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1 08:5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呐喊的龚自珍
----鸦片战争前中国思想界的状况《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华夏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的“华夷世界体系”狄夷戎蛮禽兽禽兽禽兽禽兽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宋)石介《中国论》状况:
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妄自尊大、愚昧无知。一、呐喊的龚自珍
----鸦片战争前中国思想界的状况二、觉醒的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子元抚,福建福州人,1838年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广州禁烟,1839年组织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亲自主持编译《四洲志》,记录了世界五大洲中三十多国的历史和地理,是当时中国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并委托魏源依此书为基础编撰了《海国图志》,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贡献:
①设立译馆,翻译夷书;
②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③仿制西方战舰炮车;二、觉醒的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放眼世界先行者”魏源《海国图志》二、觉醒的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 影响: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仅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性,没有真正付
诸实践。
积极:局限:二、觉醒的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著名学者蒋廷黻先生曾十分痛惜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三、务实的李鸿章—中体西用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1870年任北洋大臣,掌管军政外交,洋务派代表人物,以“自强” “求富”为名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缔造了北洋海军,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2、含义:1、背景: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3、实践:洋务派将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了新式海军,创办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实习生出国深造。4、评价: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仅仅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未触动封建旧制度“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 (目的)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三、务实的李鸿章—中体西用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于上海。轮船由最初的3艘增至1877年的30多艘,在各个口岸设有分局27处。从1873年(同治十二年)到1877年(光绪三年),总盈利1221000两白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
康有为,字广厦,号明夷,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四、徘徊的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阅读教材最后一目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观点,影响如何?
2、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著作和具体主张有哪些?
3、维新思想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四、徘徊的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代表人物:
主 张:
(1)、产生的原因

(2)、代表人物及主张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王韬、郑观应1、早期维新思想(3)、评 价: 没有完整体系,没有付诸实践。2、代表人物著作及其主张
康有为
代表作:
《新学伪经考》
内容:
意义:

《孔子改制考》
内容:
意义:将……斥为伪书;从根本上动摇了……理论基础.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否定……;宣传……必要性与合理性梁启超代表作及主张 代表作:《变法通议》
主 张:
抨击君主专制,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
主张主权在民代表作:翻译《天演论》 严复的代表作及主张: 维新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那么思想启蒙的内涵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材料一:《天演论》出版以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胡适《胡适自传·在上海》
材料二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据统计,1895年以前全国报刊只有15家,但戊戌时代三年之间,据初步统计,数量跃至64家。 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解放了人们思想;
2.培养了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
3.促进了传媒业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中国通史》材料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对传统文化的异化,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传统与激进: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特点:
1、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相 结合
2、太过激进。一、呐喊的龚自珍:鸦片战争前 --愚昧无知二、觉醒的林则徐: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三、务实的李鸿章:二次鸦片战争 --中体西用四、徘徊的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思想本课小结特点: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 )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 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B实战检验实战检验2、近代中国对西方的称呼逐渐变化。19世纪60年代前把设计西方的相关事务称为“夷务”,从60年代以后逐渐改称“洋务”或“西学”。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上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中国人世界观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
D.中国对西方的政策由对抗逐渐转向和解A3、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C实战检验4、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 .民主共和 B .改良维新
C .暴力革命 D .君主专制
B实战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