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培优专练(四)(第四单元) (含解析)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学科培优专练(四)(第四单元) (含解析)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4 20:19:18

文档简介

学科培优专练(四)(第四单元)
(25分钟 50分)
【易错易混练】
(15分钟 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对文化与经济关系不准确)(2023·常州高二检测)珐琅彩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发展高峰期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瓷中的精品。有趣的是习自国外工艺的珐琅经过中国工匠的创新后,销往欧洲时被外国人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以“华彩”呼之。这说明(  )
A.中国已经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海外文化改变了中国民众审美价值
C.中国制瓷技术受西方工业艺术影响
D.商品流通时常伴随文化交流与传播
2.(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关系认知偏差)10世纪时,威尼斯港的商贸活动已达到异乎寻常的规模。因有利可图,威尼斯人也同穆斯林做生意。威尼斯人建造的圣马可基督教堂正门上方的装饰拱顶亦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这主要说明 (  )
A.伊斯兰教在欧洲广泛传播
B.商贸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
C.威尼斯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D.宗教之间的关系逐步融洽
3.(对近代中西方交流的认识不到位)17—18世纪,英国、荷兰、瑞典、法国等国的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运回的瓷器总量有3亿件以上。欧洲人在痴迷瓷器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复制和仿制,并将中国元素融入瓷器的创作中。中国瓷器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礼仪、室内装饰,也对欧洲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
A.西学东渐传播了科学知识
B.全球性贸易网络已经形成
C.商品流动推动文化的传播
D.跨国公司促进经济全球化
4.(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欧洲探险家和旅行者到达美洲之初,将烟草视为野蛮的象征。但随着烟草在欧洲的传播,烟草在17-18世纪的西欧逐渐成为一种社交产品和文化产品。这反映了 (  )
A.烟草的功效得到开发与利用
B.跨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C.西欧社会整体呈现腐化趋向
D.欧洲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混淆文化交流和文化侵略)据统计,冷战结束后,加拿大95%的电影、93%的电视剧、75%的英语电视节目等都被外国,主要是美国文化产品所控制;欧洲电影业近年来同样受到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强烈冲击。这一现象表明美国 (  )
A.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更新
B.垄断了世界电影市场
C.大力推行文化霸权政策
D.已经建立了单极世界
二、非选择题(13分)
5.(论证问题不充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如果按历史进程划分丝绸之路的时代,那么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 500多年便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这一时代,丝绸之路的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丝绸之路2.0时代包含了中国的明清时期。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点是陆海并重,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丝绸之路“三个时代”的理解。(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核心素养练】
(10分钟 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史料实证)元青花很多器物的造型和纹饰蕴含跨文化要素,如图的瓷罐肩部有点刻的古伊斯兰文标识,罐底一侧有伊斯兰文方章款,这反映了 (  )
A.外国对中国瓷器的钟爱
B.元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国制瓷技术达到顶峰
D.海上丝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家国情怀)公元1世纪,罗马商人经常把购进的中国丝织品拆开,重新编织成质地极薄的、几近透明的袍子。一些罗马人为透明的丝袍可能会引起道德败坏而焦虑不安,另外一些人则担心购买奢侈品可能会损害帝国的经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当时(  )
A.中国丝织水平世界领先
B.罗马统治危机显现
C.东西贸易商路严重受阻
D.奢靡生活备受抵制
2.(历史解释)公元前255年左右,塞琉古帝国下的巴克特里亚成为独立王国(位于今阿富汗等国地域内)。该王国曾出现大量正面为亚洲象的大象头,反面为希腊胜利女神站像的金银币。这反映了 (  )
A.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C.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D.古代陆路贸易的发达
3.(历史解释)(2023·南通高二检测)最初,茶叶在欧洲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但到17世纪末,欧洲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并以此作为时尚消遣。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思想解放
B.价格革命促进了社会消费
C.东学西渐促进欧洲社会进步
D.商品流动影响了习俗变迁
4.(唯物史观)17世纪,随着中国茶叶在欧洲的传播,英国人发明了下午茶,但当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直到18世纪中期以后,下午茶才开始进入平民的生活。这说明茶叶的传播 (  )
A.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
B.消除了阶级差别
C.促进了英国商品经济发展
D.传播了中华文化
二、非选择题(13分)
5.(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见闻录》在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的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年到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
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的史学价值。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帝国及其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6分)学科培优专练(四)(第四单元)
(25分钟 50分)
【易错易混练】
(15分钟 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对文化与经济关系不准确)(2023·常州高二检测)珐琅彩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发展高峰期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瓷中的精品。有趣的是习自国外工艺的珐琅经过中国工匠的创新后,销往欧洲时被外国人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以“华彩”呼之。这说明(  )
A.中国已经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海外文化改变了中国民众审美价值
C.中国制瓷技术受西方工业艺术影响
D.商品流通时常伴随文化交流与传播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习自国外工艺的珐琅经过中国工匠的创新后销往欧洲,域外文化融入中国瓷文化中,即商品流通时常伴随文化交流与传播,故选D;鸦片战争后,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同时倾销商品,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A;材料说的是工匠创新,未体现“中国民众审美价值”,排除B;“被外国人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强调中国制瓷技术在借鉴国外工艺基础上的创新,既受外国工艺影响又有创新,排除C。
2.(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关系认知偏差)10世纪时,威尼斯港的商贸活动已达到异乎寻常的规模。因有利可图,威尼斯人也同穆斯林做生意。威尼斯人建造的圣马可基督教堂正门上方的装饰拱顶亦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这主要说明 (  )
A.伊斯兰教在欧洲广泛传播
B.商贸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
C.威尼斯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D.宗教之间的关系逐步融洽
【解析】选B。威尼斯人“因有利可图”也同穆斯林做生意,这属于商贸活动的范畴,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上的往来,“威尼斯人建造的圣马可基督教堂正门上方的装饰拱顶亦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这属于文化交流的结果,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说明商贸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故选B;A、C、D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3.(对近代中西方交流的认识不到位)17—18世纪,英国、荷兰、瑞典、法国等国的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运回的瓷器总量有3亿件以上。欧洲人在痴迷瓷器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复制和仿制,并将中国元素融入瓷器的创作中。中国瓷器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礼仪、室内装饰,也对欧洲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
A.西学东渐传播了科学知识
B.全球性贸易网络已经形成
C.商品流动推动文化的传播
D.跨国公司促进经济全球化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国瓷器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礼仪、室内装饰,也对欧洲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可知中国瓷器推动了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吸收,故选C;“西学东渐”不合题意,应为“东学西传”,排除A;题干只提及了西欧与中国间的贸易,未提及全球其他地区的贸易,排除B;跨国公司出现于20世纪,且题干提及的是商品贸易对文化的影响,排除D。
4.(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欧洲探险家和旅行者到达美洲之初,将烟草视为野蛮的象征。但随着烟草在欧洲的传播,烟草在17-18世纪的西欧逐渐成为一种社交产品和文化产品。这反映了 (  )
A.烟草的功效得到开发与利用
B.跨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C.西欧社会整体呈现腐化趋向
D.欧洲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解析】选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跨区域交流,同时存在着文化的碰撞,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烟草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定位,体现的是文化的交流,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西欧社会整体趋向,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交流与碰撞,并不能体现出欧洲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状况,排除D。
【补偿训练】
  (混淆文化交流和文化侵略)据统计,冷战结束后,加拿大95%的电影、93%的电视剧、75%的英语电视节目等都被外国,主要是美国文化产品所控制;欧洲电影业近年来同样受到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强烈冲击。这一现象表明美国 (  )
A.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更新
B.垄断了世界电影市场
C.大力推行文化霸权政策
D.已经建立了单极世界
【解析】选C。冷战后美国文化产品控制或者冲击着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化市场。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凭借其强势的文化地位,不断扩大其文化市场,甚至控制其他国家的文化市场,这是美国大力推行文化霸权政策的具体表现,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文化产品的更新情况,排除A;材料只涉及美国对加拿大、欧洲电影市场的控制或者冲击,不能代表垄断整个世界电影市场,材料也没有涉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情况,排除B、D。
二、非选择题(13分)
5.(论证问题不充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如果按历史进程划分丝绸之路的时代,那么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 500多年便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这一时代,丝绸之路的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丝绸之路2.0时代包含了中国的明清时期。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点是陆海并重,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丝绸之路“三个时代”的理解。(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三个时代”分别指秦汉至元朝时期丝绸之路、明清时期丝绸之路、21世纪丝绸之路。然后围绕这三个时代展开分析即可。关于各时期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概念、背景、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秦汉至元朝时期,是陆上丝绸之路占主导,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对抗、交流、融合的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开明的对外政策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有利于边疆经济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明清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占主导,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的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造船航海等科技的突破,中国综合国力处于领先地位,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发展了海外贸易,加强了与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传播了中华文明,但明清时期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僵化与观念的落后,中国错失了融入世界的机会。
进入21世纪,是陆海并重,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时期。国际社会朝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全球治理的多种问题显现。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弘扬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一次伟大超越。
综上所述,无论是陆上丝路的车马时代,还是海上丝路的航船时代,一直到今天陆海空综合交通时代,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的精神,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3分)
【核心素养练】
(10分钟 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史料实证)元青花很多器物的造型和纹饰蕴含跨文化要素,如图的瓷罐肩部有点刻的古伊斯兰文标识,罐底一侧有伊斯兰文方章款,这反映了 (  )
A.外国对中国瓷器的钟爱
B.元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国制瓷技术达到顶峰
D.海上丝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选D。“瓷罐肩部有点刻的古伊斯兰文标识,罐底一侧有伊斯兰文方章款”,可见此物可能为外国所造,但其图案“鬼谷子下山图”却是地道的中国古代文化,可说明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情况,故选D;材料无法说明中国瓷器的受众是谁,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民族政策,也无法判断其制造技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排除B、C。
【补偿训练】
  (家国情怀)公元1世纪,罗马商人经常把购进的中国丝织品拆开,重新编织成质地极薄的、几近透明的袍子。一些罗马人为透明的丝袍可能会引起道德败坏而焦虑不安,另外一些人则担心购买奢侈品可能会损害帝国的经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当时(  )
A.中国丝织水平世界领先
B.罗马统治危机显现
C.东西贸易商路严重受阻
D.奢靡生活备受抵制
【解析】选A。当时中国的丝织技术极为发达,以至于人们可以将中国的丝织品拆开重新编织成几近透明的袍子,故选A;材料中的“道德败坏”和“损害帝国的经济”只是一些人的担忧,并非真实状况,排除B;中国丝织品可以正常流通到罗马帝国说明当时的东西贸易商路处于畅通状态,排除C;“担心购买奢侈品可能会损害帝国的经济”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担忧,不代表大多数人的态度,排除D。
2.(历史解释)公元前255年左右,塞琉古帝国下的巴克特里亚成为独立王国(位于今阿富汗等国地域内)。该王国曾出现大量正面为亚洲象的大象头,反面为希腊胜利女神站像的金银币。这反映了 (  )
A.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C.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D.古代陆路贸易的发达
【解析】选A。中东地区的国家出现了具有古希腊元素的金银币,说明东西方文化存在交流融合,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排除B;“形成”说法错误,排除C;金银币是巴克特里亚自己铸造的,不是通过古代陆路贸易运过来的,排除D。
3.(历史解释)(2023·南通高二检测)最初,茶叶在欧洲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但到17世纪末,欧洲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并以此作为时尚消遣。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思想解放
B.价格革命促进了社会消费
C.东学西渐促进欧洲社会进步
D.商品流动影响了习俗变迁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17世纪,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茶叶增多,使欧洲人形成饮茶习俗,即商品流动影响了习俗变迁,故选D;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A;价格革命是16—17世纪由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而引起的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与材料无关,排除B;东方的茶叶大量传到西方后,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而不是社会进步,排除C。
4.(唯物史观)17世纪,随着中国茶叶在欧洲的传播,英国人发明了下午茶,但当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直到18世纪中期以后,下午茶才开始进入平民的生活。这说明茶叶的传播 (  )
A.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
B.消除了阶级差别
C.促进了英国商品经济发展
D.传播了中华文化
【解析】选A。由下午茶从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到进入平民生活可知,中国的茶叶成为了英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故选A;“消除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英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排除D。
二、非选择题(13分)
5.(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见闻录》在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的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年到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
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的史学价值。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帝国及其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史学价值,要从积极和局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据材料“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见闻录》在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的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可知,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由他口述而成的《东方见闻录》对研究13世纪中国社会状况、中意交往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由于《东方见闻录》是回忆录,带有一定主观色彩,仍需与其他史料互证。第二问原因,据材料“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概括作答。
第(2)题据材料“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分析作答。
答案:(1)史学价值: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由他口述而成的《东方见闻录》对研究13世纪中国社会状况、中意交往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由于《东方见闻录》是回忆录,带有一定主观色彩,仍需与其他史料互证。(4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联系的加强;东学西渐,西方传教士东来。(3分)
(2)变化: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欧洲启蒙思想家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推崇中国的道德准则和中国社会秩序。(2分)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他们认为儒学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对中国的评价逐步降低。(2分)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变化服务于欧洲的思想解放,同时也说明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逐渐加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