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中考分类---5熔化和凝固(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5年中考分类---5熔化和凝固(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15 11:15: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年中考题分类---熔化和凝固答案
1、(2022江西)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糖汁成型“糖画”——熔化放热
B. 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C. 湿手被“吹干”——液化放热
D. 冰棒冒“白气”——汽化吸热
答案:B
解析:
A.糖汁成型“糖画”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樟脑丸“消失”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B正确;
C.湿手被“吹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C错误;
D.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2、(2022湖南衡阳)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非晶体温度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答案:B
3、(2020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
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答案:A
6、(2023年北京)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
A. 10℃ B. 30℃ C. 50℃ D. 60℃
答案:B
解析:金属属于晶体,其温度达到熔点并且继续吸热时,金属就会融化。根据题目表述此金属的熔点在15℃到45℃之间,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3年山西)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 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 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 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A.蜡从固态到液态是熔化过程,此过程吸热,故A错误;
BC.青铜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是凝固,此过程放热,故B正确,C错误;
D.青铜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蜡是非晶体,熔化过程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8、(2023年山东泰安)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气凝结霜 C. 冰雪消融 D. 浓雾消散
答案:A
解析:A.滴水成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气凝结霜,是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浓雾消散,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3四川凉山)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

A.能沸腾 B.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答案:A
10、(2023年湖南邵阳) 2022年,我市积极应对严重旱情,推行“蓄、调、引、节、送、降”等“六水抗旱”措施,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水灌溉的是(  )
A. 喷灌 B. 微灌 C. 滴灌 D. 大水漫灌
答案:D
解析:A.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在植物和地面上,这属于节水灌溉,故A不符合题意;
B.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的把水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属于节水灌溉,故B不符合题意;
C.滴灌是迄今为止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的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溉方法,这属于节水灌溉,故C不符合题意;
D.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任其在地面漫流,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式,这种灌溉方式不属于节水灌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1昆明) 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糖是晶体 B. 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 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 糖先熔化后凝固
答案:D
12、(2023年湖南岳阳)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 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 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 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答案:B
解析:AB.熔化是固态变成液态,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B正确;
CD.凝固是液态变成固态,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
故选B。
13、(2023年广西)“滴水成冰”描述的是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 凝华 B. 升华 C. 熔化 D. 凝固
答案:D
解析:“滴水成冰”意思是由于温度较低,下落的水滴放热变成了冰,从液态变成固态,这个过程叫凝固,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2浙江台州).夏天,可在室内放上冰块降温。一段时间后,冰块会变成水、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汽化 D. 液化
答案: A
考点: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根据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冰块为固体,而水为液体,因此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就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叫熔化,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2022广东广州)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 16°C B. 30°C C. 47°C D. 70°C
答案:C
解析: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大于 34℃小于60℃,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2湖南长沙)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 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 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 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答案:B
解析:AB.熔化是固态变成液态,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B正确;
CD.凝固是液态变成固态,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
故选B。
17、(2022广西贺州)在标淮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摄氏温度为(  )
A. 0℃ B. 20℃ C. 80℃ D. 100℃
答案:A
解析:
物理学规定,在标淮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摄氏温度为0℃,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2022湖北十堰)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
B.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答案:A
解析:
A.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
B.雨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雾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9、(2022青海)每年4月,随着气温转暖,青海湖的冰层开始消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湖”。其中“冰层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 汽化 B. 熔化 C. 液化 D. 升华
答案:B
解析:
“冰层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022海南)在冰壶比赛中(如图),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升华 D. 凝华
答案:A
解析:
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对冰做功,冰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熔化成水,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过程发生的熔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2022广西北部湾)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属于凝固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 D. 雾凇结枝
答案C
解析:
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体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滴水成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2022湖南娄底) 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答案:B
解析: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来组装,即按照CBA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故A错误;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同时并记录物质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符合实验步骤,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固定不变的温度为为80℃,即物质的熔点为80℃,故C错误;
D.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23、(2022湖北恩施)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答案:A
解析:
吃雪糕时,雪糕在口中固由态变成了液态,发生物态变化是熔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22山东济宁)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气态
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分析:(1)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熔化、汽化和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放出热量;
(3)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解析:由图知,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排列规则,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既不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拉伸,所以是固态分子的排列方式;
乙图中分子相距较近,分子排列杂乱,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是液态分子的排列方式;
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无固定排列,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弱,是气态分子的排列方式。
A、由上分析知,甲为固态,故A错误;
B、甲→乙是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
C、乙→丙是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液化过程,故C错误;
D、BC段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温度保持不变,状态发生改变的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此时的温度叫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故D正确。
故选:D。
25、(2022湖北江汉油田潜江 天门 仙桃)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 熔化 吸热 B. 凝固 放热
C. 液化 吸热 D. 凝华 放热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凝固,凝固过程放热,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2022北京)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 霜降时节枝头上的霜 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答案:A
解析:
A.冰化成的水,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的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冰挂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2021江苏扬州)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 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 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答案:C
解析: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28、(2021湖北恩施)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答案:C
解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B、D错误;C正确。
29、(2021浙江台州)夏天,可在室内放上冰块降温。一段时间后,冰块会变成水,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答案:A
30、(2021广西北部湾)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的“露成霜”蕴含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固 B. 熔化 C. 液化 D. 升华
答案:A
31、(2021江苏泰州)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冬天河水结冰
B. 铁丝网上的霜
C. 冰袋给病人降温
D. 冒出的“白气”
答案:C
解析:A.冰的形成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冰袋能给病人降温,是因为固态冰熔化过程中吸热,故C符合题意;
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32、(2021四川眉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
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
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
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答案:B
解析: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白气是小水珠,是气体的水变为了液态的水,故是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利用冰熔化吸热,故B符合题意;
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利用水的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到达了不了水的沸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利用蒸发吸热,即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33、(2021湖南常德)(3分)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
答案:C
解析:对电饭煲内的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即发生了液化现象,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故C正确,ABD错误。
34、(2021福建)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答案:B
解析: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
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
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
35、(2020济宁)将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答案: D
36、(2020聊城)图甲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100℃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含热量增多
C.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
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答案:C
37、(2020泰安)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晶体的熔点是80℃
答案:D
38、(2020宁夏)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規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A. 该物质在BC段处于液态
B. 该物质在BC段内能不变
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4min
D. 该物质是非晶体
答案:C
39、(2020天津)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这是利用了水(  )
A. 熔化吸热 B. 汽化放热 C. 液化吸热 D. 凝固放热
答案:D
40、(2020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C
41、(2020山东潍坊)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是非晶体
B. 该物体的熔点为80℃
C.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
D.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的内能不变
答案:B
42.(2020湖北咸宁).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 玻璃上的“冰花” B. 嘴里呼出“白气” C. 湿衣服变干了 D. 雪人直接变小
答案:B
43、(2020湖北黄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 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 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D. 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答案:A
44、(2020湖北施恩州).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A. 熔化吸热 B. 熔化放热 C. 汽化吸热 D. 升华吸热
答案:A
45、(2020北京) 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升华
答案:B
46、(2024年湖北)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 B. 凝华 C. 熔化 D. 凝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液态变成固态,这是凝固现象,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7、(2024年陕西A)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十分发达,其中制作模具时常用到“失蜡法”,具体做法是,用固态蜂蜡雕刻成铸件模型,再将耐火泥料敷在其表面,加热后蜂蜡变成液体流失,模具便做好了。该过程中蜂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B. 升华 C. 熔化 D. 凝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根据题意知,用固态蜂蜡雕刻成铸件模型,再将耐火泥料敷在其表面,加热后蜂蜡变成液体流失,该过程中蜂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8、(2024广西)以勺为笔,用糖作墨,糖汁成画。如图所示,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沸腾 B. 凝固 C. 熔化 D. 升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
故选B。
49、(2024年广东) 《淮南子·俶真训》记载:“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炉中”。金属在炉中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们要明确题目中描述的物理现象:“金属在炉中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
A.汽化:这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液化:这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熔化:这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故C符合题意。
D.凝固:这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0、(2024年四川内江)如图是冬天屋檐下的冰锥,关于冰锥中的冰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 B. 凝固 C. 汽化 D. 液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冰锥的形成是水从液体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填空题
51、(2020云南昆明)将0℃的水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________。若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冰全部熔化成了水,但水的温度维持在0℃,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计热量损失)
答案:40 晶体熔化,吸热不升温
52、(2020湖北十堰)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将烧杯中90°C的热水加热到98°C时,烧杯内水中的气泡变化如图所示,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98°C不变,可以推断: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选填“即将”或“正在”)沸腾。移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气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以上现象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答案: (1). 正在 吸收 不变
53、(2020绥化)水结成冰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会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凝固;变小
54、(2020济宁)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
答案:钨
55、(2021山东菏泽)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用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甲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乙图为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判断______(选填“A”或“B”)物质为非晶体。
答案: (1). 56 (2). B
56、(2021安徽)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答案:凝固。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为凝固,根据题中描述:“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降低时会放热”,故得出此种物态变化为凝固。
57、(2021四川成都)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
答案: (1). 吸收 (2). 保持不变
58、(2021安徽)在我国"祝融号” 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
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
____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答案:凝固
59、(2021兰州) 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答案: ①. 热胀冷缩 ②. 保持不变
60、(2022山东枣庄) 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 晶体 . 80 不变 固液共存态
解析:
[1][2][3]由图像可知,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熔点,由图可知,BC段为熔化过程,保持的温度为80℃,故该物质的熔点为80℃。
[4]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一部分已经熔化液体,一部分还没来得及熔化,处于固态,所以在加热6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61、(2022湖北宜昌)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______的特点。
答案: ①. 晶体 ②. 熔化吸热
解析: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说明这种颗粒吸收了热水的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这种颗粒是晶体。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水的热量,使热水的温度降低。
62、(2022湖南怀化) 2022年4月18日,怀化出现了“日晕”奇观,它是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此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太阳光穿过云层即在小冰晶上发生___________(选填“折射”或“反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光谱色,这就是“日晕”。
答案: 凝固 折射
解析:(1)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2)太阳光照在小冰晶上,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光谱色,说明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太阳光照在小冰晶上发生了折射。
63、(2022山东泰安)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晶体
解析:由图可知,在熔化图像中物质的温度升高到48℃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
64、(2022安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 对釜的铸造有 “铁化如水, 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 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答案:熔化
解析:“铁化如水”的意思是把固态的铁通过加热变成液体的“铁水”,这个过程是熔化。
65、(2023年湖北咸宁)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答案: ①. 吸收 ②. 凝固
解析:[1][2]将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环境温度急剧降低,酸奶瞬间由液体凝固成块。
66、(2024广西)在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观察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答案】 ①. 45 ②. 有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45℃。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说明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67、 (2024江苏扬州)冬季雨雪严重时,温度极低的雨水在高铁电网上迅速结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___热,对铁路道岔通电融雪除冰利用了电流的___________效应。
【答案】 ①. 凝固 ②. 放 ③. 热
【解析】
【详解】[1][2]冬季雨雪严重时,温度极低的雨水在高铁电网上迅速结冰,物质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凝固时向外放热。
[3]对铁路道岔通电融雪除冰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使铁道温度升高,雪冰从中吸热熔化。
三、实验题
68、(2024年湖北武汉)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
(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像中______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______态。
(2)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______0℃。
【答案】 ①. BC ②. 固液共存 ③. 凝华 ④. 低于
【解析】
【详解】(1)[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像中BC段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3]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降温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4]冰与盐水混合会使冰的熔点降低,低于0℃,水蒸气遇到低于0℃的物体凝华形成小冰晶,则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69、(2020江苏苏州)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_________  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__________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__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蜡烛的图象是图 __________  (①/②);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内能  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1)B;受热均匀;(2)﹣4;(3)②;变大。
70、(2020广东东莞)在“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海波是  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_________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物质在第10min时具有的内能  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7min时具有的内能。
答案::晶体;固液共存;大于。
71、(2020内蒙古包头)图甲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图乙中AB段,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
(2)若实验过程中燃烧了8g酒精,8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 (酒精热值为 )
答案: (1). 晶体 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固 (2). 2.4×105
72、(2020青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
(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______(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比热容。
答案: (1). 使固态可以均匀受热且固态缓慢吸热,容易观察实现现象。 (2). 晶体 (3). BC (4). 小于
73、(2020湖北宜昌)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 (选填“甲”或“乙”)图。
答案: (1). -13 0 (2). 错误 甲
74、(2020巴中).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的特点,他每隔1min记录次温度计的示数,观察物质的状态,并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2)图乙中第4 min时,物质处于____态。
(3)该物质的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该物质是____(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 (1). 使物质均匀受热 (2). 固液共存 (3). 保持不变 (4). 晶体
75、(2020武汉)(4分)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熔点是 ____________ ℃
(2)从图象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
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_____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___________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答案:(1)48; (2)③ (3)温度; 吸收
76、((2020湖南岳阳)图甲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加热,目的是 ___________ 。
(2)每给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 __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D段的比热容。
答案:(1)物质受热均匀;(2)晶体;(3)小于。
77、(2020泰州)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C;
(2)上表是小明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你帮小明完善表格设计,补全所缺内容_______;
(3)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 (1). ② (2). (3). 状态 (4). 晶体
78、(2021福建) 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
(1)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便于调整石棉网的高度,确保能用______进行加热,提高效率;
(2)取适量的海波装进试管中,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海波,其好处是使海波______;
(3)每隔1min记录海波的温度,并将数据在坐标图中进行描点,如图乙,请根据描点作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4)分析图象可得海波熔化时的温度特点:______。
答案: ①. 酒精灯外焰 ②. 受热均匀 ③. ④. 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
(1)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使用酒精灯来加热时用外焰加热提高效率。
(2)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的方法叫水浴加热法,这样能使物质受热均匀。搅拌的目的也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
(3)将图中点用平滑的直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由图像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79、(2021湖北荆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示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物质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_______;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物体在B点时刻的内能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点时刻的内能;
(4)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DE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E段的比热容;
(5)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答案: ①. 均匀受热 ②. 晶体 ③. 小于 ④. 小于 ⑤. 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
解析:(1)用水浴法对试管中的物质加热的好处是让实验物质能均匀受热。
(2)由图乙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
(3)图乙中,B和D点的温度虽然不变,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停加热,所以D点时刻的内能大于B点时刻的。
(4)由图乙知,由A至B和由C至D所用时间相同,即物质所吸收的热量相同,而AB段温度升高了30摄氏度,CD段温度升高了20摄氏度,在吸收相同热量时,AB段温度升高快,所以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
(5)烧杯中所装的是水,其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摄氏度,而试管中的也是水,则试管中的水也能达到100摄氏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无法沸腾,可用酒精灯给试管直接加热。
80、(2021广西贺州).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晶体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_。
(5)甲因装置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1)晶体 (2)固液共存 (3)吸收 (4) (5)使烧杯受热均匀
81、(2021四川眉山)在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过程中,假设试管内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1)要对试管中的冰均匀加热,应采用甲、乙两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图所示装置。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_。
(3)实验中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①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其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
②图丁中线段和线段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该物质在两种物态下______不同。
(4)试管内所有冰熔化完后,继续实验,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试管内的水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答案:乙 增大 不变 比热容 不会
解析:
(1)甲图中对试管底部直接加热,会造成受热不均,应该采取乙图中的方式,先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这样试管才受热均匀。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液面在0℃以下,每小格代表2℃,因此读数为。
(3)冰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因此内能要增加,但是因为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图丁中线段和线段倾斜程度不同,代表经过相同的时间,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AB段温度上升的更多,原因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大,因此温度变化小。
(4)水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达到沸点,另一个是还能持续吸热。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代表温度达到沸点且保持不变,这个时候,试管内的水的温度虽然也会达到沸点,但是因为无法继续从外界吸热,所以无法沸腾。
82、(2021湖南怀化)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乙中温度计显示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
(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内中BC段物体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比较图内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加热过程中可认为被加热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答案: (1). -7 (2). 晶体 (3). 固液共存 (4). 不变 (5). 小于
83、(2021江苏南京)取20g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冰由-10℃到-5℃吸收热量______J,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c冰=2.1×103J/(kg·℃)]
(2)试管内冰全部熔化后,持续加热,试管内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答案: (1). 210 (2). 不变 (3). 不能
解析:
(1)[1]升温5℃,吸收热量
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持续加热,由于烧杯内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的水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84、(2021山东淄博)(6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小颗粒,使固体小颗粒______________ 。
(2)图乙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a、b、c三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3)图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发现:该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___min。
(4)图 ____________ 的模型可以形象地表示该物质在第12min所处状态的分子排布。
答案:(1)受热均匀(2)b 73(3)晶体 5(4)C
(4)解析:
(1)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小颗粒,这样做的目的使固体小颗粒受热均匀,便于观察和记录;
(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首先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进行读数;温度计读数时,俯视会造成测量值偏大;仰视会造成测量值偏小,所以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是正确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73℃;
(3)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7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化的时间为10min﹣5min=5min;
(4)物质为固态时,分子间距较小且排列很有规律;物质为液态时,分子间距小,分子的排列无规律;物质为气态时,分子间距较大,分子排列无规律。
由图可知,物质在第12min时熔化完毕,为液态,根据图象可知,A为气态,B为固态,C为液态,故选C。
85、(2021江西)【探究名称】冰块熔化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隔热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隔热材料包裹的厚度有关。
为了探究猜想一,现备有器材:三只相同的塑料杯、报纸、羊毛布料、相同的冰块若干和___________。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在三只相同的塑料杯中装入相同的冰块,分别标上A、B、C;
(2)如图甲所示,用___________的隔热材料将A杯和B杯包裹___________的厚度(均选填“相同”或“不同”),C杯不包裹,并开始计时;
(3)如图乙所示,当C杯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再每隔5min小心地揭开一点隔热材料,观察A杯、B杯、C杯中冰块是否已经完全熔化,记录A杯、B杯中冰块完全熔化的时间t1、t2;
【分析与论证】若t1≠t2,则冰块熔化的快慢与隔热的材料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
(1)本实验是通过比较冰块完全熔化的___________来反映冰块熔化的快慢;
(2)炎热的夏天,冰棒更容易熔化。据此你认为冰块熔化的快慢还与___________有关。
【拓展】要比较冰块熔化的快慢,还可以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冰块熔化的多少,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中,类似于这种表示“快慢”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写出一个)。
答案: (1). 钟表 (2). 不同 (3). 相同 (4). 有关 (5). 时间 (6). 环境温度 (7). 功率
解析: 探究冰块熔化的快慢可能与隔热的材料有关,三只相同的塑料杯放上等质量的冰块,用相同厚度的报纸、羊毛布料包裹起来,记录冰块熔化的时间,故实验中还需要用钟表来记录时间。
(1)探究冰块熔化的快慢可能与隔热的材料有关,需用不同的的隔热材料将A杯和B杯包裹相同的厚度,即控制材料的厚度相同,C杯不包裹,并开始计时,记录A杯、B杯中冰块完全熔化的时间t1、t2。
若t1≠t2,说明冰块的熔化快慢不同,则冰块熔化的快慢与隔热的材料有关。
本实验是通过比较相同质量的冰块用不同材料包裹时完全熔化的时间来反映冰块熔化的快慢,时间越长熔化的越慢。
炎热的夏天,冰棒更容易熔化,这说明冰块熔化的快慢还与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越高,熔化时间越短。
要比较冰块熔化的快慢,还可以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冰块熔化的多少,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中,类似于这种表示“快慢”的物理量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等等。
86、(2021内蒙古通辽)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______℃。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像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____。
(3)第时B试管中的水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到第,蜂蜡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不变”)。
答案: ①. -5 ②. 温度不变 ③. 不能 ④. 增加
87、(2021湖南张家界)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该物质是 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乙图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继续加热温度 ,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____ ℃。
(3)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完毕后,小组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想要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晶体。(2)不变;60。(3)固液共存(4)不能;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解析:(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6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2)由题中图乙可知,该物质熔化图像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6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为60℃。
(3)由图乙可知,在第6min时,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图中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虽然继续加热,因试管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88、(2022山东聊城) 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_;
(2)在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实验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②继续吸收热量;
(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烧杯中的水少 B. 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
C.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D. 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答案 ① 停表 ②. 42 ③. 晶体 ④. 温度达到熔点 ⑤. C
解析
(1)[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停表。
(2)[2]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42℃。
(3)[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在固定的温度开始熔化,熔化时温度不变,因此海波是晶体。
(4)[4]通过实验可知,海波熔化需要达到48℃,熔化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由此可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5)[5]海波在固定的温度开始熔化,熔化时温度不变,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
A.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烧杯中的水少,不会影响温度计的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
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试管中海波受热更加均匀,不可能出现以上情况,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因为烧杯中水的温度高于海波的温度,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故C符合题意;
D.海波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9、(2022辽宁营口)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___________℃;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第6min,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0~4min升温比8~12min升温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C 碎冰 (2)-3 (3)固液共存 保持不变 晶体 水的比热容大
解析:
(1)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固定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应选用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因为可以可以使冰受热均匀。
(2)由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下3个格处,实验此时冰的温度为-3℃。
(3)由丙图可知,第6min时正是冰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共存态;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是晶体。
[7]0~4min冰升高10℃,8~12min水升高5℃,质量不变,相同时间内冰水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可知,水比冰的比热容大。
90、(2022辽宁本溪铁岭辽阳)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______(填“a”或“b”)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min,第3min时的内能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min时的内能;
②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 (1)b (2)-3 (3)3 大于 不变 (4) 不会
解析:
(1)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圈b的高度,确保利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加热。
(2)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位于0刻度线下方第3个刻度线处,所以示数为-3℃。
(3)由图丙可知,冰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5 min完全熔化,熔化过程共用了3min。
冰熔化过程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所以第3min时的内能大于第2min时的。
由图像丙可知,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液体沸腾的条件是:一是温度到达沸点;二是不断吸热。烧杯内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的水温未达到沸点时,能够从烧杯内水中吸热;达到沸点后,温度与烧杯内水温相同,不能吸热,故不会沸腾。
91、(2022黑龙江绥化)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___min;
(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
(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___态。
A.固 B.液 C.固液共存
答案: (1)C (2)38 (3)非晶体 6 (4)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 ABC(或“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解析:
(1)由于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应先固定图甲中的C的高度。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零刻度线在30℃下方,故此时温度为38℃。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整个熔化过程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石蜡是非晶体。
[4]由图像如图乙所示海波熔化从第4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0分钟熔化结束,故熔化持续了
(4)由图甲和图乙知,整个熔化过程持续加热,所以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由图乙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没熔化,可能处于熔化过程中,也可能熔化结束,故晶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ABC符合题意。
故选ABC。
92、(2022吉林) 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______,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______,第时海波处于______(填物质的状态)。
答案: 均匀 晶体 液态
解析: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可以时海波受热比较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由图乙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海波为晶体。
由图乙可知,第9min海波已经熔化结束,处于液态。
93、(2022贵州黔东南)严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品体”)。
答案: (1)碎冰 (2)均匀受热 -3 (3)晶体
解析:
(1)为了减小熔化时间,实验时应将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水浴法加热,冰块受热更均匀,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和记录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液面在零摄氏度以下,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
(3)由图丙可知,时,吸收热量,冰的温度不变,处于熔化过程,因此冰有固定的熔点,属干晶体。
94、(2022重庆A卷)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①将碎冰装入试管中,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熔化过程中试管中碎冰逐渐变少,此过程碎冰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
②图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水没有沸腾,但水面却降低了,原因是水温升高,蒸发_____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
答案: .不变 4 加快
解析①因冰是晶体,故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温度计的示数为4℃。
③实验结束后水的温度升高,使得水的蒸发加快,导致水面下降。
95、(2022云南) 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___;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答案: ①. B温度计的感温泡碰到了容器底(或A温度计的感温泡没有埋没在碎冰块中) ②. 晶体 ③. 固液共存 ④. 增大 ⑤. 95 ⑥. 小于 ⑦. 不会
解析:(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由甲图可知,存在的错误是:一是B温度计的感温泡碰到了容器底;要测碎冰块的温度,将A温度计的感温泡埋没在碎冰块中,所以第二个错误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没有埋没在碎冰块中。
(2)通过图乙可知,冰t1~t2阶段,冰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所以冰是晶体。
(3)由乙图可知,t1~t2阶段冰处于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4)由丙图图像可知,水升高到95℃就不再升高,说明水已经沸腾了,所以水的沸点为95℃;由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并且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而此时水的沸点为95℃,小于100℃,说明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5)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说明试管和烧杯中水温度相同,不存在温度差,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从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96、(2023年吉林)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______,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______,第时海波处于______(填物质的状态)。
答案: ①. 均匀 ②. 晶体 ③. 液态
解析:[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可以时海波受热比较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由图乙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海波为晶体。
[3]由图乙可知,第9min海波已经熔化结束,处于液态。
97、(2023年湖南长沙)环卫工人往结冰的桥面撒盐加快冰的熔化,激发了小明探究盐水凝固点的兴趣。他把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当杯内的盐水中出现冰块时测量它们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每支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从实验现象可知,盐水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___________。
答案: ①. -5 ②. 低
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温度在零刻度以下,因此甲中温度计读数为-2℃,乙中温度计读数为-5℃。
由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浓度较高的盐水在更低的温度下还未凝固,证明盐水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低。
98、 (2023年湖北荆州)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 (选填“A”“B”或“C”)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__ ;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
(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______ ;
(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C ③ 38晶体 加热时间不够长,温度未达到熔点
解析:(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的高度;
(2)实验时,为了使物质均匀受热,可以对物质不断进行搅拌,使用水浴加热法,而中的操作是温度计使用的常规操作,目的是使读数准确,故选;
(3)温度计的示数从下往上逐渐变大,故是零上,最小刻度为,故读数为;
(4)由丙图可知,物质熔化时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故属于晶体;
(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加热时间不够长,温度未达到熔点。
故答案为 C ③ 38; 晶体; 加热时间不够长,温度未达到熔点。
(1)组装仪器的原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
(2)实验中,使用水浴加热法,对物质不断搅拌,都可以保证使物质均匀受热;
(3)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再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最后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4)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同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熔点不变。
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实验,考查仪器组装、注意事项、温度计读数、温度时间图象,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99、(2023年湖北宜昌)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
(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相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___________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___,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罐。
答案: ①. 有水出现 ②. ③. 见解析 ④. 乙
解析:(1)[1][2][3]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相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当两罐内有水出现,成为冰水混合物,由图2中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6℃,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6℃;对比甲乙两图,冰盐混合物的熔点低于冰的熔点,所以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
(2)[4]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0℃,水蒸气遇到甲罐壁会液化成小水珠;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6℃,温度比较低,低于冰的凝固点,水蒸气遇到乙罐壁会凝华成白霜。
100、(2023年湖北武汉)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___________。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 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 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答案: 36℃ 吸热 不变 B
解析:(1)[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此时读数为36℃。
(2)[2][3]海波是晶体,根据晶体熔化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4]由图可知,室内温度为20℃,海波和石蜡温度组件下降;5min的时候海波和石蜡温度同为48℃,由于石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故选B。
101、(2023年江苏苏州)图甲中,试管装有适量碎冰,用酒精灯对烧杯中足量的水进行加热,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刻冰的温度值,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甲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
(2)根据图乙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
(3)de阶段试管中水______(选填“正在”、“没有”)沸腾。
答案: ①. -4 ②. 晶体 ③. 没有
解析:(1)[1]由图可知,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面在0刻度线下面第四格处,所以示数为-4℃。
(2)[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即冰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
(3)[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吸热。de阶段试管中水温度达到了沸点,但由于温度和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无法从烧杯内水中吸热,故没有沸腾。
102、(2023年湖南怀化)图甲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乙图可知海波熔化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或“降低”)。BC段对应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的熔点是______,可选用______(选填“实验室温度计”或“体温计”)进行测量。
答案: 吸热 保持不变 48 实验室温度计
解析:由乙图可知海波熔化时一直在加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BC段对应温度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上大下小,为零上温度,则海波的熔点是48℃。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低于海波的熔点,不能用体温计测量,可选用实验室温度计进行测量。
103、(2023安徽)某小组加热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测量数据在图示坐标纸上描出了相应的点。
(1)请把图上点连接起来,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
(2)实验表明:在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
答案: ①. ②. 保持不变
解析:(1)由题图可知,反映的是加热冰水混合物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由题图可知,冰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0℃不变,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
104、(2024山东临沂)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明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使用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__℃;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请给小明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并不能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为了得出结论,他可以________。
【答案】 ①. 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壁和底部 ②. 99 ③. 放热 ④. 提高水的初温,以缩短加热时间 ⑤. 同时做一组加热水的对比实验,比较茶水和水的沸点
【解析】
【详解】(1)[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物体中国,且不碰杯壁与杯底,使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较准确。
(2)[2]水沸腾时,由图乙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9℃,即水的沸点为99℃。
[3]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放热后形成的水珠。
(3)[4]由图得,实验过程中选用的水的初温为20℃,较低,实验时间较长,则可以提高水的初温,以缩短加热时间。
(4)[5]为了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他可以同时做一组加热水的对比实验,比较茶水和水的沸点,若沸点相同,说明茶叶对沸点没有影响,若沸点不同,说明茶叶对沸点有影响。
1题
10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年中考题分类---熔化和凝固
1、(2022江西)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糖汁成型“糖画”——熔化放热
B. 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C. 湿手被“吹干”——液化放热
D. 冰棒冒“白气”——汽化吸热
2、(2022湖南衡阳)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非晶体温度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3、(2020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
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6、(2023年北京)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
A. 10℃ B. 30℃ C. 50℃ D. 60℃
7、(2023年山西)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 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 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 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8、(2023年山东泰安)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气凝结霜 C. 冰雪消融 D. 浓雾消散
9、(2023四川凉山)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

A.能沸腾 B.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0、(2023年湖南邵阳) 2022年,我市积极应对严重旱情,推行“蓄、调、引、节、送、降”等“六水抗旱”措施,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水灌溉的是(  )
A. 喷灌 B. 微灌 C. 滴灌 D. 大水漫灌
11、(2021昆明) 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糖是晶体 B. 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 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 糖先熔化后凝固
12、(2023年湖南岳阳)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 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 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 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13、(2023年广西)“滴水成冰”描述的是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 凝华 B. 升华 C. 熔化 D. 凝固
14、(2022浙江台州).夏天,可在室内放上冰块降温。一段时间后,冰块会变成水、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汽化 D. 液化
15、(2022广东广州)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 16°C B. 30°C C. 47°C D. 70°C
16、(2022湖南长沙)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 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 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 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17、(2022广西贺州)在标淮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摄氏温度为(  )
A. 0℃ B. 20℃ C. 80℃ D. 100℃
18、(2022湖北十堰)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
B.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19、(2022青海)每年4月,随着气温转暖,青海湖的冰层开始消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湖”。其中“冰层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 汽化 B. 熔化 C. 液化 D. 升华
20、(2022海南)在冰壶比赛中(如图),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升华 D. 凝华
21、(2022广西北部湾)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属于凝固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 D. 雾凇结枝
22、(2022湖南娄底) 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23、(2022湖北恩施)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24、(2022山东济宁)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气态
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25、(2022湖北江汉油田潜江 天门 仙桃)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 熔化 吸热 B. 凝固 放热
C. 液化 吸热 D. 凝华 放热
26、(2022北京)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 霜降时节枝头上的霜 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27、(2021江苏扬州)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 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 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28、(2021湖北恩施)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29、(2021浙江台州)夏天,可在室内放上冰块降温。一段时间后,冰块会变成水,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30、(2021广西北部湾)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的“露成霜”蕴含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固 B. 熔化 C. 液化 D. 升华
31、(2021江苏泰州)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冬天河水结冰
B. 铁丝网上的霜
C. 冰袋给病人降温
D. 冒出的“白气”
32、(2021四川眉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
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
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
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33、(2021湖南常德)(3分)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
34、(2021福建)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35、(2020济宁)将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36、(2020聊城)图甲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100℃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含热量增多
C.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
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37、(2020泰安)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晶体的熔点是80℃
38、(2020宁夏)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規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A. 该物质在BC段处于液态
B. 该物质在BC段内能不变
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4min
D. 该物质是非晶体
39、(2020天津)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这是利用了水(  )
A. 熔化吸热 B. 汽化放热 C. 液化吸热 D. 凝固放热
40、(2020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41、(2020山东潍坊)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是非晶体
B. 该物体的熔点为80℃
C.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
D.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的内能不变
42.(2020湖北咸宁).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 玻璃上的“冰花” B. 嘴里呼出“白气” C. 湿衣服变干了 D. 雪人直接变小
43、(2020湖北黄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 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 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D. 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44、(2020湖北施恩州).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A. 熔化吸热 B. 熔化放热 C. 汽化吸热 D. 升华吸热
45、(2020北京) 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升华
46、(2024年湖北)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 B. 凝华 C. 熔化 D. 凝固
47、(2024年陕西A)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十分发达,其中制作模具时常用到“失蜡法”,具体做法是,用固态蜂蜡雕刻成铸件模型,再将耐火泥料敷在其表面,加热后蜂蜡变成液体流失,模具便做好了。该过程中蜂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B. 升华 C. 熔化 D. 凝固
48、(2024广西)以勺为笔,用糖作墨,糖汁成画。如图所示,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沸腾 B. 凝固 C. 熔化 D. 升华
49、(2024年广东) 《淮南子·俶真训》记载:“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炉中”。金属在炉中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50、(2024年四川内江)如图是冬天屋檐下的冰锥,关于冰锥中的冰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升华 B. 凝固 C. 汽化 D. 液化
填空题
51、(2020云南昆明)将0℃的水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________。若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冰全部熔化成了水,但水的温度维持在0℃,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计热量损失)
52、(2020湖北十堰)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将烧杯中90°C的热水加热到98°C时,烧杯内水中的气泡变化如图所示,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98°C不变,可以推断: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选填“即将”或“正在”)沸腾。移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气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以上现象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53、(2020绥化)水结成冰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会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4、(2020济宁)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
55、(2021山东菏泽)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用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甲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乙图为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判断______(选填“A”或“B”)物质为非晶体。
56、(2021安徽)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57、(2021四川成都)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
58、(2021安徽)在我国"祝融号” 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
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
____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59、(2021兰州) 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60、(2022山东枣庄) 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61、(2022湖北宜昌)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______的特点。
62、(2022湖南怀化) 2022年4月18日,怀化出现了“日晕”奇观,它是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此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太阳光穿过云层即在小冰晶上发生___________(选填“折射”或“反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光谱色,这就是“日晕”。
63、(2022山东泰安)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64、(2022安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 对釜的铸造有 “铁化如水, 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 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65、(2023年湖北咸宁)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66、(2024广西)在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观察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67、 (2024江苏扬州)冬季雨雪严重时,温度极低的雨水在高铁电网上迅速结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___热,对铁路道岔通电融雪除冰利用了电流的___________效应。
三、实验题
68、(2024年湖北武汉)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
(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像中______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______态。
(2)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______0℃。
69、(2020江苏苏州)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_________  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__________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__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蜡烛的图象是图 __________  (①/②);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内能  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70、(2020广东东莞)在“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海波是  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_________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物质在第10min时具有的内能  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7min时具有的内能。
71、(2020内蒙古包头)图甲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图乙中AB段,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
(2)若实验过程中燃烧了8g酒精,8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 (酒精热值为 )
72、(2020青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
(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______(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比热容。
73、(2020湖北宜昌)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 (选填“甲”或“乙”)图。
74、(2020巴中).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的特点,他每隔1min记录次温度计的示数,观察物质的状态,并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2)图乙中第4 min时,物质处于____态。
(3)该物质的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该物质是____(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75、(2020武汉)(4分)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熔点是 ____________ ℃
(2)从图象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
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_____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___________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76、((2020湖南岳阳)图甲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加热,目的是 ___________ 。
(2)每给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 __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D段的比热容。
77、(2020泰州)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C;
(2)上表是小明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你帮小明完善表格设计,补全所缺内容_______;
(3)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78、(2021福建) 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
(1)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便于调整石棉网的高度,确保能用______进行加热,提高效率;
(2)取适量的海波装进试管中,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海波,其好处是使海波______;
(3)每隔1min记录海波的温度,并将数据在坐标图中进行描点,如图乙,请根据描点作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4)分析图象可得海波熔化时的温度特点:______。
79、(2021湖北荆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示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物质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_______;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物体在B点时刻的内能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点时刻的内能;
(4)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DE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E段的比热容;
(5)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80、(2021广西贺州).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晶体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_。
(5)甲因装置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81、(2021四川眉山)在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过程中,假设试管内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1)要对试管中的冰均匀加热,应采用甲、乙两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图所示装置。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_。
(3)实验中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①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其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
②图丁中线段和线段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该物质在两种物态下______不同。
(4)试管内所有冰熔化完后,继续实验,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试管内的水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82、(2021湖南怀化)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乙中温度计显示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
(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内中BC段物体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比较图内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加热过程中可认为被加热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83、(2021江苏南京)取20g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冰由-10℃到-5℃吸收热量______J,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c冰=2.1×103J/(kg·℃)]
(2)试管内冰全部熔化后,持续加热,试管内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84、(2021山东淄博)(6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小颗粒,使固体小颗粒______________ 。
(2)图乙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a、b、c三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3)图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发现:该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___min。
(4)图 ____________ 的模型可以形象地表示该物质在第12min所处状态的分子排布。
85、(2021江西)【探究名称】冰块熔化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隔热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隔热材料包裹的厚度有关。
为了探究猜想一,现备有器材:三只相同的塑料杯、报纸、羊毛布料、相同的冰块若干和___________。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在三只相同的塑料杯中装入相同的冰块,分别标上A、B、C;
(2)如图甲所示,用___________的隔热材料将A杯和B杯包裹___________的厚度(均选填“相同”或“不同”),C杯不包裹,并开始计时;
(3)如图乙所示,当C杯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再每隔5min小心地揭开一点隔热材料,观察A杯、B杯、C杯中冰块是否已经完全熔化,记录A杯、B杯中冰块完全熔化的时间t1、t2;
【分析与论证】若t1≠t2,则冰块熔化的快慢与隔热的材料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
(1)本实验是通过比较冰块完全熔化的___________来反映冰块熔化的快慢;
(2)炎热的夏天,冰棒更容易熔化。据此你认为冰块熔化的快慢还与___________有关。
【拓展】要比较冰块熔化的快慢,还可以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冰块熔化的多少,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中,类似于这种表示“快慢”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写出一个)。
86、(2021内蒙古通辽)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______℃。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像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____。
(3)第时B试管中的水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到第,蜂蜡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不变”)。
87、(2021湖南张家界)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该物质是 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乙图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继续加热温度 ,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____ ℃。
(3)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完毕后,小组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想要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88、(2022山东聊城) 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_;
(2)在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实验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②继续吸收热量;
(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烧杯中的水少 B. 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
C.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D. 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89、(2022辽宁营口)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___________℃;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第6min,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0~4min升温比8~12min升温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90、(2022辽宁本溪铁岭辽阳)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______(填“a”或“b”)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min,第3min时的内能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min时的内能;
②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91、(2022黑龙江绥化)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___min;
(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
(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___态。
A.固 B.液 C.固液共存
92、(2022吉林) 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______,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______,第时海波处于______(填物质的状态)。
93、(2022贵州黔东南)严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品体”)。
94、(2022重庆A卷)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①将碎冰装入试管中,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熔化过程中试管中碎冰逐渐变少,此过程碎冰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
②图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水没有沸腾,但水面却降低了,原因是水温升高,蒸发_____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
95、(2022云南) 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___;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96、(2023年吉林)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______,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______,第时海波处于______(填物质的状态)。
97、(2023年湖南长沙)环卫工人往结冰的桥面撒盐加快冰的熔化,激发了小明探究盐水凝固点的兴趣。他把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当杯内的盐水中出现冰块时测量它们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每支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从实验现象可知,盐水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___________。
98、 (2023年湖北荆州)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 (选填“A”“B”或“C”)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__ ;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
(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______ ;
(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99、(2023年湖北宜昌)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
(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相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___________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___,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罐。
100、(2023年湖北武汉)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___________。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 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 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101、(2023年江苏苏州)图甲中,试管装有适量碎冰,用酒精灯对烧杯中足量的水进行加热,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刻冰的温度值,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甲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
(2)根据图乙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
(3)de阶段试管中水______(选填“正在”、“没有”)沸腾。
102、(2023年湖南怀化)图甲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乙图可知海波熔化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或“降低”)。BC段对应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的熔点是______,可选用______(选填“实验室温度计”或“体温计”)进行测量。
103、(2023安徽)某小组加热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测量数据在图示坐标纸上描出了相应的点。
(1)请把图上点连接起来,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
(2)实验表明:在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
104、(2024山东临沂)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明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使用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__℃;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请给小明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并不能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为了得出结论,他可以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