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单元形成性评价(四)(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单元形成性评价(四)(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4 20:31:01

文档简介

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泰州高二检测)耶莫遗址是西亚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炉灶、地窖、大量石制和骨制工具。可见,当时该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是 (  )
A.村落定居 B.渔猎采集
C.游牧迁徙 D.铁犁牛耕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这表明远古人类的主要居住形式是 (  )
A.村落 B.穴居 C.城市 D.集镇
2.唐宋以来,村落共同体的色彩日益浓厚,同一村落的村民之间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村落之间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村民的社区观念远重于国家的行政区观念。这一现象表明唐宋时期 (  )
A.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B.农村阶级矛盾消除
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D.阶层流动受到制约
3.明代弘治年间,苏州府的盛泽形成村落,居民五六十家。嘉靖年间成为市集,居民达到数百家,以绫绸为业,随着绫绸业的发展,“日繁民齿,声文过昔”。这说明 (  )
A.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B.草市已经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
C.丝织业区域分工形成
D.人口增长推动农村贸易网络化
4.(2023·南通高二检测)唐代长安宫殿形成一个专区,与城市其他地区分隔,并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由于宫城位于北部,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区内,使传统的面朝后市被颠倒过来;宗庙和社坛仍按传统,即左祖右社,在皇城内分布。这种设计反映出(  )
A.坊市分区制度瓦解
B.宫城市民距离拉近
C.儒学影响城市布局
D.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知识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
(2)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
(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成就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
5.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 (  )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6.(2023·南通高二检测)城邦时代的雅典城市,以卫城和广场为中心,市政厅、议事会等公共建筑依地势而建,集中分布而且华美宏大;但居民区居所简陋,分布密集,富人、贫民混合杂居。此现象反映出雅典 (  )
A.城市布局混乱
B.社会贫富差距较小
C.经济发展落后
D.政治制度影响建筑布局
7.共和国时期的古罗马以庭院式住宅为主要形式,帝国时期则修建了很多独栋公寓楼。这种独栋公寓楼往往有五六层,每层被分割成数个独立套间,便于出租,帝国各地纷纷效仿修建。这种变化 (  )
A.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
B.影响了后世的城市住房设计
C.是阶层分化出现的原因
D.使罗马形成统一的建筑规制
8.《宋史》记载,“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凡“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民曰家”。这说明,宋代 (  )
A.民居设计遵循等级观念
B.住宅布局讲求主次分明
C.人口剧增造成住房紧缺
D.民居建筑采用砖木结构
9.下表所示是1741-1821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的增长率(部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时间 1741— 1750年 1761— 1770年 1791— 1801年 1811— 1821年
增长率 1.2% 6% 9% 18%
A.自然科学的进步提高了英国人口出生率
B.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人口的集中
C.殖民扩张强化了英国与美洲大陆的交流
D.人口迁移改变了英国工业化布局
10.(2021·湖南选择考·T8)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  )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
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
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
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11.(2023·盐城高二检测)1785年,英国诺丁汉郡的帕普尔威克建立了第一个使用蒸汽动力的棉纺织工厂之后,工厂开始大量进入平原,进入城市。而与此同时,如何降低成本、节约投资、节省土地、建立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这反映出英国  (  )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转变
C.工人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D.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互动关系
12.(2023·南通高二检测)1832年,纽约出现了第一条有轨马车线路;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牵引的地铁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使用蒸汽驱动的高架城市铁路在纽约诞生。这说明当时 (  )
A.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C.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
D.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13.吴蔼宸在《华北国际五大问题》指出:“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 (  )
A.交通的发展促进天津城市快速发展
B.交通的完善改变天津人生活
C.交通的进步缩短了人流和物流时间
D.天津人的交通成本大大降低
14.厦门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国人对环境卫生状况深感不满。1852 年厦门英租界成立后,逐步对租界内房屋建设、道路清扫、粪污处理、传染病防治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改善了租界环境。这表明厦门英租界 (  )
A.追求卫生已成为市民共识
B.环境改善促进商贸交流
C.借鉴西方城市化建设经验
D.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治
15.从19世纪开始,英国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环境立法,颁布了一连串关于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并不断修订完善。这一系列立法活动反映出英国(  )
A.摆脱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困境
B.民主革命的不断深入
C.国家层面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D.建立了环境治理体系
16.下面是1880年美国纽约某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位码头工人正看着从远处工厂烟囱中冒出的魔鬼形状的黑烟。此漫画 (  )
A.反映了工业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B.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C.批判了工业化所带来的严重弊端
D.表明美国人民渴望进入城市生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罗马人一直在征服空间,中国人却一直试图与宇宙建立和谐的关系。
——《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
材料五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中世纪谚语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古代城市布局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归纳中西古代城市布局的差异。(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 晋末以来黄河流域的部分汉人为了躲避战乱,逐渐南徙至闽粤赣边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依山就势,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建成一种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建筑——土楼。土楼内部一般采用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下堂为出入口;中堂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居住者都是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长者和最有威望的人住在中间,其余依辈分排定。
  土楼兴起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明代,永定置县后,社会动乱大为减轻,土楼数量增加。明清时期,闽西烟草种植日盛,所产“条丝烟”广销海内外,收入普遍增长的土楼居民,开始广设书院和书馆培养族中子弟,科举入仕人数日益增多,商贾富户、达官显贵,出于防卫、人口增长、追慕高贵豪华气派等需要,大量建造规模庞大、雍容华贵的大型高层土楼。几乎每一座土楼都有楹联用以劝勉子孙,内容如“天下良谋读与耕,世间善事忠和孝”“世间财,求之难用之易,当勤当俭;天下事,是可行非可耻,宜省宜思”等。
——摘编自黄汉民《福建土楼:
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自1760年到1800年,40年的时间,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0%上升到20%,属于城市化的早期阶段,上升速度是缓慢的。在1801-1851年这50年内,英国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由20%上升到50.2%,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在这个阶段中,不仅纺织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蒸汽机的普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还出现了一批由交通运输业带动的城市。
——摘编自牟元军《论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法国城市化进程与西欧大陆其他各主要国家步调一致,均呈低速增长之势。据研究,法国城市的发展几乎完全局限于大城市内部的扩张,所增加的城市人口中有80%集中于人口在4万以上的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在法国相当迟缓。
——摘编自沈志强《农业现代化和
工业化:法国城市化双重动力解读》
材料三 国内学者普遍将19世纪至20世纪初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15-1840年是城市化兴起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1840-1871年是德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1871-1913年是德国城市化极大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较均匀,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1871年德国城市人口为1 479万,占总人口的36.1%,1910年城市总人口已达3 897.1万,占总人口的60%,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摘编自陈秋霖《德国城市化的
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等
(1)概括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法、德各自城市化的特点。(6分)
(2)简析影响近代西欧城市化发展的要素。(5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从图中选取一条曲线,指出其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原因。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泰州高二检测)耶莫遗址是西亚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炉灶、地窖、大量石制和骨制工具。可见,当时该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是 (  )
A.村落定居 B.渔猎采集
C.游牧迁徙 D.铁犁牛耕
【解析】选A。根据材料“在该遗址中发现炉灶、地窖、大量石制和骨制工具”可知,当时该地居民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故A正确。
   【补偿训练】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这表明远古人类的主要居住形式是 (  )
A.村落 B.穴居 C.城市 D.集镇
【解析】选B。由“陵阜而居,穴而处”可得,远古人类的主要居住形式是穴居,故选B;村落是农业出现以后形成的筑屋定居的形式,不符合题干中的“未知为宫室时”这一条件,排除A;城市产生于早期的农业区域,出现时间比村落要晚,所以不符合题干中的“未知为宫室时”这一条件,排除C;集镇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才形成的,时间也晚于村落的出现,不符合题干中的“未知为宫室时”这一条件,排除D。
2.唐宋以来,村落共同体的色彩日益浓厚,同一村落的村民之间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村落之间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村民的社区观念远重于国家的行政区观念。这一现象表明唐宋时期 (  )
A.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B.农村阶级矛盾消除
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D.阶层流动受到制约
【解析】选C。由于唐宋以来“同一村落的村民之间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村落之间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为此,国家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在基层通过设立邻保、保甲等各种行政组织,以此来弱化或破坏村落的共同体力量,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正确;同一村落的村民不一定都有血缘关系,无法体现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排除A;B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村落共同体与阶层流动无关,排除D。
3.明代弘治年间,苏州府的盛泽形成村落,居民五六十家。嘉靖年间成为市集,居民达到数百家,以绫绸为业,随着绫绸业的发展,“日繁民齿,声文过昔”。这说明 (  )
A.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B.草市已经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
C.丝织业区域分工形成
D.人口增长推动农村贸易网络化
【解析】选A。题干提到盛泽在原有市集的基础之上,由于绫绸业的发展而逐渐走向繁荣,所以体现的是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故选A;题干提到的是盛泽因为绫绸业而繁荣,并不是由草市发展而来,也未提到地方商业中心的地位,排除B;题干仅提到盛泽的绫绸业发展,并没有提到区域分工问题,排除C;题干体现的是工商业发展促进人口增长,而不是人口增长推动农村贸易网络化,排除D。
4.(2023·南通高二检测)唐代长安宫殿形成一个专区,与城市其他地区分隔,并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由于宫城位于北部,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区内,使传统的面朝后市被颠倒过来;宗庙和社坛仍按传统,即左祖右社,在皇城内分布。这种设计反映出(  )
A.坊市分区制度瓦解
B.宫城市民距离拉近
C.儒学影响城市布局
D.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解析】选C。“唐代长安宫殿形成一个专区,与城市其他地区分隔,并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体现了皇族为尊,“宗庙和社坛仍按传统,即左祖右社,在皇城内分布”体现了敬天法祖,这是儒家的理念,故选C;“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区内”只体现了位置的分布,无法说明坊市分区制度瓦解,排除A;“由于宫城位于北部,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区内”可见宫城与市民距离变远,排除B;材料中只是介绍了唐朝长安的布局,而没有说明后世必须以此为依据,不能说明形成建城制度,排除D。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知识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
(2)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
(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成就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
5.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 (  )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在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在14、15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他们推举代表成立市政机关,他们的私人府邸和行会大厦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因此材料主要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
6.(2023·南通高二检测)城邦时代的雅典城市,以卫城和广场为中心,市政厅、议事会等公共建筑依地势而建,集中分布而且华美宏大;但居民区居所简陋,分布密集,富人、贫民混合杂居。此现象反映出雅典 (  )
A.城市布局混乱
B.社会贫富差距较小
C.经济发展落后
D.政治制度影响建筑布局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雅典城市的公共建筑“华美宏大”,而居民区“居所简陋”,这反映出政治制度影响建筑布局,D正确;雅典城市的布局是有规划的,不是混乱的,排除A;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社会贫富差距较小的结论,排除B;雅典商品经济繁荣,排除C。
7.共和国时期的古罗马以庭院式住宅为主要形式,帝国时期则修建了很多独栋公寓楼。这种独栋公寓楼往往有五六层,每层被分割成数个独立套间,便于出租,帝国各地纷纷效仿修建。这种变化 (  )
A.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
B.影响了后世的城市住房设计
C.是阶层分化出现的原因
D.使罗马形成统一的建筑规制
【解析】选A。根据材料,罗马帝国时期修建了很多多层公寓楼,便于出租,结合所学,这些公寓楼有利于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A正确;题目要求指出从庭院式住宅到公寓楼这种变化的影响,而非单独说公寓楼的影响,排除B;公寓楼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可见公寓楼的出现是阶层分化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虽然帝国各地纷纷效仿修建公寓楼,但仅凭此不能得出罗马形成了统一的建筑规制,排除D。
8.《宋史》记载,“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凡“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民曰家”。这说明,宋代 (  )
A.民居设计遵循等级观念
B.住宅布局讲求主次分明
C.人口剧增造成住房紧缺
D.民居建筑采用砖木结构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根据房屋主人不同的社会政治地位划分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房屋的名称、样式、装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即民居设计遵循等级观念,故选A;住宅布局讲求主次分明与“凡民庶家……门一间两厦而已”不符,排除B;人口剧增造成住房紧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9.下表所示是1741-1821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的增长率(部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时间 1741— 1750年 1761— 1770年 1791— 1801年 1811— 1821年
增长率 1.2% 6% 9% 18%
A.自然科学的进步提高了英国人口出生率
B.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人口的集中
C.殖民扩张强化了英国与美洲大陆的交流
D.人口迁移改变了英国工业化布局
【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增长迅速,说明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人口的集中,B正确;材料与自然科学进步无关,排除A;材料未涉及英国同美洲之间的交流,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的工业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D属于因果关系颠倒,排除。
10.(2021·湖南选择考·T8)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  )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
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
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
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解析】选D。据材料“20世纪初,武汉三镇”“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可知,武汉因地理位置独特,商业发展迅速,推动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创造条件,D正确;据材料“汉口……其盛不亚于上海”可知,汉口航运业比肩上海,并非超过上海,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商业贸易中心集中在沿海地区,B错误;据材料“20世纪初,武汉三镇”“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武汉商业繁荣景象,而未涉及长江沿岸工业布局的调整,C错误。
11.(2023·盐城高二检测)1785年,英国诺丁汉郡的帕普尔威克建立了第一个使用蒸汽动力的棉纺织工厂之后,工厂开始大量进入平原,进入城市。而与此同时,如何降低成本、节约投资、节省土地、建立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这反映出英国  (  )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转变
C.工人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D.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互动关系
【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蒸汽动力的使用突破了地域局限,工厂区位分布开始发生变化,工厂进入平原,进入城市,这表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与乡村地区相比,城市更能提供较齐全的生产性及生活服务型基础设施,促使工业不断向城市集中,进而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D正确。材料中没有农业等其他经济成分的数据,无法说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排除A;政府的职能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而不是发生根本转变,排除B;C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
12.(2023·南通高二检测)1832年,纽约出现了第一条有轨马车线路;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牵引的地铁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使用蒸汽驱动的高架城市铁路在纽约诞生。这说明当时 (  )
A.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C.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
D.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解析】选C。材料中铁路交通的创新和发展都出现在城市中,说明城市生活促进了铁路交通的创新,故C符合题意;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排除A;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排除B;“得到基本解决”的说法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D。
13.吴蔼宸在《华北国际五大问题》指出:“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 (  )
A.交通的发展促进天津城市快速发展
B.交通的完善改变天津人生活
C.交通的进步缩短了人流和物流时间
D.天津人的交通成本大大降低
【解析】选A。题干内容主要目的在于论证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天津城市的快速发展,故选A;题干内容虽然述及了天津交通条件的改善,但是并没有述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排除B;题干并没有述及天津交通条件的进步对人流和物流的影响,排除C;题干内容没有述及天津人交通成本的变化,排除D。
14.厦门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国人对环境卫生状况深感不满。1852 年厦门英租界成立后,逐步对租界内房屋建设、道路清扫、粪污处理、传染病防治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改善了租界环境。这表明厦门英租界 (  )
A.追求卫生已成为市民共识
B.环境改善促进商贸交流
C.借鉴西方城市化建设经验
D.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治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厦门英租界效仿西方进行城市管理,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故选C;材料仅涉及外国人对于卫生状况的不满及管理规定的完善,没有明确社会民众的态度,故“已成为市民共识”与材料不符,排除A;材料仅涉及卫生环境的改善,没有明确具体的商贸交流情况,故“促进商贸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B;卫生环境的整体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治,但“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治”只是材料部分内容,不够全面,排除D。
15.从19世纪开始,英国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环境立法,颁布了一连串关于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并不断修订完善。这一系列立法活动反映出英国(  )
A.摆脱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困境
B.民主革命的不断深入
C.国家层面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D.建立了环境治理体系
【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健康问题等日益严峻。从19世纪开始,英国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环境立法,颁布了一连串关于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并不断修订完善。这一系列立法活动反映出英国国家层面对工业文明的反思,C正确;仅凭立法法令的颁布,不能得出“摆脱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困境”的结论,排除A;材料与民主革命无关,排除B;材料只强调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立法活动,未体现“建立了环境治理体系”,排除D。
16.下面是1880年美国纽约某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位码头工人正看着从远处工厂烟囱中冒出的魔鬼形状的黑烟。此漫画 (  )
A.反映了工业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B.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C.批判了工业化所带来的严重弊端
D.表明美国人民渴望进入城市生活
【解析】选C。根据“1880年”“从远处工厂烟囱中冒出的魔鬼形状的黑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漫画批判了工业化所带来的严重弊端,故C正确。A、B、D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罗马人一直在征服空间,中国人却一直试图与宇宙建立和谐的关系。
——《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
材料五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中世纪谚语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古代城市布局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归纳中西古代城市布局的差异。(6分)
【解析】第(1)题材料一翻译为现代汉语大意为: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三门。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左侧为祖先的宗庙,右侧为祭天地的社稷坛,南面皇宫,北面是集市。材料二中唐朝长安城街道整齐、布局严整,明代皇城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与材料一所述城市布局规范相符,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城市布局遵循礼制、对称有序;根据材料二北宋汴京城市布局图可知,宋代城市里的坊市界限打破,商人沿街设立店铺,形成街市,同时出现娱乐的瓦肆;根据材料二,唐代长安、北宋汴京、明代皇城中,皇帝、皇族居住的区域和政府部门所在的区域,往往位于城市中心位置,体现皇城中心、政府核心的理念。
第(2)题根据材料三城市布局图,可知古罗马城市广场、竞技场、浴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多,四面都有引水渠,引水和排水系统发达;古代雅典帕特农神庙、雅典最高法院处核心位置;古罗马城建于台伯河畔,雅典卫城建于山丘之上,可知巧用地形;与材料二古代中国城市布局相比,可知古代罗马城和雅典城建筑和道路布局灵活,不讲究对称和规范。
第(3)题对比中西古代城市布局特点,结合材料“罗马人一直在征服空间,中国人却一直试图与宇宙建立和谐的关系”“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可知,中国城市布局讲究对称和规范,重视礼制;西方注重利用地形,布局灵活,神庙、法院处于核心位置,重视神意和法治。中国城市以政府为核心;西方以神庙、法院为核心。中国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少;西方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多。
答案:(1)①遵循礼制;对称有序;②坊市界限打破(街市);出现娱乐的瓦肆;③皇城中心;政府核心。(6分)
(2)引水和排水系统发达;神庙、法院处于核心位置;巧用地形,布局不讲究对称和规范;广场、竞技场、浴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多。(4分)
(3)中国城市布局讲究对称和规范,重视礼制;西方注重利用地形,布局灵活,重视神意和法治。
中国城市以政府为核心;西方以神庙、法院为核心。
中国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少;西方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多。(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 晋末以来黄河流域的部分汉人为了躲避战乱,逐渐南徙至闽粤赣边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依山就势,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建成一种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建筑——土楼。土楼内部一般采用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下堂为出入口;中堂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居住者都是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长者和最有威望的人住在中间,其余依辈分排定。
  土楼兴起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明代,永定置县后,社会动乱大为减轻,土楼数量增加。明清时期,闽西烟草种植日盛,所产“条丝烟”广销海内外,收入普遍增长的土楼居民,开始广设书院和书馆培养族中子弟,科举入仕人数日益增多,商贾富户、达官显贵,出于防卫、人口增长、追慕高贵豪华气派等需要,大量建造规模庞大、雍容华贵的大型高层土楼。几乎每一座土楼都有楹联用以劝勉子孙,内容如“天下良谋读与耕,世间善事忠和孝”“世间财,求之难用之易,当勤当俭;天下事,是可行非可耻,宜省宜思”等。
——摘编自黄汉民《福建土楼:
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解析】论述: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根据“依山就势,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建成一种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建筑——土楼”“上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居住者都是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长者和最有威望的人住在中间”“土楼居民,开始广设书院和书馆培养族中子弟”“大量建造规模庞大、雍容华贵的大型高层土楼”等信息,可得出论题——福建土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确定论题后,综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介绍福建土楼体现的风水、尊卑、忠孝、进取、重学等传统文化要素。最后在论述基础上,升华认识,总结福建土楼体现的本质。
答案:论题:福建土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阐述:土楼选址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体现古代朴素的文化生态观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土楼作为家族聚居的大型住宅,不仅能够防范外来袭击,还能够团聚族人,延续宗族文化;土楼内的楹联强调伦理道德与家族规范,蕴含了尊亲敬祖、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可起到增强宗族凝聚力、增进亲情族情、激发子孙晚辈努力奋进的作用。
总之,福建土楼的建设,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11分)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自1760年到1800年,40年的时间,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0%上升到20%,属于城市化的早期阶段,上升速度是缓慢的。在1801-1851年这50年内,英国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由20%上升到50.2%,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在这个阶段中,不仅纺织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蒸汽机的普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还出现了一批由交通运输业带动的城市。
——摘编自牟元军《论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法国城市化进程与西欧大陆其他各主要国家步调一致,均呈低速增长之势。据研究,法国城市的发展几乎完全局限于大城市内部的扩张,所增加的城市人口中有80%集中于人口在4万以上的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在法国相当迟缓。
——摘编自沈志强《农业现代化和
工业化:法国城市化双重动力解读》
材料三 国内学者普遍将19世纪至20世纪初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15-1840年是城市化兴起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1840-1871年是德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1871-1913年是德国城市化极大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较均匀,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1871年德国城市人口为1 479万,占总人口的36.1%,1910年城市总人口已达3 897.1万,占总人口的60%,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摘编自陈秋霖《德国城市化的
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等
(1)概括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法、德各自城市化的特点。(6分)
(2)简析影响近代西欧城市化发展的要素。(5分)
【解析】第(1)题特点:英国:根据材料一“自1760年到1800年……属于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在1801-1851年这50年内,英国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由20%上升到50.2%,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不仅纺织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蒸汽机的普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还出现了一批由交通运输业带动的城市”概括作答。法国:根据材料二“呈低速增长之势”“局限于大城市内部的扩张……小城镇的发展在法国相当迟缓”概括作答。 德国:根据材料三“1815-1840年是城市化兴起的准备阶段”“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较均匀,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1871年德国城市人口为1 479万,占总人口的36.1%,1910年城市总人口已达3 897.1万,占总人口的60%,基本实现了城市化”概括作答。
第(2)题要素:结合所学,影响近代西欧城市化发展的要素可从具体国情、政治制度、政治局面、工业化水平、社会环境等角度作答。
答案:(1)特点:英国: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纺织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城市兴起;率先实现城市化。(2分)
法国:城市化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城市化低速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主。(2分)
德国: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小城市多;城市分布较均匀;国家统一后发展迅速。(2分)
(2)要素:具体国情;政治制度;政治局面;工业化水平;社会环境。(5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从图中选取一条曲线,指出其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原因。
【解析】本题是开放式大题,答案仅作示例,以英国、中国为例。示例一:中国的城市化趋势: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城市化缓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通商口岸,所以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规模和水平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生产力发展迅速,推动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布局的调整,使中国城市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示例二:英国的城市化趋势: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逐步放缓。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化和农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发明创造虽然不及美国、德国,但仍获得较大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此外,还有政府的有效治理,就业观念的改变也改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答案:示例一:中国的城市化趋势: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城市化缓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4分)
原因: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受压制,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规模和水平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推行以及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布局的调整,使中国城市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10分)
示例二:英国的城市化趋势: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逐步放缓。(4分)
原因:工业化和农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城市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政府的有效治理;就业观念的改变。(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