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上升之梯。军功爵制 ( )
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使宗法制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导致了分封制度的彻底瓦解
【解析】选A。据题干“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上升之梯”可知军功爵制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故选A。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已经瓦解,B错误;C不是材料信息表明的问题,排除;D“彻底瓦解”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
2.(2024·苏州高二检测)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的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
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时期,汉朝是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因此选官标准由军功演变为德行和才能,D正确;选官标准的变化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入仕通道趋于多元,排除B;材料涉及选官标准,未涉及客观性,排除C。
3.曹魏时期,中正官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
A.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
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可知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注重公正合理,故选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选官的随意性,排除A;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无法促进社会阶级流动,排除B;九品中正制无法摒弃门第间的差别,排除D。
【补偿训练】
(2023·扬州高二检测)北齐时,马敬德“将举为孝廉,固辞不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
A.强化了世家大族的地位
B.以品行为首要选官标准
C.采用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D.优化完善了考试的程序
【解析】选C。据材料中马敬德的入仕历程可知,北齐时期有孝廉、秀才、方略、策问等选拔方式,说明当时采用多种途径选拔人才,故选C。多种途径选拔人才有助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而非强化世家大族的地位,排除A;题干中的秀才、方略、策问等方式不是以品行为首要标准,排除B;题干中未涉及考试,排除D。
4.(2024·扬州高二检测)如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 )
类型 来源
生徒 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乡贡 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制举 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
B.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C.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
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解析】选D。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选官,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唯一”表述太绝对,排除B;C不符合制举的类型,排除;从唐朝科举考试考生来源有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自学考试合格者等可知,唐朝科举考试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故选D。
【深化点拨】
科举制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其特征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科举制打破了人们以前依靠门阀才能当官的特殊方式,打破了世族对官场的垄断。
5.(2024·苏州高二检测)下表是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据此推知明代的监察官员 ( )
荐举 吏部、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及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
选补 进士、举人、监生初入仕途及被选补
改授 由庶吉士(进士通过朝考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按成绩优劣授职
考选 面向社会招考,有临时和定期两种,考选后择优授职
A.选拔方式多样,但都必须经过考试环节
B.来源多元,促使社会阶层流动急剧加速
C.选拔方式多样,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D.来源多元,依托权贵腐败习气非常明显
【解析】选C。题干提及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有荐举、选补、改授、考选四种方式,选拔方式多样,题干中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选补来自“进士、举人、监生”,改授“按成绩优劣授职”,考选“考选后择优授职”,共同指向选择优秀者为官,故选C;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不需要考试,排除A;“急剧加速”不符合史实,排除B;监察官员强调选择优秀者,未提及官员的腐败习气,排除D。
6.清代乡试考官中,考官是实际的阅卷官,例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担任,雍正五年以邻省举人、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充任。这一变化 ( )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C.促进了科考的公平公正
D.体现君主专制集权加强
【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乡试考官由本省到邻省的转变,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本省考官的徇私舞弊,对于考试的公平具有积极意义,故选C。A属于科举制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度,与官僚政治成熟无关,B排除;材料未涉及君主的控制力,D排除。
【补偿训练】
1.在唐朝时,有着对弹劾的限制程序“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曾一度废除这些程序,御史一旦发现官员违法失职,可直接实施弹劾,无须“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此举 ( )
A.易导致监察权力的滥用
B.助推了监察与行政分立
C.扭转了监察权弱的局面
D.提升了官员的从政能力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唐肃宗时期取消了对官员弹劾的相关限制,这使监察机构弹劾的成本与风险降低,易导致监察权力的滥用,故选A。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监察权一直独立于行政权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B错误;唐肃宗此举之前监察权力是否较弱,仅从材料信息不得而知,C错误;官员违法失职并非从政能力问题,因而唐肃宗此举与提升官员的从政能力没有必然联系,D错误。
2.宋代在科举考试中实行誊录法,在考生考完后,要将试卷另外誊录副本,誊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随意篡改文意或增减字句,其誊录完后,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糊名,“送覆考官再定等”。这一做法 ( )
A.剥夺了贵族门阀子弟入仕特权
B.杜绝了科举考场营私舞弊行为
C.旨在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D.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理念
【解析】选D。题干描述了宋代科举制度中的誊录和糊名制度,这些制度有助于减少科举舞弊,体现了公正公平的理念,故选D。科举制并不限制门阀贵族子弟参加,排除A;B表述绝对,排除;科举制度本身有助于扩大统治基础,但是誊录和糊名制度本身不能进一步扩大统治基础,排除C。
7.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重要官员的任免由议会多数党掌握,盛行任用私人。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 ( )
A.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
B.分裂割据势力的出现
C.天赋人权思想的出现
D.国王的个人喜好受限
【解析】选A。英国重要官员盛行任用私人,容易导致营私舞弊,故选A。重要官员盛行任用私人与割据势力形成无关,B错误;材料现象无法导致天赋人权思想的出现,C错误;D与材料内容无关,错误。
8.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这体现的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
A.官纪严明,待遇优厚
B.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C.严格考核,晋升唯功
D.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解析】选D。由题干可知,西方国家把文官考试的各方面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故选D。A、B、C与题干无关,排除。
【补偿训练】
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初步建立起近代文官制度;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美国文官法》,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英美两国相继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党政治竞争的结果
B.启蒙思想家精心设计
C.城市化发展必然趋势
D.大工业管理效能需要
【解析】选D。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对于政治的正常运转及民主政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动了文官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完善,故选D;A、B、C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9.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用,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 )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
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解析】选A。文官制度是工业革命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该制度的出现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故选A。B“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科举制的初衷是加强皇权,这与西方文官制度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完全不同,排除;D文官制度是工业化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
【补偿训练】
西方国家绝大多数文官都必须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政府任何一级文官职位,都要向成绩优秀者开放,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了制度。西方国家这一做法 ( )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
C.改变西方的阶级结构
D.得益于工业化的完成
【解析】选A。西方国家将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文官制度法律化、规范化,保证各级政府均选用成绩优秀者担任文官,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选A。公开考试和择优录用文官不能保证国家政策的延续性,B错误;文官制度的形成并未改变西方国家的社会性质和阶级结构,C错误;文官选拔的制度化、规范化并非在工业化完成的前提下才能实行,D错误。
10.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行政级(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 行政人员 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
一等书记级 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专业人员 法律、统计等
二等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女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
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
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解析】选B。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文官分类按级别,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官分类是按“行政人员”“专业人员”,体现专业化管理,故选B。A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特征,不是变化,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是相同点,不是变化,排除。
【拓展延伸】
文官制度运行方式
(1)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2)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3)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
11.(2024·盐城高二检测)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 )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解析】选C。题干体现的是通过考试选举,不是民主自由选举,排除A。近代西方学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依据本国国情制定文官制度,未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排除B。由材料“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按照勤惰”“奖惩”“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可知,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执政党的领导能力,排除D。
12.阅读下表,这说明20世纪初,清朝政府 (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年份 制度变化
1901年 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 张之洞草拟《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 清政府《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并于1906年、1909年两次修订
A.建立了考试选用官吏制度
B.建立了公务员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度
C.仿效西方建立起文官制度
D.建立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解析】选D。据材料“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可以得出晚清时期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据材料“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可以看出晚清时期建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考试选用官吏制度,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公务员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度,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仿效西方建立起文官制度,C错误。
13.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获得相应的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再被分配、担任相应的官职。这 ( )
A.促成了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B.动摇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
C.废除了千年科举选官制度
D.表明改革带有浓厚封建性
【解析】选D。学堂选官制度将毕业考核成绩与出身相对应,而且出身显示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由此证明当时的学制改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故选D。材料主旨在于说明当时的改革是将学堂和选官结合,并不能得出教育近代化的结论,排除A;当时清政府在学堂中教授的内容依然以儒学为主,排除B;科举制度废除是在1905年,排除C。
【补偿训练】
作为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据材料可知清政府 ( )
A.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改变
B.教学主要内容以西学为主
C.儒学成为救亡的主要思想
D.教育改革适应了政治需要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可知,《奏定学堂章程》用“中体西用”的思想办学,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这说明清政府的教育改革适应了政治的需要,故选D。当时的教育理念仍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排除A;当时的教育改革坚持“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B错误;C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14.(2024·泰州高二检测)南京国民政府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规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
A.剥夺了共产党员参与议政的权利
B.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C.有利于政府选拔人才参与政治
D.加强了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解析】选D。南京国民政府规定现有公务员队伍中占据关键职位者必须加入国民党,这些规定有利于国民党党员在政府部门中所占比例扩大,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介绍政府公务员加入国民党,没有涉及剥夺共产党员权利的信息,排除A;将政府公务员介绍加入国民党不一定就能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也和选拔人才参与政治无关,排除B、C。
【补偿训练】
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当时 ( )
刘仲谦,年38岁,男性,河南省开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
——中华民国叁拾陆年叁月 日
A.高等教育相对落后
B.女性参政尚未实现
C.文官选拔比较规范
D.地方自治较为发达
【解析】选C。据材料“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以及图片加盖公章等信息可知,此时期的公职人员考试既有法律依据,又有公示和颁发证书等环节,程序较为规范,故选C。材料与高等教育无关,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女性参政情况,排除B;材料与地方自治无关,排除D。
15.1919年秋天,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致使学富五车的郁达夫两次都名落孙山。这反映了 ( )
A.北洋政府没有文官选拔制度
B.北洋政府文官选拔存在弊端
C.郁达夫志大才疏无真才实学
D.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人才
【解析】选B。据材料“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可知,北洋政府所组织的文官考试和外交官考试只是形式上走过场,没有真正实现选拔人才的目的,说明北洋政府的文官选拔存在弊端,故选B。据材料“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可知,北洋政府有自己的文官选拔制度,A错误;据材料“学富五车的郁达夫”可知,郁达夫具有真才实学,C错误;单凭郁达夫的个例不能说明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的人才,D错误。
1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根据现实国情的变化确立了不同的乡村治理体制,选择与乡村治理体制相适宜的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方式,充分吸纳农村基层干部为国家政权建设所用。这一方式的实行 ( )
A.推动了村民自治制度的进行
B.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
C.从国情出发形成了合理制度
D.改变了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
【解析】选C。据材料“中央政府根据现实国情的变化确立了不同的乡村治理体制,选择与乡村治理体制相适宜的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方式”可知,这是从具体国情出发形成的合理制度,故选C。村民自治与我国乡村治理体制不符,排除A;“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表述绝对,排除B;乡村治理体制以及基层干部选任并不能改变国家政权组织结构,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历朝历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人才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春秋乱世中,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社会缺乏严苛的等级限制,从而使人才的迅速涌现、扶摇直上成为可能;同时各国相争的复杂局势使得对于人才招揽和“独占”的需求较一国统治之时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客卿制度逐渐形成,识人文化逐渐兴起,并在各国变法改革、私学兴起等的推动下迅速走向繁荣。客卿制度是荟萃、善待人才的缩影,其中折射出的识人文化是当时的盛行之风,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续婧仪《春秋战国客卿制度与
识人文化研究》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求贤诏(含策问)统计表(部分)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 上策诏诸儒:制曰:盖闻上古至治……子大夫习焉。其悉意正议,详具其对,著之于篇,朕将亲览焉,靡有所隐 是年,董仲舒是贤良对策的第一名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识人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8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时期“求贤诏”的特点。(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原因,据材料“在春秋乱世中,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社会缺乏严苛的等级限制,从而使人才的迅速涌现、扶摇直上成为可能”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社会流动性增强;“学在官府”被打破,为大量人才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据材料“同时各国相争的复杂局势使得对于人才招揽和‘独占’的需求较一国统治之时大大增加”可知,各国争霸战争,产生对招揽人才的强烈需求;据所学可知,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的崩溃,社会大变革成必然趋势。第二问影响,据所学可从促进了宗法分封制度的进一步瓦解和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体制的建立、各国“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改革、助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等方面回答。第(2)题特点,据材料“汉武帝时期求贤诏(含策问)统计表”可知,以诏令方式求贤;据材料“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可知,罢黜法家和纵横家,以儒生为主;据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并结合所学可知,明确规定郡、国必须推选的人数;察举的标准是德行和才能。
答案:(1)原因: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社会流动性增强;各国相争,产生对招揽人才强烈需求;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的崩溃,社会大变革成必然趋势;“学在官府”被打破,为大量人才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影响:促进了宗法分封制度的进一步瓦解和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体制的建立;各国“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改革;助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
(2)特点:以诏令方式求贤;罢黜法家和纵横家,以儒生为主;明确规定郡、国必须推选的人数;察举的标准是德行和才能。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 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 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学、算学等 武则天,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 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全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 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制度,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以上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表格。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取一个有关科举制度的论点,并对论点进行简要阐述。(12分)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问题,首先要紧扣科举制度这一主题提取论点,提取论点时可以注意不同的角度,如可以从政治角度提炼观点:科举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强化,再提取题干表格中的信息,依据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的变化进行论证,从录取数量来看,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从考试内容来看,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从考试程序来看,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也可以从思想角度提炼观点: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再提取题干表格中的信息,依据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论证,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因此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科举考试也日益走向僵化。
答案:示例1:科举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示例2: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僵化没落。
19.(2023·武汉高二检测)科举制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欧洲人眼中的“科举制”
人物 看法
利玛窦(1552-1610年),明万历年间来中国居住达28年 “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给他们来掌握”
魁奈(1694-177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 “中国的先进性在于,中国不存在欧洲社会那种意义的阶级分野,没有世袭贵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变动的,一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可能获得显赫地位的唯一标准”
伏尔泰(1694-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 “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休谟(1711-1776年)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法律,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中国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极为单一,学而优则仕。除此之外,中国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怎能指望中国人会在科学上投入什么精力 ”
——摘编自傅军《西方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学到了什么 》
(1)据材料,说明西方人眼中的“科举制”形象。(3分)
(2)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认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同时超越了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2分)
【解析】第(1)题据“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得出官僚队伍的素质高,国家治理能力强;据“没有世袭贵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变动的”可得出社会阶层流动性大;据“中国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极为单一,学而优则仕。除此之外,中国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可得出思想禁锢、僵化、因循守旧,阻碍科技创新。第(2)题据“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同时超越了中国”并结合所学可判断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分析时可结合工业革命开展后,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概括。
答案:(1)官僚队伍的素质高,国家治理能力强;社会阶层流动性大;思想禁锢、僵化、因循守旧,阻碍科技创新。
(2)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西方国家原有的官员选拔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在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等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考试内容和不依附于王权、政治独立的现代文官制度。这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逐渐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而中国由于固守传统的政治制度,逐渐落后于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
这一观点既看到了西方文官制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借鉴,同时又强调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西方文官制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考试任职制度散见于现存的儒家经典中。秦汉时期,出现了关于考试任职制度可靠而详细的文献记载。从有文献记载的正式制度看,中国的选官制度可分为两类:荐举制度和考试制度。属于前者的有禅让制、“乡举里达”、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等;属于后者的有科举制和文官制度等。实际上,这两种选官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继承性,选官制度经历了从荐举制度的察荐为主、考试为辅,再到科举制度只重考试的过程,科举制度示范期即隋与唐初所采用的主要考试形式——策试就是从汉代实行的察举制、征辟制发展而来的,而且在唐代以后,经过改造,策试仍然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考试权独立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制度,实则不然,这个既没有继承传统也没有效仿西方的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体现了推翻帝制以后,政治权力出现了制衡的特点。在考试内容方面,民国时期效仿西方,增加了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如根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测量、化学、地质、采矿、冶金、机械、造船、造机、土木工程、建筑、电工、医学、制药、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等23个专门学科,分科相当细致。1919年8月,公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政治经济、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图业、商业等专科,又将第一试科目改为仅试国文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还效仿西方,试图通过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两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
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文官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确立的背景。(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秦汉时期,出现了关于考试任职制度可靠而详细的文献记载”可归纳出起源早;据材料“实际上,这两种选官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继承性”可归纳出具有继承性;据材料“科举制度示范期即隋与唐初所采用的主要考试形式——策试就是从汉代实行的察举制、征辟制发展而来的”可归纳出形式较固定。第二问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选拔人才、完善官僚政治及促进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第一问内容,据材料“孙中山认为考试权独立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制度”可归纳出实行考试权独立;据材料“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测量、化学、地质、采矿、冶金、机械、造船、造机、土木工程、建筑、电工、医学、制药、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等23个专门学科”可归纳出考试内容多元化;据材料“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还效仿西方,试图通过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两分”可归纳出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分离。第二问背景,据材料“民国时期效仿西方,增加了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可归纳出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影响;据材料“它体现了推翻帝制以后,政治权力出现了制衡的特点”可归纳出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逐步确立和西方三权分立体制的影响。
答案:(1)特点:起源早;具有继承性;形式较固定。影响:选拔了大批人才;完善了官僚制度;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主要内容:实行考试权独立;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分离。背景: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影响;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逐步确立;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上升之梯。军功爵制 ( )
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使宗法制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导致了分封制度的彻底瓦解
2.(2024·苏州高二检测)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的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
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3.曹魏时期,中正官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
A.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
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补偿训练】
(2023·扬州高二检测)北齐时,马敬德“将举为孝廉,固辞不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
A.强化了世家大族的地位
B.以品行为首要选官标准
C.采用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D.优化完善了考试的程序
4.(2024·扬州高二检测)如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 )
类型 来源
生徒 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乡贡 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制举 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
B.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C.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
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深化点拨】
科举制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其特征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科举制打破了人们以前依靠门阀才能当官的特殊方式,打破了世族对官场的垄断。
5.(2024·苏州高二检测)下表是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据此推知明代的监察官员 ( )
荐举 吏部、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及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
选补 进士、举人、监生初入仕途及被选补
改授 由庶吉士(进士通过朝考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按成绩优劣授职
考选 面向社会招考,有临时和定期两种,考选后择优授职
A.选拔方式多样,但都必须经过考试环节
B.来源多元,促使社会阶层流动急剧加速
C.选拔方式多样,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D.来源多元,依托权贵腐败习气非常明显
6.清代乡试考官中,考官是实际的阅卷官,例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担任,雍正五年以邻省举人、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充任。这一变化 ( )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C.促进了科考的公平公正
D.体现君主专制集权加强
【补偿训练】
1.在唐朝时,有着对弹劾的限制程序“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曾一度废除这些程序,御史一旦发现官员违法失职,可直接实施弹劾,无须“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此举 ( )
A.易导致监察权力的滥用
B.助推了监察与行政分立
C.扭转了监察权弱的局面
D.提升了官员的从政能力
2.宋代在科举考试中实行誊录法,在考生考完后,要将试卷另外誊录副本,誊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随意篡改文意或增减字句,其誊录完后,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糊名,“送覆考官再定等”。这一做法 ( )
A.剥夺了贵族门阀子弟入仕特权
B.杜绝了科举考场营私舞弊行为
C.旨在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D.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理念
7.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重要官员的任免由议会多数党掌握,盛行任用私人。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 ( )
A.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
B.分裂割据势力的出现
C.天赋人权思想的出现
D.国王的个人喜好受限
8.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这体现的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
A.官纪严明,待遇优厚
B.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C.严格考核,晋升唯功
D.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补偿训练】
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初步建立起近代文官制度;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美国文官法》,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英美两国相继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党政治竞争的结果
B.启蒙思想家精心设计
C.城市化发展必然趋势
D.大工业管理效能需要
9.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用,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 )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
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补偿训练】
西方国家绝大多数文官都必须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政府任何一级文官职位,都要向成绩优秀者开放,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了制度。西方国家这一做法 ( )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
C.改变西方的阶级结构
D.得益于工业化的完成
10.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行政级(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 行政人员 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
一等书记级 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专业人员 法律、统计等
二等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女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
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
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拓展延伸】
文官制度运行方式
(1)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2)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3)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
11.(2024·盐城高二检测)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 )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12.阅读下表,这说明20世纪初,清朝政府 (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年份 制度变化
1901年 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 张之洞草拟《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 清政府《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并于1906年、1909年两次修订
A.建立了考试选用官吏制度
B.建立了公务员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度
C.仿效西方建立起文官制度
D.建立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13.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获得相应的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再被分配、担任相应的官职。这 ( )
A.促成了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B.动摇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
C.废除了千年科举选官制度
D.表明改革带有浓厚封建性
【补偿训练】
作为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据材料可知清政府 ( )
A.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改变
B.教学主要内容以西学为主
C.儒学成为救亡的主要思想
D.教育改革适应了政治需要
14.(2024·泰州高二检测)南京国民政府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规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
A.剥夺了共产党员参与议政的权利
B.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C.有利于政府选拔人才参与政治
D.加强了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补偿训练】
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当时 ( )
刘仲谦,年38岁,男性,河南省开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
——中华民国叁拾陆年叁月 日
A.高等教育相对落后
B.女性参政尚未实现
C.文官选拔比较规范
D.地方自治较为发达
15.1919年秋天,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致使学富五车的郁达夫两次都名落孙山。这反映了 ( )
A.北洋政府没有文官选拔制度
B.北洋政府文官选拔存在弊端
C.郁达夫志大才疏无真才实学
D.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人才
1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根据现实国情的变化确立了不同的乡村治理体制,选择与乡村治理体制相适宜的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方式,充分吸纳农村基层干部为国家政权建设所用。这一方式的实行 ( )
A.推动了村民自治制度的进行
B.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
C.从国情出发形成了合理制度
D.改变了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历朝历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人才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春秋乱世中,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社会缺乏严苛的等级限制,从而使人才的迅速涌现、扶摇直上成为可能;同时各国相争的复杂局势使得对于人才招揽和“独占”的需求较一国统治之时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客卿制度逐渐形成,识人文化逐渐兴起,并在各国变法改革、私学兴起等的推动下迅速走向繁荣。客卿制度是荟萃、善待人才的缩影,其中折射出的识人文化是当时的盛行之风,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续婧仪《春秋战国客卿制度与
识人文化研究》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求贤诏(含策问)统计表(部分)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 上策诏诸儒:制曰:盖闻上古至治……子大夫习焉。其悉意正议,详具其对,著之于篇,朕将亲览焉,靡有所隐 是年,董仲舒是贤良对策的第一名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识人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8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时期“求贤诏”的特点。(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 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 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学、算学等 武则天,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 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全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 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制度,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以上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表格。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取一个有关科举制度的论点,并对论点进行简要阐述。(12分)
19.(2023·武汉高二检测)科举制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欧洲人眼中的“科举制”
人物 看法
利玛窦(1552-1610年),明万历年间来中国居住达28年 “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给他们来掌握”
魁奈(1694-177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 “中国的先进性在于,中国不存在欧洲社会那种意义的阶级分野,没有世袭贵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变动的,一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可能获得显赫地位的唯一标准”
伏尔泰(1694-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 “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休谟(1711-1776年)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法律,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中国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极为单一,学而优则仕。除此之外,中国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怎能指望中国人会在科学上投入什么精力 ”
——摘编自傅军《西方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学到了什么 》
(1)据材料,说明西方人眼中的“科举制”形象。(3分)
(2)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认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同时超越了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考试任职制度散见于现存的儒家经典中。秦汉时期,出现了关于考试任职制度可靠而详细的文献记载。从有文献记载的正式制度看,中国的选官制度可分为两类:荐举制度和考试制度。属于前者的有禅让制、“乡举里达”、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等;属于后者的有科举制和文官制度等。实际上,这两种选官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继承性,选官制度经历了从荐举制度的察荐为主、考试为辅,再到科举制度只重考试的过程,科举制度示范期即隋与唐初所采用的主要考试形式——策试就是从汉代实行的察举制、征辟制发展而来的,而且在唐代以后,经过改造,策试仍然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考试权独立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制度,实则不然,这个既没有继承传统也没有效仿西方的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体现了推翻帝制以后,政治权力出现了制衡的特点。在考试内容方面,民国时期效仿西方,增加了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如根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测量、化学、地质、采矿、冶金、机械、造船、造机、土木工程、建筑、电工、医学、制药、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等23个专门学科,分科相当细致。1919年8月,公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政治经济、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图业、商业等专科,又将第一试科目改为仅试国文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还效仿西方,试图通过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两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
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文官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确立的背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