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005年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命名的城市。它yì lì①_____于贵州西部的乌蒙山区,这里有19 ℃的夏天,360度的激情。它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是一个充满活力色调的城市,是一个有着多彩民族风韵的乐土,游人纷至tà②____来。
追溯历史,这里蕴藏丰富的煤矿资源,有着深厚的“三线”文化底蕴,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名fù③____其实的“三线建设”西南地区主战场之一。从此,六盘水发生了风云变幻的改变,让人不得不为之震撼。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鸟语花香 B.追溯 C.风云变幻 D.震撼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4)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5)_______________,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 咏梅》)
(6)______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7)《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中有“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D.《登勃朗峰》选自《远处的青山》,作者马克 吐温是英国作家。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 )(3分)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
A.在给神父的面包里加烟灰 B.为了救朱赫来袭击押送兵
C.在战斗中负伤被敌人俘获 D.在工作中起争执打了别人
7.下图概括了保尔的成长历程,请你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情节。(2分)
(二)现代文阅读
小米的回忆
曹靖华
①“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
②每当我学习毛主席的这些论述,立刻会想到毛主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伟大的真理对中国人民有多么巨大的鼓舞力量,对中国革命有多么巨大的历史意义。一想到小米的事,我便会感到分外地亲切和温暖。
③回忆童年时代,距家门口半里来远的小河边上,有一块沙石地,叫“石垄”。那儿尽是比牛还大的花岗岩石头,有的在地面上,有的大半埋在地里。总之,这是无法耕种的荒地。石与石之间,偶然有小片沙土地。那地上除了要求低的谷子以外,其他作物是不长的。谷子撒上,谷苗长到四五寸左右高时,得间苗。这是农田的轻活,多半都是交给儿童干的。季节一到,我就干起这活来。
④小米古称“禾”“稷”“谷”“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在我的故乡,是把它列入细粮的。记得当年祖母每逢冬天爱用砂罐放到炕洞里熬小米稀饭。那时,这就是“高级食品”了。
⑤谷子有防潮、防热、防虫、不易霉烂等优点。自古就有“五谷尽藏,以粟为主”的贮粮备荒做法。在一般情况下,谷子可保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是理想的备战备荒粮食。
⑥故乡的小河边上的“石垄”啊,在火红的年代里,它早该变成一马平川的丰产田了吧!
⑦1933年底,我利用寒假,专程由北平赴上海,去探望阔别已久、殷切怀念的鲁迅先生。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寒凝大地”的气氛中,我直接落脚在当年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他的寓所——大陆新村九号。我住在三楼,二楼是他的卧室兼工作室。
⑧我去时,特别带了整整一口袋小米。此后从《鲁迅日记》得知,他把这些小米还分给内山完造先生和茅盾同志等。
⑨当时,鲁迅先生一看见这整口袋小米,惊奇地问道:“小米!你怎么知道我爱吃小米呢?”
⑩“我从《两地书》知道的。那上边写着,有一次,你从北平回上海,动身前就买了小米。”
鲁迅先生一听,就向身旁站的广平同志肩上拍了一下,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鲁迅先生接着说:“原来如此啊!”
接着,我们的话题就转到小米上来了。我说:“上海有小米。二马路、三马路顶西口,那些卖鸟的小铺子,都是用小米喂鸟的,为什么还舍近求远,从北平买小米呢?”
鲁迅先生答道:“那些小米是喂鸟的,不能吃。”
话就到此为止,关于小米,再没谈下去了。
南方小米为什么不能吃?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一次在会场上遇到一位同志,他是农业科学专家。我问他:“为什么北方小米那么好吃,南方小米却只能做饲料不能吃?”
他冲口而出:“土壤问题。北方是碱性土壤,宜于谷子生长,小米好吃。南方是酸性土壤,不宜于谷子生长,小米不能吃,不烂,只能当饲料……”
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下,四川人常称的“下江人”,大批拥到重庆。鲁迅先生说过:“野人怀土,小草恋山。”背井离乡的人,怎能不怀念落入敌手的故乡国土?这“怀乡”之情中,也包括从儿童时代起,培养出来的家乡口味。
重庆当年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个大众化的北方饭馆,名字似乎就叫“老父亲”,专卖烧饼和小米稀饭。“下江人”每逢进城,到吃饭时,宁可多赶几条街,也要去喝碗小米粥。
有一次,我顺便问道:“老乡,你们这小米从哪里来的?”
“从哪来的?穿过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辗转运来的。从界首那边弄来的。倒秤时,不是被勒索,就是被没收……”
十四年抗战中,在重庆,小米成了“下江人”难得的珍品。
党是理解我们对沦陷的故乡的怀念之情的。所以,每逢周恩来同志、董必武同志或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其他同志,因公去延安,回来时,总是尽可能在飞机上多带些小米。到重庆后,把这些小米,用白细布缝成七八寸见方的口袋,每人送一袋。我每逢收到时,把它看作无上珍宝,因为这小米来自毛主席的身边,每粒小米都饱含着党对我们体贴入微的深情厚谊啊!一见到这延安的小米,我就想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对边区的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想到延安军民轰轰烈烈开展的大生产运动。除了小米,周恩来同志还送给我一块延安第一次生产的毛呢,那同样是带给我温暖的世间难得的珍宝啊!
重庆时期,周总理和董老从延安带给我们的小米,我都是郑重地用金属饼干筒装起来,把盖子盖严,好好保存起来。平时无论如何是舍不得动它的。一看到那饼干筒,温暖、亲切之感便油然而生。有一次,我得了伤寒,另一次,得了恶性疟疾,高烧中,任何东西都不能进口了,就是全靠延安小米稀饭度命的。当年,我仗着小米,战胜了病魔。延安革命人民,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不是仗着小米加步枪,击败了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反革命武装吗!
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周总理、董老对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化工作者的教育和关切,是我终生难忘的。今天,我们在粉碎了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以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发扬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建设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祖国。我想起这些往事,心情激动,对未来充满了无比的信心。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明天是属于我们的!
(有删改)
8.文中回忆了“我”与“小米”相关的几件事,下列事例与选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小时候祖父每逢冬天就给“我”熬小米稀饭。
B.“我”经常去“老父亲”饭馆里吃小米稀饭。
C.周总理和董老给“我”带小米,“我”很珍视。
D.得恶性疟疾时“我”靠小米稀饭战胜病魔。
9.文章开篇引用毛主席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10.为什么“下江人”每逢进城,到吃饭时,宁可多赶几条街,也要去喝碗小米粥?(4分)
11.为什么“我”把从延安带回来的小米看作难得的珍品?(3分)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③溜索,古人称“撞”。《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④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直到如今,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沿江种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钩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⑤解放前,怒江上没有桥梁,洪水季节,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那时的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再架上底兜,过溜索时,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沿索攀缘。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与此同时,还沿江修通了公路,架起了不少吊桥,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⑥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一根溜过去,一根溜过来,都有坡度,过溜索既省力,又迅速。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
12.下列对文章概括说明的内容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溜索以及溜索的价值。B.溜索的建造以及用途。
C.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D.如今溜索的使用情况。
13.下列对文章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比较 B.摹状貌 C.分类别 D.作诠释
14.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4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无一不”的表达作用。(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②倍,又从而庸③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④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⑤,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⑥,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②功:效果。③庸:功劳。④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⑤节目:泛指节疤。节,树的枝干交接处。目,纹理不顺处。⑥从容:同“舂容”,即撞钟。
16.下列与选文“进学之道”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善于思考 B.善于学习 C.善于提问 D.善于回答
17.阅读选文,运用平时的阅读积累,从“善问者”或“钟”的角度谈谈你对“善待问者如撞钟”一句的理解。(4分)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水陆草木之花
B.及其久也 及鲁肃过寻阳
C.此皆进学之道也 大道之行也
D.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去以六月息者也
荠 菜
[宋]许应龙
拨雪挑来叶转青,
自删自煮作杯羹。
宝阶香砌何曾识,
偏向寒门满地生。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
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
此是春来第一声。
19.景物暗示季节,下面是两首诗中都涉及的早春景物的一项是( )(3分)
A.雪花 B.柳梢 C.荠菜 D.黄鹂
20.两首诗虽然都是描绘早春之景,但表达的情感却大相径庭,请你简要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某学校开展了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1.“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首《“和”字歌》。请将后面与“和”字有关的词语填入下面歌词的横线处,其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和婉话儿暖心中,________天地宁,________照前程,和睦家庭万事兴。
和谐社会人赞颂,________乐无穷,和气生财硬道理,________创共赢。
①和颜悦色 ②和衷共济 ③和畅日子 ④和暖阳光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22.下面是刘方同学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你帮助修改。(6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变化繁复,②但经过岁月的提炼,汇聚成一个字——和。③它蕴藏着丰富的内涵。④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指明前行的方向。
23.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请你给下面的规则补写两条。要求语言简明,体现“和”思想。(6分)
班级议事规则1.要勇于为班集体献计献策,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议事结果民主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五、写作能力(60分)
24.“一颗、两颗星火,照亮整个山海错落,山海才如此磅礴;奔腾着,三颗、四颗青春,点燃袅袅人间烟火,人间才如此鲜活……一颗、一颗,亿颗、亿颗,汇成银河……”多美的歌词啊!再平凡的人,也能发出自己的一缕光芒,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在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奋斗的路上,不能少了你的力量。
请你以“我也出了一份力”为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明确为何而出力,表现“我”的出力与团队共同目标之间的关系。
(2)充分表现如何出力,恰当处理“我”出力与团队其他人出力的详略。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答案:
1.略
2.①屹立②沓③副
3.C。【解析】C.“风云变幻”指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不合语境。
4.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落日故人情
③手把文书口称敕
④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⑤驿外断桥边
⑥存者且偷生
⑦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D。【解析】D.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
6.B。
7.
8.A。【解析】A.每逢冬天熬小米稀饭的是祖母,而选项中所说的是祖父。
9.开篇引用毛主席的话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用毛主席的话突出小米在那个时代的重要作用(2分)。
10.因为背井离乡的人可以感受到家乡的味道,想要尝一尝从小培养起来的家乡口味(2分);吃家乡的小米稀饭可以寄托人们思念家乡的感情(2分)。
11.因为那是来自解放区的小米,来自家乡的小米,“我”拿它当作“续命”之物。(意对即可得3分)
12.A。【解析】本文第①段说明了什么是溜索,第②~④段说明的是溜索的建造以及用途,第⑤段说明的是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第⑥段介绍了溜索如今的使用情况。文中并没有说明溜索的价值。故选A项。
13.D。
14.表明溜索的历史久远(1分),说明了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1分),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1分),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1分)。
15.“无一不”为双重否定,表示强烈的肯定之意(1分)。句中的“无一不”,准确强调了解放前溜索在洪水季节是怒江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送物资的唯一交通工具(3分)。
16.A。
17.示例一:善问者的角度: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情、认知特点等进行提问,就像敲钟的时候,要依据钟的特性。示例二:钟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说,也同敲钟一样。就人而言,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到他们接受老师的指点,一是本身的悟性,一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互关联的。光有悟性,缺乏必要的知识作支撑,便找不到立足之处;只有满肚子书本知识,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知识就成了摆设和点缀。(任选其一,意对即可得4分)
18.B。【解析】A.代词,指钟/助词,的;B.均为“到,等到”的意思;C.方法/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D.用/凭借。
参考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教学)效果加倍好,(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还)把功劳归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勤苦而(学生)收效甚微,(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还要埋怨老师(教导无方)。善于提问题的人,就像(木工)加工处理坚硬的木头,先从纹理较顺的部位着手,再处理坚硬的节疤之处,等到时间久了,木材就可以分解了。不善于提问题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如同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大,钟声就大,等到尽力撞钟时,则发出最为洪亮的一声。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恰巧与此相反。这些都是推进学习的方法。
19.C。
20.示例:《荠菜》重在抒情,借多见多用的荠菜寄寓着作者对荠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到京师》重在写景,表达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2分)。
21.D。
22.句②用词不当,应将“提炼”改为“沉淀”(3分)。句④语序不当,应将“改变”和“影响”互换位置(3分)。
23.(1)示例: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其意图(3分)。
(2)示例:互相尊重,就事论事,不使用侮辱性字眼(3分)。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