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教师版)
梯度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海禁”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理解掌握:掌握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体表现和影响;理解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发展缓慢的原因;“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和影响。
综合运用:比较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认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性质和地位;从“闭关锁国” 政策,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新知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情景激疑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数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图分别反映了1750年、1800年和1830年三个年份主要国家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从中你能得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新知解惑
1. 农业
(1)② 中涉及的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
(2)双季稻大面积扩种,水稻亩产量增加。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手工业:明清时期,③ 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
(1)④ 以来,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
(2)出现了专门手工业产品和原料的集散地,发展成⑤ 。
4.国力
(1)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⑥_________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2)到19世纪初,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⑦_________个。
(3)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⑧_________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4)中国是当时世界⑨_________和⑩_________的中心地区之一。
自我校对
知识点一①生产技术 ②《天工开物》 ③私营手工业 ④明中叶 ⑤工商业市镇⑥年增长率⑦6⑧白银⑨经济⑩贸易
重点探究
1.明清两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1)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国外引种的高产农作物得以推广和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私营手工业代替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商业资本异常活跃,专门工商业市镇兴起。
(3)生产关系变革,包括赋税制度的改革、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4)耕地面积和人口增长幅度较大,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在世畀上具有相对领先的地位。
2.明清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1)发达的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丰富的商品;
(2)发达的手工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为萌芽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
(3)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
(4)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
(5)传统科技的世界领先等。
应用提升
1.明清时期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因为( )
①双季稻得到大面积种植 ②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③棉花的广泛种植 ④丝织业的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注意题干的关键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明清以来,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玉米和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因此①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
A.造成货币制度的变化 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C.促进了城镇集市的发展 D.促成了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解析】此题的关键词是“最重要”,其最主要的影响是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答案】D
知识点二 资本主义萌芽
情景激疑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后来他们便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你从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
新知解惑
1.出现:① 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
2.特征: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②________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进行生产。
3.表现
(1)苏州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2)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细致分工合作。
4.意义: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③________高。
5.局限性
(1)只是在④________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仍占据主导地位。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⑤________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3)明清帝国的⑥________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
(4)清朝长期关闭国门,实行⑦ 政策。
自我校对
知识点二 ①明中叶②雇佣③劳动效率④江南⑤购买力⑥专制集权体制 ⑦海禁
重点探究
1.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有何特点?
(1)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
(2)从表现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所以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部门,是十分微弱的。
2.封建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
(1)生产要素上,封建经济主要依靠土地和体力劳动者;资本主义经济主要依靠科技、资本、市场、原料和熟练劳动力。
(2)形式上,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表现为重农抑商;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表现为重商主义。
(3)生产目的上,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 , 生产主要是满足自身需要;资本主义经济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主要为交换而生产。
(4)生产关系上,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一种依附关系,地主占有农民的大部分劳动成果;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是雇佣关系,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5)影响上,封建经济是组织者和生产者长期固着于土地上,带来因循守旧,封闭落后;资本主义经济是扩张型经济,推动对外扩张,开放创新。
应用提升
3.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 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 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 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解析】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吸取有效信息,材料体现了雇人做工,按日取值的情况,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
【答案】B
4.下列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手工业区别的是 ( )
A.作坊规模很大 B.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效率高
C.工匠有人身自由 D.资本持有者雇人从事商品生产
【解析】作坊的规模的大小不能够反映出两者的区别,在唐宋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已经非常大。
【答案】A
知识点三 近代前夜的危机
情景激疑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原因是什么?封建盛世由盛及衰的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新知解惑
1.清朝的海禁政策
(1)背景
A.西方①________东来,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人的海上贸易很频繁。
B.明清易代之后,东南沿海的②________势力比较强大。
(2)影响:使我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③________的契机。
2.西方
(1)政治:1640年,④________国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2)经济: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⑤________国家的转变。
(3)外交:西方国家疯狂地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建立⑥________。
自我校对
知识点三 ①殖民势力 ②抗清 ③工业化 ④英 ⑤近代工业⑥殖民统治
重点探究
1.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内容上都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前者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后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②目的不同:前者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后者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体制,巩固封建经济。
③原因不同:前者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地主经济;后者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抵御西方侵略。
④内容不同:前者对国内市场有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后者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⑤影响不同:前者前期对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同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近代前夜中西方历史差距比较
中国 西方
政治 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经济 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萌芽发展缓 工业革命相继完成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越洋抢滩,殖民扩张
思想文化 文化专制(文字狱、八股取士) 启蒙运动,思想解放
综合概括 农业文明;日薄西山 工业文明;如日中天
应用提升
5.明清之际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显露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主要是指 ( )
A.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B.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综合国力空前强大
【解析】“旧”主要指传统的封建生产关系,而“新”则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答案】B
6.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解析】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危害,四个选项都体现了这一危害,但最大的危害是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答案】D
结构图示
综合能力升级
核心要点
一、关于明清时期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认识
1.其实质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落后文明的发展。
2.其成就:农业的发展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种类丰富,产量提高;手工业的发展表现为规模扩大,技术提高,私营手工业代替官营于工业占了主体地位;商业的发展表现为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商业资本发展,白银普遍流通,工商业市镇的兴起等。
3.这种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小农经济这种落后的经济形态,严重阻碍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这种文明的高度发展是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禁海(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和固步自封观念的根源。
二、清朝闭关政策实行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1.原因
(1)首先,“闭关政策”是落后的、闭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自然的庄园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
(2)其次,“闭关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狭隘性的表现。由于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满清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
(3)再次,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也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客观原因。
(4)同时中国传统社会进入衰落期,统治者失去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以“天朝上国”自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
2.影响
(1)积极: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消极
①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②它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④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情绪。
3.启示: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甚至挨打;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有强盛的中国。
典题例析
【例1】(2010年浙江文综18)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解析】通过题干中的“(明中后期,有大臣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说明明朝前期是有私贩到日本从事贸易,A项错。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仍继续实行,D项错误。中国“开市舶……不得……亦禁不得……。奉旨允行,几三十载”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走出误区】明、清两代的海禁,都以防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敌对势力、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但两者都不是完全禁止对外贸易。明代的海禁只是禁止中国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但欢迎外国人来华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舶贸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也只是规定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而其他港口一律关闭。
【例2】(2009年江苏单科21)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解析】本题主要从中国历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农抑商”来考查传统思想观念的沿袭与变革,以及这种沿袭与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第⑴和⑵问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第⑶问主要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从题干所提供的观点进行探讨和论证。
【答案】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知识拓展】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①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顽固。由于地主制经济的存在,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又由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对独立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起着限制作用。②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封建政府为巩固政治统治,必然要采取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措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设立关卡征收重税,限制手工工业的规模,残酷剥削农民等。③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以末致富,以本守之)④当然根本原因还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三维备考设计
课堂作业
1.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解析:关键把握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的核心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化。因此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已经表明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答案:C
2.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 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解析:回答本题要将明清时期纳入世界史的范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分析,才能形成对这一时期的总体认识。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出现过诸如“康乾盛世”的辉煌局面,综合国力依然强大,但当15世纪资本主义的曙光出现在欧洲的地平线上时,中国却因循守旧。闭关锁国,在时代发展的竞赛中,中国已开始落后于西方,以致最后被动挨打,逐渐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因此用“曙光”、“荣耀”、“振兴”等词语都不能正确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A
3.明清之际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显露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主要是指 ( )
A.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B.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综合国力空前强大
解析:“旧”主要指传统的封建生产关系,而“新”则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答案:B
4.右图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这一材料反映了( )
A.中国实行闭关政策 B.中国实行开放政策
C.中国鼓励出海贸易 D.绝对禁止出海航行
解析:出海都需要证明,说明乾隆时期是限制出海航行的,因此B、C、D表述均不全面或正确。
答案:A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前期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清前期)苏城机户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 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综合材料二、三,归纳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
解析:本题首先要迅速明确时代背景——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期,据此确定三段材料的核心问题,即资本主义萌芽。第(1)问概括材料的要点要充分提取材料提供的信息,农业、手工业、商业还有世界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生产关系,是在自然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材料一、二应是因果关系。而材料二、三则是并列关系,分别表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两个特征。
答案:(1)清前期达到了经济发展的高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手工业特别发达,商品经济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2)材料一是材料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源,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的。(3)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和以自由雇佣为经营特点;是大量雇工集中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极高的工场手工业。
课下作业
1.下列关于明清农业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的种植南北比较普遍 B.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粮食产量减少,经济作物增多 D.耕地面积日益缩小
解析:水稻的种植因自然条件的限制不会全国普及,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迅速增长,才会养活更多的人口。
答案:B
2.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商业资本活跃 B.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C.纸币流通空前兴盛 D.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解析:明朝是废行纸币,当时流通的主要是白银。
答案:C
3.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苏州的情况有( )
①工匠技术水平 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时工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工匠各有专能”可以得出①项正确,“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可以看出②项正确,“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得出④项正确,“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得出③项正确。
答案:A
4.康乾盛世之际,孕育着中西国力兴衰易位的因素有( )
①统治者缺乏世界眼光,愚昧无知,固步自封
②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阻碍
③文化专制的影响和鄙薄科学技术的后果
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了中国历史的新方向,也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是中国衰弱的因素,排除④即可。
答案:B
5.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戍军。”这是反映( )
A.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 B.保护远洋渔业
C.加强对人民控制 D.是禁海闭关政策
解析:限制对外贸易只是抑商的一方面表现,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属于禁海闭关的直接目的之一,故D项为最佳选项。
答案:D
6.以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禁海政策的理由的是( )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抗斗争
解析:“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这是抑商政策的表现而不是理由。
答案:C
7.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 )
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题目中乾隆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的原话做全面把握,A和D两项只是根据“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进行的片面叙述,C项自豪只是表面的理解,D是对原话的深层、全面的把握。
答案:B
8.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解析:此题是“根本原因”类的题,应该从生产力角度去分析问题,是小农经济的封闭导致这种妄自尊大的心态。
答案:C
9.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促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体制 C.市场因素 D.国际因素
解析:这种不同的海洋政策是由两国不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状况决定的。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为了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政府颁布“禁海令”其根源在于自然经济。
答案:A
10.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是明清之际江浙一带许多家族家业传承的典型。
材料一 毅庵祖(张瀚先祖)家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巾,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夜话》
材料二 张氏家族在“家业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饶”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用于购田置地,并要求后人弃商从文,转向科举入仕之途。明嘉靖十四年张瀚中进士、后曾官拜两广总督、吏部尚书。此时张家已演变成大官宦之家。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氏家族“家业大饶”的原因。 分析其所经营机杼业的性质。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为什么“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3)某研究小组通过对张氏家族家业传承的研究,得出这种机杼业为代表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经济”的结论,结合所学加以印证。
解析: 本题以张家为例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萌芽的艰难发展状况。第(1)问从材料中直接提取信息总结即可;第(2)问从材料中提取总结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第(3)问实际考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原因:转换经营行业;纺织工艺高超;扩大经营规模。 性质: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2)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不能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要求子女科举入仕,弃商从文。
(3)腐朽落后的专制制度的阻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等。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纵向:发展
横向:
迟滞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西方
东方
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工业革命相继进行
侵略扩张抢占市场
超过
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