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4 18: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
、选择题
下列操作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覆杯实验B.注射药水C.吸饮料D.马德堡半球实验
如图是大气对流运动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甲地在近地面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B.甲地为低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C.甲地为高压区,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D.甲地为低压区,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
B.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
C.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
D.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
小明利用玻璃瓶、细管和带颜色的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和一个温度计(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拿着甲图中的自制气压计上楼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
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上升
C.把乙图中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
D.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细管中的水柱会上升
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冷冻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营养成分风味物质损失少。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可以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某兴趣小组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将吹风机对准三个相同的水平通道左端口向下吹风,在通道右端口处同时放置相同规格的乒乓球,某时刻乒乓球处于 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此实验原理与高压锅工作原理相同。
B.三个通道的左端口处,C 处压强最小。
C.增大吹风机的风速,乒乓球向左移动更明显。
D.若通道变宽,乒乓球向左移动更明显。
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插入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所示。如果该同学记录了在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和在山脚的高度相比(  )
A.偏高 B.相等 C.偏低 D.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
B.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C.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
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
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科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填空题
利用吸管可以做许多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转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①用手指堵住管口 ②把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③把吸管插入水中 ④松开堵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序号)。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   的存在。
(2)吸管喷雾器。如图乙所示,用嘴向吸管的一端吹气,可以看到杯中的水从竖直的吸管内上升,再从切口处   (选填“向上”或“水平”)喷出。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是   (填序号)。
①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的距离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灰尘
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只不能靠岸太近
如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切菜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隔层,避免在   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也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切菜时刀受的阻力。
如图所示,塑料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并压紧,然后将杯悬空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落下,是因为   的作用。若此时在杯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水会洒落”、“水不会洒落”或“水会从小孔喷出”)。
、实验探究题
小明在暑期实践中来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当地人告诉他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不容易吃上。为了探究原因,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a.将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甲)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b.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
(1)此时小明处于大气层中    ;(填大气层名称)
(2)该实验的结论是    :
(3)若按图丙装置继续实验,水沸腾后向烧瓶内压入气体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答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以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用刻度尺测出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如上图所示,并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2)则当地大气压的值为   。
(3)小浔操作均正确,但发现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偏大,则可能原因是   。
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解析】分析各个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分析与大气压强是否有关即可。
A.在覆杯实验中,水和纸片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强,因此没有落下来,故A不合题意;
B.注射药水时,依靠手对活塞的推力将药液压进皮肤,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吸饮料时,吸管内的空气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口中,故C不合题意;
D.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两个铜半球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挤压在一起,很难拉开,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A
【解析】我们把相 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低压区。研究 表明,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变化密切相关。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 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甲处气温较低,气体下沉,近地面气压高,为高压区,天空缺少由水汽,云少,天气晴朗,空气干燥,故答案为:A.
B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反映的物理原理,哪个与大气压强有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不合题意;
B.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是大气压支持着杯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B符合题意;
C.水从高处流下是因为水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与大气无关,故C不合题意;
D.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C
【解析】解:A.上楼时,高度在升高,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A错误;
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甲图细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瓶内大气压不变,所以管中水柱会上升.故B正确;
C、把乙图中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瓶内的气体因遇冷体积变小,气压也变小,所以,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故C正确;
(1)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2)流动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知道一定量的气体遇冷收缩,气压变小;
(4)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瓶内的压强增大.
D
【解析】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真空脱水的原理为: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B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A.甲图中,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活塞对药液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错误;
B.乙图中,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即水柱压强变大,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故B正确;
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说明了人体内血压的存在,故C错误;
D.丁图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则半球的受力面积不同,根据F=PS可知,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不等,故D错误。
故选B。
C
【解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根据图片可知,当左端有风吹过时,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于是三个小球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推向左端,而高压锅的工作原理为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故A错误;
c处小球运动的距离最短,则说明c处的小球受到的推力最小,即c处压强最大,故B错误;
增大吹风机的风速,则左端气体压强更小,那么乒乓球受到的推力更大,则向左运动更明显,故C正确;
乒乓球移动的距离只与左右两端的气压差大小有关,而和通道的宽窄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A
【解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这个装置由山脚移到山顶下时,高度增大,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瓶内气压不变,因此水柱的高度偏高。
故选A
C
【解析】(1)当注射器漏气时,分析活塞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测出大气压力的大小变化,进而推断大气压强的测量值的变化;
(2)当活塞刚刚开始移动时,测力计的拉力和大气压力是平衡力;
(3)明确注射器容积V的含义,根据公式判断L的测量方法;
(4)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减小测量误差。A.当活塞刚好被拉动时,它受到的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内部气体向左的压力和大气向右的压力和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F拉+F内=F大气;如果装置漏气,则F内>0,那么F拉B.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它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相互平衡,据此测量大气压力的大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注射器上标注的容积V其实就是有刻度部分的体积,而这部分是圆柱体,根据公式可知,要测量活塞的横截面积,只需测量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即可,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B
【解析】注意分析通道平面的形状对气流速度的影响,再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根据图片可知,B图中遮雨盖下表面为曲面,则空气经过时流速变大而气压变小,即此时通道左口上方气压小而右口气压大,于是空气从右口进入,从左口流出,于是达到抽气效果,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填空题
(1)③①②④;大气压
(2)水平;②
【解析】(1)浸在空气里的物体都会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打钢笔水、用吸管喝奶等都是利用大气压强 ;
(2)吸管内的水上升到管口时,水的运动方向与吹气方向一致;分析各个选项中利用的物理原理,哪个不是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1)四个动作的顺序为:把吸管插入水中 ,当吸管中的水面不再上升时用手指堵住管口,把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松开堵住管口的手指,水就会从吸管流入烧杯,即③①②④;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用嘴向吸管的一端吹气,可以看到杯中的水从竖直的吸管内上升,再从切口处水平喷出。
①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由于列车快速经过,铁轨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这时人有被大气压推入铁轨的危险,因此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的距离,故①不合题意;
②拍打窗帘时,窗帘受力由静止变为运动,上面的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就落了下来,故②符合题意;
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只,中间的水流速度大于两边的速度,中间的压强小,周围的水会将船向中间方向推动,可能发生危险,故③不合题意。
故选②。
大气压;减小
【解析】菜刀和刀面之间的空气隔层可以防止菜刀紧贴在刀片上,并且可以使刀面与菜刀彼此分开减小摩擦.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解:切菜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刀和刀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层,防止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菜刀紧紧地贴在刀面上.同时,这层空气隔层可以把菜与刀面隔开减小了切菜时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大气压,减小.
大气压;水会洒落
【解析】浸在大气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即可。
塑料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并压紧,然后将杯悬空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落下,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若此时在杯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会洒落。
、实验探究题
(1)对流层
(2)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3)水停止沸腾,温度计示数升高
【解析】高压锅又叫压力锅,压力煲,是一种厨房的锅具。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压力锅可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1)地球上的生物都处于大气层的最低层:对流层;故答案为:对流层;
(2)由实验操作可知,用注射器向外抽气时瓶内气压会降低,而本来停止沸腾的水却重新沸腾起来,说明水的沸点降低了,水沸点的降低与气压降低有关;故答案为: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3)丙装置中水沸腾时,向瓶内充入气体会导致瓶内气压升高,从而导致水的沸点升高,所以可以看到水停止沸腾,由于一直在加热,则温度计示数会升高;故答案为:水停止沸腾,温度计示数升高;
故答案为:(1)对流层;(2)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3)水停止沸腾,温度计示数升高.
、解答题
(1)排尽针筒内的空气
(2)1.024×105pa
(3)活塞和针筒间有存在摩擦力
【解析】
粗测大气压大小实验原理:,实验中需准确找到相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时需要尽可能排尽装置内空气并进行密封,尽可能减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的摩擦。
(1)实验时,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可以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以减小实验误差。
(2),。
(3)对注射器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受到大气压力、摩擦力和拉力。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