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01:1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抗疫斗争


中国力量
我国抗疫的成功展现了当代强大的社会基层治理能力
我国当代社会基层治理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独具特色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之基石——“计丁保赋”的户籍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之内核——“官民共治”的基层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之保障——“博施济众”的救济与优抚政策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之借鉴——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当代价值
在古代基层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统计人口并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以保障赋役征发。如何做到这一点依赖于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
一、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之基石
——“计丁保赋”的户籍制度
古代腰牌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内容更加详尽,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等行为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并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成。
—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形成的背景
史料实证
请思考: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形成的原因以及政府制定户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角度分析(唯物史观)
(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形成的背景
原因
经济: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统治者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的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②征收赋税、徭役、兵役的需要
政治: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②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影响
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
目的
直接:统计并控制人口
根本:保障赋役征发,维护封建统治
(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
1.演变历程
时期 具体史实
战国


西晋
东晋
东晋后期至南朝






分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按职业划分户籍(诸色户计);户籍世袭不得变动
按职业划分户籍;户贴、黄册制度
基本沿袭明朝, 赋役倾向土地摊派,管理相对松弛;雍正年间摊丁入亩,户籍作用大大削弱;乾隆及后户籍永停编审只登记人口数量
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以“伍”为单位,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分类登记制度(民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设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
编户齐民
东汉末年,户籍散乱,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重建户籍,“黄籍”
“黄籍”(南方土著)、“白籍”(北方移民)
“土断”(白籍土著化)
“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编户齐民
汉代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等项目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制度保障了国家赋役的征发;但随着赋税日益沉重,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大索貌阅
隋建立后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历史解释
雍正即位后,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这标志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废除。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摊丁入亩
2.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宋书》
材料一: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①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②南渡的北方大族,不愿泯灭南北界限
③东晋为招募流民进行生产,对侨人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东晋
史料实证
2.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不多,而且成为并兼并的对象,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农。地主还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交赋税。
— —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宋朝
①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严重
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③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
史料实证
3..演变趋势
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元朝以后按照职业分为不同类型
宋朝开始,土地、赋税与户籍开始分离;明清时期赋役与户籍进一步分离,清传统的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雍正帝摊丁入亩后,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历史解释
想一想:古代中国户籍制度具有怎样的演变趋势?
内容日益 完整、周密
户籍与土地、
赋税日益分离
政府逐渐放松对户籍的控制
(三)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
— —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史料实证
请思考: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 明代根据身份(主要是职业)固定户类,包括宗室户、官绅户、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商户等。各种户类严禁私自脱籍或更换……不同的户类之间等级森严,其中宗室户包括皇室和宗藩人户,官绅户是贵族缙绅地主的一个户口类别。这两种人户在社会上等级地位最高,拥有各种特权。
— —高飞《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与迁徙法》
(三)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①起源早,历史悠久
④户籍登记的内容全面详细
⑤在封建社会中前期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
②以家庭为本位
⑥反映社会等级的差异
特点
③地域性(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四)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
史料实证
想一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
—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允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但超出百里范围必须检验路引。清承袭明制,严密的保甲制不仅使百姓噤若寒蝉,也充分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互相监督,遏制了人口的流动。
— —威阳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束缚下的人口流动》
积极
经济:①便于征发赋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治:强化户籍管理,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
政治: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
(四)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
唯物史观
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方法:全面的方法;辩证的方法等
经济:①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②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上,易形成保守的社会心理
除户籍制度外,古代基层治理更重要的内容是相关组织与制度的设立,
其名目因时而异。
二、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之内核
——“官民共治”的基层管理制度
徽州古村落吴坎
(一)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的演变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基层组织,基层管理者由当地地主绅士出任
1.演变历程
时期 具体史实 秦汉 基层管理组织
民众自我管理与监督机制
唐朝 基层管理组织
民众自我管理与监督机制
北宋 民众自我管理与监督机制
明朝 基层管理组织
民众自我管理与监督机制
清朝 民众自我管理与监督机制
乡里制度:县下设乡和里,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彼此之间互相监督
农村设里(百户)和乡(五里);城市设坊(城内)和村(郊外),设里正、坊正、村正进行管理
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保甲法(王安石变法实行)
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十家牌法(王阳明推行)
清初的里甲制度,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县令
(最高长官)
县丞
(行政、刑狱)
县尉
(军事、治安)

三老
(教化)
有秩、啬夫
(司法、赋税)
游徼
(治安)

里正
十里设一亭,设亭长
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乡里制度
历史解释
乡里制度是指王朝国家立足于统治的需要在县级政权以下建立的基层管理制度。秦代乡设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乡下有里,设里正,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设亭长。
这些基层管理者由当地地主绅士出任,不属于国家官僚系统,即今天所说的体制外。
保甲法
王安石变法实行:十户为一保。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同时实行连坐法 ,同保之人要相互监督、检举。
十家牌法
王阳明推行: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历史解释
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保甲制
2.演变趋势
历史解释
据前述表格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
由乡官制向官役制转变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
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
①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②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趋势
宗族组织逐步发挥重大作用
③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皇权不下县
县下惟宗族
宗族皆自治
自治靠伦理
伦理造乡绅
秦晖
胡氏宗祠
(二)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①宗族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有机结合;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史料实证
请思考:古代中国基层治理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一:明初在乡村创设以征发赋役为直接目的,以户籍登记、人户编排为手段的里甲制。明代中晚期在乡村流行保甲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和互相监督,嘉靖后还承担轮流赡养鳏寡孤独老人等更多的社会功能。
— —林乾、杨练《明代乡村治理体系研究》
材料二: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 —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三)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影响
史料实证
请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基层管理的影响
积极
经济:①保证了国家赋税的征收,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②保障农业生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生产、生活中的扶贫济困
政治:①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节约了国家 的行政成本
②加强了对乡村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思想: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消极
①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密
②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
(三)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影响
唯物史观
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方法:全面的方法;辩证的方法
古代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尤其在遇到天灾人祸时,需要政府和社会采取相应的救济与优抚措施予以保障。
三、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之保障
——“博施济众”的救济与优抚政策
张仲景任职长沙太守期间坐堂行医
材料一:凡义仓之粟,唯荒年给粮,不得杂用。若有不熟之处,随须给贷及种子,皆申尚书省奏闻
——《旧唐书》
(一)中国古代推行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原因
①政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
②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思想: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
④自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材料二: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材料三: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 —《礼记》
史料实证
想一想:中国古代政府推行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施者 措施 侧重点
政府 (主体) ①建立仓储制度: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 ②尊老养老:秦皇帝赐老人鸠杖;明优抚高年平民 ③抚恤鳏寡孤独群体:唐朝开始专设机构,如唐设养病坊、宋设福田院、元设众济院、明清设养济院 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社会 宗族 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如北宋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
慈善组织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机构
(二)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发展概况
(三)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
材料一:秦鸠杖
材料一: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
— —明林希元《荒政从言》
材料二: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 —《大明律》
材料三: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 —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史料实证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
特 点
①分类定级与扶持
②国家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实施
③国家救济和社会救济相结合
⑤系统性扶持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
(三)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
④扶贫方式手段多样化
(四)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影响
秦始皇四年七月,
立长平仓,
丰则籴,
歉则粜,
以利民也
《太平御览》
①经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②政治: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③思想:弘扬了尊老爱幼、扶困济贫的优良传统
史料实证
阅读材料,想一想中国古代实施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四、中国古代基层管理之借鉴
——古代社会治理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点赞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
家国情怀



救济与优抚制度
①关爱弱势群体,保证民众基本生活需要
②居安思危,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③以政府为主,充分发挥社会群体的作用
户籍制度
①户籍制度需因时而进行改革创新
②户籍改革应保障社会人员的合理流动
基层管理
①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②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民主建设
③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充分利用乡村社会治理资源
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当代价值
社会救济与优抚
户籍制度
基层管理
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
前211年
秦汉
战国
581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分“黄籍” 与“白籍”
大索貌阅 输籍法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户贴、黄册制度 乾隆及后停编户籍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城内设坊 郊外设村 邻保制度
宋保甲法
明: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保甲制
汉常平仓制度秦皇帝赐老人鸠杖
隋义平仓制度唐朝开始专设救济机构
宋开始,宗族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小结:
前475年
220年
练习与巩固
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族及其领袖——乡绅是发展地方自治,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明清以降,宗族组织不仅遍布中国乡村,而且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政权仅到县一级,县以下则主要依靠乡绅领导的宗族组织的自治。国家在县以下虽然也设立保长、里长之类,但人数极少,且只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其他诸如和谐稳定、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则完全依赖宗族等社会组织。
——摘编自韩海浪《宗族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关于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示例
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宗族势力强大,且因受制于版图较大、交通通讯条件相对落后、人口众多、居住分散等因素,统治者一般都采用以地方乡绅为桥梁,沟通中央威权与地方治理,形成地方自治管理模式。地方乡绅往往是地方宗族内有影响力、有威望的传统知识分子,通过乡绅宣扬儒家伦理观念形成对基层民众的思想控制。乡绅还在发展社会生产和进行社会救济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乡绅自治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
乡绅自治是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
再见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