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15 15:00:18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2024八下·广东模拟)随地吐痰容易传播疾病,原因是痰中含有(  )
A.灰尘 B.黏液 C.病菌 D.溶菌酶
【答案】C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呼吸道疾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痰里含有病菌。
故选: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2024八下·广东模拟)生产及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法延长食品保存时间,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
A.黄桃罐头——高温灭菌并隔绝微生物进入
B.木耳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C.食品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D.果脯糖渍——通过发酵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答案】D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罐头食品高温灭菌密封防止与空气接触,A正确;
B、木耳晒干脱去水分,能抑制微生物繁殖,B正确;
C、食品冷藏是利用低温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保质期,因此食品冷藏是利用了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正确;
D、糖液浸渍果实制成的果脯中糖含量很高,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主要是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所以,想要食品保存的好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主要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3.(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图中空格中依次应该填写的是(  )
A.滴、展、染 B.染、展、滴 C.展、染、滴 D.展、滴、染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可简单概括为:擦、滴、取、展、盖、染、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
③取:取样品;
④展:将样品展于滴了清水或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
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
⑥染:将1~2滴碘液滴于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中空格依次应该填写的是:滴、展、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临时装片的制作:
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4.(2024八下·广东模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
A.蜗牛是软体动物,它的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瑚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其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
C.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D.鳄鱼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一般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不符合题意。
B.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珊瑚虫等。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能够构成珊瑚礁。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和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家蚕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该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D.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陆地产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5.(2024八下·广东模拟)“试管婴儿”为不易怀孕的女性带来了希望。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子分别由睾丸和卵巢产生
B.“试管婴儿”在受精完成之后即可移入子宫
C.胎儿通过胚盘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D.“试管婴儿”在输卵管进行胚胎发育
【答案】A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 A、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同时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符合题意;
B、“试管婴儿”中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胚胎的后期发育是在子宫内进行的,不符合题意;
C、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因此,是有性生殖。
6.(2024八下·广东模拟)某同学为制作生态瓶准备了玻璃瓶、池塘水、螺蛳、小鱼、小虾,他还必须补充的材料是(  )
A.金鱼藻 B.自来水 C.河沙 D.锦鲤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某同学准备的材料中玻璃瓶和池塘水属于非生物部分;小鱼、螺狮、小虾和池塘水属于消费者;池塘水中含有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生产者(如金鱼藻)。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需求,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来源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7.(2024八下·广东模拟)芽能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发育成枝条,主要是因为芽中有(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
【答案】A
【知识点】植物体的组织
【解析】【解答】解:芽能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发育成枝条,主要是因为芽中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所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发育成枝条.
故选:A.
【分析】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
8.(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甲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B点、C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和肋间肌均为收缩状态
C.图甲曲线AB段表示吸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
D.图甲曲线BC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
【解析】【解答】A.图示中A、C点表示呼气的完成(或吸气开始),B点表示吸气的完成(或呼气开始),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A不符合题意;
B.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均为收缩状态,B不符合题意;
C.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胸腔容积增大,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C符合题意;
D.曲线图甲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图甲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图乙:膈肌从A到B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表示吸气;膈肌从B到A时,膈肌顶部上升,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肺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回缩,表示呼气。
(2)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9.(2024八下·广东模拟)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
A.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科学家采用比较法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调查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利用的是观察法,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A不符合题意;
B.调查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属于调查法,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不符合题意;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酒精的浓度,C符合题意;
D.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通过达尔文的比较、实验,确定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10.(2024八下·广东模拟)关于如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一是动物细胞图,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
B.图二是植物细胞图,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图三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D.图四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病原体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单细胞生物;病毒的种类;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图一表示动物细胞,由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构成,A正确。
B.图二表示植物细胞,在植物体的绿色部位,才具有叶绿体,B错误。
C.图三表示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表膜是细胞呼吸的部位,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C正确。
D.图四表示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细胞病毒,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对于大肠杆菌来说属于病原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一表示动物细胞、图二表示植物细胞、图三表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图四表示病毒结构示意图。
11.(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有关肾脏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形成尿液
B.肾脏不停地形成尿液,尿液经输尿管到达膀胱暂时贮存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发生障碍
【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尿液的形成要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正确。
B.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然后经尿道排出体外,B正确。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C正确。
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肾小囊中成为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发生病变,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2.(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由米勒的实验可以推测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
C.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推测出鸟类是由两栖动物进化来的
D.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可以表示为:直立行走→脑发育→用火→产生语言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雷鸟的体色会变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非常相似,属于有利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所以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的原因是自然选择,A符合题意。
B.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不符合题意;
C.郑氏始孔子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说明了鸟类最可能是从爬行动物进化来的,C不符合题意;
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2)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3)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4)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13.(2024八下·广东模拟)扦插是地瓜的主要繁殖方法,下列与此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繁殖 B.月季的嫁接繁殖
C.香蕉的组织培养 D.豌豆的种子繁殖
【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属于无性生殖。A.这是通过马铃薯的块茎来繁殖新的植株,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与扦插繁殖方式相同,A不符合题意。
B.嫁接是将一株植物上的芽或枝条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它们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这也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与扦插繁殖方式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虽然这种方法在技术上更为复杂,但它仍然属于无性繁殖,因为不涉及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与扦插繁殖方式相同,C不符合题意。
D.豌豆传粉结出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14.(2024八下·广东模拟)某学生探究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在实验前绘制了根尖各段长度图,请你预测生长最快的一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①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②分生区,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不符合题意;
C.③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部,伸长区细胞开始伸长,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C符合题意;
D.④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绒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和④成熟区。
15.(2024八下·广东模拟)食蚁兽为哺乳动物。舌能伸到60厘米长,舌头上遍布小刺并有大量黏液,适于舔食蚂蚁。下列关于食蚁兽长舌的形成原因,错误的是(  )
A.古代食蚁兽舌头经常伸缩而变长,并把这一性状传给子代
B.古代食蚁兽有舌长的和舌短的,该性状可以遗传
C.古代食蚁兽舌长的变异为有利变异,能更好地生存并繁殖后代
D.经过许多代后,舌短的被淘汰,食蚁兽舌长的特征越来越显著
【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食蚁兽舌头长短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即便某些个体的舌头经常伸缩而变长,基因也不会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因此,长舌性状不能遗传给子代,A错误。
B.舌头长短是古代食蚁兽的性状,由遗传物质控制,可以遗传,B正确。
C.古代食蚁兽舌长的变异使食蚁兽适于舔食蚂蚁,能更好地生存并繁殖后代,C正确。
D.古代食蚁兽有舌长的和舌短的,生存斗争时,短舌个体因为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会被淘汰,舌长个体能适应环境并将长舌基因遗传给子代,长舌的特征越来越显著,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16.(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图是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图中图中②与③分别代表(  )
A.种皮、胚 B.果皮、胚乳 C.胚珠、果皮 D.果皮、种子
【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子房发育形成果实情况如图所示:
从图中发育情况可以看出,图中的①是子房,②是胚珠,③是果皮,④是种子。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7.(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因而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有利和不利与生物的进化无关
C.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故符合题意;
C、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故不符合题意;
D、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18.(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表示绿色植物某些生理活动,其中①~④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则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则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图中③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它能通过导管运输
D.图中④表示水和无机盐,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A.如果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如果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B符合题意;
C.③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④表示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的水以蒸腾作用散失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③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④表示水和无机盐。
19.(2024八下·广东模拟)自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之后,各种各样的克隆动物相继问世,2017年年末,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克隆技术证明(  )
A.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就是基因
C.DNA上有基因 D.细胞核里有染色体
【答案】A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克隆羊多莉的产生:供卵细胞的是母羊A,供细胞核的是母羊B,代孕羊是母羊C,因为小羊多莉像供核母羊B,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克隆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成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2、培育过程: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20.(2024八下·广东模拟)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和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分别是(  )
A.Aa.1/2 B.AA. 1/2 C.aa. 1/4 D.aa.0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遗传病
【解析】【解答】人类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因此7号患病男性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一定来自亲代的1号,另一个a来自2号,因此1号和2号的基因组成是Aa。
图中3号个体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3号个体遗传给8号个体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8号个体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7号个体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7、8号个体结合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是50%即1/2。所以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和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分别是Aa、1/2。
故答案为:A。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1.(2024八下·广东模拟)小明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分别属于(  )
A.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 特异性免疫
C.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 特异性免疫
【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属于抗原,注射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能够消灭抗原,这种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2.(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除了唾液外,胰液,肠液也能消化淀粉
B.这四个装置的先后顺序是B→D→C→A
C.C是将1,2号试管进行37℃水溶加热
D.实验结果是: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唾液可以消化淀粉,除此之外,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也能消化淀粉,正确。
BC.图示中的A、B、C、D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B表示向1、2号试管中各注入浆糊,D表示向1号试管加入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唾液,C表示对实验装置进行37℃恒温水浴,A表示向1、2号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观察现象,因此这四个装置的先后顺序是B→D→C→A,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中常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因此图中A表示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都是碘液;2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1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3.(2024八下·广东模拟)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B.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只受到3的控制
C.若4处受到损伤,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在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5→4→3→2→l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1为感受器,能感受到刺激并传导兴奋,A不符合题意;
B.“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属于复杂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受大脑调控,B不符合题意;
C.反射弧的的任一结构受损,反射都无法完成,所以4传出神经受损,不能完成反射活动,但是信号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产生感觉,所以4受损,人体有感觉,C符合题意;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为: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2上有神经节,所以2为传入神经,则1感受器,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4.(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II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图甲中IV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蛹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昆虫、两栖类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蝗虫等昆虫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而两栖类是体外受精,符合题意;
C、家蚕、蚊、蝇、蜜蜂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符合题意;
D、青蛙受精卵在水中发育为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5.(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的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生态系统不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还有非生物部分,A不符合题意;
B.物质是循环流动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的,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相互影响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6.(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正常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
A.④内液体是通过a作用形成的原尿
B.b作用把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
C.④中液体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正常人尿液的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④肾小囊内液体是通过a滤过作用形成的原尿,A正确。
B.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b重吸收作用把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B正确。
C.④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错误。
D.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健康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a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7.(2024八下·广东模拟)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需输入血浆 B.应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C.以输A型血为原则 D.紧急时可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
【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需输入血浆和红细胞悬液,A不符合题意。
B.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不符合题意。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故可以给该患者输A型血,C符合题意。
D.AB血型可以接受少量A、B、O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A、B、AB血型的人。所以,该患者是A型,不能输入AB型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28.(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与植物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
A.植物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B.农田遇到涝害时,要及时排水
C.北方所产苹果比南方的甜度高 D.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
【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A符合题意。
B.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B不符合题意。
C.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因为北方地区的昼夜温差要比南方地区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苹果甜。所以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苹果含糖量高。所以,我国北方地区所产的苹果比南方的苹果甜,C不符合题意。
D.受潮的谷堆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29.(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疾病与常见病因对应不相符的是(  )
A.佝偻病——缺含钙无机盐 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
C.侏儒症——缺乏生长激素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B符合题意。
C.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是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导致的,C不符合题意。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
30.(2024八下·广东模拟)现在很多果农在果林中放养鸡,这种生态发展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图是果园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树、草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主要成分
B.鸡和食草昆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两种关系
C.鸡粪被细菌、真菌分解,可为果树提供无机物和能量,收到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D.果园鸡增重快、饲料投喂少,成本低,该发展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农业
【解析】【解答】A.草、果树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也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
B.食草昆虫和鸡都以草为食,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同时鸡捕食食草昆虫,二者又存在捕食关系,B正确。
C.鸡粪被细菌、真菌分解,可为果树提供无机物,但不能为果树提供能量,C错误。
D.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率高,因此,果园鸡增重快、饲料投喂少,成本低,该发展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2024八下·广东模拟)实验探究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回答:
(1)此实验的假设是   。
以下是实验步骤:
①配制烟草浸出液:分别在20mL、30mL、40mL、50mL蒸馏水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烟草,浸泡1天。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从培养液里取一只水蚤放在其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1次水蚤10秒心跳次数。
③用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重复上述实验,所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该相似,这是为了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上述步骤中有两处错误,请改正:在滴加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之前,应该首先观察记录在   中的水蚤10秒心跳次数作为对照;观察记录水蚤10秒心跳次数的操作应该至少3次,然后取   ,目的是   。
(3)正确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加不同体积蒸馏水的浸出液)   对照 50mL 40mL 30mL 20mL
10秒内心跳次数   35 36 37 39 41
据实验结果计算,正常状态下水蚤心率是   次/分钟。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对水蚤心率的   (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越强。
(4)由此看出,吸烟是   的生活方式,青少年应该杜绝。请你为控烟设计一条广告宣传标语:   。
【答案】(1)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控制单一变量;烟草浸出液浓度
(2)蒸馏水;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3)210;促进
(4)不健康;杜绝吸烟,爱护健康(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根据实验提出的问题: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有影响吗?做出的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此题的假设可以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③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烟草浸出液浓度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即在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所以实验中所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该一致,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
(2)此实验的对照是清水中,所以应该首先观察记录在蒸馏水的水蚤10秒心跳次数作为对照,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3)据表中数据可见:正常情况下水蚤的心率是每分钟(60秒)6×35次=210。根据表中数据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由小增大,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有35增加到41。表明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则心率越高,说明促进作用越强。
(4)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烟广告宣传标语:杜绝吸烟,爱护自己。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32.(2024八下·广东模拟)资料分析
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深受科学家的青睐。
(1)果蝇易饲养,能以腐烂的水果为食,每次产卵约400枚,其卵经幼虫、蛹,再羽化为成虫只要10天左右。由此可知,果蝇繁殖速度快且发育类型属于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如图1所示,仅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   组成。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因此,图1中表示雄性果蝇染色体组成的是   (用图中数字“①”或“②”表示)。
(3)果蝇有多对肉眼即可区分的相对性状,长翅和残翅就是其中一对。图2是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   。
(4)若用B和b分别表示控制果蝇翅膀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亲代中残翅的基因组为   ,长翅的基因组成为   。如图2,若利用子代果蝇再繁殖,它们的后代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约为   ,这种现象相对于子代果蝇来说是一种   现象。
(5)小鼠由于其繁殖能力强,性状多样,同样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但无论果蝇还是小鼠,都可能传播疾病,但它们本身却不患病,它们属于传染病三个环节中的   。
(6)为传染病患者接种疫苗属于   免疫。
【答案】(1)完全变态
(2)性染色体;②
(3)残翅
(4)bb;BB;25%;变异
(5)传播途径
(6)特异性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果蝇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的染色体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或XY)组成;雄性果蝇染色体组成的是XY,对应图②。
(3)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后的性状及数量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子一代都是长翅果蝇,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4)据图可知,残翅是隐性性状,亲代中残翅的基因组为bb,由于子代中全为长翅,则长翅的基因组成为BB,子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所以后代中BB(25%)Bb(50%),bb(25%),变异是指亲子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5)果蝇和小鼠都会携带致病的病原体,将疾病传染给其他生物,但是自身不会患病,属于传染病三个环节中的传播途径。
(6)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在后天经过注射疫苗等获得的免疫能力。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3.(2024八下·广东模拟)2024年2月27日,第14届冬季运动会完美闭幕。运动员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彰显了永不言弃的坚韧品格和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冬季运动会承办方为运动员准备了丰盛的美食,食物中的脂肪会被图甲中   (填序号)所分泌的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终在图甲的③被彻底地分解成   和   。这些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随着   运送至全身,供生命活动所需。
(2)运动员吸入的氧气在乙图中的   (填序号)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运动时肌肉细胞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丙图中   (填序号)所示的体循环获得。
(3)运动员获得奖牌时,情绪非常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可能是因为   素分泌增多的结果。
(4)观看比赛时,电视机发出的光线先经过图丁中   (填序号)的折射,在图丁中   (填序号)上形成物像。当视觉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图丁中   (填序号)传给大脑特定的区域,大脑处理信息后形成视觉。
【答案】(1)①;甘油;脂肪酸;血液
(2)⑤;⑦
(3)肾上腺
(4)⑨;⑩;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视觉的形成;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在小肠脂肪开始被消化,脂肪先被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在③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这些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液运送到全身,供生命活动需要。
(2)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因此,运动员吸入的氧气在乙图中的⑤肺泡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级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送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运动时肌肉细胞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丙图中⑦体循环获得。
(3)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时分泌肾上腺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使反应更加快速,警觉性提高。因此,运动员获得奖牌时,情绪非常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可能是因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结果。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⑨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⑩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 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分析】图甲中:①肝脏,②胃,③小肠。图乙表示肺的结构,④是毛细血管,⑤是肺泡。
图丙表示血液循环途径,⑥是肺循环,⑦是体循环。
图丁中,⑧睫状体,⑨晶状体,⑩视网膜, 视神经。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4.(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填写序号,________填写文字,如:[③]细胞质)
(1)以上两幅示意图中,图乙是   细胞示意图。
(2)图中[   ]表示细胞壁,[⑧]表示   。
(3)世界上的植物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土壤中的特殊物质,如:钙、硒等,这是因为乙中的[   ]   控制了物质的进出而实现的;还有会“走”的植物、会“跳舞”的草、会“鼓掌”的树等,这些特殊性状是由[   ]   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4)植物能制造有机物供给自身,而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从植物体获取,因为动物的细胞结构中缺少了   ;但动、植物细胞却都有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结构   。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共同包括的结构有细胞膜、   、细胞核、线粒体。
【答案】(1)植物
(2)④;液泡
(3)⑤;细胞膜;⑦;细胞核
(4)叶绿体;线粒体
(5)细胞质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示意图;图甲是动物细胞示意图。
(2)图中[④]表示细胞壁,主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⑧]表示液泡,内含细胞液。
(3)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它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在图乙中,细胞膜被标记为[⑤]。细胞核是细胞的“大脑”,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活动。在图乙中,细胞核被标记为[⑦]。植物的特殊性状,如会“走”的植物、会“跳舞”的草等,这些特性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决定的。
(4)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产生能量供细胞活动所需。动、植物细胞都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5)尽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结构。这些共同结构包括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细胞内的液态环境,包含各种细胞器和溶质)、细胞核(包含细胞的遗传物质)和线粒体(负责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能量)。这些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分析】图甲: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图乙:④细胞壁;⑤细胞膜;⑥线粒体;⑦细胞核;⑧液泡;⑨细胞质。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1 / 1广东省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2024八下·广东模拟)随地吐痰容易传播疾病,原因是痰中含有(  )
A.灰尘 B.黏液 C.病菌 D.溶菌酶
2.(2024八下·广东模拟)生产及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法延长食品保存时间,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
A.黄桃罐头——高温灭菌并隔绝微生物进入
B.木耳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C.食品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D.果脯糖渍——通过发酵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3.(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图中空格中依次应该填写的是(  )
A.滴、展、染 B.染、展、滴 C.展、染、滴 D.展、滴、染
4.(2024八下·广东模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
A.蜗牛是软体动物,它的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瑚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其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
C.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D.鳄鱼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
5.(2024八下·广东模拟)“试管婴儿”为不易怀孕的女性带来了希望。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子分别由睾丸和卵巢产生
B.“试管婴儿”在受精完成之后即可移入子宫
C.胎儿通过胚盘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D.“试管婴儿”在输卵管进行胚胎发育
6.(2024八下·广东模拟)某同学为制作生态瓶准备了玻璃瓶、池塘水、螺蛳、小鱼、小虾,他还必须补充的材料是(  )
A.金鱼藻 B.自来水 C.河沙 D.锦鲤
7.(2024八下·广东模拟)芽能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发育成枝条,主要是因为芽中有(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
8.(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甲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B点、C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和肋间肌均为收缩状态
C.图甲曲线AB段表示吸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
D.图甲曲线BC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9.(2024八下·广东模拟)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
A.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科学家采用比较法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0.(2024八下·广东模拟)关于如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一是动物细胞图,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
B.图二是植物细胞图,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图三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D.图四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病原体
11.(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有关肾脏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形成尿液
B.肾脏不停地形成尿液,尿液经输尿管到达膀胱暂时贮存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发生障碍
12.(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由米勒的实验可以推测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
C.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推测出鸟类是由两栖动物进化来的
D.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可以表示为:直立行走→脑发育→用火→产生语言
13.(2024八下·广东模拟)扦插是地瓜的主要繁殖方法,下列与此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繁殖 B.月季的嫁接繁殖
C.香蕉的组织培养 D.豌豆的种子繁殖
14.(2024八下·广东模拟)某学生探究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在实验前绘制了根尖各段长度图,请你预测生长最快的一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2024八下·广东模拟)食蚁兽为哺乳动物。舌能伸到60厘米长,舌头上遍布小刺并有大量黏液,适于舔食蚂蚁。下列关于食蚁兽长舌的形成原因,错误的是(  )
A.古代食蚁兽舌头经常伸缩而变长,并把这一性状传给子代
B.古代食蚁兽有舌长的和舌短的,该性状可以遗传
C.古代食蚁兽舌长的变异为有利变异,能更好地生存并繁殖后代
D.经过许多代后,舌短的被淘汰,食蚁兽舌长的特征越来越显著
16.(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图是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图中图中②与③分别代表(  )
A.种皮、胚 B.果皮、胚乳 C.胚珠、果皮 D.果皮、种子
17.(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因而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有利和不利与生物的进化无关
C.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表示绿色植物某些生理活动,其中①~④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则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则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图中③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它能通过导管运输
D.图中④表示水和无机盐,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19.(2024八下·广东模拟)自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之后,各种各样的克隆动物相继问世,2017年年末,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克隆技术证明(  )
A.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就是基因
C.DNA上有基因 D.细胞核里有染色体
20.(2024八下·广东模拟)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和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分别是(  )
A.Aa.1/2 B.AA. 1/2 C.aa. 1/4 D.aa.0
21.(2024八下·广东模拟)小明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分别属于(  )
A.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 特异性免疫
C.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 特异性免疫
22.(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除了唾液外,胰液,肠液也能消化淀粉
B.这四个装置的先后顺序是B→D→C→A
C.C是将1,2号试管进行37℃水溶加热
D.实验结果是: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23.(2024八下·广东模拟)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B.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只受到3的控制
C.若4处受到损伤,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在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5→4→3→2→l
24.(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II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图甲中IV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蛹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25.(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的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
26.(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正常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
A.④内液体是通过a作用形成的原尿
B.b作用把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
C.④中液体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正常人尿液的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27.(2024八下·广东模拟)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需输入血浆 B.应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C.以输A型血为原则 D.紧急时可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
28.(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与植物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
A.植物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B.农田遇到涝害时,要及时排水
C.北方所产苹果比南方的甜度高 D.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
29.(2024八下·广东模拟)下列疾病与常见病因对应不相符的是(  )
A.佝偻病——缺含钙无机盐 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
C.侏儒症——缺乏生长激素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
30.(2024八下·广东模拟)现在很多果农在果林中放养鸡,这种生态发展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图是果园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树、草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主要成分
B.鸡和食草昆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两种关系
C.鸡粪被细菌、真菌分解,可为果树提供无机物和能量,收到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D.果园鸡增重快、饲料投喂少,成本低,该发展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2024八下·广东模拟)实验探究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回答:
(1)此实验的假设是   。
以下是实验步骤:
①配制烟草浸出液:分别在20mL、30mL、40mL、50mL蒸馏水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烟草,浸泡1天。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从培养液里取一只水蚤放在其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1次水蚤10秒心跳次数。
③用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重复上述实验,所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该相似,这是为了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上述步骤中有两处错误,请改正:在滴加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之前,应该首先观察记录在   中的水蚤10秒心跳次数作为对照;观察记录水蚤10秒心跳次数的操作应该至少3次,然后取   ,目的是   。
(3)正确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加不同体积蒸馏水的浸出液)   对照 50mL 40mL 30mL 20mL
10秒内心跳次数   35 36 37 39 41
据实验结果计算,正常状态下水蚤心率是   次/分钟。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对水蚤心率的   (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越强。
(4)由此看出,吸烟是   的生活方式,青少年应该杜绝。请你为控烟设计一条广告宣传标语:   。
32.(2024八下·广东模拟)资料分析
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深受科学家的青睐。
(1)果蝇易饲养,能以腐烂的水果为食,每次产卵约400枚,其卵经幼虫、蛹,再羽化为成虫只要10天左右。由此可知,果蝇繁殖速度快且发育类型属于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如图1所示,仅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   组成。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因此,图1中表示雄性果蝇染色体组成的是   (用图中数字“①”或“②”表示)。
(3)果蝇有多对肉眼即可区分的相对性状,长翅和残翅就是其中一对。图2是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   。
(4)若用B和b分别表示控制果蝇翅膀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亲代中残翅的基因组为   ,长翅的基因组成为   。如图2,若利用子代果蝇再繁殖,它们的后代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约为   ,这种现象相对于子代果蝇来说是一种   现象。
(5)小鼠由于其繁殖能力强,性状多样,同样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但无论果蝇还是小鼠,都可能传播疾病,但它们本身却不患病,它们属于传染病三个环节中的   。
(6)为传染病患者接种疫苗属于   免疫。
33.(2024八下·广东模拟)2024年2月27日,第14届冬季运动会完美闭幕。运动员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彰显了永不言弃的坚韧品格和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冬季运动会承办方为运动员准备了丰盛的美食,食物中的脂肪会被图甲中   (填序号)所分泌的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终在图甲的③被彻底地分解成   和   。这些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随着   运送至全身,供生命活动所需。
(2)运动员吸入的氧气在乙图中的   (填序号)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运动时肌肉细胞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丙图中   (填序号)所示的体循环获得。
(3)运动员获得奖牌时,情绪非常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可能是因为   素分泌增多的结果。
(4)观看比赛时,电视机发出的光线先经过图丁中   (填序号)的折射,在图丁中   (填序号)上形成物像。当视觉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图丁中   (填序号)传给大脑特定的区域,大脑处理信息后形成视觉。
34.(2024八下·广东模拟)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填写序号,________填写文字,如:[③]细胞质)
(1)以上两幅示意图中,图乙是   细胞示意图。
(2)图中[   ]表示细胞壁,[⑧]表示   。
(3)世界上的植物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土壤中的特殊物质,如:钙、硒等,这是因为乙中的[   ]   控制了物质的进出而实现的;还有会“走”的植物、会“跳舞”的草、会“鼓掌”的树等,这些特殊性状是由[   ]   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4)植物能制造有机物供给自身,而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从植物体获取,因为动物的细胞结构中缺少了   ;但动、植物细胞却都有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结构   。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共同包括的结构有细胞膜、   、细胞核、线粒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呼吸道疾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痰里含有病菌。
故选: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答案】D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罐头食品高温灭菌密封防止与空气接触,A正确;
B、木耳晒干脱去水分,能抑制微生物繁殖,B正确;
C、食品冷藏是利用低温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保质期,因此食品冷藏是利用了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正确;
D、糖液浸渍果实制成的果脯中糖含量很高,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主要是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所以,想要食品保存的好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主要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3.【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可简单概括为:擦、滴、取、展、盖、染、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
③取:取样品;
④展:将样品展于滴了清水或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
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
⑥染:将1~2滴碘液滴于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中空格依次应该填写的是:滴、展、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临时装片的制作:
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4.【答案】C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一般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不符合题意。
B.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珊瑚虫等。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能够构成珊瑚礁。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和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家蚕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该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D.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陆地产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5.【答案】A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 A、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同时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符合题意;
B、“试管婴儿”中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胚胎的后期发育是在子宫内进行的,不符合题意;
C、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因此,是有性生殖。
6.【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某同学准备的材料中玻璃瓶和池塘水属于非生物部分;小鱼、螺狮、小虾和池塘水属于消费者;池塘水中含有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生产者(如金鱼藻)。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需求,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来源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7.【答案】A
【知识点】植物体的组织
【解析】【解答】解:芽能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发育成枝条,主要是因为芽中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所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发育成枝条.
故选:A.
【分析】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
8.【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
【解析】【解答】A.图示中A、C点表示呼气的完成(或吸气开始),B点表示吸气的完成(或呼气开始),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A不符合题意;
B.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均为收缩状态,B不符合题意;
C.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胸腔容积增大,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C符合题意;
D.曲线图甲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图甲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图乙:膈肌从A到B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表示吸气;膈肌从B到A时,膈肌顶部上升,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肺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回缩,表示呼气。
(2)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9.【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调查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利用的是观察法,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A不符合题意;
B.调查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属于调查法,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不符合题意;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酒精的浓度,C符合题意;
D.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通过达尔文的比较、实验,确定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10.【答案】B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单细胞生物;病毒的种类;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图一表示动物细胞,由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构成,A正确。
B.图二表示植物细胞,在植物体的绿色部位,才具有叶绿体,B错误。
C.图三表示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表膜是细胞呼吸的部位,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C正确。
D.图四表示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细胞病毒,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对于大肠杆菌来说属于病原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一表示动物细胞、图二表示植物细胞、图三表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图四表示病毒结构示意图。
11.【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尿液的形成要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正确。
B.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然后经尿道排出体外,B正确。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C正确。
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肾小囊中成为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发生病变,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2.【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雷鸟的体色会变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非常相似,属于有利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所以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的原因是自然选择,A符合题意。
B.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不符合题意;
C.郑氏始孔子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说明了鸟类最可能是从爬行动物进化来的,C不符合题意;
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2)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3)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4)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13.【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属于无性生殖。A.这是通过马铃薯的块茎来繁殖新的植株,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与扦插繁殖方式相同,A不符合题意。
B.嫁接是将一株植物上的芽或枝条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它们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这也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与扦插繁殖方式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虽然这种方法在技术上更为复杂,但它仍然属于无性繁殖,因为不涉及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与扦插繁殖方式相同,C不符合题意。
D.豌豆传粉结出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14.【答案】C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①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②分生区,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不符合题意;
C.③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部,伸长区细胞开始伸长,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C符合题意;
D.④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绒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和④成熟区。
15.【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食蚁兽舌头长短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即便某些个体的舌头经常伸缩而变长,基因也不会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因此,长舌性状不能遗传给子代,A错误。
B.舌头长短是古代食蚁兽的性状,由遗传物质控制,可以遗传,B正确。
C.古代食蚁兽舌长的变异使食蚁兽适于舔食蚂蚁,能更好地生存并繁殖后代,C正确。
D.古代食蚁兽有舌长的和舌短的,生存斗争时,短舌个体因为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会被淘汰,舌长个体能适应环境并将长舌基因遗传给子代,长舌的特征越来越显著,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16.【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子房发育形成果实情况如图所示:
从图中发育情况可以看出,图中的①是子房,②是胚珠,③是果皮,④是种子。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7.【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故符合题意;
C、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故不符合题意;
D、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18.【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A.如果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如果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B符合题意;
C.③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④表示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的水以蒸腾作用散失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③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④表示水和无机盐。
19.【答案】A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克隆羊多莉的产生:供卵细胞的是母羊A,供细胞核的是母羊B,代孕羊是母羊C,因为小羊多莉像供核母羊B,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克隆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成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2、培育过程: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20.【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遗传病
【解析】【解答】人类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因此7号患病男性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一定来自亲代的1号,另一个a来自2号,因此1号和2号的基因组成是Aa。
图中3号个体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3号个体遗传给8号个体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8号个体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7号个体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7、8号个体结合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是50%即1/2。所以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和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分别是Aa、1/2。
故答案为:A。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1.【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属于抗原,注射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能够消灭抗原,这种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2.【答案】D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唾液可以消化淀粉,除此之外,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也能消化淀粉,正确。
BC.图示中的A、B、C、D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B表示向1、2号试管中各注入浆糊,D表示向1号试管加入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唾液,C表示对实验装置进行37℃恒温水浴,A表示向1、2号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观察现象,因此这四个装置的先后顺序是B→D→C→A,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中常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因此图中A表示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都是碘液;2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1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3.【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1为感受器,能感受到刺激并传导兴奋,A不符合题意;
B.“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属于复杂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受大脑调控,B不符合题意;
C.反射弧的的任一结构受损,反射都无法完成,所以4传出神经受损,不能完成反射活动,但是信号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产生感觉,所以4受损,人体有感觉,C符合题意;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为: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2上有神经节,所以2为传入神经,则1感受器,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4.【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昆虫、两栖类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蝗虫等昆虫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而两栖类是体外受精,符合题意;
C、家蚕、蚊、蝇、蜜蜂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符合题意;
D、青蛙受精卵在水中发育为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5.【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生态系统不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还有非生物部分,A不符合题意;
B.物质是循环流动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的,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相互影响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6.【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④肾小囊内液体是通过a滤过作用形成的原尿,A正确。
B.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b重吸收作用把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B正确。
C.④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错误。
D.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健康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a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7.【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需输入血浆和红细胞悬液,A不符合题意。
B.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不符合题意。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故可以给该患者输A型血,C符合题意。
D.AB血型可以接受少量A、B、O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A、B、AB血型的人。所以,该患者是A型,不能输入AB型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28.【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A符合题意。
B.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B不符合题意。
C.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因为北方地区的昼夜温差要比南方地区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苹果甜。所以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苹果含糖量高。所以,我国北方地区所产的苹果比南方的苹果甜,C不符合题意。
D.受潮的谷堆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29.【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B符合题意。
C.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是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导致的,C不符合题意。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
30.【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农业
【解析】【解答】A.草、果树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也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
B.食草昆虫和鸡都以草为食,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同时鸡捕食食草昆虫,二者又存在捕食关系,B正确。
C.鸡粪被细菌、真菌分解,可为果树提供无机物,但不能为果树提供能量,C错误。
D.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率高,因此,果园鸡增重快、饲料投喂少,成本低,该发展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31.【答案】(1)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控制单一变量;烟草浸出液浓度
(2)蒸馏水;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3)210;促进
(4)不健康;杜绝吸烟,爱护健康(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根据实验提出的问题: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有影响吗?做出的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此题的假设可以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③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烟草浸出液浓度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即在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所以实验中所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该一致,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
(2)此实验的对照是清水中,所以应该首先观察记录在蒸馏水的水蚤10秒心跳次数作为对照,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3)据表中数据可见:正常情况下水蚤的心率是每分钟(60秒)6×35次=210。根据表中数据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由小增大,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有35增加到41。表明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则心率越高,说明促进作用越强。
(4)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烟广告宣传标语:杜绝吸烟,爱护自己。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32.【答案】(1)完全变态
(2)性染色体;②
(3)残翅
(4)bb;BB;25%;变异
(5)传播途径
(6)特异性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果蝇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的染色体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或XY)组成;雄性果蝇染色体组成的是XY,对应图②。
(3)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后的性状及数量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子一代都是长翅果蝇,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4)据图可知,残翅是隐性性状,亲代中残翅的基因组为bb,由于子代中全为长翅,则长翅的基因组成为BB,子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所以后代中BB(25%)Bb(50%),bb(25%),变异是指亲子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5)果蝇和小鼠都会携带致病的病原体,将疾病传染给其他生物,但是自身不会患病,属于传染病三个环节中的传播途径。
(6)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在后天经过注射疫苗等获得的免疫能力。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3.【答案】(1)①;甘油;脂肪酸;血液
(2)⑤;⑦
(3)肾上腺
(4)⑨;⑩;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视觉的形成;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在小肠脂肪开始被消化,脂肪先被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在③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这些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液运送到全身,供生命活动需要。
(2)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因此,运动员吸入的氧气在乙图中的⑤肺泡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级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送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运动时肌肉细胞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丙图中⑦体循环获得。
(3)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时分泌肾上腺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使反应更加快速,警觉性提高。因此,运动员获得奖牌时,情绪非常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可能是因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结果。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⑨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⑩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 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分析】图甲中:①肝脏,②胃,③小肠。图乙表示肺的结构,④是毛细血管,⑤是肺泡。
图丙表示血液循环途径,⑥是肺循环,⑦是体循环。
图丁中,⑧睫状体,⑨晶状体,⑩视网膜, 视神经。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4.【答案】(1)植物
(2)④;液泡
(3)⑤;细胞膜;⑦;细胞核
(4)叶绿体;线粒体
(5)细胞质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示意图;图甲是动物细胞示意图。
(2)图中[④]表示细胞壁,主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⑧]表示液泡,内含细胞液。
(3)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它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在图乙中,细胞膜被标记为[⑤]。细胞核是细胞的“大脑”,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活动。在图乙中,细胞核被标记为[⑦]。植物的特殊性状,如会“走”的植物、会“跳舞”的草等,这些特性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决定的。
(4)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产生能量供细胞活动所需。动、植物细胞都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5)尽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结构。这些共同结构包括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细胞内的液态环境,包含各种细胞器和溶质)、细胞核(包含细胞的遗传物质)和线粒体(负责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能量)。这些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分析】图甲: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图乙:④细胞壁;⑤细胞膜;⑥线粒体;⑦细胞核;⑧液泡;⑨细胞质。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