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一、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此外还有人类活动。
因素 气 温 降 水
纬度位置 一般情况下,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分布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就小;距海远,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就大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地形地势 一般情况下,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向阳坡气温高,背阴坡,气温低 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云贵
高原
A
B
C
D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地形因素
案例:1.中国部分避暑胜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2.以下地理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现象 影响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海陆因素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地形因素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地形因素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纬度因素
天津
乌鲁木齐
3.说出诗句的影响因素: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地形因素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因素
(3)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纬度因素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地形因素
(5)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纬度位置
(6)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纬度因素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海陆因素
(8)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地形因素
玉门关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由A地到E地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A
B
C
D
E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从鹿特丹到呼玛,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年降水量由多到少再到多。
如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 B.l7℃ C.23℃ D.34℃
2.该实验可用来说明: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高于平原
C.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D.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D
C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C。
①高差
②温差
③气温(低加高减)
我这里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C。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应该是多少呢?
1. ①处气温为20℃,则②处的气温约为(21.2) ℃ (保留1位小数)
2. ①处气温为20℃,则②处的气温约为( 5 ) ℃ (保留1位小数)
(海拔:米)
A地的降水为甲(甲或乙)图所示,该地盛行西北风,A、C两地地处迎风坡,降水多;A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C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A
B
C
甲
乙
温带雨林是中纬度高雨量(大于2000毫米)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充沛的降水是生长的必要条件。如图为“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比较甲、乙、丙、丁的年降水量可知( )
A.世界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
B.中纬地区年降水量均高于500毫米
C.地形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
D.距海远近导致丙地降水量少于乙地
2.温带雨林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C
A
二、人类活动与气候
1.有利和不利影响
人类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如果过度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2.热岛效应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
气温往往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
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3.全球气候变暖
(1)原因: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乱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
气体增加
(2)影响: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生物多样性减少。
(3)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