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童话故事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童话故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5 13: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童话故事
项目名称: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学科:语文
相关学科:美术、音乐、信息技术
项目时长:2周
年级:四年级
项目简述:
本项目基于教材中的童话故事单元,用“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这一关键概念,用“如何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个本质问题重构已有课文,用“如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这一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实践。
教材和相关资料:
本单元教材主题为: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
一共三篇课文,主要由《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童话故事,充满奇思妙想,非常有趣。展示了人物的美好形象。《<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介绍了宝葫芦的故事,非常有趣、想象奇特。《巨人的花园》介绍了巨人和孩子的故事,说明了只有学会分享,才能得到快乐、幸福的道理。《海的女儿》节选了原作的开头部分,写小人鱼对人类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后题有“根据已有内容创编宝葫芦的故事。”习作《故事新编》重新编一个故事,可以是《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以是《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核心知识:
1、这一单元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知识:
①写景(童话故事发生的背景)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及其表达效果。
②写童话故事常用的表现手法(幻想和夸张、拟人)及其表达效果。
③写人常用的表现手法(语言、动作、神态、事件)及其表达效果。
技能:
①能把握好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区分和运用写实和想象。
③能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角度品味童话故事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④梳理童话故事中人物的特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特点的,以及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呈现这些特点的。
④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运用刻画人物特点的手法刻画特色鲜明人物形象。
2.提炼学科关键概念或能力。
关键概念: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驱动性问题:
1.本质问题:怎样感受童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展开想象的翅膀,如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成果与评价:
个人成果: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单元内容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文中童话故事神奇的特点以及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能够最终完成本单元的项目驱动任务,即学生自主选择将新编哪一篇故事的结局。然后根据结局推测故事情节,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成一篇完整的故事,进而顺利完成本单元的习作任务。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故事叙述,进一步感受童话中的神奇,理解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团队成果: (1)童话故事阅读计划; (2)《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连环画童话故事海报或者手抄报; (3)童话故事手绘本;编辑“童话故事”报纸; (4)童话故事“俗语”搜集(形成小报或读书摘抄); (5)搜集整理“童话故事中的‘神奇魅力’”(以多媒体课件或美篇分享); (6)与童话故事有关的古诗搜集(以多媒体课件或美篇分享); (7)《龟兔赛跑》故事新编; (8)新编童话故事演讲比赛;童话剧表演。 除了以上罗列的项目成果之外,小组成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项目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同学们可以先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如何完成以上项目,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分享观点,最终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展示每个小组的项目学习成果。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够以童话为主题进行项目作品制作,使学生能够深度理解。
公开方式:全班将在这个单元学习结束的时候举行创编童话故事演讲比赛,童话剧表演比赛。制定演讲比赛和童话剧表演评分表,邀请任课教师、家长、其他同学到场欣赏,教师安排相关人员拍摄完整的比赛过程,最后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在全班进行连环画、海报、手抄报、手绘本等作品的展示与评比,将优秀作品进行网上推送,并且在学校开展成果展;将学生搜集的“俗语”、“童话故事中的‘神奇魅力’”、编辑的童话故事报纸等进行全班交流与分享。
主要的高阶认知策略:
问题解决( )决策( )创见(√)
系统分析( )实验( )调研( )
涉及的学习实践:评价的学习实践:
探宄性实践(√)探究性实践(√)
社会性实践(√)社会性实践(√)
调控性实践(√)调控性实践()
审美性实践(√)审美性实践(√)
技术性实践()技术性实践(√)
实践与评价:
项目过程:
一、入项活动。
在正式教学之前,先设计一节导读课,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把握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师生之间可共同合作探讨,制定学习项目。因此,将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细分为四个学习项目。
①教师提供典型的童话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供学生回忆和讨论,了解当前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方式与视角。(儿童文学体裁之一,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等编写而成适于儿童看的故事;儿童文学的一种。浅显生动,富于幻想和夸张,多作拟人化描写,以适合儿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②提出驱动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对驱动性问题进行分解,形成思考路径和问题链。
③头脑风暴:一份好的新编故事包含哪些内容和要求?形成初步的成果要点及评价量规第一稿。
④按照主题自由选择,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明确各组项目目标。
⑤教师明确学习活动的进程和时间节点,以及提交材料的要求。
活动一:阅读单元篇章页,明确单元主题与要素学生通过阅读单元篇章页,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体会童话故事中的神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抓住某一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具体特点,感受其真、善、美的品质。
活动二:阅读“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了解童话特点。
“交流平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总结一下本单元学过的所有童话故事的内容,把握住童话故事的特点,学会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将童话故事的主要故事内容梳理出来,让学生体会童话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特点,了解古代人民寄托于童话中的愿望。“词句段运用”中首先给定了大量与故事有关的词语,学生能够充分结合先前知识积累和知识经验想出相匹配的人物,头脑中能够呈现出相关人物的具体形象,其次又给定了三个句子,学生通过结合课文内容的学习,把握住童话故事中的神奇之处,体会到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二、知识与能力建构。
①教师提前给学生发放KWL表,让学生结合己有的学习积累,认真填写最喜爱的童话故事,并且写出对童话故事的了解程度,还想学习哪些童话故事,写完之后可以在小组内分享,小组成员根据大家填写的KWL表,能够形成小组共同问题清单。
②教师提供分析框架,学生根据问题清单和分析框架分析三篇典型的文章,根据以下线索读懂文章:
写了哪些童话故事?如何阅读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比较奇妙的地方?请找出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童话故事中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是为什么要赋予这些人物神奇的力量?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特点的?以及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呈现这些特点的?
怎样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怎样运用刻画人物特点的手法刻画特色鲜明人物形象?
③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与语言形式,理解童话故事的核心概念。
④学生用思维导图比较三篇文章在想象和人物刻画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⑤根据所学的教材内容进一步修订评价量规,形成第二稿,明确什么是好的童话故事。
请同学们与小组成员在两个星期之内协作完成本次项目化学习的具体任务。
三、探索与形成成果。
所有项目小组要确定组内探索的项目任务,选择一个能够共同完成的项目活动,拟定小组成员的分工步骤,且制定详细的实施项目的日程计划表。
项目小组成员要加强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在整个项目活动中加强与小组成员的沟通和交流。
汇总搜集到的资料,根据搜集的内容再次筛选,朝着项目成果努力。
最终在分工合作中能够完成一个项目,形成小组项目作品。
四、评论与修订。
学生参照提前制定的评价量规,一方面在项目小组内开展评价,另一方面在项目小组间进行交流、互评,发现成果的不足,不断进行完善。
教师参与到讨论中,先观察学生的自主评价,再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做出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项目成果提出修改意见。
五、公开成果。
项目化活动结束后,在全班将举行创编童话故事演讲比赛,制定演讲比赛评分表,邀请任课教师、家长、其他同学到场欣赏,教师安排相关人员拍摄完整的比赛过程,最后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
在全班进行连环画、海报、手抄报、手绘本等作品的展示与评比,将优秀作品进行网上推送,并且在学校开展成果展。
将学生搜集的“俗语”、“童话故事中的‘神奇魅力”’、古诗等进行全班交流与分享。
学生要在公开成果展中将其他人对作品的评价和建议记录下来,公开成果展结束之后做出反思。
六、反思与迁移。
学生经历了整个项目活动的过程之后,最终填写KWL表中的L(学到了什么)部分。
学生根据参与项目的过程和相关的项目评价进行反思,一方面进行社会性实践反思,另一方面进行审美性实践反思,比如说,在项目小组合作过程中与小组其他成员有分歧吗?假如出现分歧,最终如何解决的?如果下次项目学习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你认为这次项目小组共同完成的项目成果怎么样?下次如何更好地进行改进?
教师推荐阅读《中国童话传说》《世界经典童话与传说故事》,进一步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特点,感受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所需资源:
拓展文本:《中国童话传说》《世界经典童话与传说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