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屈原列传》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屈原列传》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5 12:5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相关知识,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2.通过梳理文意,能够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3.借助文本的深入分析,能够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
4.鉴赏并能够掌握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言知识,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任务一: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2.了解《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3. 了解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中国诗歌进入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4.“楚辞”与《楚辞》
“楚辞”: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楚辞》: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后世诗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诗经 国风》与《楚辞 离骚》并称为“风、骚”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课文节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司马迁大概是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现已知的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任务二:梳理字词,疏通文意
1、研读第一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闻:动词作名词,见识,知识 ②志:记忆。③明:明晓
④娴:熟悉 ⑤图议:谋划计议 ⑥入:名词作状语,对朝庭内
⑦出:名词作状语,对外
2、研读第二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⑤ 夫:官名 ②列:朝列,班列 ③害:嫉妒 ④宪令:国家法令 ⑤属:撰写 ⑥夺:强取为己有 ⑦伐:夸耀 ⑧疏:疏远
3、研读第三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疾:痛心 ②聪:明察
③谗谄:动词活用为名词,说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
④邪曲:品行不正的小人 ⑤离:同“罹”,遭受
⑥穷:处于困境 ⑦极:疲困 ⑧惨怛:忧伤、悲痛
⑨见:被 ⑩盖:大概 淫:过度、无节制 明:阐明
靡:无、没有 指:同“旨”意旨 类:事物
濯淖:污浊 获:辱、被辱 滋:黑
滓:污染 推:推许
4、研读第四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绌:同“黜”,指官职被罢免。②伐:攻打
③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④患:担忧
⑤详:同“佯”,假装 ⑥币:礼物
⑥ :呈献 ⑧质:同“贽”,见面礼 ⑨绝:断绝
5、研读第五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明年:第二年 ②当:抵挡 ③如:前往、到 ④因:趁机
⑤用事:当权 ⑥反:同“返”
6、研读第六、七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稚子:小儿子 ②亡:逃亡 ③内:同“纳”,接纳
7、研读第八、九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咎:怪罪 ②嫉:恨 ③一:副词,全部,彻底
④存:思念 ⑤反覆:回归 ⑥致:表达 ⑦自为:帮助自己 ⑧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 ⑨以:连词,因为 ⑩内、外:名词作状语 挫、削:被动 短:诋毁 迁:放逐
8、研读第十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被:通“披” ,披散 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面容
④见:表示被动 ⑤ 于:表被动
⑥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
⑦见放:被流放 ⑧察察:洁净的样子;汶汶:浑浊的样子
⑨皓皓:皎洁的样子;温蠖:尘垢
9、研读第十一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之徒:这类人 ②祖:效仿 ③从容:得体委婉
④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⑤为……所:被动
10、研读第十二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
①适:到……去 ②吊:凭吊,悼念 ③同死生:将生死同等看待。 ④去就:指离官去职或在朝廷任职。 ⑤爽然自失:茫然若有所失。
任务三:文本解读
(一)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第二部分(第4-9段),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第三部分(第10-11段),屈原自沉汨罗江及死后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12段),司马迁对屈原的评论。
(二)第一部分研读:
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件事?
2.第1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3.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
1.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疏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2.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王怒而疏屈原的原因:
①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
②根本原因在于楚怀王昏庸无能。
问题探究:
1.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②不满国君的昏庸和朝廷的黑暗。“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2.梳理段意,划分层次
第一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盖自怨生也”,交代作《离骚》的缘由;
第二层:“《国风》好色而不淫……故死而不容”,《离骚》的主要特点;
第三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
3.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来写《离骚》?
①内容上:《离骚》表达了屈原崇高的理想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也体现出他的高洁品格和决不与奸佞之人同流合污的操守,突出屈原的高大形象。
②结构上:与屈原后来的蒙冤受屈形成对比,为下文写屈原的冤屈作了铺垫。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的历史事件。
明确:
王:楚怀王,顷襄王;
馋陷者:上官大夫,子兰;
邪曲者:靳尚,郑袖;
不聪:“王怒而疏屈平”;
蔽明:谗之
害公:复释去张仪,竟死于秦。
不容:争宠而心害其能;怒而疏屈平;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三)第二部分研读
1、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楚怀王三次被骗(绝齐、放走张仪、赴秦身死)
2、屈原被放,仍系心朝政
(1)劝怀王杀张仪——未果
(2)劝止怀王赴秦王会——不听
3、这一部分为什么要插入对楚国政治局势的描写?
作用:(1)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屈原用,则国兴;屈原黜,则国衰)
(2)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3)既呼应前面《离骚》创作盖自怨生,也为后面的议论抒情及对话作铺垫。
4、第8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
(1)内容:分析楚国军事、外交连连失败的原因——终不悟、不知人。
(2)手法:
抒情——赞屈原之忠诚,叹楚王之不悟。
寓议于叙——写屈原被流放既是叙,又议其“忠”与“贤”。
议论——怀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原因是“不知人”。
(四)第三部分研读:读第10段屈原和渔父的对话
思考1.这段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思考2.我们应如何看待屈原的“自沉”
明确:
1.作用:(1)、第一次对话揭示了屈原的悲剧的原因是时代的悲剧,“举世混浊”“众人皆醉”,“清”者“醒”者必然遭到厄运
(2)、第二次对话突出了屈原的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
2.屈原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宁赴常流葬身鱼腹,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决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地去死,他是以死明志。歌颂了他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他这种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知兮”(《离骚》)的孤独感。
读第11段,思考: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1)文学上:宋玉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2)政治上:终莫敢直谏
(五)研读第四部分:
1、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节,合作探究:司马迁“悲其志”!“悲”的是什么?
2、《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是在每篇之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代表司马迁对传主的态度,思考:司马迁对屈原是什么态度?
明确:
1、“悲其志”:
一悲屈原受谗被疏,怀才不遇;
二悲屈原心怀怨愤而作《离骚》;
三悲屈原的忠言未被釆纳,以致怀王客死于秦;
四悲屈原不为楚国所容,流放江南;
五悲屈原蒙世温蠖,以死殉国;
六悲屈原死后,“楚日以削”竟至亡国。
2、司马迁在写作《屈原贾生列传》时,其内心可谓百感交集,似乎不是一位客观叙述者应持有的态度,他把屈原贾生两人合在一起写,是基于两人才情与命运的相似。其中,也不乏他对这一类人的同情,由此及彼,想到自身的遭际,有惺惺相惜之感,故而倾注了个人的丰富情感。(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主体归纳:本文通过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的密切关系,赞扬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处处流露出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任务四:技法点拨—— 传评结合
1. 司马迁在为屈原作传时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书写《屈原列传》获取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为直接资料,即阅读屈原所写相关文章并实地踏访屈原沉江之地;
二为间接资料,即贾谊所写相关文章。
从写作人物传记角度来说,直接资料的权威性要高于间接资料。
2. 孔子的“述而不作”曾被奉为写作历史著作的圭臬。作为一位史学家,司马迁为何在《史记》中加入大量议论
明确:原因有两个:一是司马迁所能见到的关于屈原生平的资料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填白”;二是司马迁写作所依据的是屈原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有其“隐晦性”,要揭开这层面纱必然要加入作者的议论,这样隐藏在其作品中的屈原的形象方可显现。所以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采用的是“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即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
3.文本特色—— 传评结合
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四、“评议”更有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拓展延伸: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试谈谈你的看法。
①屈原留下的精神遗产与日月同辉。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②屈原的人格范式具有当代意义。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上。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意义。③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感召。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的情感态度,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④求索精神应为全社会弘扬。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其勇于求索的精神更值得当代人继承和弘扬。
总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精神的屈原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