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4 13: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公顷和平方千米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在数学教学中,“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到土地面积等相关内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见的面积单位及换算。但对于较大的土地面积,如城市面积、森林面积等的度量,需要引入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更大的面积单位。这一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为后续学习地理、建筑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形象的感受,一公顷和一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重难点 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形象的感受,一公顷和一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方式与策略 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实例,如展示城市、森林的面积介绍,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大小。其次,通过实地测量活动,如测量校园面积,将测量数据换算成以公顷或平方千米为单位,加深理解。再者,设置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这两个面积单位,强化知识运用。最后,布置针对性练习,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一、课程导入 1. 展示一些著名建筑、公园、城市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占地面积。 2. 提出问题:“在表示这些大面积的时候,我们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够用吗?”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二、认识公顷 1. 实地测量 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用皮尺测量出边长为 100 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100×100 = 10000(平方米),告诉学生 10000 平方米就是 1 公顷。 2. 生活实例列举 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占地面积大约是 1 公顷的地方,如学校、小区等。 三、认识平方千米 1. 直观展示 利用地图,展示城市或者国家的面积,引出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 2. 对比感知 让学生对比 1 平方千米和 1 公顷的大小,通过计算得出 1 平方千米 = 100 公顷,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大小的概念。 四、单位换算练习 1. 开展小组竞赛 给出一些面积数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其换算成以公顷或者平方千米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准。 2. 纠错讲解 针对学生在换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单位换算的理解。 五、解决实际问题 1. 布置任务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某城市的占地面积是 50 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顷?”“一个森林公园的面积是 200 公顷,是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独立解答。 2. 小组讨论 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补充。 六、课堂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对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 七、课后拓展 1. 让学生调查自己所在城市的面积,并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来表示。 2.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上一些著名城市或国家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一、课程导入活动意图 通过展示图片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意识到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来描述土地面积等,从而为引入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新的面积单位做好铺垫,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认识公顷活动意图 1. 实地测量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地测量活动,能够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将抽象的面积概念具象化,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2.生活实例列举,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面积约为 1 公顷的实例,能够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 三、认识平方千米活动意图 1. 直观展示 利用地图直观展示城市或国家的面积并引出平方千米,帮助学生建立起平方千米的初步概念。 2. 对比感知 对比 1 平方千米和 1 公顷的大小,以及进行二者之间的换算,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大小差异,建立起面积单位的量感,为后续准确运用这两个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四、单位换算练习活动意图 1. 小组竞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单位换算的练习中。在竞赛过程中,学生能够快速巩固所学的换算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纠错讲解 针对学生在换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加深对换算方法和原理的理解,避免在今后的学习和应用中再次出现类似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题能力。 五、解决实际问题活动意图 1. 布置任务 通过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进行解答,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小组讨论 组织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六、课堂总结活动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为后续学习提供指导和方向。 七、课后拓展活动意图 课后拓展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调查城市面积和查阅资料了解世界著名城市或国家的面积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导入5-8分钟。 认识公顷10-15分钟。 单位换算练习10-15分钟。 解决实际问题10-15分钟。 课堂总结3-5分钟。 课后拓展布置2-3分钟。
板书设计 公顷和平方千米 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 字母表示:h㎡ 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字母表示: k㎡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教学特色与反思 教学特色 利用多媒体、实地测量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面积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单位换算仍存在困难,需加强针对性练习。此外,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不足。在今后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优化教学设计与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