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4 10:3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对于我们而言,无数个远方从“想去”止于“不能去”。亢( )奋的灵魂真实地听从诗意远方的呼唤:你可曾想驾着乌pénɡ( )船伴着皎洁的月光去平桥村看社戏,在豆麦蕴藻之香的空气里品尝旺相的罗汉豆?,?你可曾想依着山坡拾( )级而上,在色彩斑lán( )、白云缭绕的勃朗峰顶饱览华丽的天衣云锦?
你可曾漫步秋水河畔,寻觅“伊人”的身影?你可曾留恋神秘桃花源,追寻陶公的脚步?你可曾荡舟烟波浩渺、气动山河的洞庭,倾听孟浩然的心绪?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乌pénɡ( )船②色彩斑lán( ) ③亢奋( ) ④拾级而上 ( )
(2)写出画波浪线的短语结构类型。
烟波浩渺 _______短语
(3)请任选下列课文,补写在文中横线上,使前后形成排比句式。
A《安塞腰鼓》 B《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你可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总是无法冲破统治者的剥削压迫和精神枷锁:如:《式微》中“(1)_______,_______”揭示了天黑了,受奴役者还在泥水中劳作不能回家的原因;《卖炭翁》中“(2)_______,_______”形象描绘出统治者爪牙的蛮横掠夺;《石壕吏》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现了人民长期深受兵没之苦……所以古人也在积极寻求他们心中的理想社会,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还有儒家的大同社会:“是故(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灯光戛然而止,周边一片漆黑,原来停电了。
B.在书店里,总有人看书如走马观花,对书籍袖手旁观。
C.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对物质享受从不刻意追求。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邀遏与不修边幅。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满足自己的成绩,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B.《石壕吏》是一首叙事性古体诗,同时又带有较强的抒彩。结尾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C.日常交往中,当有人提问、建议或者质疑,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出回应,这就是应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最终偷换概念,巧妙应对。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是古体诗,前者是歌行体,后者是乐府体。
综合性学习(5分)
5.五一前夕,班级开展“跟着名著游祖国河山”主题活动。
【我来主持】
(1)小淮拟写了活动启动仪式的主持词,请你补充完整(50字左右)。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大家期盼已久的“跟着名著游祖国河山”主题研学活动正式开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祝愿我们的主题研学活动圆满成功。
【我来推荐】
(2)小淮和同学组成编委会,一起编制主题研学手册。这是主题研学手册的整体框架。请你在空缺处再补充一项,并说明理由。
主题词:探访千年文脉 体察风土人情 版块一:研学路线 版块二:研学新闻 版块三: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古诗阅读(5分)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为滁州知县,在晚年曾经多次提出辞官,但均未获得允许。这首诗系作者贬官后所作。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是( )
A.这首诗前后对比鲜明,情、景、理三者的水乳交融,既富于艺术感染力,又能在思想上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B.“百啭千声“百”“千”是实指,极言叫声之繁,花样之多,这种情形使得作者感到新鲜与惊奇。
C.“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分别写出了画眉鸟叫声的婉转和所处环境的优美。
D.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押韵规律是逢双押韵,且首句最后一字也押韵。
7.借物抒怀是常用的描写抒情手法。请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任务。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② 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③,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①奚以:即“以奚”,根据什么。以,介词,根据。奚,何,什么。②重:重视。③敬上畏罪:恭敬君上,畏惧犯罪。敬,恭敬,尊重。上,君上,泛指统治者。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
8.解释下列加点字。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 过: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______________
(4)故治国常富故______________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周亚夫军细柳》)
B.居无何 (《周亚夫军细柳》) 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C.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富贵不能淫》)
D.虽乘奔御风(《三峡》)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12.用自己的话说说【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之道?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17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冬日香山
梁衡
①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另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已经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岸、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几十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道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呈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是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幼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相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他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常青的松柏来做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被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然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选自《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1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冬日香山的特点。
14.梁衡先生在《壶口瀑布》中通过雨季观瀑与枯水期观瀑的对比,实现了思想感情上的转折与升华,本文在写法上与之极为相似,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15.下面句子在修辞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结合语句作简要分析。
(1)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2)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梁衡《壶口瀑布》)
16.作者对香山景物的称呼不同,称“灌木”为“它”,称松树为“他”,称香山为“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这样称呼的原因。
17.作家写景绘形往往不在于物,而在于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情。阅读全文后,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四)名著阅读(7分)
班级举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研究与创作活动,有下列任务需要你来完成。
18.任务一:你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幅插图,被它吸引,你对这幅插图进行了赏析。
19.任务二:你们组同学还创作了两幅插图,你作为小组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了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0.任务三:最后你总结了插图在名著中起到的作用。
三、作文(50分)
21.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奔跑,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们在奔跑中不知疲倦,我们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抵达梦想的前方。
请以“成长路上,我与_______一起奔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1) 篷斓kànɡshè
(2)主谓
(3) 你可曾想踏上陕北的黄土地,在波澜壮阔的黄河边感受一下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你可曾想登上海拔六千米的格拉丹东雪山,在坚冰丛莽间的冰塔林中品尝一口长江源头的水?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乌篷船(wūpéngchuán):一种小木船,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间夹竹箬,上涂黑油。
色彩斑斓(sècǎibānlán):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美丽,多用来形容颜色丰富、五彩斑斓的景象或物品。
亢奋(kàngfèn):指极度兴奋。
拾级而上(shèjíérshàng):形容逐级登阶。
(2)本题考查词语结构。
烟波浩渺这个成语由“烟波”和“浩渺”两部分组成, 其中“烟波”描述的是一种景象, 即烟雾笼罩的水面, 而“浩渺”则是对这种景象的描述, 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这种结构中, 前一部分描述景象或状态, 后一部分则是对这种景象的描述或评价,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因此是主谓短语。
(3)本题考查补写排比句。
根据前后的句子句式,可指要仿写一个疑问句,以“你可曾想”开头,内容要与《安塞腰鼓》或《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课文内容有关,前后形成排比句式。
示例:你可曾想过,那黄土高原上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如何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让人热血沸腾,忘却尘世的烦恼?你可曾想过,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那冰川融水的涓涓细流,如何汇聚成浩荡的江水,穿越千山万水,滋养着广袤的中华大地?
2.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躬、胡、乎、敕、叱、怒、啼、髫、怡然、谋、盗窃、乱贼、作”等字词容易写错。
3.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句中形容灯光,用错对象;
B.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句中形容对书籍不感兴趣,使用不当,望文生义;
C.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使用正确;
D.妄自菲薄: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该成语后边不能跟宾语“自己的成绩”,改为“轻易否定”;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不是“浪漫主义”;
B.结尾两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不是“直接抒发”;
C.“惠子最终偷换概念”表述错误,偷换概念的是庄子;
故选D。
5.(1)本次活动我们将重温熟悉的经典名著,重走名家的足迹。藏在经典名著里的美景其实就是一张绝佳的旅游地图。我们会带着这张“地图”去实地寻访名家的足迹。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我们能在实地寻访中走近经典,在身临其境中感知文化,让经典鲜活起来,提升我们的素养,为我们的青春赋能。
(2) 示例:研学须知。为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顺利进行,需要明确研学旅行纪律、出行所带物品准备清单等。
【详解】(1)本题考查主持词。
根据题干可知,主题是“跟着名著游祖国河山”,可以围绕研学活动的目的、意义阐述。示例如下:
因为一句诗,爱上一座城。本次活动我们将重温熟悉的名著,寻访名家的足迹。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文人们吟咏的对象。可爱的文人们,每到一处,必吟诗作赋,留下传唱的名句或经典的名著。藏在经典名著里的美景,其实就是一张绝佳的旅游地图。除了欣赏品读、交流探讨,我们还会带着这张“地图”去实地寻访文中的足迹。希望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能在实地寻访中走近名家,寻觅经典名著里的美景,在身临其境中,感知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大家的文人情怀。
(2)本题考查补写。
根据题干“研学手册”“主题词:探访千年文脉体察风土人情”“版块一:研学路线”“版块二:研学新闻”等可知,研学手册中还应该有“研学公约”;
主要是为了让了解出行前物品准备清单,明确研学旅行纪律,保障研学旅行能安全、顺利进行。
6.B 7.①林中鸟叫声百啭千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②诗人表达了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对自己在朝廷或政治上受到束缚、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解析】6.B.有误。“百啭千声随意移”意思是: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百”“千”不是实指,是虚指。
故选B。
7.①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由“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意思是“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可知,林中鸟百啭千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②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思想的理解。
结合“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意思“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和写作背景“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为滁州知县,在晚年曾经多次提出辞官,但均未获得允许。这首诗系作者贬官后所作”可知,这首诗借鸟抒怀,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地点不同,歌声不同;有无自由,歌声不同。在“金笼”里,画眉鸟失去了自由,而在“山间”,画眉鸟自由自在,在“笼中”远不如“山中”的歌声优美,自由是根本原因。据此分析,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8.选拔,任用犯过错同“弼”辅佐所以,因此 9.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0.D 11.(1)这一切表现在脸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别人了解。(2)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 12.甲文启示我们要在安稳中有忧患之感,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乙文中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解析】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举:选拔,任用。
(2)句意:人常常犯错。过:犯过错。
(3)句意: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4)句意: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故:所以,因此。
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为: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以善为国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成分,即“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做主语。“必先富民”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富裕。“然后治之”“也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说明了在使人民富裕之后,才能进一步治理国家。
故划分为: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形容词,顽固/副词,一定;
B.动词,过了/动词,居住;
C.名词,诚心/副词,确实;
D.相同,都是名词,飞奔的马;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征,征验、表现;色,脸色;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2)凡,凡是;之,的;道,方法;富,使……富。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甲文,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可知,孟子认为,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克己慎终,在外又没有敌国的抗衡、外寇的侵扰,如此安适的环境,首先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这是精神上的死亡,紧接着必然是物质上的死亡——“国恒亡”。因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出了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观点,启示我们要在安稳中有忧患之感,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乙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通过对比“民富”与“民贫”两种情况下的社会治理效果,清晰地阐述了“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当百姓富裕时,他们更倾向于安定、尊重权威并遵守法律,这使得国家易于治理。相反,当百姓贫穷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冒险、反抗权威和违反法律,这使得国家难以治理。因此,乙文作者提出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人民富裕国家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国家就难以治理的道理。
【点睛】参考译文:
【甲】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乙】
大凡治国的方法,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并且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并且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并且轻家园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于是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13.①因花叶凋零而清净、虚静,②因草木去而山石显,③又因松柏长青而呈现出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14.①将春夏秋香山的花、叶、色彩与冬日香山的无花、无叶、无红、无绿对比,凸显了冬日香山草木凋零的状况;②将春夏秋香山的游客满山与冬日香山无人对比,突出了冬日香山的宁静;③将冬日香山的松柏与“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对比,突出松柏不畏严寒、顽强骄傲的特点。 15.两句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句使用“一抖”“一闭”“推出”“正襟危坐”“俯视”“静静地享受”等词写出了香山除去繁华、清净安宁、肃穆虚静的特点,蕴含了作者神清气朗的闲适惬意。(2)句使用“挤”“撞”“推推搡搡”“前呼后拥”等动词,使瀑布具有人的动作特点,突出了瀑布的力量感和雄壮气势,蕴含了作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 16.称灌木,是因为它在冬日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命力,与土和石没有什么区别,因而称“它”;冬日香山上的松树不畏风寒郁郁葱葱,十分伟岸,如同一个壮汉,所以用“他”;游览香山后,既看到了香山外在的妩媚多姿,也悟到了其内在的神韵和精神,内心更加喜爱,因而用“她”。 17.①对事物的看法应该是多角度的,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②作为人应该努力减掉各种世俗的不必要的负担,使心灵澄静安闲;③人应该具有松柏一样的骨气,不自卑自惭。
【解析】13.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②段“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第③段“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可知,冬季花落凋零,无游客打扰,变得清净、虚静;
根据第③段“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可知,冬季是草木去而山石显;
根据第⑤段“只留下这常青的松柏来做自己的山魂”,“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被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然正气”可知,冬季松柏常青,显示出了铮铮硬骨与浩然正气。
1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由题干“梁衡先生在《壶口瀑布》中通过雨季观瀑与枯水期观瀑的对比”可知,本题应找出文中运用比对的内容。
根据第②段“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可知,将春夏秋香山的花、叶、色彩和冬季香山的无花、无叶、无红、无绿进行对比,突出了冬季香山草木凋零的状况;
根据第②段“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可知,将春夏秋香山的游客满山和冬季香山无人的情况对比,突出了冬季香山的宁静;
根据第④段“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道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可知,将冬季香山的松柏与其他衰草败枝对比,突出松柏的不畏严寒的特点。
1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一抖”“一闭”“推出”“正襟危坐”“俯视”“静静地享受”等词都是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香山拟人化,“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体现了香山除去繁华,清净宁静的特点;“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体现了香山肃穆虚静的特点;蕴含着作者神清气爽的闲适宁静。
(2)“千军万马”“挤”“撞”“推推搡操”“前呼后拥”等词都是人的动作,将瀑布拟人化了,“其势如千军万马”“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突出了瀑布的雄伟气势,蕴含着作者对瀑布雄伟壮观的赞美之情。
16.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人称使用的理解。
根据第③段“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已经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可知,冬季的灌木已经没有了生命力,与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因此用“它”;
根据第④段“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道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呈紫红色,像壮汉的脸”,“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可知,冬季香山的松树不畏严寒,十分伟岸,像一个壮汉,所以用“他”;
根据第⑤段“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可知,游览香山使作者体会到了香山的妩媚、丰腴、绰约,犹如一个女子,因而用“她”。
17.本题考查启示。
根据第①段“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另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可知,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角度,“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冬季“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可知,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根据第③段“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可知,人面对尘世,应该减掉世俗中没有用的负担,静静享受安宁;
根据第④段“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可知,人应该像松柏一样,有骨气,不卑不亢。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18.保尔在工地上挥汗如雨。这张插图生动地展现了保尔不屈不挠、勤劳奋斗的精神风貌。他手中的铁锤,犹如他坚定的信念,砸向生活的重重困难,展现了一个真正的钢铁战士的形象。 19.左图:勇救朱赫来。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右图: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20.名著中的插图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让书籍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插图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名著内容,通过图片形式呈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情节,能更好地帮助读者进行理解;插图还能有效地补充文字信息,有些内容难以用文字来表达,插画可以很好地补充这些信息,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书籍内容。
【解析】18.本题考查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物形象、图文转换。
认真观察插图并诠释插图的内涵。介绍图案部分时,应抓住图案的构成要素,图案寓意则是透过图画的内容来解释图面表现的主旨和人物形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读图可知,有几个人在铁路上劳作,图中央的一人手握铁锤,是英雄战士的形象。结合《钢铁是怎样v炼成的》的人物和情节,可推断,本图是展现的保尔和战友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一起筑路的情节。手握铁锤,体现了筑路工作困难重重,保尔和战友们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克服困难的过程,让他们成长为坚韧果敢、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插图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保尔坚韧果敢、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很好地体现了“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一重要主题;
19.本题考查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情节、图文转换。
读左图可知,图中有三个人,一人在打士兵,希望救出另外一人,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情节,可以推断,图中三人分别是保尔、朱赫来和白匪兵,体现的是“勇救朱赫来”的情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勇救朱赫来的情节是小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展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勇敢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在这一情节中,保尔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利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功地将朱赫来从敌人手中解救出来。保尔在战斗中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敢和决断力,他猛扑过去,将押送朱赫来的士兵打倒在壕沟里,随后与朱赫来一同逃走。这一行为不仅拯救了朱赫来,也标志着保尔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读右图所知,一个病人躺在床上,手中拿着笔进行写作。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情节,可以推断,图中是保尔全身瘫痪,躺在床上开始文学创作的情节。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在经历了多次伤病和健康恶化后,最终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这标志着他的身体状况达到了最糟糕的状态。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保尔的意志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并没有消减。他决定以文学创作作为新的战场,继续为社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20.本题考查名著中插图的作用。
名著中的插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增强书籍的视觉吸引力,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想象文本中的场景、人物和情节。通过图片形式呈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情节,能更好地帮助读者进行理解。
插图可以作为文字的补充,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传达书中的信息,使读者在阅读时获得更加丰富和直观的体验。插图在文学、艺术、文化上也具有多重魅力。
此外,插图还能够帮助读者跨越时间和文化的界限,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在文学经典与视觉艺术的历史叠影中,插图被视为艺术家再现社会风云和历史人文的艺术结晶,以饱满的艺术情感和别致的造型语言打动读者。
总之,插图是连接文学与视觉艺术的桥梁,对于提升名著的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例文:
成长路上,我与奋斗一起奔跑
人生美妙的旋律有千千万万,不同的人生旋律也都大相径庭,但在我的心目中,任何的人生旋律都比不过青春旋律。对我而言,青春旋律是美好的,绚丽的,而我的青春旋律就是——奋斗。
我永忘不了奋斗给予我的辉煌,忘不了当初那段难忘的往事。
刚上中学时,自己十分放纵,上课十分不认真,整天浑浑噩噩,觉得度日如年,终于,第一次中考的分数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什么?我的分数怎么这么差,为什么连那些小学成绩不如我的人都凌驾于我之上?”我无奈,连忙去询问我父亲:“为何我的分数会直线下降?这究竟是为什么?”“你是不是总觉得度日如年?是不是觉得自己大把时间挥霍?是不是整日上课不够认真听讲?是不是觉得活得浑浑噩噩!”我吃了一惊,不知父亲竟然对自己了解如此之深,只好点点头,“孩子,不要放弃,不管前方的路多艰辛,多曲折,一定要奋斗到底!”
从此,“奋斗”这一词便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忘不了,多少次在烈日下奋斗,忘不了,多少次在寒冷中拼搏向上,更忘不了,在自己一次次奋斗中,所取的成就的辉煌。
在这当中,也有不少人劝自己不要对自己这么“刻薄”。记得自己为了准备第一次语文单元考试的情景:那时语文老师叫我们一定要将所学过的古诗词,词语全部复习过关,不能出错。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自己所学没有过关的诗词全部默写过关。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将语文书拿在手中认真复习。“这么早就起来了!为了一次小小的单元考试,用不着那么搏命吧”我的舍友对我说道。“即使是一次小小的单元考试,我也不能对自己有所放松,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为后来更为重要的大考做好充分准备。”我说完,接着继续地复习,终于,我在那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而今,我必须继续坚持不断奋斗,不断拼搏,找回那个不服输的自己,在曲折路上拼搏进取。少年,永远不要忘记你最初的梦想,不要忘记你实现它的方式——奋斗,不要忘记努力去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柳暗花明”。
“千山万水,无数黑夜……有目标就不累,等着我超越!” 成长路上,我与奋斗一起奔跑!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为“成长路上,我与_______一起奔跑”。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题目和材料结合着看,材料可以给我们指明写作的方向。材料告诉我们奔跑可以带来幸福和美好,可以让自己实现梦想。所以文中要突出奔跑为成长带来的益处。本题关键在于补充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回想成长路上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内容去补充,可以是人、物、某种爱好、某个品质等等。比如亲人朋友、历史名人,比如经历的磨难,比如乐观、自信、勇气等。
第二,立意。写作此文,我们首先可以从成长的梦想、成长的浪漫、成长的风采、成长的思考、成长的感悟等方面入手来构思。我们在奔跑的途中会遇到诸多坎坷,如清贫、疾病等,要跨越它,就得带上向前奔跑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什么呢?这也是我们作文的角度,比如乐观、自信、大度、坚强……所以,我们可以补充某种战胜挫折的重要品质。在生命里,总有一段时间是我们特别用心度过的,也总有某种事物或某个人在陪伴着我们成长,我在进步,它(他/她)也在变化,而且都在变得更好。从这个角度写,最好把时间和空间具象化。比如朝霞、夕阳、晚霞、亲人、故乡、老屋、月亮、星空……这种写法,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抒情文。比如,在我们读过的书中,一定有某些时代、作品、诗人、作家、文学形象持续不断地带给我们精神动力,鞭策着我们前行。我们也可以另辟蹊径拟题,如盛唐、五四、李白、鲁迅、保尔……这种写法,可以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但这就需要作者有更深厚的功底。
第三,选材。确定写作的方向后,可以紧扣文题,从不同方面取材。比如写“成长路上,我与责任一起奔跑”,可以从懂得关爱他人、学会排遣忧伤、明白奋斗意义等方面来选取典型事件,反映自我的成熟,呈现成熟的风采;“成长路上,我与快乐一起奔跑”,可从拥有朋友幸福无比、师长呵护幸福无比、亲友支持幸福无比等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生动表现人生的精彩;“成长路上,我与奋斗一起奔跑”,可写自我努力打拼,追求理想,迎难而上的人生历程等等。写此文可通过小标题、排比段、镜头剪辑等方式,串缀起三至四个画面,也可用逐层深入,曲折生动展现出青春历程中心灵成熟、认识提升的过程。还可以用日记和书信来展开情节,可用问答对话法来布局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