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轴对称 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轴对称 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4 19: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轴对称
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1.如图所示,若△ABC 与 关于直线MN 对称, 交 MN 于点 O,则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直线 MN 是四边形AMBN 的对称轴,点P 是直线MN 上的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AM=BM B.∠MAP=∠MBP C. AP=BN D.∠ANM=∠BNM
3.点 P 为锐角∠AOB 内的一点,点 M 与点 P关于OA 对称,点 N 与点 P 关于OB 对称,若OP=3,MN=5,则△MON的周长是( )
A.8 B.11 C.13 D.15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M 为AD 边的中点,将纸片沿 BM, CM折叠,使 A 点落在. 处,D点落在 处,若∠1=34°,则∠BMC的度数是( )
A.73° B.106° C.146° D.107°
5.如图,已知AD所在直线是 的对称轴,点E,F 是 AD 上的两点, 若 的面积为 1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6 B.12 C.9 D.无法确定
6.如图,在 中, 将点 A 与点 B 分别沿 MN 和EF 折叠,使点A,B与点C 重合,则. 的度数为( )
A.22° B.21° C.20° D.19°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直线相交于点O,P为这两直线外一点,且OP=2.8.若点 P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分别是点 P ,P ,则 P ,P 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 )
A.0 B.5 C.6 D.7
8.如图,两个三角形通过适当摆放,可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则________°.
9.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连小小的台球桌上都有数学问题,如图所示, ∠1=∠2,若∠3=35°,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 为______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将长方形纸带ABCD 沿EF 折叠, 点 A 的对应点 是与CD 交于点G,再沿着 GH 折叠,点C 的对应点是 若 则
11.如图所示,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1)请画出 关于直线对称的并用阴影简单表示出来;
(2)若 则 的长为________, 的度数为________.
12.如图, 和 关于直线 MN 对称,BC和 DE 的交点 F 在直线MN 上.
(1)图中点 B的对称点是点_________,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
(2)若 6,则
(3)连接 BD 和 EC,则 BD 和E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13.如图,与关于直线MN对称,其中
(1)线段 AD 与 MN 的关系是什么
(2)求 的度数;
(3)求 的周长和 的面积.
14.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格点就是指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点E 在 BC边上,且点 E 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连接AE.
(1)在图中画出 使 与 关于直线 AE 对称,点F 与点 B 是对称点;
(2)求 与四边形 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
参考答案
1. B 2. C 3. B 4. D 5. C
6. C 解析:在 中,因为
所以
因为点 A 与点B 分别沿MN 和EF 折叠,使点A,B与点C 重合,
所以
所以
7. B 8.75 9.55° 10.20°
11.解:(1)如图, 为所求作;
(2)3 27°
12.解:(1)图中点 B 的对称点是点 D,∠E 的对应角是∠C,故答案为:D,∠C;
(2)因为 DF=BF=6,所以EF=ED-DF=9-6=3,故答案为:3;
(3)如图,
因为 所以EC∥BD,所以 BD 和 EC的位置关系为平行.
故答案为:平行.
13.解:(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MN 垂直平分AD;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
(3)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AB=DE=10 cm,DF=AC=8cm,EF=BC=6 cm,
所以△ABC的周长为BC+AC+AB=6+8+10=24(cm).
14.解:(1)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点 F,再顺次连接点 A,E,F 即可得到△AEF,如图所示:
(2)如图,设△AEF 与四边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因为
所以
故 与四边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