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培优专练(一)(第一单元)
(45分钟 75分)
【易错易混练】
(15分钟 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不能正确认识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自汉以降,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需要演习与纠察的典礼种类不断增多。至明代,郊庙、册封、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皆须习仪;举行这些典礼以及常朝、朔望朝等无不纠仪,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明代的习仪与纠仪 ( )
A.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
B.稳定了社会等级秩序
C.改变了封建文化发展方向
D.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
【解析】选A。据材料“郊庙、册封、皇室冠礼、经筵”可知,从汉代到明代十分注重礼仪,这些礼仪都体现着儒家思想中忠孝等方面的道德内涵,故选A;据材料“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知,习仪与纠仪主要是在宫廷中存在,无法作用于整个社会,排除B;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封建文化的主要内容,因而明代的习仪与纠仪并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发展方向,排除C;据材料“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可知,这些礼仪对皇室成员也有约束,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与主旨不符,排除D。
2.(混淆牺牲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林则徐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最贴近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的是 ( )
A.牺牲精神 B.家国情怀
C.舍生取义 D.公而忘私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常常考虑着不顾自己来赴国家的急难;林则徐认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可见两者都具有伟大的家国情怀,B正确;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家国情怀并非牺牲精神,排除A;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并非舍生取义,排除C;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并非公而忘私,排除D。
3.(混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和多元性)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既互相驳难,但也相互吸收;《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可以见到儒、释、道三者合一的许多具体描写。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具有 ( )
A.兼容性 B.多元性C.独立性 D.宗教性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道并行而不相悖”“相互吸收”“三者合一”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中融合了多种文化,这体现了兼容性的特点,故选A。多元性、独立性、宗教性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
4.(不能正确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下表是明末清初部分东西方论著的翻译情况,这些著作的翻译反映了当时 ( )
类别 领域及书名
译为中文的西方著作 数学《几何原本》《几何要法》;物理学《泰西水法》《远镜说》;军事《海外火攻神器图说》;生物学《泰西人身说概》;采矿学《坤舆格致》;地理学《职方外纪》
译为西文的中文著作 儒学《论语》《孟子》《礼记》;哲学《老子》;文学《诗经》《赵氏孤儿》
A.中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西方
B.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流
C.西学东渐成为了社会思潮
D.清朝士大夫“开眼看世界”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著作主要是科技方面的著作,传入西方的中文著作主要是思想方面的著作,这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并存,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流,故选B;明末清初中国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中国科技并未“全面”落后于西方,排除A;材料体现了西方著作传入中国被译为中文,但不能反映当时西学东渐成为“社会思潮”,排除C;清朝士大夫“开眼看世界”是在鸦片战争后,并非明末清初,排除D。
5.(不能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影响)2009年,英国政府在《英中合作框架》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东山再起”的表述,而不是西方政府和媒体习惯上使用的“崛起”概念。这表明英国 ( )
A.否定了欧洲中心论的观念
B.摒弃了西方一贯的遏制政策
C.消解了与美国的协同关系
D.承认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政府认为当今中华文明成就如同古代中华文明成就一样突出,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地位,故选D。材料未将欧洲文明的地位与中国进行对比,无法体现否定了欧洲中心论的观念,排除A;英国始终追随美国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排除B;受到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和国际关系环境的影响,英国在对外政策上一直与美国保持协同关系,排除C。
二、非选择题(10分)
6.(归纳观点不全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中庸》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摘编自郑师渠等
《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近代以来文化的变迁……反映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推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中。总体来看,近代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是以革命为中心,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特别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摘自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以革命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
第(2)题据材料二“反映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中”“特别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思想觉醒、民族自信、中外联系、救亡图存和思想发展等角度分析归纳。
答案:(1)基本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尚气节的家国情怀。(任答四点给4分)
(2)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推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发展和走向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分)
【核心素养练】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唯物史观)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 )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
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相比商朝,西周的统治者更加注重对百姓民生的关注,这体现了民本思想的色彩,故选B。商和西周时期同属于奴隶社会发展和鼎盛的时期,等级秩序日趋严格,排除A;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分封制,排除C;“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体现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排除D。
【补偿训练】
(史料实证)下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思想主张 思想内涵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重视 以人为本
C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解析】选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意思是大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它不为尧而存在,不为桀而灭亡,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故选A。“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意思是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强调国、家、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民本,排除B;“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体现了墨子尚贤的思想,不是爱国思想,排除C;“富贵不能淫……”强调人的厚德载物,而不是崇德尚贤,排除D。
2.(历史解释)下图是晚清时期一个洋人家庭在中国生活的某个场景。这可以说明 ( )
A.中西文明相互渗透
B.中西文化冲突消解
C.中国转型迎来良机
D.中国社会媚外心态
【解析】选A。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晚清时期洋人家庭在中国生活,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服饰和生活方式,这体现了中西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故选A。中西文化冲突消解的说法太过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西方家庭在中国的定居和生活是伴随着列强侵略加剧形成的,而列强侵略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排除C;图片中呈现的是外国家庭学习中国文化,不属于“媚外”的范畴,排除D。
3.(家国情怀)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 )
A.强调文物的搜集研究与保护
B.倡导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注重文化自信关注国家命运
【解析】选D。材料“以证吾国之文明”“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体现了近代学术界通过考古发掘,证明中华文明的进化历程,推翻“中国文化西来说”,表明近代我国文物观念注重文化自信、关注国家命运,故选D;材料反映近代学术界通过考古发掘证明中国文化,并非强调文物搜集,排除A;材料没有说明近代学术界对文物的展出与管理方式,且材料信息与民众无关,排除B;民主意识强调参与政治和关注自身权利,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排除C。
4.(史料实证)伏尔泰说:“我读孔子的书籍,并做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由此推测,伏尔泰认为孔子 ( )
A.思想和“理性”有相通之处
B.反对迷信和宗教狂热
C.强调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的特点,具有理性精神,故选A。中国最早的宗教是道教,产生于汉末;佛教传入中国也是在汉代,孔子反对宗教狂热不符合史实,排除B。伏尔泰的言论只强调了道德,并未提及用道德治理国家,未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排除C、D。
5.(家国情怀)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 )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D.海峡两岸的民众渴望祖国统一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海峡两岸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这种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统一,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排除A;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只提及“诗人余光中”“有识之士”,未提及广大民众,排除D。
6.(家国情怀)2008年著名实业家冯燊均在香港成立国学基金会时,提出“五学并举”主张,以“经典”“历史人物”“礼仪”“武艺”“书法”作为学生国学入门和国民教育的基石。这一做法意在 ( )
A.强化香港青少年文化认同
B.实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促进香港与内地学术交流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范围
【解析】选A。实业家冯燊均这一做法可以加深香港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实现文化传承,A正确;港澳回归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与内地学术交流”,排除C;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材料做法是强化本民族文化认同,而不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范围,排除D。
二、非选择题(32分)
7.(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似一条传输纽带,将汉唐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播至西方;同时,将沿途的物产、文化、习俗和宗教带入了都城长安,影响着汉唐民族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西方国家的动植物、幻术、乐器等随着商人或各国使者积聚长安,在丝绸之路运行的两千多年间,各朝君主一直不停地寻觅波斯马,西域王国也经常奉送波斯马给中国。汉朝派遣军队在西域发展农业,将坎儿井技术和井渠技术带入西域,并发展到更远的国家,中国的印刷品技术沿着丝路传入西域地区为西方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中西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唐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杜玉粉《汉唐宏观历史视阈下的丝绸之路解析》
材料二 公元第一个一千年里,中华文化创立了华夏文化圈,文言文、儒家思想、家族与政治伦理、太学与科举制度、统一货币、土地制度与税制等在整个东亚与部分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公元第二个一千年里,中华文化转动世界,不仅启发了西方的现代化,而且准备了东亚现代化的文化资源。在第三个一千年开始的时候迎来了伟大的复兴,并昭示了西方模式之外的世界现代化的另一种模式。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一个多元发展、相互作用的系统进程。
——摘编自周宁《探寻世界文明的中华文化资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的原因。(8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各朝君主”“汉朝派遣军队”“将汉唐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播至西方;同时,将沿途的物产、文化、习俗和宗教带入了都城长安”“汉朝派遣军队在西域发展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方式、方向、内容和影响等角度分析归纳。
第(2)题据材料二“中华文化创立了华夏文化圈,文言文、儒家思想、家族与政治伦理、太学与科举制度”“统一货币、土地制度与税制等在整个东亚与部分东南亚地区一体化”,材料一“汉朝派遣军队在西域发展农业,将坎儿井技术和井渠技术带入西域”“丝绸之路似一条传输纽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政治、科技、交通等角度分析归纳。
答案:(1)特点:以官方交流为主;交流具有双向性;中国对外传播以器物传播、实体文化为主(丝绸、瓷器、茶叶、铁器、冶铁技术等);异域民族的艺术与思想深刻影响中国。(10分)
(2)原因:农耕文明发达;大一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科技成就长期领先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包容开放的民族心态和社会心态等。(8分)
8.(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人长期专注于内部事务,自秦汉以来几乎都采取向内发展的模式。对外部的态度并非像西方国家一样,多以政府和侵略来获取更多的资源。中国历代统治者绘制地图多用于疆域、政区、土地分配、交通水利、攻势防御等。明代的“世界地图”《四海总图》中,天下以中国为核心,中国的四周环绕着一些岛国,岛国再向外扩展则是无边无际的大海。
——摘编自王霜、朱文涛《试析中国古代
地图的美学观念和形式表达》
材料二 清末湖南浏阳人卢形编绘了一套以“中国”为图名的《中国历史战争形势全图》。从图集中对战争英雄的谱系叙述来看,绘者多奉黄帝、岳飞等汉族英雄为圭臬。1913年北洋政府陆军部就批示道:“该著考据确凿,图说详明,以之列于文武各学校,不独开治史之门径,兼可收尚武之精神。”同时,民初以来国民教育中有关历史疆域与沿革地理的内容,无不以统合中华民族、振兴爱国精神为归旨。这一时期历史疆域地图的编绘,也已开始摆脱“汉族空间”主义,注重边疆历史地理的书写,呈现出民族化与多元化的风格。
——摘编自李鹏《清末民国中国历史
地图编绘与民族国家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体现的思想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国地图绘制出现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8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一“对外部的态度并非像西方国家一样,多以政府和侵略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绘制地图多用于疆域、政区、土地分配、交通水利、攻势防御等”可知,西方国家对外部的态度多以侵略获得资源为主,而中国则以和平发展为主,这种和平发展的统御意识同样体现在了地图绘制中;据材料一“天下以中国为核心,中国的四周环绕着一些岛国,岛国再向外扩展则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可知,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以中国为天下核心,中心和边缘意识强烈。第二问原因,据材料一“绘制地图多用于疆域、政区、土地分配、交通水利”及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发展及完善,能够集中全国物力、财力、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地图绘制工作,同时小农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为地图绘制工作奠定了经济基础;据材料一“中国人长期专注于内部事务,自秦汉以来几乎都采取向内发展的模式”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向内的发展模式与儒家思想的保守性和内向性有关;据材料一“天下以中国为核心,中国的四周环绕着一些岛国,岛国再向外扩展则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各地相对隔绝,中国对世界的了解有限。
第(2)题第一问变化,据材料二“兼可收尚武之精神”可知,以“尚武”为归旨;据材料二“无不以统合中华民族、振兴爱国精神为归旨”“呈现出民族化与多元化的风格”可知,民族化、多元化。第二问影响,据材料二“无不以统合中华民族、振兴爱国精神为归旨”可知,有利于近代民族意识的形成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据材料二“该著考据确凿,图说详明”“民初以来国民教育”可知,有利于科学和教育的发展,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答案:(1)特点:以和平发展的统御意识为主;中心和边缘意识强烈。(3分)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发展及完善;小农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儒家思想的保守性和内向性;世界各地相对隔绝。(3分)
(2)变化:以“尚武”为归旨;民族化、多元化。(4分)
影响:有利于近代民族意识的形成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科学和教育的发展。(4分)学科培优专练(一)(第一单元)
(45分钟 75分)
【易错易混练】
(15分钟 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不能正确认识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自汉以降,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需要演习与纠察的典礼种类不断增多。至明代,郊庙、册封、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皆须习仪;举行这些典礼以及常朝、朔望朝等无不纠仪,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明代的习仪与纠仪 ( )
A.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
B.稳定了社会等级秩序
C.改变了封建文化发展方向
D.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
2.(混淆牺牲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林则徐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最贴近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的是 ( )
A.牺牲精神 B.家国情怀
C.舍生取义 D.公而忘私
3.(混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和多元性)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既互相驳难,但也相互吸收;《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可以见到儒、释、道三者合一的许多具体描写。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具有 ( )
A.兼容性 B.多元性C.独立性 D.宗教性
4.(不能正确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下表是明末清初部分东西方论著的翻译情况,这些著作的翻译反映了当时 ( )
类别 领域及书名
译为中文的西方著作 数学《几何原本》《几何要法》;物理学《泰西水法》《远镜说》;军事《海外火攻神器图说》;生物学《泰西人身说概》;采矿学《坤舆格致》;地理学《职方外纪》
译为西文的中文著作 儒学《论语》《孟子》《礼记》;哲学《老子》;文学《诗经》《赵氏孤儿》
A.中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西方
B.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流
C.西学东渐成为了社会思潮
D.清朝士大夫“开眼看世界”
5.(不能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影响)2009年,英国政府在《英中合作框架》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东山再起”的表述,而不是西方政府和媒体习惯上使用的“崛起”概念。这表明英国 ( )
A.否定了欧洲中心论的观念
B.摒弃了西方一贯的遏制政策
C.消解了与美国的协同关系
D.承认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
二、非选择题(10分)
6.(归纳观点不全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中庸》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摘编自郑师渠等
《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近代以来文化的变迁……反映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推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中。总体来看,近代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是以革命为中心,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特别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摘自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以革命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意义。(6分)
【核心素养练】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唯物史观)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 )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
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史料实证)下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思想主张 思想内涵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重视 以人为本
C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2.(历史解释)下图是晚清时期一个洋人家庭在中国生活的某个场景。这可以说明 ( )
A.中西文明相互渗透
B.中西文化冲突消解
C.中国转型迎来良机
D.中国社会媚外心态
3.(家国情怀)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 )
A.强调文物的搜集研究与保护
B.倡导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注重文化自信关注国家命运
4.(史料实证)伏尔泰说:“我读孔子的书籍,并做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由此推测,伏尔泰认为孔子 ( )
A.思想和“理性”有相通之处
B.反对迷信和宗教狂热
C.强调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5.(家国情怀)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 )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D.海峡两岸的民众渴望祖国统一
6.(家国情怀)2008年著名实业家冯燊均在香港成立国学基金会时,提出“五学并举”主张,以“经典”“历史人物”“礼仪”“武艺”“书法”作为学生国学入门和国民教育的基石。这一做法意在 ( )
A.强化香港青少年文化认同
B.实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促进香港与内地学术交流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范围
二、非选择题(32分)
7.(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似一条传输纽带,将汉唐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播至西方;同时,将沿途的物产、文化、习俗和宗教带入了都城长安,影响着汉唐民族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西方国家的动植物、幻术、乐器等随着商人或各国使者积聚长安,在丝绸之路运行的两千多年间,各朝君主一直不停地寻觅波斯马,西域王国也经常奉送波斯马给中国。汉朝派遣军队在西域发展农业,将坎儿井技术和井渠技术带入西域,并发展到更远的国家,中国的印刷品技术沿着丝路传入西域地区为西方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中西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唐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杜玉粉《汉唐宏观历史视阈下的丝绸之路解析》
材料二 公元第一个一千年里,中华文化创立了华夏文化圈,文言文、儒家思想、家族与政治伦理、太学与科举制度、统一货币、土地制度与税制等在整个东亚与部分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公元第二个一千年里,中华文化转动世界,不仅启发了西方的现代化,而且准备了东亚现代化的文化资源。在第三个一千年开始的时候迎来了伟大的复兴,并昭示了西方模式之外的世界现代化的另一种模式。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一个多元发展、相互作用的系统进程。
——摘编自周宁《探寻世界文明的中华文化资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的原因。(8分)
8.(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人长期专注于内部事务,自秦汉以来几乎都采取向内发展的模式。对外部的态度并非像西方国家一样,多以政府和侵略来获取更多的资源。中国历代统治者绘制地图多用于疆域、政区、土地分配、交通水利、攻势防御等。明代的“世界地图”《四海总图》中,天下以中国为核心,中国的四周环绕着一些岛国,岛国再向外扩展则是无边无际的大海。
——摘编自王霜、朱文涛《试析中国古代
地图的美学观念和形式表达》
材料二 清末湖南浏阳人卢形编绘了一套以“中国”为图名的《中国历史战争形势全图》。从图集中对战争英雄的谱系叙述来看,绘者多奉黄帝、岳飞等汉族英雄为圭臬。1913年北洋政府陆军部就批示道:“该著考据确凿,图说详明,以之列于文武各学校,不独开治史之门径,兼可收尚武之精神。”同时,民初以来国民教育中有关历史疆域与沿革地理的内容,无不以统合中华民族、振兴爱国精神为归旨。这一时期历史疆域地图的编绘,也已开始摆脱“汉族空间”主义,注重边疆历史地理的书写,呈现出民族化与多元化的风格。
——摘编自李鹏《清末民国中国历史
地图编绘与民族国家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体现的思想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国地图绘制出现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