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4 16:3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关于夕阳,古人总是这样描绘......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 白居易《暮江吟》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 王勃《滕王阁序》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 林逋《山园小梅二首》
现代人又是怎样描绘夕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现代诗吧!
走近文本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意涵丰富
现代诗
古体诗
走近作者
刘大白
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著作有《白屋说诗》《白屋遗诗》《旧梦》《旧诗新话》《白屋文话》等。
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与画面。
2、注意停顿,体会诗人的语气,感受诗人的情绪。
3、观看视频,感受画面,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景物。
归巢
芦苇
cháo
wěi
翘舌音
鸟巢
学认字
多音字
cháo
wěi
预习检测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
的高大禾草,多生长于
池沼、河岸、溪边浅水
地区,常形成苇塘。
词语解释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圈画出来。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第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
·
突出了鸟的疲倦、劳累的状态。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鸟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写得富有诗意化。
哪两个字用得十分形象生动?
展开想象
要飞回家的,疲倦的鸟儿。
傍晚,太阳沉沉落下,柔和的余晖洒满天空,美极了。
想象一下,在美丽的夕阳映照下,有些疲倦的鸟儿飞翔的样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第1小节!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
··
·
读得低沉轻柔些,表现出疲倦之感。
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想一想: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画面:
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句子品析:
从“掉”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头白”
“红颜”
“妆红颜”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2小节。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 ·
· ·
朗读时带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后两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感悟提升
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课文与下面这首诗有什么异同?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以致用
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课堂小结
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斜阳
倦鸟
芦苇
江面
结构梳理
鸟儿倦了 驮着斜阳——想象
双翅一翻 斜阳掉江——夸张
头白芦苇 妆成红颜——拟人
秋晚的
江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