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能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认同“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爱生命,提升社会责任感。 生命观念:描述生物的多样性;说出生物的特征。
学习重点 1.体会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能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学习难点 1.生物的多样性; 2.生物的特征
【预习案】
1.打开科学奥秘之门的金钥匙—— 的方法。
2.生物圈是指:从海平面以下约 m到海平面以上约 m之间的“薄层”,包括 的下层、整个 和 上层,这里有维持 的空气、水、阳光等条件。
3. 能够释放“墨汁”掩护自己逃避敌害; 草可以“捕捉”昆虫;我们食用的平菇属于 类。
4.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并记录了 多万种生物,其中70%以上是 (绝大多数是 ),约22%是 和真菌。
5.金鱼是由 演化形成的观赏鱼;菊原产于我国,我国现存的 品种已经超过3000个;不同品种的狗也是因为 产生变化而形成的)。
6.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 、相互 ,构成了生态系统。
7.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也都可称为一个 。
8.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 的结果。
9.生物的特征主要包括 、生长、繁殖、 等。
10.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 性反应,叫作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
性,能够使生物“ ”。
1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这些都是
现象。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生物多样性使自然界生机勃勃
1.地球上的生物知多少?
2.金鱼演化过程是怎样?
3.什么是生态系统?
4.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
探究点二: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征包括哪些?
2.你觉得应如何区分生物与分生物?
【训练案】
1.生物圈包括( )
A.整个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B.海平面以上10000m的空间
C.海平面以下11000m的空间 D.大气圈的底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物种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滇金丝猴 B.机器人 C.草履虫 D.绿孔雀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 )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岩石圈
5.金鱼是由鲫鱼演化形成的观赏鱼。这一现象体现了( )
A.生物物种多样性 B.生物的进化 C.生物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6.下列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树林 B. 树林中的动物 C. 树林中的植物 D.树林中的生物
7.狗的种类繁多,体现了( )
A.生物物种多样性 B.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C.生物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8.《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一书收录125034种生物。这体现了( )
A.生物物种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生物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9.下列生物现象能够体现出生物具有应激性的是( )
A.小鸡吃虫子 B.一滴糖水找来许多蚂蚁
C.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D.两只狗打架
10.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中学生喜爱。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能够繁殖”这一特征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1.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洋底部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生物,如长达一米的长尾海参、餐盘大小的无刺海胆等。这些这个如同外星世界般的生物是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科学工作者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生物,主要原因是它们( )
A.由细胞构成 B.能够自由运动 C.长得像生物 D.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12.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具有应激性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够生长
1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春天来了,潮湿泥土里慢慢探出一颗小绿芽。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嫩的绿芽慢慢地变大、伸直躯体,看起来非常有活力,原本闭合的叶瓣也开始张开,小绿芽慢吞吞地左右摇摆,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直到最后变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1)材料中的内容体现了植物能够 的特征。
(2)小绿芽扎根于潮湿的土壤里,是因为它要从中获得 维持生存。
(3)小绿芽扎根于松软的土壤中后会变大、伸直得更快,它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体现了植物能够 的特征。
(4)小绿芽扎根于松软的土壤中。它的根会朝水、肥较丰富的方向生长。体现了生物 的特征。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科学研究
2.11000 10000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命
3.200 动物 昆虫 植物
4.乌贼 猪笼 真菌
5.鲫鱼 菊花 遗传信息
6.影响 作用
7.生物圈 生态系统
8.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进化
9.应激性 新陈代谢
10.规律 趋利避害
11.新陈代谢
【训练案】
1.D 2.B 3.B 4.A 5.C 6.A 7.C 8.A 9.B 10.B 11.D 12.A
13.(1)生长 (2)营养物质 (3)新陈代谢 (4)具有应激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形形色色的生物》 分层练习
科学思维:能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认同“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爱生命,提升社会责任感。
生命观念:描述生物的多样性;说出生物的特征。
知识点1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圈包括( )
A.整个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底层
C.整个地球
D.海平面以上10000m与海平面以下11000m之间的“薄层”
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物种多样性 B.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生物圈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知识点2生物的特征
4.下列物体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石头花 B.蚯蚓 C.蘑菇 D.石头
5.下列各项中,属于不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能够自由运动 B.具有应激性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6.我国现存菊花已超过3000种。这一现象说明了生物的( )
A.物种多样性 B.形态的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7.下列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条河流 B.一片草地 C.一株大树 D.一块农田
8.唐代的杨贵妃在一次赏花时用手触摸了一株花草的叶子,不料这株花草竟然“低下了头”。随行的人认为杨贵妃的美貌让花草都感到无法与之“比美”。因此,杨贵妃有了“羞花”的美称。这株花草被称为含羞草。从生物的角度来分析:含羞草受到刺激(手的触摸)叶片下垂的这一特点被属于( )
A.生物的应激性 B.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C.生物的运动 D.故作害羞的姿态
9.科技日报2021年12月7日发表文章《我国发现31个野生兰科植物新种》提到,我国是世界兰科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记载兰科植物共181属1745种。该内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物种多样性 B.数量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系统多样性
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
A.具有应激性 B.能生长 C.能够新陈代谢 D.能繁殖
11.新冠疫情肆虐地球,新冠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新冠病毒虽然“看不到”,却属于生物。下列关于生物共同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应激性 B.能够生长和繁殖
C.都能运动 D.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12.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了油蟠桃,其利用的是( )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变异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与“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诗句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4.“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出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
A.具有应激性 B.能够生长 C.具有遗传变异性 D.能够繁殖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A 6.A 7.D 8.A 9.A 10.D 11.C
12.B 13.A 14.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