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气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4 18: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气温 同步练习
、选择题
在夏日晴朗的下午,百叶箱内的温度与百叶箱外的温度(  )
A.箱外温度高 B.箱内温度高
C.一样高 D.有时箱外高,有时箱内高
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数值变化大
夏日,城市最高气温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12:00,而是在午后的14:0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行道树遮阴 B.城市中风速较大
C.城市中人口较多 D.地面热量传给大气有一个过程
如图为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对流层,②是中间层
B.①的厚度不均,通常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要厚
C.①气温的变化说明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D.②中空气垂直运动强烈,臭氧层也主要集中在此层
四位同学根据下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一幅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  )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6.4 25.3 24.1 22.0 19.4 16.2 13.2 15.0 18.1 19.8 23.4 25.2
A. B. C. D.
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C.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下列词组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
A.冬暖夏凉 B.四季如春 C.终年高温 D.和风细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  )
A.天气变化 B.气候变化 C.温度变化 D.季节变化
某地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3年12日21日阴转小雨,全天气温8-12℃,西北风2-3级,相对湿度9……”。下列关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日最高气温12℃出现在正午 B.阴雨天气是受低压的控制
C.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定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大
如图是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约14时 C.日出前后 D.子夜
、填空题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   、   和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一气象站一天中测得以下几个时间段的气温,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t 0 t 2 t 4 t 6 t 8 t 10 t 12 t 14 t 16 t 18 t 20 t 22 t
温度/℃ 12.2 10.4 9.4 11.1 12.0 17.6 18.5 21.4 20.5 18.1 14.4 13.9
(1)当地的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当天气温日较差为    ℃
(2)若上表中的最高温TA和最低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气温,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滨分别把两只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表。求两只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   ℃,这是由于   。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实验探究题
按照下列要求,完成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工具1套。
(1)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温度计放到   内,该仪器离地面   。
(2)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   时、14时、20时。
(3)记录观测结果。根据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   ℃。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
、解答题
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   .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   .
2.2气温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选择题
A
【解析】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是气象站和观测场最醒目的标志之一。
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D
【解析】(1)适宜的气温使人和动物感到舒适,气温的高低同时影响周围动物的行为。
(2)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动物行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气温,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D
【解析】根据地球吸热与放热的的变化分析作答。
最高气温并不完全取决于太阳辐射,而温度恰恰与地表的温度有关,地表的吸热过程往往慢于外在辐射,大约2点左右,吸热过程渐渐变为放热过程,也就是说此时是温度最高的时候。
B
【解析】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从下往上,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A :①是对流层,②是平流层,错误。
B :①的厚度不均,低纬度地区由于气温高,对流运动更强,通常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要厚,正确。
C :①气温的变化是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说明该层热量直接来自地面,错误。
D:②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臭氧层也主要集中在此层,错误。
故答案为:B
B
【解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本题考查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解:据表中的数据可得,该地7月份其最低,1月份气温最高,位于南半球,B图和D图所示的是南半球气温分布.但D图中最高气温约是28℃左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B
【解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A.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故A错误;
B、让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在20℃左右;故B正确;
C、北方冬季的平均温度低于0℃;故C错误;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D
【解析】天气是指一定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与天气相对的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具有稳定性.
A.冬暖夏凉,是季节的特点,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属于气候,A错误;
B、四季如春,反应了一个地区一年四季都像春天一样,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属于气候,B错误;
C、终年高温,是指整年气温都很高,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属于气候C错误;
D、和风细雨,是短时间的一种大气状况,属于天气,D正确.
故答案为:D
A
【解析】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非常形象地绘出了北国的雪景。
故答案为:A
A
【解析】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气温、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及其所引起的风、云、雨等大气现象的综合状况,具有短期性和多变性。
A.一天之中当日最高气温12℃出现在14时前后,而不是12时,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阴雨天气是受低压的控制,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定,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B
【解析】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选B。
、填空题
气温;湿度
【解析】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 地表 较近的 大气层 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 自然现象 ,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 气象要素 (如 气温 、 气压 、 湿度 、 风 、 云 、 雾 、 雨 、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和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故答案为:气温;湿度
(1)14时;12
(2)2000
【解析】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1)读表可知,当地气温最高值是在14时,为21.4℃;最低值是在4时,为9.4℃;当天气温日较差为21.4℃-9.4℃=12℃;(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A处气温是21.4℃,B处气温是9.4℃,则A.B的相对高度是:(21.4℃-9.4℃)÷0.6℃×100米=2000米.
0.3;阳光照射
【解析】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箱内平均温度=
箱外平均温度=。
22℃-21.7℃=0.3℃, 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0.3℃ 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这是因为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照射,温度较高。
故答案为:0.3;阳光照射
、实验探究题
(1)百叶箱;1.5米
(2)8
(3)16;10.25
【解析】气温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一天中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的气温出现在14时;
(1) 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温度计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m;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下午二点,所以 记录观测结果。根据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16℃。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日的平均气温为10.25℃。
故答案为:(1)百叶箱、1.5米(2)8(3)16、10.25
、解答题
(1)室外波动较大
(2)14时;6时
(3)对照
【解析】本题给出了气温观测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
从表中能明显得出室内、室外 温度变化的情况是室外波动较大,还可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放两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