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导入新课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小结
05
随堂练习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综合思维
通过地图和资料,综合分析长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的作用。
难点
重点
重点
学习目标
学科素养
■人地协调
了解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认识到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
立德树人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初步探究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措施,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
学习目标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D05F05E8038A538D05762A9279AAA60CA56AA3091F65D7611FAB1620C950298EE7222C3E82825D44B6EFFF22DFDE5B8C945CAB9D6D69366C
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这首歌不仅在旋律上展现出了宏大的气势,而且在歌词上 也表达了作者对长江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风采。
新课导入
播放长江的视频。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 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人知道“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江”指的是哪一条河流吗 为什么会出现“千里江陵一日还”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2021年3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习近平多次对长江流域进行考察,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探究新知
身长(长度、发源地和注入海洋)
兄弟姐妹(流经的省区、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
身体组成(主要支流和湖泊)
特殊技能(水文特征)
长江名片
探究新知
东海
长度、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各拉丹东雪山
沱沱河
长江源头
长江入海口
西藏
青海
重庆
安
徽
江
苏
上海
湖北
江
西
云南
四川
湖南
流经的省区
流经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省市,全长6300多千米。
嘉陵江
乌江
汉江
湘江
赣江
雅砻江
洞庭湖
鄱阳湖
支流和湖泊
大渡河
岷 江
探究新知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带
季风气候
冬季无结冰期、流量大、汛期长
探究新知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
江
流
经
的
地
形
区
横断
山脉
巫山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长度最长
流域面积最广
水量最大
汛期集中于夏季,冬季无结冰期。
探究新知
宜昌
湖口
山高谷深、
落差大、水流急
河道弯曲、
多支流和湖泊
水流平稳
江阔水深
源头
湖口
入海
上游
中游
下游
宜昌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唐古拉山
上游
中游
下游
水
能
宝
库
落差大,水流急
探究新知
三峡
西陵峡
瞿塘峡
长江三峡
巫峡
三峡工程
探究新知
唐古拉山
上游
中游
下游
黄
金
水
道
长江中下游河段河道宽阔、流速和缓、水量充足、四季通航、城市集中、需求巨大,航运能力较强。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滩多流急
九曲回肠
修建大坝:水流趋缓,险滩淹没
滩多流急的川江
探究新知
三峡工程具有发电、航运、防洪、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
加固加高堤防,裁弯取直,疏通航道。
九曲回肠的荆江
生
态
建
设
四川
西藏
云南
重庆
湖北
湖南
江西
安徽
江苏
宜昌 湖口
中游
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
地形陡峭,
植被破坏。
地形平坦,降水丰沛,
支流众多,围湖造田,污水和废水任意排放。
植树种草,修建水库,退田还湖,加固大堤,杜绝排污,加强管理。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水能丰富
航运价值高
水量大
落差大
流域内降水丰富
上游地势起伏大
+
水量巨大
中下游
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
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
城市众多
需求量大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开发
治理
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
川江:滩多流急(三峡工程),荆江:九曲回肠(裁弯取直)
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流经省区和地形区、主要支流等
课堂作业
下列关于内流河、外流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内陆地区的河流是内流河
B.季风区以内的河流是内流河
C.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是
外流河
D.向国界线外流的河流是外流河
C
随堂作业
(湖南郴州)《长江之歌》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歌词中的“雪山”是指( )
A.雪峰山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脉 D.唐古拉山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和“海”指的是(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
D.昆仑山和渤海
B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