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考真题单元练(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与民族交融)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考真题单元练(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与民族交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4 15:50:55

文档简介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考真题单元练(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023·泰州)《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
A.说汉话 B.改汉姓 C.通婚姻 D.易汉服
2.(2024·牡丹江) 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孝文帝改革、唐蕃和亲、澶渊之盟、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
A.政治互鉴 B.中外交流 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
3.(2024·广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反映了当时(  )
A.政权的更替 B.江南的开发 C.科技的进步 D.民族的交融
4.(2024·武汉) 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
5.(2024·赤峰)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此时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这反映。魏晋时期北方地区(  )
A.民族间经济交往密切 B.民族的大交融
C.社会政局的动荡不安 D.生活丰富多彩
6.(2024·苏州)下列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7.(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某个朝代开国伊始,就形成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这样的君臣共享天下的局面,也是其政治特征。这个朝代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8.(2024·湖南)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
A.八王之乱的爆发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9.(2024·天津市)下列成语典故出自于淝水之战的是(  )
A.纸上谈兵 B.破釜沉舟 C.闻鸡起舞 D.草木皆兵
10.(2024·河南)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  )
A.铸币金属匮乏 B.币制较为混乱
C.农业技术落后 D.商品经济衰退
11.(2024·烟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不断提升,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显现。下列文献中最早记录该时期麦类作物栽培和麦食生产加工的是(  )
A.《兰亭集序》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2.(2024·盐城) 《齐民要术》记载,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改进。该著作所述现象(  )
A.导致了东汉政权的衰亡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奠定了北魏统一的基础 D.推动了南北对峙的形成
13.(2024·连云)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经济开发
C.书法艺术成熟 D.北方民族交融
14.(2024·广安)《晋书 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B.曲辕犁的推广
C.《农政全书》推广先进技术 D.社会比较安定
15.(2021·青海)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6.(2024·广安)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大战
17.(2022·青岛)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 “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
A.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 B.东汉末年人口南迁
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 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
18.(2023·深圳)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 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19.(2020·福建)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国家富强 B.对外开放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
20.(2017·青岛)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王,国号吴
二、材料分析题
21.(2019·福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迁都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迁都的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一,概括迁都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三、综合题
22.(2023·绥化)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A是   国,蜀国的建立者是   ,吴国的都城是   。
(2)图中B处发生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战役是   。
(3)图中吴国在230年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   ,即今中国台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下令鲜卑族改用汉姓,故B项正确。
A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改汉姓”的措施,没有涉及“说汉话”,排除项A。
C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改汉姓”的措施,没有涉及“通婚姻”,排除C项。
D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改汉姓”的措施,没有涉及“易汉服”,排除D项。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唐蕃和亲”反映的是唐朝与吐蕃的民族关系;“澶渊之盟”反映的是宋辽之间的和平交往;“回族的形成”反映的是元朝民族融合,据此分析可得出故事会的主题应该是民族交融,D项正确;
材料主旨为民族融合,而政治互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之间的互相借鉴,排除A项;
材料涉及的是国内的民族交往史实,而不是中外之间的交流往来,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政权并立是指同一时间的不同政治实体在某个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内同时存在,互不隶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对“孝文帝改革、唐蕃和亲、澶渊之盟、回族的形成”进行分析归纳,找出相同点,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3.【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民族的交融。
A项政权的更替,是指政权更迭或者社会制度改换,与题干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联系,不符合题意;
B项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与题干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联系,不符合题意;
C项科技的进步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各个方面,以便具体解决各项社会经济任务,题干内容没有涉及科技,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符合题意;
D项民族的交融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表现。
4.【答案】A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思维导图中描述的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
A项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他学习的内容,符合题意;
B项北方各族内迁的地域是黄河流域,与江南地区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黄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D项题干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是文化内容,更不是中外文化的交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
5.【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此时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魏晋以来,各民族之间逐渐的民族隔阂趋于缓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我国北方出现各民族大交融的历史现象,B项正确;
材料体现北方地区各族互相学习,体现的是民族交融,不仅仅是民族间经济交往,排除A项;
材料体现北方的民族交融,没有涉及社会政局怎样,排除C项;
材料表明北方出现各民族大交融的现象,不是表达北方生活丰富多彩,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认识。
6.【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左图反映这一时期政权分立,右图反映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B符合题意;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排除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特征,排除C;
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反映的是我国近代时期的特征,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的魏晋南北朝的基本知识,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C
【知识点】东晋的兴亡
【解析】【分析】317年,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贵族和南方大地主为支柱建立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子弟都作了高官,当时流传到“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
A项东汉和题干描述的政治特征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西晋和题干描述的政治特征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东晋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D项北魏和题干描述的政治特征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东晋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王与马,共天下”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
8.【答案】C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据题干“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可知,西晋灭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符合题意;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A;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在西晋建立以前,排除B;
西晋灭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与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答案】D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统治,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D符合题意;
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有关,排除A;
破釜沉舟与巨鹿之战有关,排除B;
闻鸡起舞与东晋时期的祖逖有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淝水之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可知,题干材料说明在曹魏和北魏百姓之间的商品交流中,使用以物易物,不使用货币,这说明商品经济衰退了,D符合题意;
题干反映的是商品交流采取以物易物,没有说明铸币金属匮乏,排除A;
题干反映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品交流不使用货币,无法得出币制较为混乱的结论,排除B;
以物易物的现象说明商品经济落后,不能体现农业技术落后,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答案】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不断提升,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显现。”结合所学可知,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的思想,B符合题意;
《兰亭集序》是书法作品,排除A;、
《天工开物》是明朝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著作,排除C;
《农政全书》是明朝的农学著作,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齐民要术》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齐民要术》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答案】B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改进。”可知,北人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符合题意;
题干范围的是魏晋南北时期的史实,与东汉衰亡无关,排除A;
题干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C;
题干信息与南北对峙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石窟中飞天和佛像的服饰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的汉族传统因素逐渐增加,体现出的是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D项正确;
题干描述的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石窟中飞天形象的改变,不涉及南北政权对峙,排除A项;
题干只描述了北魏的情况,没有涉及江南经济开发,排除B项;
题干描述的是石窟中飞天的形象,不涉及书法艺术成熟,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北方民族大融合,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
14.【答案】D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史料大意为天下没有战事,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材料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社会比较安定,D项正确;
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
曲辕犁发明是在唐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
15.【答案】A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 魏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时期的社会特征首先是政权分立,同时这一时期民族交往频繁,出现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难度不大,掌握魏晋南北朝特点即可作答。
16.【答案】B
【知识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和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
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
淝水之战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
郾城大战是南宋岳飞率领“岳家军”与金军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7.【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根据史料内容“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并结合史料出处可知,史料反映了东汉末年人口南迁的史实,B符合题意;
史料内容不能说明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排除A;
史料内容不能说明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排除C;
东汉末年社会稳定不符合史实,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8.【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信息“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动荡,“北人大量迁往南方”,但这一现象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动荡,“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但这一现象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
C项:根据材料信息“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可知,不能体现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排除C项。
D项:根据材料信息“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可知,说明南北朝时,北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传入南方,民族之间相互交融,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能力测试型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与材料分析能力,解题关键要牢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相关史实,以此分析解读材料,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9.【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顺应当时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进行改革,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A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南下,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当时尚未进入三国时期。BCD属于三国形成时期。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21.【答案】(1)从平城迁到洛阳。
(2)原因: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较先进;洛阳区位优越,是汉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平城地理环境恶化,区位不利于对黄河流或的统治;摆脱保守势力,减少改革阻力。
意义:便于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加强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3)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北魏都城变化是 从平城迁到洛阳。
(2)原因:根据材料“ 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 ”、“ 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 ”、“ 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 ”、“ 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 ”进行直接归纳即可。
意义:结合迁移的原因进行分析即可,需要从 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洛阳的繁荣、加强民族交融等方面进行思考。
(3)特点:根据材料“ 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汉化的特点是 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故答案为:(1) 从平城迁到洛阳。
(2) 原因: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较先进;洛阳区位优越,是汉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平城地理环境恶化,区位不利于对黄河流或的统治;摆脱保守势力,减少改革阻力。
意义:便于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加强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3) 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答案】(1)魏(魏国或曹魏);刘备(刘玄德);建业
(2)赤壁之战
(3)夷洲
【知识点】三国鼎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1)根据地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曹丕建立的魏国;蜀国的建立者是刘备;孙权建立吴国,都城是建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30年,吴国派遣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1)魏(魏国或曹魏); 刘备(刘玄德);建业。
(2)赤壁之战。
(3)夷洲。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答题关键要牢记三国时代,政权分立,各政权建立的时间,人物与都城等基础史实。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答题关键要牢固掌握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国时的台湾,是基础知识的测试,答题关键要熟悉吴国与台湾的交往史实,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 / 1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考真题单元练(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023·泰州)《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
A.说汉话 B.改汉姓 C.通婚姻 D.易汉服
【答案】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下令鲜卑族改用汉姓,故B项正确。
A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改汉姓”的措施,没有涉及“说汉话”,排除项A。
C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改汉姓”的措施,没有涉及“通婚姻”,排除C项。
D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改汉姓”的措施,没有涉及“易汉服”,排除D项。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
2.(2024·牡丹江) 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孝文帝改革、唐蕃和亲、澶渊之盟、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
A.政治互鉴 B.中外交流 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
【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唐蕃和亲”反映的是唐朝与吐蕃的民族关系;“澶渊之盟”反映的是宋辽之间的和平交往;“回族的形成”反映的是元朝民族融合,据此分析可得出故事会的主题应该是民族交融,D项正确;
材料主旨为民族融合,而政治互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之间的互相借鉴,排除A项;
材料涉及的是国内的民族交往史实,而不是中外之间的交流往来,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政权并立是指同一时间的不同政治实体在某个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内同时存在,互不隶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对“孝文帝改革、唐蕃和亲、澶渊之盟、回族的形成”进行分析归纳,找出相同点,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3.(2024·广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反映了当时(  )
A.政权的更替 B.江南的开发 C.科技的进步 D.民族的交融
【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民族的交融。
A项政权的更替,是指政权更迭或者社会制度改换,与题干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联系,不符合题意;
B项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与题干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联系,不符合题意;
C项科技的进步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各个方面,以便具体解决各项社会经济任务,题干内容没有涉及科技,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符合题意;
D项民族的交融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表现。
4.(2024·武汉) 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
【答案】A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思维导图中描述的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
A项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他学习的内容,符合题意;
B项北方各族内迁的地域是黄河流域,与江南地区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黄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D项题干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是文化内容,更不是中外文化的交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
5.(2024·赤峰)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此时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这反映。魏晋时期北方地区(  )
A.民族间经济交往密切 B.民族的大交融
C.社会政局的动荡不安 D.生活丰富多彩
【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此时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魏晋以来,各民族之间逐渐的民族隔阂趋于缓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我国北方出现各民族大交融的历史现象,B项正确;
材料体现北方地区各族互相学习,体现的是民族交融,不仅仅是民族间经济交往,排除A项;
材料体现北方的民族交融,没有涉及社会政局怎样,排除C项;
材料表明北方出现各民族大交融的现象,不是表达北方生活丰富多彩,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认识。
6.(2024·苏州)下列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左图反映这一时期政权分立,右图反映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B符合题意;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排除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特征,排除C;
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反映的是我国近代时期的特征,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的魏晋南北朝的基本知识,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某个朝代开国伊始,就形成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这样的君臣共享天下的局面,也是其政治特征。这个朝代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答案】C
【知识点】东晋的兴亡
【解析】【分析】317年,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贵族和南方大地主为支柱建立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子弟都作了高官,当时流传到“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
A项东汉和题干描述的政治特征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西晋和题干描述的政治特征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东晋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D项北魏和题干描述的政治特征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东晋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王与马,共天下”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
8.(2024·湖南)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
A.八王之乱的爆发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答案】C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据题干“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可知,西晋灭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符合题意;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A;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在西晋建立以前,排除B;
西晋灭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与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2024·天津市)下列成语典故出自于淝水之战的是(  )
A.纸上谈兵 B.破釜沉舟 C.闻鸡起舞 D.草木皆兵
【答案】D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统治,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D符合题意;
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有关,排除A;
破釜沉舟与巨鹿之战有关,排除B;
闻鸡起舞与东晋时期的祖逖有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淝水之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2024·河南)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  )
A.铸币金属匮乏 B.币制较为混乱
C.农业技术落后 D.商品经济衰退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可知,题干材料说明在曹魏和北魏百姓之间的商品交流中,使用以物易物,不使用货币,这说明商品经济衰退了,D符合题意;
题干反映的是商品交流采取以物易物,没有说明铸币金属匮乏,排除A;
题干反映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品交流不使用货币,无法得出币制较为混乱的结论,排除B;
以物易物的现象说明商品经济落后,不能体现农业技术落后,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2024·烟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不断提升,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显现。下列文献中最早记录该时期麦类作物栽培和麦食生产加工的是(  )
A.《兰亭集序》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答案】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不断提升,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显现。”结合所学可知,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的思想,B符合题意;
《兰亭集序》是书法作品,排除A;、
《天工开物》是明朝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著作,排除C;
《农政全书》是明朝的农学著作,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齐民要术》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齐民要术》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2024·盐城) 《齐民要术》记载,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改进。该著作所述现象(  )
A.导致了东汉政权的衰亡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奠定了北魏统一的基础 D.推动了南北对峙的形成
【答案】B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改进。”可知,北人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符合题意;
题干范围的是魏晋南北时期的史实,与东汉衰亡无关,排除A;
题干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C;
题干信息与南北对峙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2024·连云)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经济开发
C.书法艺术成熟 D.北方民族交融
【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石窟中飞天和佛像的服饰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的汉族传统因素逐渐增加,体现出的是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D项正确;
题干描述的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石窟中飞天形象的改变,不涉及南北政权对峙,排除A项;
题干只描述了北魏的情况,没有涉及江南经济开发,排除B项;
题干描述的是石窟中飞天的形象,不涉及书法艺术成熟,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北方民族大融合,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
14.(2024·广安)《晋书 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B.曲辕犁的推广
C.《农政全书》推广先进技术 D.社会比较安定
【答案】D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史料大意为天下没有战事,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材料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社会比较安定,D项正确;
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
曲辕犁发明是在唐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
15.(2021·青海)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A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 魏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时期的社会特征首先是政权分立,同时这一时期民族交往频繁,出现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难度不大,掌握魏晋南北朝特点即可作答。
16.(2024·广安)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大战
【答案】B
【知识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和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
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
淝水之战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
郾城大战是南宋岳飞率领“岳家军”与金军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7.(2022·青岛)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 “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
A.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 B.东汉末年人口南迁
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 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根据史料内容“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并结合史料出处可知,史料反映了东汉末年人口南迁的史实,B符合题意;
史料内容不能说明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排除A;
史料内容不能说明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排除C;
东汉末年社会稳定不符合史实,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8.(2023·深圳)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 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信息“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动荡,“北人大量迁往南方”,但这一现象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动荡,“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但这一现象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
C项:根据材料信息“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可知,不能体现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排除C项。
D项:根据材料信息“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可知,说明南北朝时,北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传入南方,民族之间相互交融,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能力测试型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与材料分析能力,解题关键要牢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相关史实,以此分析解读材料,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9.(2020·福建)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国家富强 B.对外开放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顺应当时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进行改革,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2017·青岛)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王,国号吴
【答案】A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南下,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当时尚未进入三国时期。BCD属于三国形成时期。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二、材料分析题
21.(2019·福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迁都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迁都的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一,概括迁都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答案】(1)从平城迁到洛阳。
(2)原因: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较先进;洛阳区位优越,是汉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平城地理环境恶化,区位不利于对黄河流或的统治;摆脱保守势力,减少改革阻力。
意义:便于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加强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3)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北魏都城变化是 从平城迁到洛阳。
(2)原因:根据材料“ 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 ”、“ 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 ”、“ 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 ”、“ 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 ”进行直接归纳即可。
意义:结合迁移的原因进行分析即可,需要从 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洛阳的繁荣、加强民族交融等方面进行思考。
(3)特点:根据材料“ 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汉化的特点是 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故答案为:(1) 从平城迁到洛阳。
(2) 原因: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较先进;洛阳区位优越,是汉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平城地理环境恶化,区位不利于对黄河流或的统治;摆脱保守势力,减少改革阻力。
意义:便于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加强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3) 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综合题
22.(2023·绥化)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A是   国,蜀国的建立者是   ,吴国的都城是   。
(2)图中B处发生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战役是   。
(3)图中吴国在230年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   ,即今中国台湾。
【答案】(1)魏(魏国或曹魏);刘备(刘玄德);建业
(2)赤壁之战
(3)夷洲
【知识点】三国鼎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1)根据地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曹丕建立的魏国;蜀国的建立者是刘备;孙权建立吴国,都城是建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30年,吴国派遣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1)魏(魏国或曹魏); 刘备(刘玄德);建业。
(2)赤壁之战。
(3)夷洲。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答题关键要牢记三国时代,政权分立,各政权建立的时间,人物与都城等基础史实。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答题关键要牢固掌握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国时的台湾,是基础知识的测试,答题关键要熟悉吴国与台湾的交往史实,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