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40分钟 80分)
【基础全面练】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3·常州高二检测) 隋唐以来,僧侣们创立了不同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有不同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但其思想体系中都大量融合吸收了儒、道等传统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这表明 ( )
A.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B.道教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C.儒家学说失去正统地位
D.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形成
【解析】选A。据材料“都大量融合吸收了儒、道等传统思想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所学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深受儒、道等思想的影响,在传播中逐渐与中国本土思想相融合,渐趋本土化,故选A;隋唐时期“三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尊崇道教,排除B;汉武帝以来儒学始终是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排除C;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排除D。
【深化点拨】
佛教文化的传入反映出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连续性;注重将外来文化本土化,且始终以中国本土文化为主体。
2.鲁迅在介绍汉译的《百喻经》(又名《痴花鬘》)时这样评价:“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由此可见 ( )
A.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C.翻译佛经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
D.佛教传入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成分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天竺的寓言故事随佛经被翻译为汉语而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出佛教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排除A;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的说法太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翻译佛经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3.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来中国传教后,逐渐形成了所谓“利玛窦规矩”,即应遵守中国法度、传播西学服务于朝廷、用儒家经典诠释天主教义等。这些“规矩” ( )
A.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B.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
C.扩大了中西文明差距
D.冲击了天朝上国观念
【解析】选A。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明朝后期起,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本着传教目的,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数学、地理学等科学知识,这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故选A。儒家正统地位的动摇发生于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C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尽管明清时期西学在中国一定范围内传播,但仍不足以冲击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D。
【补偿训练】
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利玛窦此举说明( )
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
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
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利玛窦学会了适应中华文化,这有利于促进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故选B。材料未涉及佛教,排除A;材料未涉及闭关锁国,排除C;材料不能得出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排除D。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方以智认为“泰西质测(自然科学)颇精”,可以为我所用。其与传教士汤若望交往频繁,多次探讨天文学,并提出“质测即藏通几(哲学)”的哲学观。同时期黄宗羲撰写的《授时历故》等多部科学著作,也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科学知识。这反映出明清之际 ( )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
B.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C.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
D.经世致用与西学东渐相互影响
【解析】选D。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方以智、黄宗羲等人一方面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另一方面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积极学习西方科技,反映出经世致用与西学东渐相互影响,D正确;材料主旨是肯定明清之际思想家学习西方科技的做法,而非指出其局限性,排除A;当时认可和学习西方科技的主要是少数进步思想家或科学家,“普遍认可”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明清之际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潮流,但中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因此“全面融合”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
5.下图是1872年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编译出版的《金石识别》的书影,类似译书还有兵学、工艺、医学、交涉、图学、史志、商学等门类。由此推知 ( )
A.洋务实践推动西方文化在华传播
B.译书活动受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深刻影响
C.翻译西书旨在传播西方工业文明
D.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奠定中国社会转型基础
【解析】选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进行西方著作的翻译活动,这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选A。救亡图存运动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后,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翻译西书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排除C;D与史实不符,排除。
6.(2023·连云港高二检测)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版印了一千余册,很快告罄,之后其他书社多次再版。各地的党团组织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都将该中文首译本作为必读物。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当时 ( )
A.改造中国的有力武器 B.倡导文学革命的重要学说
C.西方兴起的主流思潮 D.社会广泛认同的先进理论
【解析】选A。《共产党宣言》的畅销主要是因为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改造中国的有力武器,故选A;倡导文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B;西方兴起的主流思潮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排除C;当时马克思主义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排除D。
【拓展延伸】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相联系,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学习西方不能救中国,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7.莫高窟第285窟和249窟,工匠改造了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绘制了中国神仙世界的图像,还吸收了古代波斯、古代希腊地区的图像元素,真可谓一窟一世界。这一现象 ( )
A.最有可能发生在汉魏时期
B.说明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途径
C.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D.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与统一并存
【解析】选C。据题意可知,莫高窟中的佛像受到古印度、古代波斯和古代希腊地区的影响,吸收了很多外来因素,由此可知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故选C;仅根据莫高窟佛像的特点不能判断开凿的时间,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没有体现互惠互利的因素,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包容,没有体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与统一,排除D。
8.(2023·盐城高二检测)秦汉时期,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
A.造纸术逐渐传入西亚、欧洲等地
B.大宗出口商品瓷器畅销北非
C.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D.景福宫的样式参照中国皇宫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影响了当地民族文字的形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故选C;8世纪以后,造纸术逐渐传入西亚、欧洲等地,排除A;唐代以后,瓷器取代了丝绸成为对外输出的大宗商品,排除B;景福宫始建于1395年,处于中国明朝时期,排除D。
9.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中国热”的出现表明( )
A.中外交流开始触及文化领域
B.中国是启蒙思想的源头
C.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深远
D.中国历史文化领先西方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欧洲不少思想家和著述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的剧本《中国孤儿》是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的,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故选C。启蒙运动之前中欧之间就已经有了文化方面的交流,排除A;B、D说法在材料中未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10.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解析】选A。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种发明的外传,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故选A。材料主旨并非强调三种发明对中国的影响,排除B;C说法与这些发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
11.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在接受封爵时,要求在受封的纹章上加上道教太极图案,并刻上铭文“对立互补”;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了中国、印度等传统医者为非洲人民提供的医疗援助。这体现出 ( )
A.文化交融的趋势增强
B.东方传统智慧受到认可
C.宗教推动科技的发展
D.第三世界日益崛起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接受中国道家思想,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中国、印度等传统医者的贡献,这说明了中国文化得到了西方一些人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文化交融,排除A;世界卫生组织对东方传统医者的肯定与宗教无关,排除C;第三世界崛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在材料中也未体现,排除D。
12.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后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其实在16世纪前后,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在欧洲社会风靡的是中华文化。材料表明 ( )
A.欧洲文艺复兴的动力源于中国文化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强
C.16世纪前后中国文化开始向外输出
D.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胜于外国文化
【解析】选B。16世纪是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冲击禁欲主义的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等思想对其有借鉴意义,材料可以表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强,B正确;欧洲文艺复兴的动力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中国文化外传远远早于16世纪,排除C;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各有所长,优劣不能一概而论,排除D。
【综合应用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2023·南通高二检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玄奘西行取经,明代郑和多次领导西洋之旅,明清之际先进知识分子助推“西学东渐”。这表明中国古代文化 ( )
A.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B.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C.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在传承中赓续更新
【解析】选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故选A;据材料可知题干中的行为吸收借鉴了外来文明,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排除B;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与包容,不是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排除C;材料体现的不是在传承中更新而是在对外交往中更新,排除D。
14.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四次翻译高潮。其中,第三次翻译高潮是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对西学的翻译。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被翻译输入。这次翻译高潮 ( )
A.根源于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B.促进了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
C.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D.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
【解析】选B。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出现第三次翻译高潮,将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翻译过来,在社会上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转型,故选B;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根源于民族危机的加深,排除A;“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排除C;“全盘西化”说法错误,排除D。
15.顺治帝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这说明了 ( )
A.徐光启是清朝的重臣
B.中西文化交流非常顺畅
C.当时中国接受了西学
D.中国历法借鉴西方历法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顺治帝承认汤若望在历法方面的造诣,让汤若望修《大清时宪历》,说明中国历法借鉴了西方历法,故选D。
16.(2022·湖南选择考)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 )
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
【解析】选C。晚清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造成冲击,材料中“《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说明晚清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以墨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复兴,故选C;依所学,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开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中国向近代化转型,排除A;中国传统科技重实践、轻实验和理论,与近代科技有极大不同,排除B;中国传统科技重实践、轻实验,排除D。
17.埃及福斯塔特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一共出土了陶瓷六七十万片,其中来自中国的陶瓷约12 000片,时间从唐朝绵延至清朝,其余多是中国陶瓷的仿制品。这表明 ( )
A.埃及的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埃文化交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
C.中埃文化交流始于唐朝
D.中华文化影响了当时埃及人民的审美
【解析】选D。由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及其仿制品可知,中华文化影响了当时埃及人民的审美,故选D;埃及的手工业发达与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及其仿制品的描述不符,排除A;材料仅展示了中华文化对于埃及的影响,并没有强调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交流的,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中国与埃及的交流始于唐朝,排除C。
18.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 )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
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
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解析】选C。古代日本社会受到唐朝的影响巨大,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以空海为代表的日本僧人,在弘扬佛法和传播唐朝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正确。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内容主要是制度、文化与宗教,而非技术,排除A;日本在地理范围上属于东亚,非东南亚,排除B;日本中央集权制度于10世纪开始瓦解,而非唐朝前中期,且材料所述做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而非导致瓦解,排除D。
19.(2023·苏州高二检测)如图是18世纪法国画家布歇的《中国花园》,是法国人对自由与享乐生活的向往和中国瓷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描绘个人趣味的画作在法国引起轰动,传统的历史和宗教题材画作只能退居次要地位。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欧洲人对中国的生活充满向往
B.中国产品积极开辟海外市场
C.东方文化开始对欧洲产生影响
D.贸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解析】选D。据材料“是法国人对自由与享乐生活的向往和中国瓷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可知当时法国人对中国的瓷器需求很大,还往往将享乐生活与中国瓷器相结合,体现了中西方瓷器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故选D;欧洲人只是对中国的瓷器需求很大,逐渐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洲人不可能向往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排除A;18世纪的清朝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发展,排除B;18世纪之前四大发明西传和儒家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已经形成了“中学西渐”的潮流,排除C。
二、非选择题(共23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6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著作和译作,作者和译者大都是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儒家的道德标准推崇强烈的自律意识……基督教特别是新教同样重视对言行准则的规范。欧洲当时处于封建君主专政和宗教神学统治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和思想家从儒家学说中看到了曙光,希望借用儒家思想和理念来解决时政的弊端,推行自己的主张和理想。
——摘编自王倩《启蒙时期儒家思想
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究竟有哪些蕴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第三,实行“开户牖”、相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摘编自李慎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价值。(4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作者和译者大都是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儒家的道德标准推崇强烈的自律意识……基督教特别是新教同样重视对言行准则的规范”“希望借用儒家思想和理念来解决时政的弊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传教士、儒学思想和印刷技术等角度分析归纳,概括作答。
第(2)题据材料二“天下为公”“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携手共进”“维护祖国统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个人品质、社会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1)原因: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播;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文化具有相似之处;儒家思想蕴含了西方的人文理想和时代精神;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6分,任答三点即可)
(2)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有助于化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为当代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分)
21.(2023·淄博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汲取营养,先后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强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解析】首先,要明确历史短文的主题是“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然后,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根据图片可知佛教、启蒙思想、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文化。其次联系所学从原因、过程、影响三个层面论述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文化,注意要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叙述完整;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升华认识。
答案:示例: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到宋明时期,儒家学说融合佛、道形成理学,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3分)
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外国传教士来华,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以徐光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会通中西文化,编译科学著作,促进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3分)
鸦片战争后,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特别是随着启蒙思想的传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一步深入(也可写具体表现如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等),推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入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可写具体表现,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指导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3分)
总之,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1分)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40分钟 8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3·常州高二检测) 隋唐以来,僧侣们创立了不同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有不同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但其思想体系中都大量融合吸收了儒、道等传统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这表明 ( )
A.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B.道教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C.儒家学说失去正统地位
D.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形成
佛教文化的传入反映出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连续性;注重将外来文化本土化,且始终以中国本土文化为主体。
2.鲁迅在介绍汉译的《百喻经》(又名《痴花鬘》)时这样评价:“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由此可见 ( )
A.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C.翻译佛经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
D.佛教传入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成分
3.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来中国传教后,逐渐形成了所谓“利玛窦规矩”,即应遵守中国法度、传播西学服务于朝廷、用儒家经典诠释天主教义等。这些“规矩” ( )
A.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B.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
C.扩大了中西文明差距
D.冲击了天朝上国观念
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利玛窦此举说明( )
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
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
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方以智认为“泰西质测(自然科学)颇精”,可以为我所用。其与传教士汤若望交往频繁,多次探讨天文学,并提出“质测即藏通几(哲学)”的哲学观。同时期黄宗羲撰写的《授时历故》等多部科学著作,也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科学知识。这反映出明清之际 ( )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
B.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C.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
D.经世致用与西学东渐相互影响
5.下图是1872年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编译出版的《金石识别》的书影,类似译书还有兵学、工艺、医学、交涉、图学、史志、商学等门类。由此推知 ( )
A.洋务实践推动西方文化在华传播
B.译书活动受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深刻影响
C.翻译西书旨在传播西方工业文明
D.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奠定中国社会转型基础
6.(2023·连云港高二检测)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版印了一千余册,很快告罄,之后其他书社多次再版。各地的党团组织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都将该中文首译本作为必读物。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当时 ( )
A.改造中国的有力武器 B.倡导文学革命的重要学说
C.西方兴起的主流思潮 D.社会广泛认同的先进理论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相联系,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学习西方不能救中国,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7.莫高窟第285窟和249窟,工匠改造了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绘制了中国神仙世界的图像,还吸收了古代波斯、古代希腊地区的图像元素,真可谓一窟一世界。这一现象 ( )
A.最有可能发生在汉魏时期
B.说明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途径
C.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D.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与统一并存
8.(2023·盐城高二检测)秦汉时期,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
A.造纸术逐渐传入西亚、欧洲等地
B.大宗出口商品瓷器畅销北非
C.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D.景福宫的样式参照中国皇宫
9.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中国热”的出现表明( )
A.中外交流开始触及文化领域
B.中国是启蒙思想的源头
C.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深远
D.中国历史文化领先西方
10.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1.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在接受封爵时,要求在受封的纹章上加上道教太极图案,并刻上铭文“对立互补”;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了中国、印度等传统医者为非洲人民提供的医疗援助。这体现出 ( )
A.文化交融的趋势增强
B.东方传统智慧受到认可
C.宗教推动科技的发展
D.第三世界日益崛起
12.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后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其实在16世纪前后,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在欧洲社会风靡的是中华文化。材料表明 ( )
A.欧洲文艺复兴的动力源于中国文化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强
C.16世纪前后中国文化开始向外输出
D.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胜于外国文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2023·南通高二检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玄奘西行取经,明代郑和多次领导西洋之旅,明清之际先进知识分子助推“西学东渐”。这表明中国古代文化 ( )
A.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B.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C.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在传承中赓续更新
14.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四次翻译高潮。其中,第三次翻译高潮是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对西学的翻译。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被翻译输入。这次翻译高潮 ( )
A.根源于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B.促进了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
C.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D.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
15.顺治帝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这说明了 ( )
A.徐光启是清朝的重臣
B.中西文化交流非常顺畅
C.当时中国接受了西学
D.中国历法借鉴西方历法
16.(2022·湖南选择考)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 )
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
17.埃及福斯塔特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一共出土了陶瓷六七十万片,其中来自中国的陶瓷约12 000片,时间从唐朝绵延至清朝,其余多是中国陶瓷的仿制品。这表明 ( )
A.埃及的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埃文化交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
C.中埃文化交流始于唐朝
D.中华文化影响了当时埃及人民的审美
18.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 )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
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
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19.(2023·苏州高二检测)如图是18世纪法国画家布歇的《中国花园》,是法国人对自由与享乐生活的向往和中国瓷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描绘个人趣味的画作在法国引起轰动,传统的历史和宗教题材画作只能退居次要地位。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欧洲人对中国的生活充满向往
B.中国产品积极开辟海外市场
C.东方文化开始对欧洲产生影响
D.贸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二、非选择题(共23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6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著作和译作,作者和译者大都是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儒家的道德标准推崇强烈的自律意识……基督教特别是新教同样重视对言行准则的规范。欧洲当时处于封建君主专政和宗教神学统治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和思想家从儒家学说中看到了曙光,希望借用儒家思想和理念来解决时政的弊端,推行自己的主张和理想。
——摘编自王倩《启蒙时期儒家思想
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究竟有哪些蕴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第三,实行“开户牖”、相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摘编自李慎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价值。(4分)
21.(2023·淄博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汲取营养,先后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强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