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草船借箭
景阳冈
猴王出世
红楼春趣
单元导语
单元语文要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吗?你对《三国演义》有什么了解?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和故事?
罗贯中(约1300-约1400),山西太原人,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就是刘备派到孙权那里帮忙作战的。
历史背景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事件简介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找出文中主要人物,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按顺序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每一部分时,注意说清楚主要人物和事情。
起因:
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以此陷害他。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好 十万支箭。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不要把借船的事告诉周瑜。第三天夜里,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上,在大雾漫天时把船只开向曹军水寨,曹操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射箭,二十条船两边草把子上插满了箭。
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凋瑜自叹不如。
经过:
结果:
参考:是谁去草船借箭?又是谁让他去草船借箭?
周瑜让诸葛亮去草船借箭。
为什么诸葛亮要草船借箭?
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实施草船借箭的?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
说一说:文章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陷害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
第三部分
写诸葛亮巧妙安排,周密计划,终于借箭成功。这是草船借箭的过程。
第四部分
写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
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诸葛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最能体现诸葛亮谋略和智慧的地方找岀来,仔细地读一读。
诸葛亮不害怕周瑜的诡计;诸葛亮胸有成竹,早有计划;诸葛亮敢立下军令状,真 是太厉害了……
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当时诸葛亮心里想了些什么?
立下军令状意味着必须完成任务,不然就要受罚。当时诸葛亮可能在心中暗想对策,也可能在暗笑周瑜上钩了……
诸葛亮这么机智,为什么不推掉这个任务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 要替周瑜借十万支箭呢?
诸葛亮有把握应对,不怕周瑜的诡计;诸葛亮心中早有对策,所以干脆将计就计。
诸葛亮找鲁肃借东西,计划得非常周详;诸葛亮不让鲁肃告诉都督,结果鲁肃果然 就没有告诉借船的事,证明他事先已经预计到了,他对鲁肃的为人也了如指掌……
鲁肃作为东吴的重臣,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 因此诸葛亮才放心向他借船。
诸葛亮居然算到了第三天晚上会有大雾,真是神机妙算;诸葛亮还料定雾这么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了如指掌……
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雾,还是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准了大雾呢?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诸葛亮早已算准天气的语句。
这段话是否可以改成“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为什么?
不可以,这样就不能体现诸葛亮早就有计划有安排,料事如神。
通晓天文
:诸葛亮下令把船调过来,好让船的两边都能受箭,真是思虑周全。
诸葛亮下令把船调过来,好让船的两边都能受箭,便于撤离,真是思虑周全。
受箭面积大
下晓地理
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引曹军射箭,也为了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看来他早就想好了,即使雾散后被曹兵发现,己方船轻水急,顺风顺水,曹兵也追不上。
当时正值冬季,曹操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 力,周瑜则驻守长江南岸防御,冬天江面上刮西北风,且船上只有草把子和箭,因此诸葛亮借 箭后驾船返回南岸是“船轻水急”的。
神机妙算
诸葛亮在笑谁?
曹操大军和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曹军本来自北方,不善水战,但是接纳了荆州降将著名的水师将领蔡瑁和张允,此事引起了周瑜的忧虑。恰逢曹操派遣周瑜旧日同窗蒋干前来劝降,周瑜心生一计,伪造了一封他与蔡瑁、张允私通的密信,并假装喝醉任蒋干偷走这封信。蒋干将信交给曹操后,曹操大怒,下令杀了蔡瑁和张允。鲁肃前往拜见诸葛亮时,诸葛亮一语道破了周瑜的计谋,周瑜得知后大惊失色,认为诸葛亮是东吴大患,必须斩草除根。但又担心以此为由杀人,会被世人耻笑,于是打算算计诸葛亮。
读完课文后,你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阅读故事时,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人物的特点。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
第3自然段写周瑜暗地吩咐不供应造箭用的材料,从中可以体会到周瑜的用心险恶。周瑜妒忌心重,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明里是共商军事,暗里却是设陷阱害人。
诸葛亮对鲁肃说不能让都督知道,可以体会到诸葛亮心明眼亮,早已洞悉周瑜的意图。第5自然段写鲁肃果然没有把此事告诉周瑜,从中可以看出鲁肃老实守信。鲁肃这个人十分忠厚,重承诺,顾全大局。
当船靠近曹营水寨、军士擂鼓呐喊时,曹操不派兵出来,只是向江中放箭。从中可以体会到曹操的谨慎多疑。曹操是个疑心很重的人,大雾天气里怕诸葛亮用计,不敢出兵,结果还是上了诸葛亮的当。
周瑜陷害诸葛亮,不是简单的“妒忌”,而是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
鲁肃作为东吴的重臣,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 戴者,所以他才会尽心帮助诸葛亮。
曹操为人疑心很重,《三国演义》中写了他曾经因为疑 心而杀死了恩人一家。所以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他会谨慎岀兵。
《三国演义》中的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可谓 是家喻户晓,值得在阅读中细细体会。同学们还可以联系自己 看过的影视作品,加深认识。
曹操生性多疑。疑心的作用使得曹操不仅因为错听磨刀声,将救了自己的一家人杀害,得知真相后,他却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而且在侍从为曹操盖被子时,他怕被人加害而将侍从杀死。后来华佗为曹操治病,曹操知晓华佗和关羽有来往,因此自认为华佗很有可能趁着给自己治疗而加害自己,最终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曹操将华佗杀害了。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进一步了解。你 还想了解《三国演义》的哪些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故事,如“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 同学们课后可以找到原著中的片段,试着读一读。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影视作品来尝试理解。
我对周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周瑜陷害诸葛亮,不是简单的妒忌,而是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所以打算除掉诸葛亮。
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诸葛亮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己知彼;周密谋划;具有非凡的才干。
我对鲁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鲁肃作为东吴的忠臣,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所以他才尽心帮助诸葛亮。
我对曹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疑心非常重,所以才会谨慎小心,担心自己中计。
默读“阅读链接”,找出相关词语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概意思。
通过这些词语可知,这个片段讲的是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
对应课文中的第8、9自然段。
原文中把诸葛亮称为“孔明”,这是诸葛亮的字,是古代常用的一种称呼方法。
原文中还出现了“毛疥”“于禁”二人,他们是曹操手下的军士,课文里没有出现。 这是课文与原著在内容上的不同。
相对于课文,原著的语言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但又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课后可以尝试阅读原著中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章节,即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了解更多的人物和故事。
周瑜
曹操
诸葛亮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①他布局巧妙,计划周密,包括他如何将计就计,借箭的准备,受箭的方法,叫鲁肃一起去取箭等。②他知人心,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所以向他借船;曹操谨慎多疑,定不会贸然出兵;周瑜取箭后必会生疑,但绝不会直接问原因,所以请鲁肃同船,回去后好向周瑜解释。③他识天气,取箭时的大雾漫天和回来时的顺风顺水可以证明这一点。
回顾全文,说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瑜得知曹操中了庞统的连环计,非常高兴。可是要火攻,这大冬天哪里有东南风呢?望着强劲的西北风,周瑜急得吐了一口鲜血,昏倒在地。
鲁肃见事情紧急,急忙把诸葛亮请来了。诸葛亮胸有成竹,给周瑜送上一张“药方”:“想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看出了诸葛亮知道了他的心事,不得不请教诸葛亮,请他想想办法。诸葛亮预测出冬至后会刮一场东南风,就对周瑜说他能借来东风。周瑜的“病”立刻好了。他命令部下赶紧去南屏山建筑七星坛供诸葛亮借东风用。
诸葛亮披头散发,登坛作法,口念咒语,装模作样地借起东风来。与此同时,周瑜已经做好了进攻曹操的一切准备。公元二零八年冬至那天的半夜,果然刮起了东南风,风势越来越猛。
联系这篇文章以及你读过的三国故事,想一想: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用三个成语来概括)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神机妙算
1.《积累本》
2.《优化》
3.预习《景阳冈》
4.收集和阅读了一些有关《水浒传》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