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富有变化的表示“长”的词语,如“长出”“多出”“变成”“长满”“有了”,呈现不同事物成长的不同形态,避免了单调。)
④体会:从这些关键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万物迅速生长)
⑤指导朗读:谁来声情并茂地读读这段话,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万物迅速生长的画面?
2.感受山河大地的“成长”。
(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本自然段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作者说“什么都在生长”,快速浏览第3自然段,看看具体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
明确:山、地、河、铁轨、柏油路。(相机完成板书树形图中“无生命的”这部分内容)
(3)感受表达方法。
①同学们,你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描述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吗?
②小组交流汇报。
③总结写法:作者是如何围绕“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这一中心句来写山河大地的“成长”的呢?
明确:围绕中心句,通过不同方面具体描写。
(4)质疑:读到这里,同学们心中有没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呢?
①预设:为什么没有生命的铁轨和柏油路也会长呢?
明确:夏天温度高,铁轨受热会膨胀,所以会把缝隙填满;柏油路是由黑色的沥青铺成的,沥青吸热能力强,如果沥青层比较厚,到夏天沥青路表面的温度会高出气温十几度,路面就会变得软绵绵的,看上去好像变高了。
②预设:怎么理解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民间谚语: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
教师明确:农家人在年复一年的播种、收获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而这些经验常以朴实易记的俗语记载下来。“不热不长,不热不大”也是如此,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庄稼就长得很快;如果气温不够,庄稼就成熟得较慢。
(5)指导朗读:齐读本自然段,火热的夏季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朗读时语调要欢快,读出万物飞快变化之感。
3.体悟人的“成长”。
(1)过渡:同学们,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和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柏油路在夏天里都在成长,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成长的时期,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地长大。请大家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找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2)交流:说说课文是如何具体写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学生畅谈)
引导:①学生们在夏天里是怎样成长的?②读读文中的两句谚语,想一想作者引用它们是为了说明什么。③由农作物想到了人应该怎样生长?
明确:作者先讲学生们的成长,再引用农家谚语,从农作物说到人,最后点明中心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3)教师引导:“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如何理解这句话?
①学生讨论交流。
②点拨:这里的“热天”仅仅指的是夏天吗?这里的“长”只是指身体的长、在学校年级的变化吗?(相机完成板书树形图中“人”部分内容。)
明确:青少年时期就相当于人生中的“热天”,这个时候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上的成长。
(4)深化:同学们,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又得到怎样的启示?(学生畅谈)
明确: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获取知识、能力,不能错过获得知识储备的最佳时期,否则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5)齐读第4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人也要努力成长的道理。
(6)小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生活处处有真意——任务一:领悟生活真意
活动二:小站走入我心田
【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2.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评价任务】
完成任务单。
【学习重难点】
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流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反馈练习
1.导入新课,板书题目。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板书题目)
2.反馈练习,交流总结。
(1)复习交流。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哪些事物的成长?如果仅写一类事物的成长,可以吗?
明确:从不同方面来写,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加全面,更加充分。
(2)小结: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已有的习作经验,来选择不同事例或不同方面来写,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以突出中心意思。
板块二 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集体选材,拓展思路。
(1)联想:请同学们以“暖”字展开联想,说说自己想到了哪些事例或场景。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联想。
(2)学生交流,归纳整理。
2.借助例文,指导选材。
(1)自读:自主阅读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全文是围绕“小”展开的。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表明了车站虽小,却小中见大,从细微处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2)同桌交流: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的?(板书:不同方面)
小站(小而精心) 规模小 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
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
几根木栅栏
三五个人影
布置小而精心 小黑板
小小的喷水池
小小的假山
小树
小宝塔
几株杏树,花开正艳
(3)比较:看看“暖”的选材和《小站》的选材,你明白了什么?
明确: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突出中心意思。
(4)以小见大,侧面烘托。
①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小站》,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写小站的“小”,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小站很小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作者通过写小站的“小”,烘托出文章的中心意思,以小见大。
②小结: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写,选择不同事例去写,同时也可以渗透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使文章表达的含义更加深刻。
板块三 围绕中心,独立选材
(1)拟写提纲: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围绕确定的中心意思拟写提纲。
(2)填写提纲。
(3)全班交流。(投影部分学生的提纲,集中评议选材是否是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任务二:体会同龄人心情
活动一:你的“盼”和她一样吗
【学习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2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
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学习流程】
活动一:温故知新 梳理事件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童年总有很多盼望的事情,盼望有新玩具,盼望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盼望吃好吃的……你曾经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呢?
2.学生回答自己童年特别盼望做某事的经历。
3.揭示课题《盼》,板书课题:盼,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作家,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哦,香雪》,中篇小说《麦秸垛》,长篇小说《玫瑰门》等。本文选自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夜路》。
三、初读课文,厘清结构
1.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完成学习单。
3.汇报交流
预设1:第1—3自然段讲的是初得雨衣盼下雨。
预设2:第4—17自然段讲的是下起雨来盼出门。
预设3:第18—20自然段讲的是如愿穿上雨衣。
活动二:品盼共读 感受心情
一、感受“初得雨衣”的喜悦
1. 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圈画有关“我”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学生朗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交流第1、2自然段
预设:“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句话是心理描写。“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这三句话是动作描写。这些描写都体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2)交流第3自然段
预设:“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是心理描写,体现了“我”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二、感受“盼穿雨衣”的心情
1.(1)教师提出自主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下雨时“我”有哪些反常的举动?“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2)学生朗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我却放慢了脚步”“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我”看见快要下雨了,十分兴奋。
2.(1)教师提出要求:分角色朗读第5—1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情绪变化,说说这些变化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学生根据老师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我”的情绪变化。
(3)汇报交流
预设:通过“嚷着奔进厨房”“嘟囔”“央求”“瞟”“不声不响”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我”兴奋、失落、不甘的情绪变化,感受到“我”盼望外出的急切心情。
三、感受“穿上雨衣”的喜悦
1.(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第18—20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作简单批注。
(2)学生朗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这些是动作描写。“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这些都是心理描写。这些动作和心理描写体现了“我”兴奋与喜悦的心情。
2.(1)教师提出探究讨论问题: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为什么这样写?
(2)学生小组内探究讨论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这样写是为了表达“我”如愿穿上雨衣的快乐。
3. (1) 找一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1:第3自然段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句子中的两个“安安静静”衬托“我”盼望下雨的焦急心情。
预设2:第4自然段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这句话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因为快要下雨,“我”兴奋与激动的心情。
四、梳理归纳“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1.提出合作探究要求: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三个事例,哪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为什么要详写?
2.学生小组内探究讨论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1:课文围绕“盼”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和穿上雨衣三个事例。
预设2:盼穿雨衣写得更详细、更具体,分别写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和雨后看景等内容。
预设3: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活动三:学写心理 表达真情
小练笔:你也一定有过特别期盼的事情吧,请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写一写你的经历吧。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
生活处处有真意——任务二:体会同龄人心情
活动二:我家也有一个“谜”
【学习目标】
1.能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2.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作为材料。
【评价任务】
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作为材料。
【学习重难点】
1.能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2.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作为材料。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流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反馈练习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哪些事物的成长?如果仅写一类事物的成长,可以吗?(从不同方面来写,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加全面,更加充分。)
2.《盼》围绕中心意思“盼”,写了哪些事情?这几件事情是平均用力的吗?
(围绕中心意思,可以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动二:明确中心,指导选材
1.教师引导: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
常给我们讲故事。( )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
边炒莱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 )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
(1)预设:围绕“戏迷爷爷”这个中心意思,应该选择和“戏”有关的材料。
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 )
常给我们讲故事。( )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 )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
边炒莱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 √ )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 )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 )
(2)给材料分类,进行有序整理。
预设1:有关看戏的材料有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预设2:有关学戏的材料有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预设3:有关组件戏班子的材料是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教师总结: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表现“戏迷爷爷”这一中心意思,会使表达更有条理。
2.教师引导: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两个,说说可以选择那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好斗的公鸡 弟弟变了 闲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 欢声笑语满校园 那些温暖的时光
预设1:我选择的题目是好斗的公鸡,我要选择和周边抢食的小鸡斗;和比它凶猛的大公鸡斗;和自己的影子斗三个事例来写。
预设2:我选择的题目是忙碌的早晨,我要从家里妈妈在忙碌;马路上环卫阿姨在忙碌;校园里老师已经在教室教导学生读书三个方面来写
预设3:我选择的题目是弟弟变了,我要围绕弟弟外形变了,长高了,也更壮实了;性格变了,不再像从前那么顽皮了;学习态度变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这三个方面来写。
预设3:我选择的题目是闲不住的奶奶,我要选择起床抢着做饭;吃完饭喂鸡鸭、收拾菜园、给花浇水;准备午饭、收拾屋子等事例来写。
预设4:我选择的题目是欢声笑语满校园,我要从课堂上精彩讲解;欢快的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老师和学生课下交流;同学间的小比赛几个方面来写。
预设5:我选择的题目是那些温暖的时光,我要从无私的亲情;融洽的友情;陌生人的温情;老师的关爱几个方面来写。
教师引导: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重要部分写具体,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活动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教师引导: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发现有很多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精彩的故事情节令你感动?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两篇课文都是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爸爸的计划》这篇习作例文,看看例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1.(1)教师引导性问题: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学习提示:
学生自由读例文,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交流
交流例文第1自然段
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在家里,他也给我们订了计划。妈妈有学习电子技术的计划,外婆有学习烹调的计划,我有作息计划、复习功课计划,他自己有读书计划、读报计划、做家务计划,每个人还有如何订计划的计划、如何督促各人执行计划的计划……
预设1: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突显他爱订计划的特点。
预设2:爸爸给妈妈、外婆、“我”还有他自己都制订了计划。
交流例文第2自然段
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比如他的家务计划规定,每天定时开关气窗,他就照章办事,到了关气窗的时间,哪怕……爸爸便大声宣布:“今天各项计划都已胜利完成,最后一项计划开始——睡觉!”
预设:选取早晚开关气窗和按时作息两个小事例,进一步写出他“执行计划一丝不苟”的特点。
交流例文第5、6自然段
一到订计划的时候,爸爸便眉飞色舞。“七时起床,八时做语文作业,九时读外语,十时……”他每写上一条,我就像又被猛抽了一下的陀螺,晕头转向。
望着那长长的计划,我试探地问:“爸爸,这计划中是不是加一条游泳啊什么的……”
预设:爸爸给我制订的暑假计划都是学习任务,没有娱乐时间。
2.教师提出问题:现在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如何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清楚的了吗?
预设:首先是一般性罗列,接着是选取典型事例进行描写,最后是选一个重点事例具体写。
活动四:拓展阅读,运用方法
阅读拓展文本《试》,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试
再过三天,小保姆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手脚勤快,干活利索,不过,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清早,小保姆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厅中的茶几上,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
第二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主妇,怎么会丢三落四的?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然而,她认为女主人是个体面的人,怎么会玩这么幼稚的游戏?不会的。可是,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蹙起,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窥看厅中动静。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厅中,把手伸到茶几脚下……这一幕令小保姆看呆了。她恨恨地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随后便安然上床睡觉去了。
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当晚,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这应该充分肯定。可是……唉!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
“你是不是说我捡了10元钱?”“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不,我已经将10元钱还给你了!”“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早上7点,公共楼梯!”
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浑身一颤。她一时脸红语塞,羞愧难当。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7点钟都要下楼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10元钱悄悄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揣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寻找那个最亮的点——任务三:晒晒我的得意之作
活动一:抒写我的新感悟
【学习目标】
1.领会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写作。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学习写文章前先列提纲的方法。
【评价任务】
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学习重难点】
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流程】
活动一:审题指导
1.教师引导: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围绕中心意思”要求我们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体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从给定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可以用选的这个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出示:同学们,写文章应“立意为宗”。我们在第五单元中刚刚学了两篇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乐”你能想到什么
3.同学们,关于“乐”字,我们刚才想到了这么多,如果选择写这个字,你是想选择从不同的方面来写,还是选择同一方面的几个不同事例?如果是选择几个方面,请你想一想是选哪几个方面。如果你选择一个方面的几个事例,你会选取哪几个事例?
生交流
活动二:拟写提纲
1.下面请大家自主选择一个汉字,模仿“乐”的构思过程,在学习单上列出提纲。可以从下面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温馨提示:列提纲时,大家自主选择选材,你想写几个就填几个。
师:小组内交流。
师:咱们一起来交流,先说说你选的字是什么,确定的中心是什么?再说说你的选材。
师:不管是从不同的方面还是选择不同的事例,都要围绕中心意思写。想要把文章写好,这样还不够,还要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写详细。
活动三:方法引路
1.写之前,拟提纲。
写作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写之前,可以拟个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确定重点、详略,顺序。写完后,请同学读读,看看他能不能找出你写的中心意思。
2.怎么围绕中心选材
①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舍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②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断来反映事物本质,舍去一般性片断,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都可以使文章精彩充实,中心突出。
③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选取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五彩缤纷的“闪光点”,人物的独特经历。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值得注意的是,新素材并不都是大事和新鲜事。平常小事,熟人熟事,往往含有新意,等着你去发现,这就看你有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了。
④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温馨提示:
A.好的材料来自生活,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选材要贴近生活,避生就熟。
B.舍大取小,选择生活中的小素材,行文从小处着笔,小中见大。
活动四:佳作赏析
能通过赏析例文,学习方法,会写片段
例文:分析《悔》
总评:作者围绕“悔”这一中心意思,选择了生活中发生的两件惹爸爸生气的小事,具体表达自己伤害爸爸后后悔的心情,爸爸的隐忍更让“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后悔,在心灵深处忏悔,一辈子的忏悔。在叙述事情时,作者抓住爸爸的表情和极少的语言,使得爸爸的形象更加鲜明,在“我”的内心逐渐高大,“我”对爸爸的忏悔之意更浓。
学生自主练写。
寻找那个最亮的点——任务三:晒晒我的得意之作
活动二:评选亮点佳作
【学习目标】
1.通过习作交流,进一步掌握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写。
2.结合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能围绕中心意思运用恰当的描写把重点部分修改具体。
3.借助师生共读、交流对比、互评互改等方法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和习惯。
【学习流程】
活动一:对照标准,自评互评
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材料是本次习作评改课的重点。选取材料,考虑文章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思想非常重要,这是作文的关键。
展示学生的习作题目,统计选字的情况,了解学生习作。
猜猜我心中那个字
迷 甜 悔 暖 望 泪 寻 忙 乐 让 妙 变
6 2 3 3 1 2 1 7 2 1 1 1
1.游戏活动:“猜猜我心中那个字”。
2.小组分享互评。
要求:(1)不出示题目,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猜。
(2)结合评价单,给出评价,说说理由。
评价单
评价内容 自评 ☆☆☆ 互评 ☆☆☆
1.是否写出中心意思。
2.二选一 (1)是否从不同方面写中心意思。
(2)是否选取不同事例来写中心意思。
3.围绕中心意思的重点部分是否写具体。
3.展示提纲,引导学生辨析所写事例是否做到围绕中心意思,是否典型。
(1)以“甜”字为例:
通过讨论,体会围绕“甜”分别从不同方面选了三个事例,突出甜带给“我”的是温暖。
(2)以“盼”字为例:
围绕“盼”字从“得足球,盼踢球”“作业多,不能踢”“能踢球,遇下雨”“最终如愿”等方面写出了盼踢球的心理变化。
(3)以“忙”字为例:
围绕“忙”字突出忙是责任,忙是坚持。引导学生辨析材料 3 是否与中心意思相符。组织学生讨论围绕“责任、坚持”还可以写哪些事。让学生在分享交流中进一步明确如何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
活动二:典型问题,师生共评
1.阅读学生习作,了解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预设:(1)没有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段与段之间过渡不自然。
2.组织“推荐亮点佳作”活动。
俗语说:“执事者迷,旁观者清。”用互评来破解迷局。
评价单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1.是否写出中心意思。
2.二选一 (1)是否从不同方面写中心意思。
(2)是否选取不同事例来写中心意思。
3.围绕中心意思的重点部分是否写具体。
(1)借助评价单,小组合作互评习作,每组推出1~2篇亮点佳作在班级展示。要求写出推荐理由,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2)各组代表读“亮点佳作”的推荐理由,其他同学充分发表意见。
3.引导学生对“亮点佳作”进行赏析。
在赏析中,明确本次习作要达到“优秀”的条件:一是立意明确;二是所选材料能围绕中心意思;三是重点内容写具体。
示例:出示“亮点佳作”《盼》,在欣赏中指导修改
4.回顾课文和习作例文,强化习作策略
(1)通过例文《爸爸的计划》中的批注,引导学生掌握在多个材料中选最重要的部分详细写,其他方面可以罗列或用一两句话概括略写。
(2)具体事例写详细,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展开写。
(3)课文《盼》用了环境烘托表现中心的方法,借助环境,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5.掌握修改方法,学会修改。
(1)回顾本次习作修改的流程,领悟修改方法。
一要围绕中心意思写;二要做到选材合理,能表现中心;三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突出中心;四能用上人物描写、环境烘托和对比的手法更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出示修改建议:
(3)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通过老师的指导,明确了修改的重点和方法,这时,可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修改,改什么,怎么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活动三:推敲语句,修改完善
1.选出优秀习作或片段,教师点名或小组推荐学生上台朗读展示。
朗读是发现语病、培养语感的传统教学手段。初稿完成了,自己可以在小组内朗读习作,通过朗读发现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如推敲语句是否通顺、标点使用是否正确等。
2.展示学生修改后的习作,感受修改的意义,体会修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