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培优专练(一)(第一单元)
【易错易混练】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对农业革命不理解)从人类角色的转换看,原始社会的“农业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成为食物的生产者
B.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人类开始从工具的使用者成为工具的生产者
D.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解析】选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之前,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采集和狩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之后则通过种植作物和饲养牲畜获得,从而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故选A。B、C、D的描述都不是角色的转换,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2.(混淆土地形式和社会制度)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埃及的土地归法老所有,仅把土地租给占有者;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中国曾经推行井田制,名义国有,实质为国王私有;希腊的土地被贵族占有。据此可知 ( )
A.古代推行土地私有制
B.土地用益权与所有权一致
C.土地制度具有多样性
D.土地多样性导致了政治的多元性
【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古代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土地制度,体现了土地制度具有多样性,故选C。古代国家并不都推行土地私有制,排除A;土地用益权与所有权往往不一致,排除B;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多元性,排除D。
3.(混淆物种交流和世界市场)1492年以来,全球人口增加了4-5倍,其中1650-1850年实现了倍增。对其原因的分析,学界提出了不同看法,但大都不回避玉米和马铃薯在其中的贡献。这种认知实际上 ( )
A.肯定了物种交流的意义
B.体现了全球市场的扩大
C.揭示了殖民扩张的危害
D.反映出人地关系的紧张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学界普遍认可新航路开辟后,玉米、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对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这实际上肯定了物种交流的意义,故选A。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殖民扩张的危害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材料分析的并非人地关系,排除D。
4.(混淆物种交流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异域的糖、咖啡、茶、巧克力,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 )
A.物种交流影响人类进程
B.罪恶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C.人口迁移引发物种交流
D.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革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物种交流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引发了美洲的“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美洲的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物种交流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故选A。材料并未说明奴隶贸易开始的时间,排除B;甘蔗种植、蔗糖制造技术传播到美洲引发了“人口大迁移”,并非人口迁移引发物种交流,排除C;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革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
5.(混淆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发展)粽子、水饺、汤圆、八宝粥等食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由祖辈、父辈钻进厨房亲手烹制。如今,它们大多也都穿上了“外衣”,有了法定技术标准并被摆上货架,让人们吃起来更方便、放心。这表明 ( )
A.现代食品安全隐患较大
B.科技进步便利民众生活
C.传统食品销路一向较好
D.农业发展促使食物丰富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粽子、水饺等传统食品由家庭手工制作走向标准化生产并被摆上货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故选B。材料现象与食品安全隐患和食物丰富无关,排除A、D;材料没有涉及传统食品的销路,排除C。
6.(对材料主旨把握不准)《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冰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证瓜果蔬菜新鲜不腐;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薹,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出我国 ( )
A.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
B.古代政府重视物种交流
C.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发展
【解析】选A。据材料“13世纪”“明朝政府”等可得出我国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故选A。B、C、D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7.(对材料概括不全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印第安人在南美安第斯山脉发现野生马铃薯,开创了人类培植与食用马铃薯的先河。凭借马铃薯的给养,南美印第安人进入农耕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缔造了显赫的印加帝国。
马铃薯来到欧洲之后,提高了所播种地区的食物供应能力,打破土地原有供养人口的极限,实现人口倍增,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将更多的劳动者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们转入乡村制造业,支撑英国跨越劳动力限制的门槛,引发最初的英国工业革命。
马铃薯约在明朝万历年间进入中国,传入后的400年里,中国人口从不足1亿增长到4.3亿。
马铃薯传入美国后,很快就成了美国人的主要食物。随着科学技术在马铃薯食品加工中的运用,薯条、薯片加工业兴起。20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快餐业步入高速发展轨道,随着一些快餐集团海外市场的拓展,油炸薯条、薯片迅速成为流行食物,风靡全球,影响至深。
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8 000千公顷左右,遍布各个省、市、区。马铃薯的传入与传播,对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生态和谐持续、国民饮食营养的丰富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秀丽、陈萌山《马铃薯发展历程的回溯与展望》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马铃薯的培植与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12分)
(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解析】根据材料“印第安人在南美安第斯山脉发现野生马铃薯,开创了人类培植与食用马铃薯的先河”“提高了所播种地区的食物供应能力,打破土地原有供养人口的极限,实现人口倍增”“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引发最初的英国工业革命”“马铃薯传入美国后,很快就成了美国人的主要食物”“随着科学技术在马铃薯食品加工中的运用,薯条、薯片加工业兴起”“对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生态和谐持续、国民饮食营养的丰富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等信息进行归纳。
答案:人类培植与食用马铃薯开始于美洲的印第安人;马铃薯提高了所播种地区的食物供应能力,促进了人口增长;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引发最初的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促进了马铃薯相关工业的兴起;中国广泛播种马铃薯,促进了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生态和谐、国民饮食营养的丰富平衡。
【核心素养练】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时空观念)在早期人类文明中,一部分人能够脱离食物生产而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或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
A.农耕和畜牧产生
B.阶级分化的出现
C.国家和文字产生
D.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D。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食物生产而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或文化创造工作,故选D。A、B、C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
2.(史料实证)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大麦和小麦传入希腊后,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古罗马也以谷物为主;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等。这段叙述表明了新航路开辟前 ( )
A.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情况
B.农作物没有洲际间的交流
C.粮食作物在各大洲间相互传播
D.农耕起源于西亚和中美洲
【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希腊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古罗马以谷物为主,古代中国主要种植粟、麦和稻,美洲主要种植玉米和甘薯,这直接表明了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情况,故选A。大麦和小麦传播到希腊,属于洲际间的物种交流,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古代世界各大洲间粮食作物生产相对独立,传播交流很少,排除C;材料涉及西亚、非洲、欧洲、中国和美洲很多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不能片面认为农耕起源于西亚和中美洲,排除D。
3.(历史解释)有学者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的作物”最有可能是 ( )
A.玉米和马铃薯 B.小麦和番茄
C.马铃薯和小麦 D.水稻和玉米
【解析】选A。17-18世纪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故选A。小麦和水稻在中国古代已经种植,不是引进的新物种,番茄属于引进的新物种,但不是促进人口增长的主要作物,排除B、C、D。
4.(家国情怀)中世纪的西欧人把胡椒等香料视为财富,上流社会的宴会上最先上桌的不是主菜,而是用金银碗碟盛着的香料。16世纪后,胡椒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寻常人家的生活元素。该材料说明物种交流 ( )
A.促进了世界文化交融
B.改变欧洲人饮食结构
C.冲击了原有社会等级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C。从材料中“16世纪后,胡椒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寻常人家的生活元素”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物种大规模的交流使原来被视为奢侈品的香料变得普通起来,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级,故选C。A、B、D也属于物种交流的影响,但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
5.(唯物史观)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批优良作物;拖拉机、播种机等机械装备使农民从传统的劳动模式中解放出来;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弥补了农产品的季节性不足。这说明 ( )
A.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农业发展
C.粮食储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
D.种植业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解析】选B。转基因技术、农业机械以及温室大棚等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促进了农业进步,说明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农业发展,故选B。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D说法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6.(史料实证)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
1864年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
1923年 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电冰箱,后来家用电冰箱出现,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
1958年 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A.食品技术创新改变了生活方式
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结构改变
【解析】选A。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食品生产加工与储藏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中西饮食文化交流和食物结构的改变,排除B、D;材料与食品种类创新无关,排除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7.(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美国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代化的装备、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效率的管理,创造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由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大大刺激了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业机械的发展。广泛运用农业机械,不仅弥补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剩余的供给能力。……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美国家庭农场的农产品销售量占美国的70%以上……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有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政策等。在美国的家庭农场和农资市场、农技市场、农产品销售市场之间,有着完善的服务体系,其主体是合作社,完全由农民自发联办,主要活跃在流通及农产品初加工、储运环节,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联结在一起。
——摘编自包宗顺《国外农业现代化借鉴研究》
材料二 日本基于土壤贫瘠和耕地面积小等因素,1949年颁布《土地改良法》,通过平整水田、垦田造田等措施改良土地,并实现水利化指标的极大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迅猛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化肥、农药,农业生产实现化学化。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改良品种来提高土地生产率,通过资金投入支持研发,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良种化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1953年日本政府颁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其机械化进程,一方面依靠本国先进的工业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适宜的中小型机械,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先进的农机具,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摘编自白冰洁、高美玲
《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日农业现代化的不同,简析二战后美、日现代化农业发展程度高的共同原因。(8分)
【解析】第(1)题特点:根据材料一“农业机械的发展”“刺激了农业技术”“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有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政策等”“有着完善的服务体系”“美国家庭农场的农产品销售量占美国的70%以上”等信息,结合所学进行归纳。第(2)题第一问不同:据材料一“人少地多”和材料二 “日本基于土壤贫瘠和耕地面积小等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适宜的中小型机械”等进行分析。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中两国发展农业的措施和材料一“大大刺激了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业机械的发展”、材料二“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改良品种来提高土地生产率,通过资金投入支持研发”等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
答案:(1)特点: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技术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实行大规模经营;政府的农业政策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体系的作用;国内、国际市场发达。
(2)不同:条件不同:美国人少地多、自然条件优越,日本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自然资源匮乏;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
原因:根据本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业现代化路径;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教育的发展使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政府重视并给予农民优惠政策;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学科培优专练(一)(第一单元)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对农业革命不理解)从人类角色的转换看,原始社会的“农业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成为食物的生产者
B.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人类开始从工具的使用者成为工具的生产者
D.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2.(混淆土地形式和社会制度)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埃及的土地归法老所有,仅把土地租给占有者;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中国曾经推行井田制,名义国有,实质为国王私有;希腊的土地被贵族占有。据此可知 ( )
A.古代推行土地私有制
B.土地用益权与所有权一致
C.土地制度具有多样性
D.土地多样性导致了政治的多元性
3.(混淆物种交流和世界市场)1492年以来,全球人口增加了4-5倍,其中1650-1850年实现了倍增。对其原因的分析,学界提出了不同看法,但大都不回避玉米和马铃薯在其中的贡献。这种认知实际上 ( )
A.肯定了物种交流的意义
B.体现了全球市场的扩大
C.揭示了殖民扩张的危害
D.反映出人地关系的紧张
4.(混淆物种交流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异域的糖、咖啡、茶、巧克力,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 )
A.物种交流影响人类进程
B.罪恶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C.人口迁移引发物种交流
D.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革
5.(混淆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发展)粽子、水饺、汤圆、八宝粥等食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由祖辈、父辈钻进厨房亲手烹制。如今,它们大多也都穿上了“外衣”,有了法定技术标准并被摆上货架,让人们吃起来更方便、放心。这表明 ( )
A.现代食品安全隐患较大
B.科技进步便利民众生活
C.传统食品销路一向较好
D.农业发展促使食物丰富
6.(对材料主旨把握不准)《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冰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证瓜果蔬菜新鲜不腐;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薹,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出我国 ( )
A.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
B.古代政府重视物种交流
C.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7.(对材料概括不全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印第安人在南美安第斯山脉发现野生马铃薯,开创了人类培植与食用马铃薯的先河。凭借马铃薯的给养,南美印第安人进入农耕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缔造了显赫的印加帝国。
马铃薯来到欧洲之后,提高了所播种地区的食物供应能力,打破土地原有供养人口的极限,实现人口倍增,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将更多的劳动者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们转入乡村制造业,支撑英国跨越劳动力限制的门槛,引发最初的英国工业革命。
马铃薯约在明朝万历年间进入中国,传入后的400年里,中国人口从不足1亿增长到4.3亿。
马铃薯传入美国后,很快就成了美国人的主要食物。随着科学技术在马铃薯食品加工中的运用,薯条、薯片加工业兴起。20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快餐业步入高速发展轨道,随着一些快餐集团海外市场的拓展,油炸薯条、薯片迅速成为流行食物,风靡全球,影响至深。
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8 000千公顷左右,遍布各个省、市、区。马铃薯的传入与传播,对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生态和谐持续、国民饮食营养的丰富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秀丽、陈萌山《马铃薯发展历程的回溯与展望》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马铃薯的培植与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12分)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时空观念)在早期人类文明中,一部分人能够脱离食物生产而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或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
A.农耕和畜牧产生
B.阶级分化的出现
C.国家和文字产生
D.社会经济的发展
2.(史料实证)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大麦和小麦传入希腊后,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古罗马也以谷物为主;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等。这段叙述表明了新航路开辟前 ( )
A.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情况
B.农作物没有洲际间的交流
C.粮食作物在各大洲间相互传播
D.农耕起源于西亚和中美洲
3.(历史解释)有学者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的作物”最有可能是 ( )
A.玉米和马铃薯 B.小麦和番茄
C.马铃薯和小麦 D.水稻和玉米
4.(家国情怀)中世纪的西欧人把胡椒等香料视为财富,上流社会的宴会上最先上桌的不是主菜,而是用金银碗碟盛着的香料。16世纪后,胡椒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寻常人家的生活元素。该材料说明物种交流 ( )
A.促进了世界文化交融
B.改变欧洲人饮食结构
C.冲击了原有社会等级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5.(唯物史观)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批优良作物;拖拉机、播种机等机械装备使农民从传统的劳动模式中解放出来;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弥补了农产品的季节性不足。这说明 ( )
A.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农业发展
C.粮食储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
D.种植业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6.(史料实证)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
1864年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
1923年 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电冰箱,后来家用电冰箱出现,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
1958年 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A.食品技术创新改变了生活方式
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结构改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7.(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美国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代化的装备、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效率的管理,创造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由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大大刺激了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业机械的发展。广泛运用农业机械,不仅弥补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剩余的供给能力。……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美国家庭农场的农产品销售量占美国的70%以上……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有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政策等。在美国的家庭农场和农资市场、农技市场、农产品销售市场之间,有着完善的服务体系,其主体是合作社,完全由农民自发联办,主要活跃在流通及农产品初加工、储运环节,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联结在一起。
——摘编自包宗顺《国外农业现代化借鉴研究》
材料二 日本基于土壤贫瘠和耕地面积小等因素,1949年颁布《土地改良法》,通过平整水田、垦田造田等措施改良土地,并实现水利化指标的极大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迅猛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化肥、农药,农业生产实现化学化。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改良品种来提高土地生产率,通过资金投入支持研发,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良种化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1953年日本政府颁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其机械化进程,一方面依靠本国先进的工业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适宜的中小型机械,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先进的农机具,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摘编自白冰洁、高美玲
《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日农业现代化的不同,简析二战后美、日现代化农业发展程度高的共同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