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现在的活法给将来留下的是骄傲,是遗憾,还是悔恨?
我过去的活法给现在留下的是什么?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朋友说,人活着是为了吃饭; 那吃饭是为了什么?吃饭是为了活着。。。
导入新课
周国平:“人是唯一追寻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类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罗素
解题
“我为何而生”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命题。人生的三大问题,即①我是谁,从哪里来?②我为什么活着?③我将要到哪里去? 《我为何而生》(又译为《我的人生追求》),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前言,是他写的一篇思想随笔。文章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著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其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博爱精神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
学习目标
1. 了解伟人罗素,理解作者观点,欣赏精巧别致的构思、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鉴赏这篇说理性散文情与理的融合。
2. 诵读文章,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重点研读;师生、生生互动,共同探究。
3. 感受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引起学生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 他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1950年,瑞典文学院授予罗素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20年至1921年,他来到中国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在此期间,他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这些研究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
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指导: 诵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体验,应读得从容、激昂,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阅读课文,思考:
罗素说他一生有哪几方面的追求?
我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爱情
带来狂喜
摆脱孤寂
体会美好人生境界(见到天堂
的缩影)
关于罗素的爱情: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爱过不止一个女性,经历过几次婚姻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将褊狭得多。”
经历漫长的岁月
我寻求安宁
我找到狂喜,
我找到烦恼,
我找到疯狂,
我找到孤独,
我找到孤寂的痛苦,
它啮噬着我的心,
但安宁我从未得到!
到了垂暮之年,
行将就木,
我认识了你!
认识了你,
我找到了狂欢和安宁,
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
多年孤独的岁月之后
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什么是生命
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
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我为什么而活着
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
追求知识
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
追求知识(罗素的学术成就)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
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
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一些国家关于知识的名言
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比枪炮威力大——俄罗斯
知识上的“聋”,会导致精神上的“哑”——丹麦
知识的用处就是夜行人的火把 ——沙特阿拉伯
知识可羡,胜于财富——英国
知识能使你增加一双眼睛——叙利亚
同情苦难
饥饿中的孩子
被压迫被折磨者
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我为什么而活着
孤苦无依的老人
饥饿的侵袭
饥饿中的孩子
我好饿
尼日尔饥荒
孤独、惊恐的儿童
父亲被杀后的伊拉克女孩
孤苦无依的老人
除夕之夜,睡在深圳街头的老人
死于流弹的平民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和平的使者
这几种追求的内在联系是: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我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崇高而伟大的情怀
作者一生的追求中哪一种是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
对整个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罗素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
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
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
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只为家庭活着,这是自私;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
——奥斯特洛夫斯基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 心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周易》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理论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感铭自己的伟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却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思维拓展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不经过的思考的 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生命的意义比生命本身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