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跨学科主题说课稿数说方向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跨学科主题说课稿数说方向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5 09: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跨学科主题说课稿数说方向
一、说课标: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面简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
《课程方案》对各门课程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作出“不少于10%课时”的硬性规定。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学科,最需要也最有条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此基础上,《新课标》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二、说主题:
《“数”说方向》主题的选取来源:
(一)以新课标为导向。
2022年版《新课标》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第一学段主题活动——我的教室,适用于二年级下学期,课标对该主题的描述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现行数学教材提供依据。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有与本主题相关的单元,分别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在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从“直线上”认识方向,本课,学生将进一步体会从“平面上”辨认方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其他学科资源辅助。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二年级下册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里面包含了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对应关系,指南针的使用以及天然指南针的自然现象,为数学和语文、科学的跨学科学习提供基础。
(四)贴合本土美食旅游热点。
甲地美食闻名全国,成功上榜“中国十大美食旅游城市”,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寻味”甲地。身为主人翁,学生有义务化身“小小向导员”,为游客指引方向。
综上所述,我以“数”说方向为主题,采用情境引领的方式,设计以下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善美少年乐参与,我以三个问题驱动,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求知欲。第二课时小小向导员,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让学生辨认方向,获得能力。第三课时美食地图乐分享,我通过两个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数说方向
课时1:善美少年乐参与 课时2:小小向导员 课时3:美食地图乐分享
学校招募小小向导员志愿者,为游客指引方向,问题1:做小小向导员需要具备哪些关于方向的知识 问题2:你能用已学知识指引方向吗 问题3:你在指引方向时还欠缺什么知识? 活动一:会辨; 活动二:会说; 活动三: 会认; 活动四:会用。 任务一:分享美食地图; 任务二:述说实践心得。
畅所欲言,激发求知欲。 辨认方向,获得能力。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三、说学情:
(一)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学习心理趋向稳定,有一定的个性特征,是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阶段。
(二)已有跨学科知识技能。
共性学情:课前,学生通过一年级语文歌谣、二年级语文诗歌、二年级科学知识的学习会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指南针的使用和利用自然现象辨认方向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个性学情:学生对方向辨认仍处于无序阶段,没有建立起有序辨认方向的思维,难以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四、说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目标定位的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性,我对主题活动的第三课时《小小向导员》拟定了以上学习目标。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使用指南针或观察自然现象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三)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能在现实中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通过研究课标对空间观念的阐述,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难点:能在现实中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处理依据】2022课标对空间观念的内涵阐述为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五、说资源:
《小小向导员》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清单
学科 教材 内容
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前后、上下、左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东南西北
语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 《东南西北》歌谣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诗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科学 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使用指南针》
六、说教学设计:
基于《新课标》对本主题核心概念——空间观念的阐述,本节课,我将从“会辨”“会说”“会认”“会用”四个维度,融合语文诗歌、科学方法与美术设计等学科文化,引领学生在个人已有知识积累中出发,从“经历”走向“经验”,思维渐次深入,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处理依据】2022课标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够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七、说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研究,本课教学结构如下:
会辨 会说 会认 会用
情境引入;辨认方向;验证方向;历史科普。 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 统一规定方向。 争做小小向导员游戏。
环节一:会辨。
活动一:情境引入:
新课开始,首先播放新闻采访视频。以“甲地美食闻名全国,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学校决定招募一批‘小小向导员’为游客指引方向”为背景,引入本课课题《小小向导员》。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还能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活动二:辨认方向:
随后,我会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学科知识: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歌谣和手势舞、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诗歌,唤醒学生记忆,借助太阳和自然现象辨认方向。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主题活动中,学生要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
活动三:验证方向:
紧跟着,我让孩子拿出指南针实物验证一下方向。
活动四:历史科普:
最后,我会给学生科普指南针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二年级科学学科知识以及指南针的历史,不但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辨认方向的经验,突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凸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环节二:会说。
活动一:画一画:
在学生学会辨认方向后,我立即让学生绘制操场平面图,画出操场以及以操场为中心四个方向的代表性建筑。
【设计意图】融入美术学科元素,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将抽象的方位转化为形象的图形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二:想一想:
引发学生思考:当面向一个方向时,其余三个方向分别在什么位置呢?
活动三:说一说: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年级的孩子未必能完整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想法,我会及时给予认可与鼓励——“孩子,你真棒!”“孩子,没关系!你很勇敢!”,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每一个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不管面向哪个方向,都可以先找出相反方向,再去辨认其余两个方向,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环节三:会认。
学生对比观察四种操场平面图,提出质疑:面对的方向不同,平面图上东、南、西、北的位置就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从而激发学生在地图上统一规定方向的欲望。
此时,我会向学生介绍:为了统一,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最后,我会让学生转动手中的记录纸,以“北”朝上,统一规定方向标记,从而得出统一的操场平面图。
【设计意图】从“不同”到“同”,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从认知冲突中提出质疑再到解决质疑,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环节四:会用。
1、以“寻味甲地”为主题设计“小小向导员”角色扮演游戏。
一人扮演拿着甲地美食推介攻略前来“寻味”甲地的游客,另一人拿着甲地地图扮演“小小向导员”,为游客指引方向。
游客:你好,我想吃__________,请问我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小小向导员:我们身处___________,要去________,您应该往_______面走。
2、课外实践。
(1)制作甲地美食地图。
(2)周末尝试与父母一起做“小小向导员”,为“寻味甲地”的游客指引方向,向全国游客展示甲地人的热情好客与乐于助人,践行社会责任感。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让本课的知识得到了升华,让学生把知识在实际生活践行,帮助他人,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八、说教学评价:
新课标指出:主题活动的评价是综合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关注过程性评价。
(一)师评:注重语言的艺术,通过“孩子,你真棒”、“孩子,没关系,你很勇敢”等评价语激励学生。
(二)互评:课后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实现学生自评与互评。
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评价表
小组编号
定量评价
项目 自评 组评 总评
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活动。
绘制操场平面图的过程表现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积极参与展示“解疑”过程,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巩固知识,能正确指引方向。
(三)自评:
1.填写评价表。
2.写一写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
九、说板书:
十、说亮点: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以跨学科主题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
1、重视实践操作,“跨”出经验与体会。
2、关联学科融合,“跨”出联系与素养。
3、寻味本土文化,“跨”出自信与担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