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候(第一课时课件30张)-2024-2025学年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高效课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2气候(第一课时课件30张)-2024-2025学年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高效课件(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16 11:4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导入新课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小结
05
随堂练习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
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了解气温对我国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
■综合思维
通过资料,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
重点
学习目标
学科素养
■人地协调观
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和划分地区,使学生明确气温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立德树人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难点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D05F05E8038A538D05762A9279AAA60CA56AA3091F65D7611FAB1620C950298EE7222C3E82825D44B6EFFF22DFDE5B8C945CAB9D6D69366C
观看影片——《舌尖上的中国》。
新课导入
人们出门旅行往往会按照不同的季节选择一条合适的旅游路线,这就出现了“北上”“南下”“上山”“去海边”等线路,而这些线路的选择就和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气温”有关。
读一年中养蜂人追随花期的移动路线图。我国每年油菜花开放时间的差异较大,那养蜂人追随花期的路线有什么规律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寒假,小明又去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南方长大的他还未见过这么厚的雪,于是大清早就匆忙走出去看雪,可还没走多远,就觉得鼻子痒痒的,还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他忍不住捏了捏鼻子,鼻子里居然结冰了。
鼻内结冰

探究新知
漠河冰天雪地
海南岛春意盎然
同一季节,不同景象
探究新知
黑龙江
海南
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南北两头“热”
我国7月平均气温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1.计算7月漠河与海口的温差。
2.描出20℃等温线,说出气温高于20℃的范围。
3.夏季,最热和最凉爽的地方是哪里?
我国7月平均气温
青藏高原: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区;成因:海拔高。
吐鲁番:我国夏季最热的地区;
成因:深居内陆,且地形封闭。
吐鲁番因深居内陆,且地处盆地内部,四周高山环抱,增热快、散热慢,形成了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的气候特点,素有“火洲”之称,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盆地内的火焰山夏季地表最高温度达70℃以上。
吐鲁番的沙子很神奇,人躺在里面就可以治病。“沙疗”是吐鲁番人民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治疗疾病的方法,对风湿关节炎、偏瘫等慢性病疗效显著。
埋沙熟蛋
小明酷爱旅游,暑假他去了我国一个很热的地方。在那里,如果把鸡蛋埋在沙子里,几十分钟后鸡蛋就熟了。

探究新知
冬季:
①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②1月0℃等温线沿秦岭—淮河分布。
16℃
8℃
0℃
-8℃
-16℃
-24℃
-28℃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夏季:
①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②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秦岭
淮河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
5带1区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漠河、海南岛
果树种类
植被类型
作物熟制
民居建筑
作物种类
服饰穿着
运动项目
饮食习惯
探究新知
水果种类与温度带
作物熟制与温度带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我国的
气温分布
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普遍高温
重要等温线:1月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温度带的划分及主要农作物和熟制
青藏高原区:青稞、小麦等,一年一熟
寒温带、中温带:春小麦、甜菜,一年一熟
暖温带:冬小麦、花生等,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亚热带:水稻、油菜、柑橘等,一年两熟至三熟
热带:水稻、香蕉、椰子等,一年三熟
课堂小结
1.(辽宁阜新中考)春节期间,广州的花市鲜花斗艳,哈尔滨的冰灯色彩斑斓。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 ( )
A.普遍寒冷 B.南暖北寒
C.北暖南寒 D.普遍温暖
B
随堂练习
2.(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我国不同地区降水量差
异明显,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年降水量的分界线大致是( )
A.200毫米 B.400毫米
C.600毫米 D.800毫米
B
随堂练习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2022年10月以来,一股股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南下进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当它和正在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后,形成降水。一次次的降水,使当地的气温一次次降低,所以在我国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冷
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加入
冬天的怀抱,秋季版图继续向南扩
张。结合2022年10月18日的全国秋
冬进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期,中国处于冬季的地区大致位于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
(2)请分别分析A、B两地率先进入冬季的主要原因。
A地海拔高,气温低。B地纬度较高,气温低。
400
(3)我国东部自南向北依次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此时东部“三季并存”,气温差异大,主要是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纬度位置
(4)材料中的“一股股冷空气”和“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实际上就是我们地理上所说的_______和________;受其影响,C地
此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冬季

夏季风
寒冷干燥 
(5)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
入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造成一次次降水的同时,也使气温一次次降低。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