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0 13: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开始改革
B. 主要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
C. 通过改革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 体现了日本善于学习、长于模仿的特点
2.伊斯兰教教历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
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3.据意大利ANSA新闻社报道,当地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5年9月27日,刚结束访美行程的罗马天主教皇方济各再次表达了访问中国的愿望:“我真的想访问中国。我热爱中国人民”。教皇国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面积仅为0.44平方公里,其当初能够成为一个国家,主要得益于
A.伯利克里改革 B.丕平献土
C.大化改新 D.查理·马特改革
4.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5.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大化改新仿效的对象是( )
A. 中国 B. 印度 C. 英国 D. 美国
6.下列是对西欧基督教会的评价,不切合实际的是
A. 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B. 它的上层人物日益腐化堕落
C. 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D. 对西欧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7.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8.在7世纪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日本
9.世界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值得探究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亚历山大东征 ②罗马共和国建立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希波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②④①③
10.下列关于阿拉伯的兴起和发展,表述错误的是:( )
A. 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奴隶制度发展起来
B. 穆罕默德创立并发展伊斯兰教
C. 阿拉伯建立的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D. 利用伊斯兰教,阿拉伯完成统一并走向扩张
11.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
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
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主是( )
A.教会 B.国王 C.大封建主 D.骑士
13.在谁推行改革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
A.查理·马特 B.矮子丕平
C.马可·波罗行纪 D.孝德天皇
14.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B.大和国统一日本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15.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16.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
A.阿拉伯帝国 B.日本 C.罗马帝国 D.雅典
17.从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催生了市民阶级,在本质上预示着:( )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工商业发达
C.民主自由思想的产生 D.资本主义萌芽
18.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例如琅城)与中国当时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A. 商品经济发达 B. 规模大 C.拥有自治权 D .规划科学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简表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内容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请回答:
(1)这是哪个国家改革的内容
(2)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
(3)它是何时开始实施的
(4)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有何启示?
20.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请回答:
(1)这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内容,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
(2)这次改革是仿效哪个国家的制度进行的?
(3)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1.看图回答问题
(1)日本力主改革的人物是谁?
(2)他参与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改革的时间?天皇是谁?
(3)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4)改革的历史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2:“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3: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2)对阿拉伯半岛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对我国影响最的是什么宗教?
23.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有过大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是指什么事件?“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列举一个近代以来日本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的战争名称? “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这条约大大加深了“老师”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说出这个条约名称。
(2)材料一中“改革日本的土地”具体的措施是什么?这次改革给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日本以什么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用原句回答)
(4)今天的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对比日本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这个民族 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A
6.D
7.C
8.D
9.D.
10.A.
11.B.
12.A
13.A
14.C
15.C
16.B
17.D
18.C
19.(1)日本。
(2)大化改新。
(3)646
(4)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虚心地有选择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取得进步;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只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改革,才能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国家才能振兴。
20.(1)大化改新 (2)中国(唐朝)
(3)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1.(1)中臣镰足
(2)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
(3)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2.(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伊斯兰教 基督教 佛教。
23.(1)大化改新(1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分);《马关条约》
(2)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4)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改造创新,使其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外来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不断创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