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单元) (含解析) 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单元) (含解析) 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4 19:19:22

文档简介

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单元)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无锡高二检测)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即把希腊文化传播和移植到被他征服的地区。为此他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科学研究,奖励杰出的科学家兴建文化设施,甚至在希腊影响微弱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也有计划且坚持不懈地传播希腊文明。这一做法旨在(  )
A.提供军事征服的思想武器
B.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C.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2.亚历山大在对东方的远征中至少留下了3 600名希腊雇佣兵,他们在各处定居下来。他在远征中还多次举办希腊式的文学、音乐比赛和体育比赛等竞赛。这些举措(  )
A.使希腊文化成为各地的主导文化
B.促进了城邦文化传播发展
C.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
D.旨在缓和各民族间的矛盾
3.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前30年)时期,大量的希腊人移居埃及,首都亚历山大里亚的城市轮廓为希腊传统的长方形,希腊神庙遍布城市,统治者自称法老,不排斥埃及的信仰和神明。这反映托勒密王朝(  )
A.沿用了亚历山大帝国治理模式
B.旨在促进族群间的交流
C.顺应了希腊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D.逐渐被埃及社会所同化
4.(2023·扬州高二检测)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不少高明的色目人医师,也随蒙古汗、王公东来,通过这些色目人医生,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典籍流传到东亚。由此可见,蒙古西征(  )
A.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
B.推动了中外医学交流
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D.增进了中欧友好关系
  法国学者麦撒说:“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欧洲)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该学者意在强调蒙古西征(  )
A.带给欧洲人们深重的灾难
B.促进了民族间相互交融
C.推动了东西方交通的发展
D.加速了西方社会的变革
5.“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材料意在说明(  )
A.蒙古西征促进了地域间文化的交流
B.商贸发展推动统一的蒙古帝国建立
C.蒙古西征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
D.蒙古帝国实现对欧亚地区直接统治
6.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基于共同的经济、文化、语言、地域,融汇了欧洲移民、非洲黑人移民和印第安人的血液。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形成的是(  )
A.北美统一市场形成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语成为共同语言   D.1787年宪法
7.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原住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的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  )
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
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蔑
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
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
8.拿破仑在统治西南德(巴登、符腾姆贝格、巴伐利亚)地区的时候,对这些地区推行了资本主义改造,直接废除了这些地区的封建领地制度,废除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劳动和各种封建贡赋。这说明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是(  )
A.冲击了封建秩序 B.推动了民族觉醒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传播了革命思想
9.1821年,俄国诗人普希金写道:“赞扬吧!他给俄罗斯的人民指出了崇高的命运;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却把永远的自由遗留给世人。”普希金肯定了拿破仑(  )
A.抵挡反法联盟的进攻
B.恢复封建君主的统治
C.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
D.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0.(2023·苏州高二检测)据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统计,从咸丰末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京师同文馆等刊印的各类西书共353种,其中科技类译著不下300种,牛顿、哥白尼、康德、爱迪生等科学巨匠名字,逐渐被国人熟悉。这些科技类译著(  )
A.服务于保障国家安全需要
B.拉开了近代维新运动序幕
C.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根基
D.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想潮流
11.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  )
A.加大英国对印度经济掠夺
B.导致了印度民族意识增强
C.使印度的经济从属于西方
D.同化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
12.“1914年的时候,尽管欧洲在世界范围的霸权看起来是坚不可摧并且将永远存在的,但是实际上,它在很多地方和很多方面都开始遭受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挑战是间接的。”据此推断,当时(  )
A.欧洲国家的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B.政党成为殖民地新生领导力量
C.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不断高涨
D.一战极大冲击了欧洲国际地位
13.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官艾伦·杜勒斯曾说:“通过影视节目、连环漫画和杂志广告,美国公司对墨西哥底层百姓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教育制度的影响更为持久。”艾伦·杜勒斯所述的美国做法旨在(  )
A.丰富墨西哥民众文化生活
B.对墨西哥渗透文化价值观
C.扩大对墨西哥的军事侵略
D.加强与墨西哥的友好关系
14.二战后,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构成了当代国际法。1945年以来,随着新兴国家进入国际法律制度领域,它们对一些以欧洲为核心的概念和国际法原则、规则的效力提出挑战,并发展出了新的分支学科。由此可知,国际法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联合国的建立和推动
D.欧洲逐渐走向衰败
15.(2023·南通高二检测)一位墨西哥学者在论述当代拉丁美洲的文化时指出:“虽然人们已不再像20世纪初那样不加批判地抄袭法兰西的文学艺术时尚,但是种种‘波普艺术’和‘北方庞然大物’的消费模式的表现已深深地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这一观点体现了(  )
A.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
B.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
C.拉美文明的重大贡献
D.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冲突
16.(2023·徐州高二检测)有学者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韩国的市场经济不断扩大,儒家的笃敬思想、节欲思想及修己治人精神等使其拥有了勤劳的工人、快速的资本积累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促使韩国在短时间内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该学者意在说明儒家的优秀思想(  )
A.重新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B.帮助韩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C.有利于促进韩国的经济建设
D.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儒家文化具有包容性,促使新加坡吸收利用了西方的资金、技术、经济管理经验以及各种崭新的思想和价值观等,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地中海南北两岸的两个地区服饰明显不同,尼罗河流域气候炎热,盛产亚麻,服饰以亚麻为主;古希腊气候较冷,畜牧业发达,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开始大范围地运用到希腊服饰中。
材料二 蒙古人在统治俄罗斯后,许多俄罗斯封建主开始穿长靴、戴圆帽、扎束腰带等,这些习俗,都是从蒙古人那里学来的。中国丝锦大批运到俄罗斯,成为王公贵族喜爱的衣饰物,这种丝锦在今俄罗斯境内多有发现。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8.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随着征服的扩大,帝国的逐步建立,他才感到要想征服、统治这广袤之世界,就必须对形形色色的当地民族作出让步。他到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让步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公元前3世纪是希腊化文明的形成期,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以及后来分离出去的帕加马、巴克特里亚,这时进入了稳定发展、相互竞争的“治天下”时期。
——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影响与古代诸文明的交叉渗透》
材料二 这一社会差异的严重性在俄国赢得对拿破仑大军的巨大胜利之后变得明显。1815年至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当他们回到俄国时,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起义不幸地失败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于西欧普遍的生活环境,更准确地说,俄国缺乏商业、工业。那时存在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被束缚的、无生气的农奴群众,即通常所说的“黑民”与处于社会顶端的贵族和宫廷。因而,种种改革和十二月党人所向往的西方式社会皆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 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印度几个师在西线和美索不达米亚作战;许多身着法国制服的非洲人在法国北部作战;大批的中国人和印度支那人在后方的劳动营里服劳役。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作出让步”在波斯地区的表现。指出“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中位于西亚的王国的名称。(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说明“拿破仑大军”对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影响。(5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战争本身……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请结合战后印度斗争史实说明殖民地居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8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和平友好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以上国或优秀民族自居,蔑视周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或“蛮族”“野蛮人”。一些农耕文明大国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这在东西方历史上都不乏其例。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人员往来愈益频繁,物品交换和文化技术传播也愈益增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 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 美洲 尼加 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8分)
(2)简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3分)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单元)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无锡高二检测)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即把希腊文化传播和移植到被他征服的地区。为此他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科学研究,奖励杰出的科学家兴建文化设施,甚至在希腊影响微弱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也有计划且坚持不懈地传播希腊文明。这一做法旨在(  )
A.提供军事征服的思想武器
B.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C.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解析】选C。亚历山大在新征服地区推行希腊化政策,传播希腊文化,主要目的是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维护统治,故选C;亚历山大是在已征服的地区推行希腊化政策,并不是为军事征服提供思想武器,故排除A;题目问的是亚历山大这一做法的目的,“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是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政策的影响,排除B;“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属于影响,并非目的,排除D。
2.亚历山大在对东方的远征中至少留下了3 600名希腊雇佣兵,他们在各处定居下来。他在远征中还多次举办希腊式的文学、音乐比赛和体育比赛等竞赛。这些举措(  )
A.使希腊文化成为各地的主导文化
B.促进了城邦文化传播发展
C.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
D.旨在缓和各民族间的矛盾
【解析】选C。希腊雇佣兵“在各处定居下来”,有利于希腊文化同当地文化的交融,“多次举办希腊式的文学、音乐比赛和体育比赛等竞赛”,有利于向被征服地区传播希腊的文艺、体育等,故选C;在被征服的广大乡村地区仍保存着原有的宗教和习俗,排除A;这些举措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发展而非城邦文化,排除B;“缓和各民族间的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D。
3.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前30年)时期,大量的希腊人移居埃及,首都亚历山大里亚的城市轮廓为希腊传统的长方形,希腊神庙遍布城市,统治者自称法老,不排斥埃及的信仰和神明。这反映托勒密王朝(  )
A.沿用了亚历山大帝国治理模式
B.旨在促进族群间的交流
C.顺应了希腊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D.逐渐被埃及社会所同化
【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托勒密王朝深受希腊文化影响,反映了托勒密王朝顺应了希腊化时代的发展需求,C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托勒密埃及的治理模式与亚历山大帝国并不相同,排除A;材料中托勒密王朝实行的措施的目的是巩固其统治,排除B;材料反映了希腊文化对托勒密王朝的影响,排除D。
4.(2023·扬州高二检测)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不少高明的色目人医师,也随蒙古汗、王公东来,通过这些色目人医生,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典籍流传到东亚。由此可见,蒙古西征(  )
A.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
B.推动了中外医学交流
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D.增进了中欧友好关系
【解析】选B。据材料“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典籍流传到东亚”可知,蒙古西征期间,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同时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典籍也传到东亚,这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中外医学交流,故选B;医师跨地区进行医学交流,不能视为大规模民族迁徙,排除A;据材料“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典籍流传到东亚”可知,中外的医学交流是对已有医学成果的交流与互鉴,与思想解放无关,排除C;据所学可知,蒙古西征主要是军事征服,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不利于增进中欧友好关系,排除D。
【补偿训练】
  法国学者麦撒说:“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欧洲)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该学者意在强调蒙古西征(  )
A.带给欧洲人们深重的灾难
B.促进了民族间相互交融
C.推动了东西方交通的发展
D.加速了西方社会的变革
【解析】选D。蒙古西征打破了路途闭塞,将各民族集聚一处,把欧洲从酣睡懒病的梦中惊醒等,强调的是蒙古西征加速了西方社会的变革,D正确;“带给欧洲人们深重的灾难”与“将几百年(欧洲)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等不符,排除A;“促进了民族间相互交融”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并未强调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通发展的关系,排除C。
5.“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材料意在说明(  )
A.蒙古西征促进了地域间文化的交流
B.商贸发展推动统一的蒙古帝国建立
C.蒙古西征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
D.蒙古帝国实现对欧亚地区直接统治
【解析】选A。材料“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体现的是蒙古西征对于促进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着巨大作用,故选A。商业的发展与蒙古帝国的建立无关,B排除;材料与人口迁徙无关,C排除;蒙古帝国对欧亚地区的统治是间接统治,D排除。
6.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基于共同的经济、文化、语言、地域,融汇了欧洲移民、非洲黑人移民和印第安人的血液。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形成的是(  )
A.北美统一市场形成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语成为共同语言   D.1787年宪法
【解析】选B。根据材料“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基于共同的经济、文化、语言、地域,融汇了欧洲移民、非洲黑人移民和印第安人的血液”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正式形成,B正确。北美统一市场形成属于重要原因之一,而非直接原因,排除A;英语成为共同语言是美利坚文化形成的表现,排除C;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与题干无关,排除D。
7.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原住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的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  )
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
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蔑
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
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
【解析】选C。材料“高贵的野蛮人”“邪恶的野蛮人”和“生态印第安人”反映了欧洲殖民者认为印第安人尚未进入文明状态,在他们的印象里印第安人一直停留在原始的生活状态,深刻反映了其对印第安人的偏见,故选C;材料未涉及文化冲突,排除A;材料不涉及污蔑,排除B;材料反映出对印第安人的认识并不客观,排除D。
8.拿破仑在统治西南德(巴登、符腾姆贝格、巴伐利亚)地区的时候,对这些地区推行了资本主义改造,直接废除了这些地区的封建领地制度,废除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劳动和各种封建贡赋。这说明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是(  )
A.冲击了封建秩序 B.推动了民族觉醒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传播了革命思想
【解析】选A。拿破仑在对外征伐、统治的过程中,将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到其统治的地区,有利于冲破旧有的封建制度,故选A;材料仅涉及拿破仑对其统治地区进行资本主义改造,没有反映出推动民族觉醒,排除B;德国实现国家统一是在结束拿破仑对德国的统治之后,C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仅涉及拿破仑对其统治地区进行资本主义改造,没有关于革命的具体行为表现,排除D。
9.1821年,俄国诗人普希金写道:“赞扬吧!他给俄罗斯的人民指出了崇高的命运;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却把永远的自由遗留给世人。”普希金肯定了拿破仑(  )
A.抵挡反法联盟的进攻
B.恢复封建君主的统治
C.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
D.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解析】选C。题干材料“他给俄罗斯的人民指出了崇高的命运……自由遗留给世人”,诗人着重赞扬了拿破仑传播革命火种,传播自由精神,这正是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思想,故选C。材料与抵挡反法联盟的进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关,排除A、D;拿破仑并未恢复封建君主统治,排除B。
10.(2023·苏州高二检测)据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统计,从咸丰末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京师同文馆等刊印的各类西书共353种,其中科技类译著不下300种,牛顿、哥白尼、康德、爱迪生等科学巨匠名字,逐渐被国人熟悉。这些科技类译著(  )
A.服务于保障国家安全需要
B.拉开了近代维新运动序幕
C.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根基
D.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想潮流
【解析】选A。据材料“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京师同文馆等刊印的各类西书共353种,其中科技类译著不下300种,牛顿、哥白尼、康德、爱迪生等科学巨匠名字,逐渐被国人熟悉”可知,翻译的这些书籍都与近代科学有关,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因此这是服务于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故选A;维新运动的序幕是1895年公车上书,排除B;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排除C;西学东渐思想潮流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开始,排除D。
11.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  )
A.加大英国对印度经济掠夺
B.导致了印度民族意识增强
C.使印度的经济从属于西方
D.同化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
【解析】选B。19世纪英国的铁路、电报、邮局、教育等传播到了印度,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增强了印度的民族意识,故选B。A反映的是英国主观上要达到的目的,排除;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是在英国开始侵略印度的时候就开始了,不是19世纪以后才开始,排除C;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并没有完全同化印度当地的经济与文化,印度仍然有自己的民族特色,D错误。
12.“1914年的时候,尽管欧洲在世界范围的霸权看起来是坚不可摧并且将永远存在的,但是实际上,它在很多地方和很多方面都开始遭受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挑战是间接的。”据此推断,当时(  )
A.欧洲国家的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B.政党成为殖民地新生领导力量
C.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不断高涨
D.一战极大冲击了欧洲国际地位
【解析】选C。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高涨,开始挑战欧洲在殖民地的霸权地位,故选C;“开始解体”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党成为殖民地新生领导力量,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一战冲击了欧洲的殖民霸权,而非欧洲的国际地位,排除D。
13.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官艾伦·杜勒斯曾说:“通过影视节目、连环漫画和杂志广告,美国公司对墨西哥底层百姓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教育制度的影响更为持久。”艾伦·杜勒斯所述的美国做法旨在(  )
A.丰富墨西哥民众文化生活
B.对墨西哥渗透文化价值观
C.扩大对墨西哥的军事侵略
D.加强与墨西哥的友好关系
【解析】选B。美国通过影视、漫画、杂志等传媒工具影响墨西哥底层百姓的思想,这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扩张,旨在对墨西哥进行文化殖民,B正确;A、D并非美国的目的,排除;思想影响不能等同于军事侵略,排除C。
14.二战后,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构成了当代国际法。1945年以来,随着新兴国家进入国际法律制度领域,它们对一些以欧洲为核心的概念和国际法原则、规则的效力提出挑战,并发展出了新的分支学科。由此可知,国际法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联合国的建立和推动
D.欧洲逐渐走向衰败
【解析】选A。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这些国家对原有国际法中以欧洲为核心的内容提出了挑战,使得国际法不断发展完善,A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排除B;材料中未涉及联合国的建立和推动,排除C;欧洲实力被削弱,但“走向衰败”过于夸张,排除D。
15.(2023·南通高二检测)一位墨西哥学者在论述当代拉丁美洲的文化时指出:“虽然人们已不再像20世纪初那样不加批判地抄袭法兰西的文学艺术时尚,但是种种‘波普艺术’和‘北方庞然大物’的消费模式的表现已深深地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这一观点体现了(  )
A.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
B.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
C.拉美文明的重大贡献
D.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冲突
【解析】选B。材料中“波普艺术”和“北方庞然大物”都指的是美国文化对拉丁美洲的深刻影响,即美国文化已经深深渗入拉丁美洲文化,这说明无论是20世纪初还是当代,拉丁美洲始终难以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总是受到强国的渗透,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面临困境的典型表现,故选B;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材料中的时间是当代,殖民体系已经崩溃了,排除A;材料并没有提及拉丁美洲对外输出文化或者有何贡献,排除C;包含美国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主要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与拉丁美洲没有组成区域集团,材料中也没有指出区域紧密关系对全球化的不良影响,排除D。
16.(2023·徐州高二检测)有学者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韩国的市场经济不断扩大,儒家的笃敬思想、节欲思想及修己治人精神等使其拥有了勤劳的工人、快速的资本积累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促使韩国在短时间内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该学者意在说明儒家的优秀思想(  )
A.重新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B.帮助韩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C.有利于促进韩国的经济建设
D.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解析】选C,据材料“儒家的笃敬思想、节欲思想及修己治人精神等……促使韩国在短时间内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可知,儒家文化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式的政治秩序和社会传统使得国家政策得以有效贯彻执行,并在强有力的资源动员和调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故选C;材料说的是儒家思想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排除A;材料体现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经济危机的相关信息,排除B;材料只体现了儒家思想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排除D。
【深化点拨】儒家文化具有包容性,促使新加坡吸收利用了西方的资金、技术、经济管理经验以及各种崭新的思想和价值观等,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地中海南北两岸的两个地区服饰明显不同,尼罗河流域气候炎热,盛产亚麻,服饰以亚麻为主;古希腊气候较冷,畜牧业发达,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开始大范围地运用到希腊服饰中。
材料二 蒙古人在统治俄罗斯后,许多俄罗斯封建主开始穿长靴、戴圆帽、扎束腰带等,这些习俗,都是从蒙古人那里学来的。中国丝锦大批运到俄罗斯,成为王公贵族喜爱的衣饰物,这种丝锦在今俄罗斯境内多有发现。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据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开始大范围地运用到希腊服饰中”和材料二“蒙古人在统治俄罗斯后,许多俄罗斯封建主开始穿长靴、戴圆帽、扎束腰带等”可知,两则材料都体现了战争在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的作用,故可确定论题为“战争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其次进行阐释,具体分析战争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论点进行总结升华。
答案:示例:战争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2分)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在埃及推广希腊文化,影响了埃及人的社会生活;同时希腊文化吸收了波斯文化和埃及文化,使其具有了东方文化的因素。(4分)
蒙古西征,建立了地跨欧亚大陆的统一帝国,打通欧亚大陆交流的通道,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4分)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但客观上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分)
18.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随着征服的扩大,帝国的逐步建立,他才感到要想征服、统治这广袤之世界,就必须对形形色色的当地民族作出让步。他到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让步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公元前3世纪是希腊化文明的形成期,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以及后来分离出去的帕加马、巴克特里亚,这时进入了稳定发展、相互竞争的“治天下”时期。
——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影响与古代诸文明的交叉渗透》
材料二 这一社会差异的严重性在俄国赢得对拿破仑大军的巨大胜利之后变得明显。1815年至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当他们回到俄国时,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起义不幸地失败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于西欧普遍的生活环境,更准确地说,俄国缺乏商业、工业。那时存在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被束缚的、无生气的农奴群众,即通常所说的“黑民”与处于社会顶端的贵族和宫廷。因而,种种改革和十二月党人所向往的西方式社会皆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 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印度几个师在西线和美索不达米亚作战;许多身着法国制服的非洲人在法国北部作战;大批的中国人和印度支那人在后方的劳动营里服劳役。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作出让步”在波斯地区的表现。指出“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中位于西亚的王国的名称。(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说明“拿破仑大军”对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影响。(5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战争本身……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请结合战后印度斗争史实说明殖民地居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8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表现,结合所学概括作答。第二问名称,据材料一“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并结合所学作答。第(2)题第一问原因,据材料二“俄国缺乏商业、工业”得出俄国经济落后(或缺乏商业、工业);据材料二“种种改革……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得出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据材料二“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得出沙皇专制独裁统治;据材料二“存在的……农奴群众”得出农奴制盛行。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或封建贵族特权被废除,或封建制度受到沉重打击);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第(3)题第一问解读,据材料三“欧洲列强……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并结合所学,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或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据材料三“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传播自由、民主、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原则,推动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第二问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
答案:(1)表现: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3分,每点1分,任答三点)
名称:塞琉古王国。(1分)
(2)原因:俄国经济落后(或缺乏商业、工业) ;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沙皇专制独裁统治;农奴制盛行。(2分,每点1分,任答两点)
影响: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或封建贵族特权被废除,或封建制度受到沉重打击);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3 分)
(3)解读: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或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传播自由、民主、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原则,推动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4分)
史实: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和平友好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以上国或优秀民族自居,蔑视周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或“蛮族”“野蛮人”。一些农耕文明大国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这在东西方历史上都不乏其例。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人员往来愈益频繁,物品交换和文化技术传播也愈益增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根据“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和平友好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可知,材料认为,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交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和平友好,二是暴力冲突。评析: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即我赞同该观点。根据所学史实进行论证,如从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对亚欧非广大地区的征服,说明暴力冲突促进世界交流;从农耕世界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输入游牧世界,并带去农耕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等,说明和平友好是主要交往方式。最后总结说明,和平与暴力不断交错出现,加强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他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即可。
答案:示例一 材料认为,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交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和平友好,二是暴力冲突。我赞同该观点。
评析:和平与暴力不断交错出现的结果,是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秦汉帝国对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经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对亚欧非广大地区的征服,都导致这样的结果。而和平友好是主要交往方式。农耕世界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输入游牧世界,并带去农耕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等。东西方各帝国还在边界地区建立治所或据点,这对游牧世界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同样,游牧世界的牲畜、皮革、毛类、乳肉制品、战马、战车、舞乐等也输入农耕世界,对推动农耕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12分)
示例二 材料认为,人类文明交流和传播的途径有战争、人口迁徙、贸易等方式。我赞同该观点。
评析: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古代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魏晋时期,入主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在建立政权之前,已经学习了汉文化,基本实现封建化。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后,既接受基督教,也学习罗马法。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使人们流离失所,但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拿破仑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拿破仑帝国因战争覆灭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普遍诉求。
综上所述,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1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 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 美洲 尼加 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8分)
(2)简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3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中,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整体和六个典型的代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等信息,结合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知识,从整体的范围、方式、水平,到各国具体的领导、道路选择,再到多样性和现代化发展等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方法,从打击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促进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调整等方面,说明即可。
答案:(1)特点:总体看更为广泛、激烈和彻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国家仍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国家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武装斗争,有的则引向现代化发展道路。(8分)
(2)影响:虽然它们大多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