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过程性评价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40分钟 8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图为冯天瑜编著《中华文化史》所载的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据此可知 ( )
A.地理因素阻隔文化交流
B.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政治分裂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D.齐鲁文化圈的水平领先其他区域
2.汉武帝时的大儒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董仲舒这一思想的提出意在 ( )
A.强化王朝正统 B.彰显君主权威
C.宣扬天下一统 D.破除迷信观念
3.孟子所说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与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的比喻,在后世广为流传。由此可见,二位思想家都 ( )
A.成长为一代儒学大师
B.具有朴素民本思想
C.生活在社会变革时代
D.主张尊重自然规律
4.清初的理学家注重实践,强调“身体力行”观念,这与儒学素来讲求“内圣外王”,向内于己求善、向外施仁政于民的追求相符合。由此可知,清初理学家 ( )
A.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B.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
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D.拋弃了传统义利观念
5.(2023·常州高二检测)据《左传》记载,晋国大臣师旷曾对晋侯说道:“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该材料体现了先秦时期 ( )
A.“敬天保民”思想 B.直接民主的传统
C.高度的权力集中 D.消极的无为而治
“敬天保民”
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就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6.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记载:“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这体现了 ( )
A.儒家民本思想 B.和而不同思想
C.崇德尚贤思想 D.天人合一思想
7.屈原在《国殇》中写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曹植在《白马篇》中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在《病起书怀》中感叹:“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作品透露出 ( )
A.天下为公的精神 B.为家为国的情怀
C.以人为本的思想 D.道法自然的态度
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一内涵 ( )
A.以人为本 B.家国情怀
C.天人合一 D.自强不息
8.《周易》中的“既济卦”本指已经渡过河流到达彼岸,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事情已经完成,然而卦辞却言“初吉终乱”。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 ( )
A.推崇天下为公 B.追求家国情怀
C.崇尚天人合一 D.具有忧患意识
9.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材料中“灵丹”的内涵是指 ( )
A.君主立宪制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深刻批判了传统儒家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获得空前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华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0.(2023·苏州高二检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下列项中,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的表述是 (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1.如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该表格反映出中华文化 ( )
中国戏剧 京剧、秦腔、昆曲、湘剧、豫剧、河北梆子、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
传统文学 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民间工艺 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结、泥人、千层底……
A.缺乏转型的根本动力
B.维系了中国大一统局面
C.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D.蕴含着明显的民族差异
12.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 )
A.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B.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D.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的认同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据此理论,秦朝推动中华文化认同的措施是 ( )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焚书坑儒,严刑峻法
C.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D.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
14.(2023·徐州高二检测)唐朝官方共有“十部乐”,只有两部起自中原,其余八部皆来自外域,其中西域就有五部,占有半壁江山,唐帝国以其广纳百川的气度,把胡舞的乐器、编舞、舞曲、歌曲融入汉舞中,在不失传统文化前提下,散发出迷人的异国情调。这反映出当时 (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B.对外政策开放包容
C.中外文化互相借鉴
D.音乐形式丰富多彩
15.(2022·全国甲卷·T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16.据《礼记·大学》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可以说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 ( )
A.守正创新 B.因时而动
C.天人感应 D.兼收并蓄
17.(2023·苏州高二检测)鸦片战争后,一些理学名家出现了调和子儒的倾向,例如曾国藩“排除了有些儒者独守孔孟程朱之道的偏狭,淡化了儒学和诸子学的界限,加以兼容并包”。一时间阅读子书、校释子书、评价诸子成为风尚。这一现象( )
A.承袭了经世致用的传统 B.动摇了儒家伦理的正统地位
C.弘扬了中体西用的理念 D.顺应了学习西方的时代潮流
18.1921年2月,具有保守色彩的《东方杂志》也不得不感叹:“一年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布尔什维)主义……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当时,这一“情景”的出现 ( )
A.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上主流思想
B.加速了北洋政府的覆灭
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D.壮大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字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臻于成熟。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战国之后,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巅峰。
——摘编自丁伟民《论中国
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
材料二 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会通,构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沉淀着民族的智慧、民族的价值尺度、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9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课时过程性评价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40分钟 80分)
【基础全面练】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图为冯天瑜编著《中华文化史》所载的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据此可知 ( )
A.地理因素阻隔文化交流
B.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政治分裂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D.齐鲁文化圈的水平领先其他区域
【解析】选C。根据图片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存在众多文化圈且文化圈之间存在交集,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故选C;各文化圈存在交集说明文化之间存在交流,而不是阻隔,排除A;文化不能决定政治分裂,逻辑错误,排除B;文化圈分布图体现了文化分布情况,无法体现文化发展水平,排除D。
2.汉武帝时的大儒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董仲舒这一思想的提出意在 ( )
A.强化王朝正统 B.彰显君主权威
C.宣扬天下一统 D.破除迷信观念
【解析】选B。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意在以神权来强化皇权,故选B;“王朝”不合题意,应为“强化君权正统”,排除A;“天下一统”不符合逻辑,宣扬天下一统的是《春秋》大一统思想,排除C;“破除”不符合逻辑,君权神授本身就带有迷信色彩,排除D。
3.孟子所说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与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的比喻,在后世广为流传。由此可见,二位思想家都 ( )
A.成长为一代儒学大师
B.具有朴素民本思想
C.生活在社会变革时代
D.主张尊重自然规律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知,孟子、荀子的思想都体现了对民众的重视,顺应民意,体现了以民为本,故选B;两人为儒学大师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题干未提及思想要应时而变的信息,排除C;题干提及的是顺应民意,而非“尊重自然规律”,排除D。
4.清初的理学家注重实践,强调“身体力行”观念,这与儒学素来讲求“内圣外王”,向内于己求善、向外施仁政于民的追求相符合。由此可知,清初理学家 ( )
A.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B.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
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D.拋弃了传统义利观念
【解析】选B。据材料“注重实践……与儒学……‘内圣外王’,向内于己求善、向外施仁政于民的追求相符合”可知,理学家的实践反映了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故选B;清初仍是封建社会,思想家不能脱离选官制度而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理学家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与史实不符,排除A;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排除C;理学家讲求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涉及义利观念,拋弃了传统义利观念与主旨不符,排除D。
5.(2023·常州高二检测)据《左传》记载,晋国大臣师旷曾对晋侯说道:“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该材料体现了先秦时期 ( )
A.“敬天保民”思想 B.直接民主的传统
C.高度的权力集中 D.消极的无为而治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晋国大臣对晋侯强调国君使用民力需要有度,体现重民、敬天保民的思想,故选A;中国并无直接民主的传统,排除B;秦统一六国后形成高度的权力集中,排除C;晋国大臣强调要爱惜民力,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治,排除D。
【深化点拨】
“敬天保民”
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就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6.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记载:“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这体现了 ( )
A.儒家民本思想 B.和而不同思想
C.崇德尚贤思想 D.天人合一思想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人的形体、血气和德行都与天有关,体现的是天人合一思想,故选D。材料未涉及民本思想,排除A;和而不同指的是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未涉及崇德尚贤,排除C。
7.屈原在《国殇》中写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曹植在《白马篇》中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在《病起书怀》中感叹:“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作品透露出 ( )
A.天下为公的精神 B.为家为国的情怀
C.以人为本的思想 D.道法自然的态度
【解析】选B。屈原、曹植和陆游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抒发了对“国”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家国情怀,故选B;天下为公的精神内涵是公正地治理和管理社会,保障人民的利益,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是亲民、爱民、为民,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道法自然是道家的主张,主张天、地、人之间自然共生,与“国”的涵义不符,排除D。
【补偿训练】
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一内涵 ( )
A.以人为本 B.家国情怀
C.天人合一 D.自强不息
【解析】选B。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和北宋理学家张载的主张都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的是追求家国情怀,故选B。“以人为本”指的是重视人的价值,“天人合一”是指将自然界与人视为一个整体,“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人的奋斗精神,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
8.《周易》中的“既济卦”本指已经渡过河流到达彼岸,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事情已经完成,然而卦辞却言“初吉终乱”。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 ( )
A.推崇天下为公 B.追求家国情怀
C.崇尚天人合一 D.具有忧患意识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既济卦”是说开始是成功的、吉利的,但最后将会发生变故,人应该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这体现了忧患意识,故选D。材料中未体现天下为公、家国情怀、天人合一,排除A、B、C。
9.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材料中“灵丹”的内涵是指 ( )
A.君主立宪制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社会主义
【解析】选C。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以此反对封建专制、唤醒民众来挽救民族危机,故选C。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革命派的革命纲领是三民主义,排除B;“社会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D。
【深化点拨】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深刻批判了传统儒家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获得空前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华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0.(2023·苏州高二检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下列项中,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的表述是 (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析】选D。据材料“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结合所学可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探索精神,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故选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的是遵循自然规律,不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排除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的是人的品行,不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排除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不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排除C。
11.如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该表格反映出中华文化 ( )
中国戏剧 京剧、秦腔、昆曲、湘剧、豫剧、河北梆子、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
传统文学 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民间工艺 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结、泥人、千层底……
A.缺乏转型的根本动力
B.维系了中国大一统局面
C.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D.蕴含着明显的民族差异
【解析】选C。据表格可知,中国戏剧、传统文学和民间工艺都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选C。表格反映的三种中华文化类型均有深度,无法判断其发展中的问题,排除A;表格中每一种文化类型都形式多样,体现了多样性特点,而不是大一统,排除B;以戏剧为例,这些不同种类的戏剧并不能代表不同的民族,也无法反映民族的差异,排除D。
12.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 )
A.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B.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D.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春晚舞蹈和冬奥会冰舞选手的服装设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别出心裁,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故选A。包容性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排除B;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综合应用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的认同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据此理论,秦朝推动中华文化认同的措施是 ( )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焚书坑儒,严刑峻法
C.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D.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推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措施,强化了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故选A;B、C、D所述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强化了秦朝的统治,但并未推动文化认同,均排除。
14.(2023·徐州高二检测)唐朝官方共有“十部乐”,只有两部起自中原,其余八部皆来自外域,其中西域就有五部,占有半壁江山,唐帝国以其广纳百川的气度,把胡舞的乐器、编舞、舞曲、歌曲融入汉舞中,在不失传统文化前提下,散发出迷人的异国情调。这反映出当时 (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B.对外政策开放包容
C.中外文化互相借鉴
D.音乐形式丰富多彩
【解析】选A。唐帝国对西域文化吸收融合,但并不失传统文化,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无法得出对外政策的特点,排除B;西域也属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不能用“中外文化互相借鉴”表述,排除C;材料通过中原同西域的文化交流,来突出中华文化的特色,音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排除D。
15.(2022·全国甲卷·T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解析】选A。康熙年间,推举博学鸿儒,开设明史馆,修纂多部儒经传注,编成《康熙字典》,可知康熙注重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编纂明史”等一系列措施主要目的是承续华夏传统,故选A;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开清朝考据之风气,倡导疑古辨伪,排除B;“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说明注重历史传承,这与弘扬程朱理学不相符,排除C;材料中除了保存历史文献外,还涉及“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排除D。
16.据《礼记·大学》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可以说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 ( )
A.守正创新 B.因时而动
C.天人感应 D.兼收并蓄
【解析】选A。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创新精神,故选A;材料强调的是保持变革和创新,没有体现根据时机行动、天意与人事的感应和吸收其他文化,排除B、C、D。
17.(2023·苏州高二检测)鸦片战争后,一些理学名家出现了调和子儒的倾向,例如曾国藩“排除了有些儒者独守孔孟程朱之道的偏狭,淡化了儒学和诸子学的界限,加以兼容并包”。一时间阅读子书、校释子书、评价诸子成为风尚。这一现象( )
A.承袭了经世致用的传统 B.动摇了儒家伦理的正统地位
C.弘扬了中体西用的理念 D.顺应了学习西方的时代潮流
【解析】选A。据材料“淡化了儒学和诸子学的界限,加以兼容并包”可知,鸦片战争后,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部分传统知识分子主张兼容并包,通过挖掘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源来寻找救国之道,以解决当时的政治危机,这一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现象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传统,故选A;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排除B;中体西用是指学习西方技术维护传统的封建制度,而材料中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不属于对西学的学习,排除C;重视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属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不属于学习西方,排除D。
18.1921年2月,具有保守色彩的《东方杂志》也不得不感叹:“一年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布尔什维)主义……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当时,这一“情景”的出现 ( )
A.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上主流思想
B.加速了北洋政府的覆灭
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D.壮大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解析】选C。1921年的报章杂志上,讨论社会主义成为一种热潮,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故选C;对社会主义的讨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思想,排除A;北伐战争加速了北洋政府的覆灭,排除B;工人阶级的壮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字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臻于成熟。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战国之后,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巅峰。
——摘编自丁伟民《论中国
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
材料二 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会通,构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沉淀着民族的智慧、民族的价值尺度、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9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中“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巅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第(2)题据材料二信息“构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精神家园、民族智慧、价值尺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政治局面、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1)意义: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6分)
(2)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9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要阅读材料,提取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可以是材料整体的反映,也可以是材料中的一个要点,由于材料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叙述的,所以提取的观点要围绕这一点。如从整体提取观点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从材料中提取其中一点,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然后结合所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内涵和影响等角度,选择适合自己所选择观点的部分进行阐释说明,注意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最后,总结或者升华(深化)自己的观点,以说明自己阐释的正确性。
答案:示例: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养分。(2分)
说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三教合一”、宋明理学等,均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核心内涵,得到了大力提倡和广泛认同。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兼收并蓄而博大精深,因求同存异而源远流长,因历史悠久而底蕴深厚,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等观念,依然具有资政育人的现实意义,彰显出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软实力。(7分)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历史悠久、与时俱进,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文化养分。(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