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2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我与地坛》(4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2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我与地坛》(4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0 13:3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大地——丰厚大树——支撑有一种艰辛叫顶住有一种动力叫前进孩子
回家吧
无论风雨
无论坎坷
我俩
一块儿
好好儿
活……母亲的眼泪中流露着多少爱,希望和失望的泪儿子对母亲的一句“辛苦了妈妈 ”让母亲热泪盈眶!母亲看到儿子从远方寄来的照片,欣慰的笑了地震夺去了他们的儿女地震夺去了他们的母亲母亲:是我们生命中一部坚忍、苦难的字典!母亲:是您给了我生命母亲:您是我的太阳!母亲:您是我的太阳! 献给
爱我们的母亲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中去,生活才更加精彩,人生才更有价值!史铁生我与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帝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生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有关地坛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生日那天,因腿疾住进医院,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合欢树 》、《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夏日的玫瑰》、《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我思故我在
——地坛里的生命哲学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
教学目标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1、宿命( ):
2、坍圮( ):
3、玉砌雕栏( ):
4、亘古不变( ):
5、颓墙:6、肆意( ):
7、隽( ):
8、恪守( ):
9、捋( ):
10、熨帖:( )sù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由命运或天命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tānp?倒塌,坍塌。
qì用玉雕刻的台阶、栏杆。砌:台阶。gèn整个古代没有变化。亘:空间和时间延续不断。
颓:坍塌,倒塌。
sì不顾一切由着自己性子去做。
juàn,另同“俊”(jùn)言语、诗文等意味深长。kè严格遵守。恪:谨慎而恭敬。luō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
yù表示心里平静。
检查预习另读“熨”(yùn),如“熨斗”。1.在作者看来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请从课文中找出具体句、段读一读。废弃的古园
如同一片野地 (1段)
雕栏玉砌不复在(3段)
四壁朱颜改
苍松翠柏树幽(3段)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正红的夕阳//沉静的光芒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 满园草木竞相荣(5段)古旧 荒芜生生不息荒芜但并不衰败特点文本探究从小生长在北京。
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
18岁时响应“上山下山”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
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
在30岁时得了严重肾病。
在40岁时开始每周3次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
在48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
有关“我”文本探究2.作者与地坛有着怎样的关系? 我……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为什么生?怎样活??3.作者为什么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地坛环境?地坛的环境启发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关于生命的感悟。用环境描写来暗示作者的思考状态。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怎样活: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残疾但并不颓废荒芜但并不衰败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 这古园的形体 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 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4.地坛是否让作者明白了怎样活?自读课文第7段,找出能表达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句子。问:这几句字面上是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被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身残志不残 古园成为精神乐园
(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齐读六个“譬如”句(7段)坦然、自信、坚强 衬托人物心情环境描写的三点作用 : 引发生命思索 本身即是感悟 美国总统林肯21岁时经商失败,22岁参选州议员失败,24岁经商又失败,26岁丧妻,他伤心得几乎崩溃。到 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到52岁时,终于当选美国总统。战胜苦难 世界著名的走钢丝人卡尔.华伦达曾说:
“走钢丝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的都只是等
待。”他每次都是以这种态度来走钢索的,每
次都非常成功。但是1978年,他在波多黎各表
演时,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掉下来死了,令人
不可思议。后来也是走钢丝的华伦达太太说出
了原因。在表演的前3个月,华伦达开始怀疑自
己“这次可能掉下去”。他把精力用在避免掉下来上,而不是用在走钢索上。躲避苦难 美国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83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最大本钱的两条腿,她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地来关心周围的事情。当她以轮椅代步时,她发现自己使用的轮椅很不方便,就找了两位从事工程技术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将它变为很好用的轮椅,并推销给残疾者使用,不到两年,她的公司已经成为加州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利用苦难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有一片纯沙漠地
带。所谓的纯沙漠,就是年降雨量不足一百毫米,
又没有水灌溉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无雨无水,干
旱,盐碱,人称“死亡之海”的沙漠里,却有着一种
古老树种----胡杨树。无论是站着的胡杨还是身躯
弯曲或者扑倒在地的胡杨,在它的脚下,均不见有
一棵小草在生长。干裂得张着大口的地面上,弧形
的裂纹,一环套一环,直接苍天。胡杨树,千年不
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面对不幸,面
对坎坷,它们竭尽全力抗争,显示出生命超乎异常
的伟大。
----《准备十八岁》抗争苦难 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祷( )告 猝( )然 祈( )求
步履( ) 倔( )强 隽( )永
恪( )守 教诲( )重点字词d?ocùqílǚjuéjuànkèhuì她是一个_________的母亲。1、?帮“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2、?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安? 3、?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让你感动的情节或细节,有感情的品读。痛苦、伟大、无私、坚忍、毫不张扬……母亲不在了,“我”_________母亲。怀念、理解、读懂、写小说回报,痛悔自己没能…… 地坛启示了“我”不再去问为什么要活,不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
母亲启示了“我”要为所爱的人坚强地承受苦难,坚忍的生活下去。“我”从母亲身上读懂了生命的意义。
地坛是我的精神乐园,母亲是我的精神支柱。 雪莉·凯撒的《免费》
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晚饭,我的儿子走进厨房递给我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仔细地看了看,上面写着:
割草,5美元;这一周整理自己的床铺,1美元;去商店,50美元;你去购物我照看小弟弟,25美分;倒垃圾,1美元;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单,5美元;还有打扫院子,2美元。 看着他满怀期待地站在那里,千万个记忆一瞬间闪过我的脑海。我接过那张纸,翻到背面,在上面写道:
怀你9个月,免费;为你熬夜,请医生为你看病,免费;多年来花在你身上的时光、为了你流过的泪、抚养你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免费;日日夜夜为你担忧,将来还要为你操心,免费;给你忠告和教你知识,供你上学,免费;给你买玩具、食品、衣服,为你擦鼻涕,免费;儿子,当你把这些都加到一起时,妈妈付出的所有的爱都是免费的。
看完之后,儿子的眼睛里浸满了大滴的泪水。他望着我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说着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很大的几个字——“账已付清”。母爱
是毫不张扬的,
是无私的、 崇高的。
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回想你母亲为你付出的,让你记忆深刻的片段,并用笔记录下来。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予史铁生颁奖词: 同学们,你们努力学习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以优秀的品格、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们的默默关爱、毫不张扬的母亲;以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报效我们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