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4 17:07:45

文档简介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开卷)
1.(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嗅闻气味
C.滴加液体 D.取用粉末
2.(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有一种植物,轻轻触碰它的叶片,叶片就会蜷缩起来,这种现象是 (  )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呼吸
C.生物的繁殖 D.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3.(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小林将下列4种生物分成甲类和乙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
甲类 猫、鸽子
乙类 蚊子、蜜蜂
A.是否有生命 B.是否有脊柱 C.是否有翅 D.是否有羽毛
4.(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实验测得生活中四种液体的pH如表1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
表1
液体种类 橘子汁 食醋 蒸馏水 苏打水
pH 5 3 7 9
A.橘子汁 B.食醋 C.蒸馏水 D.苏打水
5.(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人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
A.精子 B.卵子 C.受精卵 D.胚胎
6.(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如图表示某班学生的体重分布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班学生中体重最大值为69.5千克
B.该班学生的体重整体偏重
C.该班学生的总人数为40人
D.该班学生中体重在39.5~44.4千克之间的人数最多
7.(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关于蔗糖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B.蔗糖是溶质,蔗糖水是溶剂
C.蔗糖是溶剂,水是溶液 D.蔗糖水是溶质,水是溶剂
8.(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以下支持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是 (  )
①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组成 ②小肠粘膜皱襞突起 ③小肠很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情境中能反映粒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
A.花香四溢 B.飞流直下 C.风扫落叶 D.水波荡漾
10.(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健康的饮食应包括蔬菜、水果,其主要的原因是蔬菜、水果富含 (  )
A.脂肪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碳水化合物
11.(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图为模拟人类呼吸机理的装置。当下拉皮膜时,会观察到 (  )
A.两个气球左大右小 B.两个气球左小右大
C.左右两个气球都变大 D.左右两个气球都变小
12.(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各项中,能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的是 (  )
A.青草→蚱蜢→蛙→蛇 B.蛇→蛙→蚱蜢→青草
C.阳光→青草→蚱蜢→蛙→蛇 D.蚱蜢→蛙→蛇
13.(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真空中都可以传播
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
14.(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如图所示,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将其放在煤油中会下沉。那么,塑料块、水、煤油三者密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塑料块、煤油、水 B.煤油、塑料块、水
C.水、塑料块、煤油 D.水、煤油、塑料块
15.(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
A.门被推开 B.弹簧被拉伸
C.铅球被投出 D.铁钉被磁铁吸引
16.(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现象反映 (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上洪水泛滥
C.海面在上升 D.海面是水平的
17.(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器具中,利用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特性的是 (  )
A.电子天平 B.放大镜 C.救生衣 D.水银温度计
18.(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大脑的是 (  )
A.通宵学习 B.充足的睡眠
C.服用安眠药助眠 D.喝咖啡提神
19.(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我国在深海探索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类潜入深海所面临的困难有 (  )
A.高压、寒冷、辐射、缺氧 B.高压、寒冷、黑暗、缺氧
C.低压、寒冷、辐射、缺斜 D.低压、寒冷、黑暗、缺氧
20.(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问题中,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的是 (  )
①水质变化对虾类养殖有何影响 ②某用电器是否具有节电效果
③某超市每天有多少顾客光临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都不可以
21.(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将下列事实与相应的热传递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1)太阳的热传到地球 传导
(2)用铁锅把菜炒熟 辐射
(3)加热水壶底部整壶水都变热 对流
①   ②   ③   
22.(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如下左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其中含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填字母),名称是   。使用显微镜(下右图)观察细胞时,需先转动粗准焦螺旋   (填字母),找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填字母),找到清晰物像。
23.(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如图是远处的光线进入某同学眼球时的成像情况,据图判断,像落在视网膜   (前/后),该同学可能患   (近视/远视)。
24.(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图中的仪器名称是   ,它是测量   的工具,此时的读数为   N。
25.(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示意图。其中A阶段是   (液化/蒸发);B阶段大气水通过   方式回到海洋;C阶段通过植物的   (蒸腾/光合)作用向大气输送水分。
26.(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1)图1中,两盏小灯以   (并联/串联)的方式连接;
(2)根据图1中的电路图,用笔线代替导线补全图2中的实物图   ;
(3)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显示如图3所示,此时电流强度为   A;
(4)若在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用电器继续工作,电流会   (增大/不变/减小)。
27.(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同学们用某饼干研究食物的燃烧情况,请助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验证饼干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燃烧饼干 ①在燃烧匙中放入一些饼干,点燃; ②将点燃的饼干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①饼干在空气中燃烧起来; ②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得更剧烈,片刻后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此时集气瓶中有雾气,燃烧匙中仍有饼干剩余 饼干   (能/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氧气的含最越   (高/低),燃烧越剧烈
检验产物 火焰熄灭后: ①在集气瓶中放入   ,检验是否产生了水; ②在袋气瓶中加入   ,检验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①可以观察到   ; ②可以观察到    饼干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28.(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分别用天竺葵和水藻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
①据图1中甲装置可知,本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②实验前必须预先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   。
③将图1中甲装置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摘下A、B两个叶片先进行脱色,图2的乙装置中a液体应为   ,b液体应为   。
④滴加碘液后A叶片变监,B叶片不变蓝,出此可得:本实验的假设   (成立/不成立)。
(2)【实验二】
①图2中的实验用于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   。
②本实验中,选择水生的水藻而不用盆栽的天竺葵,其原因是   (多选) A.便于观察现象 B.便于收集气体 C.更加美观
③如利用图2装置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应增加一个在   环境中进行的实验。
29.(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同学们学习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后,尝试用量筒测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发现小石块偏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经讨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测量体积】步骤①中,取出小石块后,烧杯中的液面会   (上升/不变/下降)。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V1为40mL,步骤③中读取剩余水的体积V2为   mL,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实验反思】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位标记线应更   (粗/细),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   (多/少)。
30.(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防沙治沙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沙漠的形成有自然和人为的两种因素,以下形成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____
A.滥砍滥伐 B.气候干旱 C.过度放牧
(2)如图所示,1998~201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变化总体趋势是   (上升/下降/基本不变),其中在2015年中国的沙漠面积约为   万平方公里。
(3)植树造林是防沙治沙的常用方法。栽种合适的树木可带来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推动防沙治沙的可持续发展。表中是四种可在沙漠环境中存活的树木,其中最适合在沙漠种植的是   号(填树木种类编号),理由是   。

选择因素 树木种类编号
1 2 3 4
需水量 较多 较少 较少 较多
果实收益 低 高 低 高
(4)采用智能化滴灌系统可以减少工作强度并提升节水效果。下图是智能化滴灌系统简图。
①该系统所需电能由   能转化而来,其属于   (可生/不可再生)能源。
②该系统可实现自动精准灌溉。图中“土壤湿度传感器”负责收集土壤湿度信息,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自动控制中心”负责分析数据并对水泵发出指令,相当于人的   (填人体器官)。
③该系统中水通过微孔渗透管上的小孔,对树苗根部附近土壤进行滴灌,调节土壤湿度。相比直接将水浇灌在土壤表面,可更有效地   (加快/减缓)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31.(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11分)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天更蓝,水更清”。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
(1)2024年3月1日~3月5日期间上海市空气质情况如表所示,据表回答。

日期 污染物 AQI 质量评价 首要污染物
PM2.5分指数 PM10分指数 臭氧分指数 二氧化硫分指数 二氧化氮分指数 一氧化碳分指数
3-5 36 25 31 7 58 25 58 良 二氧化氮
3-4 29 33 47 6 48 15 48 优 二氧化氮
3-3 64 60 63 7 45 18 64 良 PM2.5
3-2 54 59 48 8 47 15 59 良 PM10
3-1 28 40 44 7 22 15 44 优 臭氧
①空气质量监测的污染物中,首要污染物是指当天分指数   (最高/最低)的污染物。
②2024年3月5日上海市空气质量评价为   ,首要污染物是   。它与二氧化硫都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天的AQI大小与当天的首要污染物的分指数   (相同/不同)。
③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下列措施无助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是   A.对煤进行脱硫处理 B.加粗烟囱管道 C.开发新能源 D.废气处理后排放
(2)上海市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江河等水体,若水体中总磷含量高则不适合用作饮用水的水源。如图是近年来上海部分水体的总磷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图,请据图分析。
近年来上海市水质改善最明显的水体是   (黄浦江/苏州河/长江口),你认为上海市饮用水水源最佳取水地是   (黄浦江/苏州河/长江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可加入的试剂是   。
(3)下列有助于使上海的“天更蓝,水更清”的合理措施是   (多选)A.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加大燃煤发电量 D.提高绿化覆盖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有一种植物,轻轻触碰它的叶片,叶片就会蜷缩起来,这种现象是植物的应激性,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解答】由表格可知,猫和鸽子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蚊子、蜜蜂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苏打水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D。
5.【答案】C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女性的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解答】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受精卵。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由体重统计直方图,可知体重在39.5~44.5千克的人数为3人,体重在44.5~49.5千克的人数为8人,体重在49.5~54.5千克的人数为13人,体重在54.5~59.5千克的人数为9人,体重在59.5~64.5千克的人数为5人,体重在64.5~69.5千克的人数为2人,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A、该班学生中体重最大值为64.5-69.5千克之间,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体重超过54.5千克的人16人,不到总人数的一半,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该班学生为3+8+13+9+5+2=40人,故C正确;
D、该班学生中体重在49.5~54.5千克之间的人数最多,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蔗糖水是蔗糖的水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蔗糖水是溶液。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解答】①小肠绒毛壁很薄,由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②小肠黏膜皱襞突起,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小肠很长,长约5~6m,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解答】A、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A正确;
B、飞流直下,是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风扫落叶,是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落叶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D、水波荡漾,是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解答】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因此健康的饮食应包括蔬菜、水果,其主要的原因是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图示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
【解答】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气球模拟肺。所以,当下拉橡皮膜时,会观察左右两个气球都变大。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答案】A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
①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②组成: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③书写:每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生产者,终结于最高级的消费者;箭头指向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即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例如:草→鼠→蛇→鹰。
【解答】A、“青草→蚱蜢→蛙→蛇”符合食物链的书写规则,A正确;
B、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即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可见,“蛇→蛙→蚱蜢→青草”书写错误,B错误;
C、“阳光→青草→蚱蜢→蛙→蛇”中,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不参与食物链,C错误;
D、“蚌蟋→蛙→蛇”缺少生产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D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响度大小、是否有介质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解答】A、振动的物体能够发声,但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都能听到,如没有介质,响度太小,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所以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浮与沉的条件分析比较密度大小。
【解答】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所以ρ水>ρ塑料,放在煤油中会下沉,所以ρ塑料>ρ煤油,所以密度大小关系为ρ水>ρ塑料>ρ煤油;
故选:C。
15.【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
【解答】A、门被推开,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弹簧被拉伸,长度变长,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
C、铅球被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铁钉被磁铁吸引,位置发生变化,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如图所示,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最先看到的是桅杆,后来又看到船身,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A。
17.【答案】D
【知识点】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答】A、电子天平的工作原理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故A错误;
B、放大镜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救生衣利用了浮力,故C错误;
D、水银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其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一一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保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解答】AB、睡眠的生理意义有: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促进脑能量储存、巩固记忆等。故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安眠药有损伤大脑的副作用,故服用安眠药助眠不利于保护大脑,C不符合题意。
D、喝咖啡导致神经过于兴奋,对大脑有一定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人类潜入深海后,气温降低,由于水的深度深,压强增大,光线减少,溶氧减少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人类潜入深海后,气温降低,由于水的深度深,压强增大,光线减少,溶氧减少,所以会面临寒冷、高压、黑暗、缺氧等困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人们为实现预定目的,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人类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一种实践形式。
【解答】①虾类养殖会受到水温、溶解氧、水的酸碱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可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水质变化对虾类养殖有何影响;
②某用电器是否具有节电效果要通过在单位时间内,对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测定、分析,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
③某超市每天有多少顾客光临,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不同的时间段、天气、节日等,因此不能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
故选:A。
21.【答案】(1)太阳的热传到地球;(2)用铁锅炒菜;(3)加热水壶底部整壶水都变热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分析】热传递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结合定义分析。
【解答】热传导是热量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热对流是热量通过流动介质传递的过程;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太阳的热传到地球属于热辐射;用铁锅把菜炒熟属于热传导;加热水壶底部整壶水都变热属于热对流,如下图所示:
22.【答案】B;细胞核;b;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图1中的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
(2)图2中的a目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物镜。
【解答】细胞中内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是图1中的B细胞核;观察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图2中的b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看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二中的c细准焦螺旋。
23.【答案】直线;前;近视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解答】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图中像落在视网膜前,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近视眼。
24.【答案】弹簧测力计;力/重力;3.4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读数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的位置去读数。
【解答】如图所示中的仪器名称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图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4N;
25.【答案】蒸发;降水(或其他降水形式,合理即给分);蒸腾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过程中蒸发、降水、水汽运输、蒸腾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示意图可知,A阶段是海洋中的水通过蒸发形成大气水;B阶段大气水通过降水方式回到海洋;C阶段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向大气输送水分。
26.【答案】(1)串联
(2)
(3)0.5
(4)增大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1)各电路元件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各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3)根据电流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
(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的和,据此判断出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时电源电压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解答】(1)由图1可知两个灯泡首尾相连,是串联连接的;
(2)由图1可知,两灯泡串联,图2中的实物图连接如下图所示:
(3)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显示如图3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5A;
(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的和,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电源电压增大,由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27.【答案】能;高;蓝色氯化钴试纸/干燥氯化钴试纸(或其他检验方法,合理均给分);澄消石灰水(或其他检验方法,合理均给分);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及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分析。
【解答】①在燃烧匙中放入一些饼干,点燃,观察到饼干在空气中燃烧起来;
②将点燃的饼干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得更剧烈,片刻后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说明饼干能在氧气中燃烧;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检验是否产生了水,可在集气瓶中放入蓝色氯化钴试纸或干燥氯化钴试纸,观察到试纸变红,说明含有水;
检验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可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
28.【答案】(1)二氧化碳;淀粉/有机物;酒精;水;成立
(2)氧气;A、B;黑暗/无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解答】【实验一】
①据图1中甲装置可知,实验变量二氧化碳,故本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实验前必须预先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有机物),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③脱色时,小烧杯中盛有的液体是酒精,酒精易燃,因此要隔水加热,叶片经过酒精脱色后由绿色变为黄白色。故图1的乙装置中a液体应为酒精,b液体应为水。
④滴加碘液后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由此可得:本实验的假设成立,这是因为A叶片有二氧化碳个,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B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实验二】
①图2中,水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实验用于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
②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陆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好收集,所以选择金鱼藻是水生植物,利用此装置,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故选:AB。
③如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实验变量为光照,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故应增加一个在黑暗(无光)环境中进行的实验。
29.【答案】下降;20;20;细;少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体积变化分析液面变化;
(2)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根据差值法计算体积;
(3)根据实验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步骤①中,取出小石块后,总体积减小,烧杯中的液面会下降。
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V1为40mL。
步骤③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以液面底部对准20mL,剩余水的体积V2为20mL,
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为40mL-20mL=20mL=20cm3。
【实验反思】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位标记线应更细,位置更准确,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少,减小误差。
30.【答案】(1)B
(2)下降;108
(3)2;水量需求少且果实价值高
(4)太阳/光;可再生;脑/大脑;减缓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沙漠的形成有自然和人为的两种因素进行分析;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
(3)根据表格信息进行分析;
(4)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1)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沙漠,属于人为因素;
B.气候干旱,雨水减少,形成沙漠,属于自然因素;
C.过度放牧,植被减少或破坏,形成沙漠,属于人为因素;
故选:B;
(2)据如图1所示,1998~201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变化总体趋势是下降,其中在2015年中国的沙漠面积约为107~109范围内;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表中是四种可在沙漠环境中存活的树木,其中最适合在沙漠种植的是2号,理由是水量需求少且果实价值高;
(4)①该系统所需电能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大脑具有调节运动、感觉、语言、情绪和执行功能等作用;该系统可实现自动精准灌溉。图中“土壤湿度传感器”负责收集土壤湿度信息,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自动控制中心”负责分析数据并对水泵发出指令,相当于人的大脑;
③该系统中水通过微孔渗透管上的小孔,对树苗根部附近土壤进行滴灌,调节土壤湿度。相比直接将水浇灌在土壤表面,可更有效地减缓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31.【答案】(1)最高;良;二氧化氮;酸雨;相同;B
(2)苏州河;长江口;氯气
(3)B、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结合题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1)①空气质量监测的污染物中,首要污染物是指当天分指数最高的污染物;
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24年3月5日上海市空气质量评价为良;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它与二氧化硫都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天的AQI大小与当天的首要污染物的分指数相同;
③A.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B.加粗烟囱管道,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C.开发新能源,减少含硫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D.废气处理后排放,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故选:B;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近年来上海市水质改善最明显的水体是苏州河,上海市饮用水水源最佳取水地是长江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可加入的试剂是氯气、二氧化氯等;
(3)A.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容易污染水源,故错误;
B.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C.加大燃煤发电量,增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易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D.提高绿化覆盖率,减少空气、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故选B、D。
1 / 1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开卷)
1.(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嗅闻气味
C.滴加液体 D.取用粉末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有一种植物,轻轻触碰它的叶片,叶片就会蜷缩起来,这种现象是 (  )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呼吸
C.生物的繁殖 D.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有一种植物,轻轻触碰它的叶片,叶片就会蜷缩起来,这种现象是植物的应激性,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故选:D。
3.(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小林将下列4种生物分成甲类和乙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
甲类 猫、鸽子
乙类 蚊子、蜜蜂
A.是否有生命 B.是否有脊柱 C.是否有翅 D.是否有羽毛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解答】由表格可知,猫和鸽子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蚊子、蜜蜂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实验测得生活中四种液体的pH如表1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
表1
液体种类 橘子汁 食醋 蒸馏水 苏打水
pH 5 3 7 9
A.橘子汁 B.食醋 C.蒸馏水 D.苏打水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苏打水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D。
5.(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人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
A.精子 B.卵子 C.受精卵 D.胚胎
【答案】C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女性的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解答】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受精卵。
故选:C。
6.(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如图表示某班学生的体重分布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班学生中体重最大值为69.5千克
B.该班学生的体重整体偏重
C.该班学生的总人数为40人
D.该班学生中体重在39.5~44.4千克之间的人数最多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由体重统计直方图,可知体重在39.5~44.5千克的人数为3人,体重在44.5~49.5千克的人数为8人,体重在49.5~54.5千克的人数为13人,体重在54.5~59.5千克的人数为9人,体重在59.5~64.5千克的人数为5人,体重在64.5~69.5千克的人数为2人,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A、该班学生中体重最大值为64.5-69.5千克之间,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体重超过54.5千克的人16人,不到总人数的一半,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该班学生为3+8+13+9+5+2=40人,故C正确;
D、该班学生中体重在49.5~54.5千克之间的人数最多,故D错误;
故选:C。
7.(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关于蔗糖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B.蔗糖是溶质,蔗糖水是溶剂
C.蔗糖是溶剂,水是溶液 D.蔗糖水是溶质,水是溶剂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蔗糖水是蔗糖的水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蔗糖水是溶液。
故选:A。
8.(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以下支持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是 (  )
①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组成 ②小肠粘膜皱襞突起 ③小肠很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解答】①小肠绒毛壁很薄,由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②小肠黏膜皱襞突起,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小肠很长,长约5~6m,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情境中能反映粒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
A.花香四溢 B.飞流直下 C.风扫落叶 D.水波荡漾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解答】A、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A正确;
B、飞流直下,是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风扫落叶,是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落叶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D、水波荡漾,是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10.(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健康的饮食应包括蔬菜、水果,其主要的原因是蔬菜、水果富含 (  )
A.脂肪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碳水化合物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解答】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因此健康的饮食应包括蔬菜、水果,其主要的原因是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图为模拟人类呼吸机理的装置。当下拉皮膜时,会观察到 (  )
A.两个气球左大右小 B.两个气球左小右大
C.左右两个气球都变大 D.左右两个气球都变小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图示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
【解答】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气球模拟肺。所以,当下拉橡皮膜时,会观察左右两个气球都变大。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各项中,能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的是 (  )
A.青草→蚱蜢→蛙→蛇 B.蛇→蛙→蚱蜢→青草
C.阳光→青草→蚱蜢→蛙→蛇 D.蚱蜢→蛙→蛇
【答案】A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
①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②组成: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③书写:每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生产者,终结于最高级的消费者;箭头指向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即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例如:草→鼠→蛇→鹰。
【解答】A、“青草→蚱蜢→蛙→蛇”符合食物链的书写规则,A正确;
B、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即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可见,“蛇→蛙→蚱蜢→青草”书写错误,B错误;
C、“阳光→青草→蚱蜢→蛙→蛇”中,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不参与食物链,C错误;
D、“蚌蟋→蛙→蛇”缺少生产者,D错误。
故选:A。
13.(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真空中都可以传播
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
【答案】D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响度大小、是否有介质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解答】A、振动的物体能够发声,但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都能听到,如没有介质,响度太小,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所以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D正确。
故选:D。
14.(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如图所示,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将其放在煤油中会下沉。那么,塑料块、水、煤油三者密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塑料块、煤油、水 B.煤油、塑料块、水
C.水、塑料块、煤油 D.水、煤油、塑料块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浮与沉的条件分析比较密度大小。
【解答】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所以ρ水>ρ塑料,放在煤油中会下沉,所以ρ塑料>ρ煤油,所以密度大小关系为ρ水>ρ塑料>ρ煤油;
故选:C。
15.(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
A.门被推开 B.弹簧被拉伸
C.铅球被投出 D.铁钉被磁铁吸引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
【解答】A、门被推开,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弹簧被拉伸,长度变长,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
C、铅球被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铁钉被磁铁吸引,位置发生变化,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现象反映 (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上洪水泛滥
C.海面在上升 D.海面是水平的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如图所示,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最先看到的是桅杆,后来又看到船身,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A。
17.(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器具中,利用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特性的是 (  )
A.电子天平 B.放大镜 C.救生衣 D.水银温度计
【答案】D
【知识点】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答】A、电子天平的工作原理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故A错误;
B、放大镜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救生衣利用了浮力,故C错误;
D、水银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D正确。
故选:D。
18.(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大脑的是 (  )
A.通宵学习 B.充足的睡眠
C.服用安眠药助眠 D.喝咖啡提神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其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一一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保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解答】AB、睡眠的生理意义有: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促进脑能量储存、巩固记忆等。故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安眠药有损伤大脑的副作用,故服用安眠药助眠不利于保护大脑,C不符合题意。
D、喝咖啡导致神经过于兴奋,对大脑有一定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我国在深海探索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类潜入深海所面临的困难有 (  )
A.高压、寒冷、辐射、缺氧 B.高压、寒冷、黑暗、缺氧
C.低压、寒冷、辐射、缺斜 D.低压、寒冷、黑暗、缺氧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人类潜入深海后,气温降低,由于水的深度深,压强增大,光线减少,溶氧减少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人类潜入深海后,气温降低,由于水的深度深,压强增大,光线减少,溶氧减少,所以会面临寒冷、高压、黑暗、缺氧等困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下列问题中,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的是 (  )
①水质变化对虾类养殖有何影响 ②某用电器是否具有节电效果
③某超市每天有多少顾客光临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都不可以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人们为实现预定目的,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人类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一种实践形式。
【解答】①虾类养殖会受到水温、溶解氧、水的酸碱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可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水质变化对虾类养殖有何影响;
②某用电器是否具有节电效果要通过在单位时间内,对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测定、分析,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
③某超市每天有多少顾客光临,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不同的时间段、天气、节日等,因此不能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
故选:A。
21.(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将下列事实与相应的热传递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1)太阳的热传到地球 传导
(2)用铁锅把菜炒熟 辐射
(3)加热水壶底部整壶水都变热 对流
①   ②   ③   
【答案】(1)太阳的热传到地球;(2)用铁锅炒菜;(3)加热水壶底部整壶水都变热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分析】热传递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结合定义分析。
【解答】热传导是热量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热对流是热量通过流动介质传递的过程;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太阳的热传到地球属于热辐射;用铁锅把菜炒熟属于热传导;加热水壶底部整壶水都变热属于热对流,如下图所示:
22.(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如下左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其中含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填字母),名称是   。使用显微镜(下右图)观察细胞时,需先转动粗准焦螺旋   (填字母),找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填字母),找到清晰物像。
【答案】B;细胞核;b;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图1中的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
(2)图2中的a目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物镜。
【解答】细胞中内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是图1中的B细胞核;观察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图2中的b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看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二中的c细准焦螺旋。
23.(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如图是远处的光线进入某同学眼球时的成像情况,据图判断,像落在视网膜   (前/后),该同学可能患   (近视/远视)。
【答案】直线;前;近视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解答】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图中像落在视网膜前,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近视眼。
24.(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图中的仪器名称是   ,它是测量   的工具,此时的读数为   N。
【答案】弹簧测力计;力/重力;3.4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读数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的位置去读数。
【解答】如图所示中的仪器名称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图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4N;
25.(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示意图。其中A阶段是   (液化/蒸发);B阶段大气水通过   方式回到海洋;C阶段通过植物的   (蒸腾/光合)作用向大气输送水分。
【答案】蒸发;降水(或其他降水形式,合理即给分);蒸腾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过程中蒸发、降水、水汽运输、蒸腾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示意图可知,A阶段是海洋中的水通过蒸发形成大气水;B阶段大气水通过降水方式回到海洋;C阶段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向大气输送水分。
26.(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1)图1中,两盏小灯以   (并联/串联)的方式连接;
(2)根据图1中的电路图,用笔线代替导线补全图2中的实物图   ;
(3)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显示如图3所示,此时电流强度为   A;
(4)若在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用电器继续工作,电流会   (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1)串联
(2)
(3)0.5
(4)增大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1)各电路元件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各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3)根据电流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
(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的和,据此判断出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时电源电压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解答】(1)由图1可知两个灯泡首尾相连,是串联连接的;
(2)由图1可知,两灯泡串联,图2中的实物图连接如下图所示:
(3)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显示如图3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5A;
(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的和,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电源电压增大,由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27.(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同学们用某饼干研究食物的燃烧情况,请助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验证饼干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燃烧饼干 ①在燃烧匙中放入一些饼干,点燃; ②将点燃的饼干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①饼干在空气中燃烧起来; ②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得更剧烈,片刻后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此时集气瓶中有雾气,燃烧匙中仍有饼干剩余 饼干   (能/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氧气的含最越   (高/低),燃烧越剧烈
检验产物 火焰熄灭后: ①在集气瓶中放入   ,检验是否产生了水; ②在袋气瓶中加入   ,检验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①可以观察到   ; ②可以观察到    饼干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能;高;蓝色氯化钴试纸/干燥氯化钴试纸(或其他检验方法,合理均给分);澄消石灰水(或其他检验方法,合理均给分);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及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分析。
【解答】①在燃烧匙中放入一些饼干,点燃,观察到饼干在空气中燃烧起来;
②将点燃的饼干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得更剧烈,片刻后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说明饼干能在氧气中燃烧;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检验是否产生了水,可在集气瓶中放入蓝色氯化钴试纸或干燥氯化钴试纸,观察到试纸变红,说明含有水;
检验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可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
28.(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分别用天竺葵和水藻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
①据图1中甲装置可知,本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②实验前必须预先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   。
③将图1中甲装置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摘下A、B两个叶片先进行脱色,图2的乙装置中a液体应为   ,b液体应为   。
④滴加碘液后A叶片变监,B叶片不变蓝,出此可得:本实验的假设   (成立/不成立)。
(2)【实验二】
①图2中的实验用于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   。
②本实验中,选择水生的水藻而不用盆栽的天竺葵,其原因是   (多选) A.便于观察现象 B.便于收集气体 C.更加美观
③如利用图2装置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应增加一个在   环境中进行的实验。
【答案】(1)二氧化碳;淀粉/有机物;酒精;水;成立
(2)氧气;A、B;黑暗/无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解答】【实验一】
①据图1中甲装置可知,实验变量二氧化碳,故本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实验前必须预先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有机物),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③脱色时,小烧杯中盛有的液体是酒精,酒精易燃,因此要隔水加热,叶片经过酒精脱色后由绿色变为黄白色。故图1的乙装置中a液体应为酒精,b液体应为水。
④滴加碘液后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由此可得:本实验的假设成立,这是因为A叶片有二氧化碳个,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B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实验二】
①图2中,水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实验用于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
②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陆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好收集,所以选择金鱼藻是水生植物,利用此装置,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故选:AB。
③如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实验变量为光照,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故应增加一个在黑暗(无光)环境中进行的实验。
29.(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同学们学习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后,尝试用量筒测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发现小石块偏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经讨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测量体积】步骤①中,取出小石块后,烧杯中的液面会   (上升/不变/下降)。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V1为40mL,步骤③中读取剩余水的体积V2为   mL,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实验反思】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位标记线应更   (粗/细),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   (多/少)。
【答案】下降;20;20;细;少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体积变化分析液面变化;
(2)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根据差值法计算体积;
(3)根据实验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步骤①中,取出小石块后,总体积减小,烧杯中的液面会下降。
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V1为40mL。
步骤③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以液面底部对准20mL,剩余水的体积V2为20mL,
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为40mL-20mL=20mL=20cm3。
【实验反思】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位标记线应更细,位置更准确,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少,减小误差。
30.(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防沙治沙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沙漠的形成有自然和人为的两种因素,以下形成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____
A.滥砍滥伐 B.气候干旱 C.过度放牧
(2)如图所示,1998~201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变化总体趋势是   (上升/下降/基本不变),其中在2015年中国的沙漠面积约为   万平方公里。
(3)植树造林是防沙治沙的常用方法。栽种合适的树木可带来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推动防沙治沙的可持续发展。表中是四种可在沙漠环境中存活的树木,其中最适合在沙漠种植的是   号(填树木种类编号),理由是   。

选择因素 树木种类编号
1 2 3 4
需水量 较多 较少 较少 较多
果实收益 低 高 低 高
(4)采用智能化滴灌系统可以减少工作强度并提升节水效果。下图是智能化滴灌系统简图。
①该系统所需电能由   能转化而来,其属于   (可生/不可再生)能源。
②该系统可实现自动精准灌溉。图中“土壤湿度传感器”负责收集土壤湿度信息,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自动控制中心”负责分析数据并对水泵发出指令,相当于人的   (填人体器官)。
③该系统中水通过微孔渗透管上的小孔,对树苗根部附近土壤进行滴灌,调节土壤湿度。相比直接将水浇灌在土壤表面,可更有效地   (加快/减缓)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答案】(1)B
(2)下降;108
(3)2;水量需求少且果实价值高
(4)太阳/光;可再生;脑/大脑;减缓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沙漠的形成有自然和人为的两种因素进行分析;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
(3)根据表格信息进行分析;
(4)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1)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沙漠,属于人为因素;
B.气候干旱,雨水减少,形成沙漠,属于自然因素;
C.过度放牧,植被减少或破坏,形成沙漠,属于人为因素;
故选:B;
(2)据如图1所示,1998~201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变化总体趋势是下降,其中在2015年中国的沙漠面积约为107~109范围内;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表中是四种可在沙漠环境中存活的树木,其中最适合在沙漠种植的是2号,理由是水量需求少且果实价值高;
(4)①该系统所需电能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大脑具有调节运动、感觉、语言、情绪和执行功能等作用;该系统可实现自动精准灌溉。图中“土壤湿度传感器”负责收集土壤湿度信息,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自动控制中心”负责分析数据并对水泵发出指令,相当于人的大脑;
③该系统中水通过微孔渗透管上的小孔,对树苗根部附近土壤进行滴灌,调节土壤湿度。相比直接将水浇灌在土壤表面,可更有效地减缓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31.(2024七下·上海市会考)(11分)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天更蓝,水更清”。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
(1)2024年3月1日~3月5日期间上海市空气质情况如表所示,据表回答。

日期 污染物 AQI 质量评价 首要污染物
PM2.5分指数 PM10分指数 臭氧分指数 二氧化硫分指数 二氧化氮分指数 一氧化碳分指数
3-5 36 25 31 7 58 25 58 良 二氧化氮
3-4 29 33 47 6 48 15 48 优 二氧化氮
3-3 64 60 63 7 45 18 64 良 PM2.5
3-2 54 59 48 8 47 15 59 良 PM10
3-1 28 40 44 7 22 15 44 优 臭氧
①空气质量监测的污染物中,首要污染物是指当天分指数   (最高/最低)的污染物。
②2024年3月5日上海市空气质量评价为   ,首要污染物是   。它与二氧化硫都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天的AQI大小与当天的首要污染物的分指数   (相同/不同)。
③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下列措施无助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是   A.对煤进行脱硫处理 B.加粗烟囱管道 C.开发新能源 D.废气处理后排放
(2)上海市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江河等水体,若水体中总磷含量高则不适合用作饮用水的水源。如图是近年来上海部分水体的总磷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图,请据图分析。
近年来上海市水质改善最明显的水体是   (黄浦江/苏州河/长江口),你认为上海市饮用水水源最佳取水地是   (黄浦江/苏州河/长江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可加入的试剂是   。
(3)下列有助于使上海的“天更蓝,水更清”的合理措施是   (多选)A.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加大燃煤发电量 D.提高绿化覆盖率
【答案】(1)最高;良;二氧化氮;酸雨;相同;B
(2)苏州河;长江口;氯气
(3)B、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结合题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1)①空气质量监测的污染物中,首要污染物是指当天分指数最高的污染物;
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24年3月5日上海市空气质量评价为良;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它与二氧化硫都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天的AQI大小与当天的首要污染物的分指数相同;
③A.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B.加粗烟囱管道,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C.开发新能源,减少含硫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D.废气处理后排放,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故选:B;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近年来上海市水质改善最明显的水体是苏州河,上海市饮用水水源最佳取水地是长江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可加入的试剂是氯气、二氧化氯等;
(3)A.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容易污染水源,故错误;
B.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C.加大燃煤发电量,增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易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D.提高绿化覆盖率,减少空气、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故选B、D。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