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考真题单元练(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选择题
1.(2024·德阳)简要而言,这是一次军事行动,特指中国南方各路红军在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下,实现向中国西北地区的战略大转移。这次“战略大转移”是指红军( )
A.北伐 B.转战井冈山 C.长征 D.挺进大别山
2.(2024·牡丹江) 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此行渝州的目的是( )
A.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 B.推动实现全民族抗战
C.达成国共的再次合作 D.商讨成立苏维埃政府
3.(2024·吉林)学校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计划参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 )
A.上海 B.瑞金 C.井冈山 D.延安
4.(2024·包头)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探索了武装革命的新道路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5.(2024·长春) “漫漫征途,穿越11个省,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材料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淞沪会战 D.渡江战役
6.(2024·长春) 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灯塔”,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
A.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B.始创人民军队
C.开辟正确革命道路 D.发动秋收起义
7.(2024·广东) 下图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广东陆丰县农民协会减租证。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国民革命运动 B.秋收起义
C.人民解放战争 D.南昌起义
8.(2024·金昌) 下图是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该作品( )
A.客观记录了当时战斗的场面 B.带有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
C.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全貌 D.是研究长征史的第一手资料
9.(2024·金昌)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建立和巩固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C.在革命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0.(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 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提到:会议以后,我军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这一“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学者陈旭麓这样描述某一事件:它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中,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这一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12.(2024·绥化)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序幕的事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赣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陕甘革的根据地的创建 D.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3.(2024·福建)1924年的《真正革命歌》写道:“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铲除军阀,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这表明了( )
A.作者的反帝反封建理念 B.军事歌曲的大范围流传
C.北伐取得辉煌战果 D.群众积极参加革命
14.(2024·河南)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工人运动的高涨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爆发
15.(2024·江西)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有关放弃在华的特权与利益。 这一宣言( )
A.确立了三民主义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促进了国共合作 D.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6.(2024·凉山) 线索图示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观察下面的线索图,能从图中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有( )
①中央红军出发时间 ②遵义会议是转折点
③长征中重大事件 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2024·烟台) 红军长征共转战14个省份,通过数十个少数民族居住区,攻占县城一百余座,沿途宣传革命真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
A.冲破了四道封锁线 B.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D.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18.(2024·云南) 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是抱有无穷希望的,他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军校的创办( )
A.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B.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C.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D.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19.(2024·广安)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 )
A.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20.(2023·大庆)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渡江战役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聊城)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阅读该文件的如下内容,回答问题。
(二)……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共三大作简要评价。
三、论述题
22.(2024·扬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5—1936年红军长征时期的标语等宣传材料:
“建立遵义的工农政权!”“遵义工农解放万岁!”
“和敌人抢时间,和敌人赛跑,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
“大雪山,不算大,最高不过七十八,算个啥!同志们,比赛吧,看谁最先登上它,顶呱呱!”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格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摘编自袁馗《红军长征中的标语口号:长征精神的生动载体》等
(1)据材料,指出与上述宣传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对“红军长征”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发生在北伐战争时期,北伐战争时军队是国民革命军,与红军不符,排除A项;
B、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转战井冈山,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
C、根据题干材料“这是一次军事行动,特指中国南方各路红军在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下,实现向中国西北地区的战略大转移。”可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开始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C项正确;
D、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长征的转移内容。把握材料当中的关键词南方各路红军向西北地区转移。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2.【答案】A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阔别羊城(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及所学可知,民主人士柳亚子希望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希望战争不再发生,可以从看出毛泽东此行渝州的目的是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A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排除B项;
依据已学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没有必要再次合作,排除C项;
重庆谈判中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而不是商讨成立苏维埃政府,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出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依据材料信息判断出是重庆谈判,然后结合抗日战争的结束时代背景,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
“上海、瑞金、延安”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和所学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表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A项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项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没有涉及抗战的有关情况,不符合题意;
C项发动南昌起义探索了武装革命的新道路,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贡献进行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穿越11个省,行程达两万五千里。材料描述的是红军长征。B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A;
淞沪会战与题干“穿越11个省”不符,排除C;
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答案】C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符合题意;
古田会议确立建党建军原则,排除A;
南昌起义始创人民军队,排除B;
发动秋收起义是在湘赣边界,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华民国十五年”的信息及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元年是1912年。民国15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的具体算法是1912+15-1=1926年,此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北伐战争亦称国民革命运动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A项国民革命运动可用题干史料研究,符合题意;
B项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是民国十六年,不符合题意;
C项人民解放战争是1946年6月开始,1946年是民国35年,不符合题意;
D项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是民国十六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革命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国民革命运动的相关知识。
8.【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及所学可知,题干中油画是以历史史实为依据而创作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B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艺术作品具有创造性,无法客观记录了历史史实,排除A项;
油画仅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依据而创作的,无法得出红军长征的全貌,排除C项;
依据已学可知,艺术作品是根据客观事实进行的再创作,属于二手史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然后依据史学素养,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9.【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945年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D项;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探索中国的正确道路,而建立和巩固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有关,排除B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10.【答案】C
【知识点】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回顾长征》”“会议以后,我军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可知,这一会议是发生于红军长征期间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转危为安,符合刘伯承元帅的回忆“我军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
A项八七会议是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
B项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不符合题意;
C项遵义会议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D项中共七大是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之时召开的,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
11.【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它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中,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以推翻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AB两项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主要是反对袁世凯,不符合题意;
C项1917 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间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不符合题意;
D项北伐战争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分析能力,重点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在它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根据地,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形成“燎原之势”。
A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符合题意;
BCD三项发生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及影响。
13.【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铲除军阀,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铲除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革命目标,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理念,A符合题意;
题干无法得出军事歌曲的大范围流传,排除B;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C;
题干无法得出群众积极参加革命的相关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北伐战争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4.【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B符合题意;
工人运动的高涨出现在1923年,排除A;
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国共合作后,排除C;
北伐战争的爆发在1926年,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国共合作的基本事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 ,这一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确立了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在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概括来的,不符合题意;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符合题意;
D. 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此时中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这一现象的影响回答。
16.【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A: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图中没有显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④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没有显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④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没有显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④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线索图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①正确;根据题干“转折”“1931年1月”“遵义会议”可知,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党内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长征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②正确;根据题干“强渡乌江”“遵义会议”“会师吴起镇”可知,图中包括了长征中的许多重大事件,③正确,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长征进程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长征进程的相关史实。
17.【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红军长征共转战14个省份,通过数十个少数民族居住区,攻占县城一百余座,沿途宣传革命真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C符合题意;
冲破了四道封锁线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
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长征之前,排除B;
长征并未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红军长征的意义,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8.【答案】B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的创办,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建立军校不属于实业救国,不符合题意;
C. 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清政府灭亡于1912年,不符合题意;
D. 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军校的创办与社会习俗变革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回答,这两类知识点,最好理解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19.【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等人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B项正确;
北伐战争发生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工农武装割据,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20.【答案】B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推动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创建人民军队,故选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揭开了向农村进军的第一步,不合题意,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垮台,排除D项。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南昌起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21.【答案】(1)原因:军阀的黑暗统治,国民革命运动迫在眉睫;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共产党自身力量薄弱;扩大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2)评价: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根据材料“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可知,国民运动迫在眉睫;根据材料“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可知,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根据材料“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可知,共产党力量薄弱;根据材料“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可知,中国共产党想要借助国民党的力量扩大自己的组织。
(2)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三大具体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与国民党合作的可能性,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故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是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对中共三大的评价等知识。
22.【答案】(1)事件: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2)观点:红军长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
论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由于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湘江战役后红军力量锐减。1935年遵义会议后,纠正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下,红军将士保持乐观、甘愿吃苦,宁死也不掉队,最终跨越重重障碍,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来的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长征的知识。根据材料“建立遵义的工农政权!”“遵义工农解放万岁!”可知,反映的是遵义会议;根据材料“和敌人抢时间,和敌人赛跑,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可知,反映的是飞夺泸定桥、根据材料“大雪山,不算大,最高不过七十八,算个啥!同志们,比赛吧,看谁最先登上它,顶呱呱!”可知,反映的是红军爬雪山;根据材料“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格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可知,反映的是红军过草地。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1935—1936年红军长征时期的标语等宣传材料”可拟定观点为:红军长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根据长征的主要史实论事为: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由于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湘江战役后红军力量锐减。1935年遵义会议后,纠正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下,红军将士保持乐观、甘愿吃苦,宁死也不掉队,最终跨越重重障碍,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来的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
故答案为:
(1)事件: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2)观点:红军长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
论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由于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湘江战役后红军力量锐减。1935年遵义会议后,纠正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下,红军将士保持乐观、甘愿吃苦,宁死也不掉队,最终跨越重重障碍,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来的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
【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题干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考真题单元练(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选择题
1.(2024·德阳)简要而言,这是一次军事行动,特指中国南方各路红军在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下,实现向中国西北地区的战略大转移。这次“战略大转移”是指红军( )
A.北伐 B.转战井冈山 C.长征 D.挺进大别山
【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发生在北伐战争时期,北伐战争时军队是国民革命军,与红军不符,排除A项;
B、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转战井冈山,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
C、根据题干材料“这是一次军事行动,特指中国南方各路红军在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下,实现向中国西北地区的战略大转移。”可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开始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C项正确;
D、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长征的转移内容。把握材料当中的关键词南方各路红军向西北地区转移。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2.(2024·牡丹江) 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此行渝州的目的是( )
A.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 B.推动实现全民族抗战
C.达成国共的再次合作 D.商讨成立苏维埃政府
【答案】A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阔别羊城(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及所学可知,民主人士柳亚子希望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希望战争不再发生,可以从看出毛泽东此行渝州的目的是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A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排除B项;
依据已学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没有必要再次合作,排除C项;
重庆谈判中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而不是商讨成立苏维埃政府,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出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依据材料信息判断出是重庆谈判,然后结合抗日战争的结束时代背景,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3.(2024·吉林)学校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计划参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 )
A.上海 B.瑞金 C.井冈山 D.延安
【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
“上海、瑞金、延安”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2024·包头)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探索了武装革命的新道路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和所学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表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A项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项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没有涉及抗战的有关情况,不符合题意;
C项发动南昌起义探索了武装革命的新道路,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贡献进行分析。
5.(2024·长春) “漫漫征途,穿越11个省,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材料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淞沪会战 D.渡江战役
【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穿越11个省,行程达两万五千里。材料描述的是红军长征。B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A;
淞沪会战与题干“穿越11个省”不符,排除C;
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2024·长春) 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灯塔”,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
A.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B.始创人民军队
C.开辟正确革命道路 D.发动秋收起义
【答案】C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符合题意;
古田会议确立建党建军原则,排除A;
南昌起义始创人民军队,排除B;
发动秋收起义是在湘赣边界,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2024·广东) 下图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广东陆丰县农民协会减租证。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国民革命运动 B.秋收起义
C.人民解放战争 D.南昌起义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华民国十五年”的信息及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元年是1912年。民国15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的具体算法是1912+15-1=1926年,此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北伐战争亦称国民革命运动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A项国民革命运动可用题干史料研究,符合题意;
B项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是民国十六年,不符合题意;
C项人民解放战争是1946年6月开始,1946年是民国35年,不符合题意;
D项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是民国十六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革命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国民革命运动的相关知识。
8.(2024·金昌) 下图是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该作品( )
A.客观记录了当时战斗的场面 B.带有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
C.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全貌 D.是研究长征史的第一手资料
【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及所学可知,题干中油画是以历史史实为依据而创作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B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艺术作品具有创造性,无法客观记录了历史史实,排除A项;
油画仅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依据而创作的,无法得出红军长征的全貌,排除C项;
依据已学可知,艺术作品是根据客观事实进行的再创作,属于二手史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然后依据史学素养,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9.(2024·金昌)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建立和巩固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C.在革命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945年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D项;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探索中国的正确道路,而建立和巩固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有关,排除B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10.(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 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提到:会议以后,我军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这一“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C
【知识点】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回顾长征》”“会议以后,我军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可知,这一会议是发生于红军长征期间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转危为安,符合刘伯承元帅的回忆“我军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
A项八七会议是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
B项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不符合题意;
C项遵义会议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D项中共七大是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之时召开的,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
11.(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学者陈旭麓这样描述某一事件:它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中,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这一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它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中,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以推翻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AB两项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主要是反对袁世凯,不符合题意;
C项1917 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间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不符合题意;
D项北伐战争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分析能力,重点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12.(2024·绥化)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序幕的事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赣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陕甘革的根据地的创建 D.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答案】A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在它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根据地,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形成“燎原之势”。
A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符合题意;
BCD三项发生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及影响。
13.(2024·福建)1924年的《真正革命歌》写道:“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铲除军阀,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这表明了( )
A.作者的反帝反封建理念 B.军事歌曲的大范围流传
C.北伐取得辉煌战果 D.群众积极参加革命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铲除军阀,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铲除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革命目标,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理念,A符合题意;
题干无法得出军事歌曲的大范围流传,排除B;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C;
题干无法得出群众积极参加革命的相关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北伐战争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4.(2024·河南)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工人运动的高涨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爆发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B符合题意;
工人运动的高涨出现在1923年,排除A;
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国共合作后,排除C;
北伐战争的爆发在1926年,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国共合作的基本事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2024·江西)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有关放弃在华的特权与利益。 这一宣言( )
A.确立了三民主义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促进了国共合作 D.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 ,这一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确立了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在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概括来的,不符合题意;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符合题意;
D. 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此时中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这一现象的影响回答。
16.(2024·凉山) 线索图示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观察下面的线索图,能从图中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有( )
①中央红军出发时间 ②遵义会议是转折点
③长征中重大事件 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A: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图中没有显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④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没有显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④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没有显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④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线索图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①正确;根据题干“转折”“1931年1月”“遵义会议”可知,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党内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长征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②正确;根据题干“强渡乌江”“遵义会议”“会师吴起镇”可知,图中包括了长征中的许多重大事件,③正确,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长征进程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长征进程的相关史实。
17.(2024·烟台) 红军长征共转战14个省份,通过数十个少数民族居住区,攻占县城一百余座,沿途宣传革命真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
A.冲破了四道封锁线 B.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D.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红军长征共转战14个省份,通过数十个少数民族居住区,攻占县城一百余座,沿途宣传革命真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C符合题意;
冲破了四道封锁线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
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长征之前,排除B;
长征并未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红军长征的意义,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8.(2024·云南) 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是抱有无穷希望的,他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军校的创办( )
A.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B.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C.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D.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答案】B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的创办,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建立军校不属于实业救国,不符合题意;
C. 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清政府灭亡于1912年,不符合题意;
D. 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军校的创办与社会习俗变革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回答,这两类知识点,最好理解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19.(2024·广安)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 )
A.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等人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B项正确;
北伐战争发生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工农武装割据,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20.(2023·大庆)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渡江战役
【答案】B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推动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创建人民军队,故选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揭开了向农村进军的第一步,不合题意,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垮台,排除D项。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南昌起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聊城)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阅读该文件的如下内容,回答问题。
(二)……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共三大作简要评价。
【答案】(1)原因:军阀的黑暗统治,国民革命运动迫在眉睫;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共产党自身力量薄弱;扩大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2)评价: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根据材料“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可知,国民运动迫在眉睫;根据材料“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可知,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根据材料“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可知,共产党力量薄弱;根据材料“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可知,中国共产党想要借助国民党的力量扩大自己的组织。
(2)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三大具体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与国民党合作的可能性,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故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是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对中共三大的评价等知识。
三、论述题
22.(2024·扬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5—1936年红军长征时期的标语等宣传材料:
“建立遵义的工农政权!”“遵义工农解放万岁!”
“和敌人抢时间,和敌人赛跑,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
“大雪山,不算大,最高不过七十八,算个啥!同志们,比赛吧,看谁最先登上它,顶呱呱!”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格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摘编自袁馗《红军长征中的标语口号:长征精神的生动载体》等
(1)据材料,指出与上述宣传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对“红军长征”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事件: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2)观点:红军长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
论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由于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湘江战役后红军力量锐减。1935年遵义会议后,纠正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下,红军将士保持乐观、甘愿吃苦,宁死也不掉队,最终跨越重重障碍,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来的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长征的知识。根据材料“建立遵义的工农政权!”“遵义工农解放万岁!”可知,反映的是遵义会议;根据材料“和敌人抢时间,和敌人赛跑,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可知,反映的是飞夺泸定桥、根据材料“大雪山,不算大,最高不过七十八,算个啥!同志们,比赛吧,看谁最先登上它,顶呱呱!”可知,反映的是红军爬雪山;根据材料“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格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可知,反映的是红军过草地。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1935—1936年红军长征时期的标语等宣传材料”可拟定观点为:红军长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根据长征的主要史实论事为: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由于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湘江战役后红军力量锐减。1935年遵义会议后,纠正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下,红军将士保持乐观、甘愿吃苦,宁死也不掉队,最终跨越重重障碍,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来的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
故答案为:
(1)事件: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2)观点:红军长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
论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由于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湘江战役后红军力量锐减。1935年遵义会议后,纠正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下,红军将士保持乐观、甘愿吃苦,宁死也不掉队,最终跨越重重障碍,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来的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
【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题干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