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包身工——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令其他作家__________。《包身工》是夏衍于1936年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的一篇报告文学。该刊的社评曾指出:“《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纪录。”①( )。
《包身工》完美地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__________。
首先,夏衍的报告文学精于艺术营构,善于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做逼真的描绘。“文学是人学”,特别是叙事性文学,是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的。夏衍的报告文学就扩展了人物描写和刻画的范围,而且着意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揭示某些事物的本质,使报告文学开始由以事为中心向以人物为中心转变。
再者,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速写等多作线性叙述的单纯的结构方式,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__________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作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吃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文中对粥的描写,能让你立即联想到猪食;女工们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蹲伏或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将锅焦、残粥加水搅拌之后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更是把包身工悲惨的生活揭示得__________,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最后,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诉诸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天衣无缝,恰到好处。②( );《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键处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文学是人学”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个“文明人”,一脚踢翻了老人的水果摊。
B.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后人对韩愈评价甚高,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望尘莫及 界限 勾连 入木三分
B.望其项背 界限 勾通 入木三分
C.望尘莫及 界线 勾通 一针见血
D.望其项背 界线 勾连 一针见血
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至少写出三种修辞手法)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成规范的句子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给文中两个括号处分别补写上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句意通顺。
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6.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饲养小姑娘”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小姑娘”被当成动物对待的状态。
B.作者写船户并没有虐待墨鸭,反衬出带工老板等人对包身工没有起码的温情。
C.选文第二段使用反复手法,意在表达对16世纪的痛恨,感情的表达格外强烈。
D.“黑夜”“黎明”有象征意味,表达了对剥削制度的诅咒及对光明前途的信心。
7.第一段画框线的句子写墨鸭,实际上写出了包身工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
8.下列对《包身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加强了批判的力度。
B.课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时,作者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并没有具体地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绘出人物的群像,描写她们的生活,通过一个个个体的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C.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辑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真实地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
E.《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通过描写当时的实际状况,曲折地反映社会黑暗,表现了作者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9.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_____。
A.这狭长的两块是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的
B.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将它划成狭长的两块
C.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D.一条水门汀的小巷使它划成狭长的两块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代“包身工”的出现,是因为近年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盲目外出打工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疏于管理的结果,影响了社会稳定。
B.养老是国家大事更是家事,国家将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C.我们对职业要有一颗敬畏和赤诚的心,用“匠人精神”将这份职业做到极致,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D.“人与自然”摄影展上的照片,无论是聚焦市井胡同,还是聚焦海滨风情,均具有悠远的意境,视觉上带给人清新和素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一
“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拿着血汗去兑换工银的工人,经过长时间劳作之后,面色都呈现银灰如死的惨容,凝滞无光的双目更是冷涩不堪。他们疲乏不支的躯体,一个个都被棉花灰裹着,远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飞絮的花衣。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从他们的生活状况上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地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首先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厂主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会儿,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探看亲友、打牌、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缥缈而不可触摸了。这些被榨取了血汗的工人,现在心坎里都起了异样的感触。他们失望而又沉默地经过管门的挨次严厉的搜索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暗淡而又简陋,且不经风雨的贫民窟里去了。
二
“隆隆……”“隆……隆……隆……”常动不息的机器,仍旧不断地旋转着。
“呜——”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例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
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这正是“不准停”的“明天”——旧历端午节。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
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各自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黄色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各车间里都似乎表现出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的情景来。
沉默着……只有机器的转动声……
一张字数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
“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
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
只有“唉……唉……”“王阿三、张小毛……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
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
(选自吴振鹏《端午节》,有删改)
文本二:
在《包身工》这篇报告文学中,作家不动声色地运用了古典主义戏剧中的“三一律”理论——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即24小时;必须只有一个地点。《包身工》正是基于时间、地点、情节的高度统一,搭建了作品严谨真实、集中凝练的艺术结构,为展现底层苦难人物和唤醒民众的宏大主题提供了戏剧化平台。
文学的生命在于“画魂灵”,戏剧的特长在于塑造舞台上“活的魂灵”。夏衍作为享誉中外的著名戏剧作家,将戏剧艺术投射到报告文学作品之中,突出地运用“人像展览式”形象刻画技巧一是善于选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进行人像展览。作品描绘的人物群像极具典型意义,如清晨四点一刻包身工们在破口大骂中起床;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而作品描绘的典型人物又极具“展览”价值,如“芦柴棒”“小福子”,人物形象悲惨得不忍直视二是善于运用特写式描摹进行细节展览。作品写包身工的身体素质时突出了三个细节:“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细节的真实,让读者对身处地狱的人物形象过目难忘。三是善于采取极具冲击力的技法进行立体展览。作品在画面感、形象感、音乐感方面的塑造极具冲击力。如给家里写信求救的无名小姑娘遭受非人摧残的场景。从群体到个体,作家如同一位布展大师,把最典型、最直观、最具摄人心魄的形象勾勒出来,直击观者的心灵。
(摘编自孔林玥《报告文学〈包身工〉中的戏剧元素》)
文本三:
就像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一样,真实也是报告文学的底线。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指的是事实的真实,是可以经由实际验证的事实真实,而不像小说创作中要求的那种“艺术的真实”,即那种虽在情理中,事实上却不一定存在过的“艺术真实”。报告文学离开了新闻的这种事实的真实性,它的文学性就没有了立足的基础。事实的真实性要求,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来说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有任何的突破。
(摘编自白玉红《新闻视野中的报告文学》)
11.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赫赫”写出了布告的显眼,布告一下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令人惊讶。
B.“褫夺”表明工人的受教育权已被贫困的生活强力剥夺了,也暗示作者能接受教育的幸运。
C.“缥缈”“不可触摸”表明端午节放假的想法已经被彻底打碎了。
D.“黑牌子”代指布告,表明其常给人带来坏消息,不是节假日加班,就是开除工人。
12.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汽笛声显示时间的推移,渲染环境气氛,表现工人们牲畜般的悲惨生活。
B.文章通过写工人们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
C.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对工人们的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工人们被压迫之深。
D.《端午节》这篇报告文学和《包身工》一样,在创作过程中均运用了“三一律”理论。
13.下列对文本二、三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衍在报告文学《包身工》的创作中,借鉴戏剧的特长,以“人像展览式”形象刻画技巧塑造出文字中“活的魂灵”。
B.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包身工》都极力去展示那最典型、最直观、最具摄人心魄的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冲击力。
C.只有在遵从像新闻事实一样的真实性的基础上,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才能有所作为,因为真实是报告文学创作不能逾越的底线。
D.同是讲求真实,但报告文学和小说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要求事实是能经实际验证的,后者必须是事实不存在且符合情理的。
14.《端午节》和《包身工》同属于报告文学,这两篇文章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请分别找出来并加以比较分析。
15.请结合文本二和文本三,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C项与题干中的引号都表示引用。A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反语。B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D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
2.答案:A
解析: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根据句式特点,应用“望尘莫及”。界线:①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②不同事物的分界。③某些事物的边缘。界限:①不同事物的分界。②尽头处;限度。根据语境,两词皆可使用。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勾连:①勾结。②牵涉;牵连。语境说的是夏衍善于用纵线将横向事件牵连在一起,应用“勾连”。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形容议论、见解深刻。语境说的是夏衍的《包身工》深刻揭示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应用“人木三分”。
3.答案:①引用:“《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纪录”“文学是人学”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②比喻:“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通感:“女工们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蹲伏或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解析:
4.答案: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解析: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精确的”和“事实”搭配不当;二是“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
5.答案:①这“新的纪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解析:根据前文“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和“开创了新的纪录”可知,①处应填“这‘新的纪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这样前后意思才能吻合;②后说的是“《包身工》是抒情的……”,要和这个句式相呼应,②处应填“《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6.答案:C
解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C项,“意在表达对16世纪的痛恨”分析有误。第二段写作的背景是20世纪,反映的包身工被奴役被剥削也是当时的社会情况,因此痛恨的是当时的社会现象。故选C。
7.答案:①受到资本家束缚和役使;②长时间持续劳动,没有休息的权利;③劳动所得完全被剥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赏析语言分析作品形象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领悟作品表达的主旨。然后重点分析相关语言,看看是否使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品味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本题要求通过画线句子“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概括实际上写出了包身工的哪些特点。依据画线句前面的内容“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可理解出这句话表面上写的是墨鸭被船户养着用来捕鱼的具体情形,实际上是用来比喻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说明小她们是不自由的,受束缚的;“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说明她们是被役使,被剥削的;“墨鸭整天地捕鱼”说明劳动时间很长,没有休息的权利;“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表明她们的劳动所得完全被剥削。
8.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文本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项,“通过一个个个体的速写”分析不当,本文描写的是包身工群体形象,应为“通过整体速写”。E项,“曲折地反映社会黑暗”分析不当,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情况。文章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真实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应为“直面社会黑暗”。故选BE。
9.答案:C
解析:本语段大意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巷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其中,“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工房区域”,它后面应该出现谓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陈述“工房区域”的情况。而A、B、D项都是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如果选择这三个选项,与前一句“工房区域”不能搭配,而且前一句也就没有了谓语,就是病句中的中途易辙。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是因为..…的结果”句式杂糅在一起,去掉“的结果”。B.语序不当,“养老是国家大事更是家事”递进语序不当,改为“养老是家事更是国家大事”。C.没有语病。D.成分残缺,“带给”后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冲击力”。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并没有暗示作者能接受教育的幸运。
12.答案:B
解析:不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而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的控诉和声讨。
13.答案:D
解析:“必须是事实不存在”错误,原文说“小说创作中……虽在情理中,事实上却不一定存在过”,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14.答案:(1)相同之处:二者都属于报告文学,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作者都以饱蘸血泪的笔触描绘了旧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控诉和声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
(2)不同之处:①《包身工》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将横断面的描写与一般情况介绍相结合,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既有文学性,又具有新闻性。《端午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连缀了一系列场面,并注意环境氛围的渲染烘托。②《包身工》截取包身工从清晨起身到夜晚放工这样一个横断面;《端午节》描写了纺织工人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及端午节这天的主要生活、劳动过程。
解析:解答这种比较类试题,要整体把握两篇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比较,指出异同。对于本题来说,可以从文章主旨、写作手法、行文线索等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两篇文章都是在描绘旧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控诉声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包身工》写的是包身工从清晨起身到夜晚放工的整个过程,注重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端午节》写的是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和端午节当天两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注重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
15.答案:①截取旧中国纺织工人群体典型的日常生活中的若干典型片段,真实展现他们的生活境况,控诉和声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②突出细节的真实。抓住旧中国纺织工人的生活细节,突出其生活的悲惨,体现“控诉和声讨”这一主旨。③像新闻那样忠实地描写旧中国纺织工人的生活,为读者展现真实的生活,揭示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白写作报告文学应如何体现真实性。文本二第一段中提到了“《包身工》正是基于时间、地点、情节的高度统一,搭建了作品严谨真实……戏剧化平台”,第二段中提到了“善于选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进行人像展览”,意味着可以选取个体或群体的典型代表,截取他们一天日常生活中的若干典型片段,以真实再现他们的工作生活;第二段中提到了“细节的真实,让读者对身处地狱的人物形象过目难忘”,启示我们写作时可突出细节,从而突出主旨;文本三“就像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一样,真实也是报告文学的底线”,提到了要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那样创作报告文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